《我的世界之源代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世界之源代码-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倒想问问了,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以眼 
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 



   以德抱怨。 



   原句: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歪曲程度:8 



   反面影响:9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秦伯》 


   又是孔老先生的话,小小景仰一下下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 
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 
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 
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 


                                     243 

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抹杀了多少真理与人民的创造性,但同时,我 
们的问题就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 
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 
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在这里插一句,孔子的文章为什么被后人引用得 
非常多呢?这其一当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则是因为他的语录涵盖的范围非常 
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一来,后来的人无论是谁,抱着什么目的,都 
可以从孔子的话中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相关部分,再加以自己个人倾向的理解和句断, 
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方说现在这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前文来看,我们孔 
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这三种东东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 
权术的训诫了呢?原来,这又是后人别有用心地断章取义,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 
当的“句断”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 
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 
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 
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 
意嘛。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挠 
人民知书答理寻求知识的愚民之术。真不知道那些曲解这话的SB怎么想的,你要说这种 
P 话是教育家孔子说出来的,谁信啊?都把人民当白痴来忽悠了? 


  有人说古时候的中国人民是不幸的,即便是在物质丰富的盛世,他们的精神世界也贫 
乏得可怜,到了中近代,西方的思想领域渐渐迎来了文艺复兴,迎来了民主共和,迎来了 
一个又一个推动世界的发明进步与思想启蒙,而聪明的中华民族呢?在更早的时候他们就 
有了伟大的四大发明,走在了世界的前边,可为什么就是这么好的基础,到了近代我们反 
而远远于西方这些小字辈的民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多恶毒的训诫啊!它象一条 
张开血盆大口的大蛇,狠狠地缠在中华民族的身上,泯灭了多少先进的思维火花,束缚了 
多少应有所作为的苗子。但反过来看看,故意曲解这句话的封建统治者固然可恨,但我们 
能完全把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吗?这本身就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情,我们怎么就没想想, 
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一个用一生置身于教化天下民众的孔子,又怎么会说出“民不可使知 
之”的蠢话来?更可笑的是,这句话我们竟然就这样相信了几千年膜拜了几千年,这最后 
该伤心的,是孔老先生呢?还是我们呢?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44 

                                           附录八 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歪曲程度:7 


   反面影响:9 



3、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量小非君子,无毒 
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搞笑的一个例子之一,就算是刚完成九 
年义务教育的初中生,也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处,首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我们 
认识的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 
什么时候恶毒阴损,暗箭伤人这种前缀也能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了?   原来,这句 
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 
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 
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 
了个味。为什么呢?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 
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 
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于 
是这句话,终于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成了迂腐文人的笔下的又一 
个牺牲品,“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原话里一个君子对一个丈夫,一个度对另一个 
量,本来是很完美的一个句子,可经过上千年的以讹传讹,竟成了“无毒不丈夫”这句现 
在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这句话的整个演变过程,我宁可相信是无意的,否则也 
太缺德了,这不故意往咱男人身上抹黑么?但就是这无意的一个讹传,却也给我们带来了 
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先入为主,潜移默化。无 
毒不丈夫,我们天天在耳濡目染这个被篡改了的男人形象之际,心里的价值观人生观,难 
免也会受到些不良影响,天天看着电视里奸人怂恿主角干坏事的时候都用这句:“干吧! 
无毒不丈夫!”然后主角想想也对,于是五指并拢手掌上举,狠狠地做一个切的动作:“ 
无毒不丈夫,干!”你能说同样作为一个男人,这东西看久了你的思维能不收到一丁点儿 
的影响么?关于这种语言的影响力量,我再举个例子,比如隔壁顶撞了我一下,这时候我 
朋友张三来了:用的是原版的好话劝我:“老话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大如啊你 
是个男人,就别跟他一般计较了。”张三这样说,我这个大丈夫当然再拉不下面子去计较 
这种小事,可如果另一种情况,张三来和我这么说:“这老话怎么说的?无毒不丈夫!大 


                                     245 

如,你是男人,不能怂啊!给你刀,去做了他!” 看看,我听到他这话,除了接过刀速 
度冲出去乱砍以证明自己是个男人之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你说对不对? 

  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歪曲程度:9   



   反面影响:54、 


4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现今女权主义抬头,孔老夫子的这一句话便立时变成了女权精英批判者们群起而攻之的 
绝好靶子,看看,这就是你们中国男人歧视咱女性的最初起源,孔夫子这老混蛋啊!害我 
们女性被压迫了几千年啊几千年,好不容易翻身做主人哪,我们要顶上半边天再抢他们的 
半边~~天!一时间,群情激愤,凶狠异常,热闹非凡。但各位姐姐们阿姨们姑奶奶们,且 
听如月影说两句话,你们把这罪过都推到孔老人家身上,却是大大地冤枉了他了。 
先根据当年老孔的处境,提出一个疑问:“孔老先生当时,为什么要说出“唯女子与小人 
难养也”这样的话?任何人说话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当然,除了疯子,而我们的孔老先 
生应该不是疯子吧?而且这位孔老先生受《诗经》的影响很深,他说:“诗三百,一言以 
蔽之,思无邪”,他认为《诗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而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孔子都很推崇 
的巨著,里边倒有很大一部分歌颂了女子的活泼美丽,大方善良,歌颂了当时男女平等的 
浪漫爱情氛围,事实也是这样,在春秋时代,男女间是相当平等的,而孔夫子本人更是曾 
反复多次以诗经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来表达了自己对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观点。 
所以,说孔子歧视妇女,不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与当时的民间社会整个大环境对不上 
号,因此这个说法,实在是大大地有待商榷。   所以我们就要看看,孔子当初是在什 
么一种环境下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这话又是对谁说的?他一宗师级别 
的身份,不可能在路边想着想着突然心情烦躁就开骂一八杆子打不着的妇女同志吧?在 
《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 
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 
是丑之,去卫。”我来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当代全国教育劳模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 
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 

                                     246 

                                            附录八 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 


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 
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个郁闷啊, 
你卫灵公到底是喜欢德才多些,还是喜欢女色多些?在你心里我和你老婆哪个重要?干醋 
自己吃完,依然没人鸟他,孔子怒了,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丢!此处不留爷, 
自有留爷处!GO,GO,GO!”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 
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 
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你看,知道了这些历史背景和人生经历,孔子这 
话就很好理解了。我们知道,他骂的人是那种“被养”的女人和小人,女子还好说,可想 
想什么人才能养小人?君主啊!再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这话断不是发 
神经突然开骂起包括自己老妈在内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个特指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 
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就是那些“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宫廷女权,近之则不孙,远 
之则怨,这后一句话怎么解释呢?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君主,对那些后宫的女人和没什么本 
事的拍马小人太亲近了,她们就会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开始用你的权力胡做非为, 
而你疏远她们吧,她们又要埋怨,总之是非常麻烦。此前没见过什么宫廷里女人之间的斗 
争的孔子说出这话是可以理解的,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孔子之前,妲己误国,烽火 
戏诸侯,这些事例还少吗?孔子之后,宦官小人当道,皇后外戚乱政的桥段更是屡屡上演, 
不可枚数。所以我们的女性同胞们,你们要清楚,孔子当时没发神经把你们全天下的女人 
不分青红皂白地乱骂一通,别再憋屈他老人家了~~  最后一个问题,那么是谁误传了 
这句话,让我们可爱的女性同胞被压迫了几千年之久呢?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