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的艺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送礼的艺术-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你决定给朋友回赠时,要根据对方的性格志趣及所处环境考虑周全,并且结合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适当的礼物,作为回赠。
  回赠的礼物与送者的礼物有同种含义:表达感情,增进友谊,切莫对方送一,你必还二的机械做法。
  对方赠礼是不求你回报的,它只表示对你们关系的一种肯定,如果你一定要送一件比你朋友所送你的礼物要贵重的,并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那种不顾自己的经济承受力,一味攀比的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
  只要送出一份真心,那句“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古语,依然适用于回赠者。
  不知您想过没有,如果你送的礼物被拒,或被退回之后你该怎么办呢!
  似乎这与礼尚往来的基调不大合拍。对了,万一遇到这种情形呢,你应该这么办:首先,你千万不要表示不快,或者火上心头,让双方都不愉快。
  你应该做的是:要热情的向对方表述你的好意。要知道有些时候,对方是看你送礼物是否是你的诚意来决定收或不收的呢。
  就是说你要解除对方的疑虑,让对方理解你的好意,从而愉快的接受你的礼物。
  如果对方坚决不收,你也不可以勉强,你要做的是:静下心来,认真看看礼品被退的原因,然后再思忖一下有没有良方以弥补,下面我们帮您分析一下:

  (1)让人觉得你送礼的动机有问题:单位马上分房子了,你忽然给分房小组组长一份厚礼,当然,这个目的太明显。
  本来你的住房条件差,小组已决定考虑你了,这样一来,你会让分房组长难以开口了。何况分房是为大家伙儿服务的,为同志们服务,不收你的重礼,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意料到的。

  (2)送礼的时间有问题:有人急于求成,在事情没头绪时给人家送上一份礼,这种人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
  事成之后,略送礼物以表示你的感谢之心,未尝不可。
  从主观上看,你尽管觉得无关紧要,成与不成,人家总是费了心思么,可这样一来,对方无形之中会有种压力,人家怎么会不放在心上呢?
  这时,畏难情绪便会粉墨登场。人家没有十足的把握,当然不敢收你的礼品,恐有负你所托,故拒收或退还,也属自然。

  (3)你们之间的关系有问题:初识之交,你大包小包的让对方感到唐突,不论中外,都不欣赏这种做法。
  即使平常关系不错,送礼太重,人家也会接受不了的。
  这说明关系是亲是疏,是否有送礼的必要;送多送少,厚薄也有直接的关系。
  (4)你的礼物本身有问题:礼物不经过检查,不知质量是好是坏,或急于应付,让人看了,自然不乐意。
  一般即使别人不喜欢也不会退回,退回表示你们关系的断绝,所以对方一般不会贸然退回。
  总之,送礼被退,总有因缘。
  找出原因,问题解决了一半。
  自己不周:登门道歉,或打了电话,写信表示歉意。
  受礼者误会,应如实解释清楚,使双方和好如初。
  作为送礼者,应当找找自己的原因,不要免为其难,体谅对方的苦衷。
  这样,收礼、退礼之后,又可以增强彼此的情谊。
  那么,退礼之后,还可不可以再送礼给对方呢?
  如果你们双方并未因此而产生隔阂,对方亦无意与你疏远,当然可以再次表示心意。不过,应隔一周之后,挑一个适当的时候,你再送,一定会有好的效果的。

  ●送礼三六九

  切忌一七十您初看这个题目不禁会问:送礼还有这么多说道?对了,您甭看这些小小的数字,和您的礼物联系起来,还真是说头不小呢!
  大凡送礼,无非图个吉祥,沟通彼此的感情,本意如此,您要是犯了送礼的“忌”,您就瞅对方的脸色吧,保证不让您“失望”,本来好端端的一件美事,让人心里觉得不舒服,真是“送者无意,收者有心”,这样达不到您所要表达的效果,还会弄巧成拙。

  生活是一种美的创造,礼尚往来又是其中少不了的“作料”,咱们就侃侃送礼中数字方面的禁忌。一方面了解一下数字的玄妙,一方面您会明白为什么要送这个数而不送那个数了。

  A。“六。六”顺。

  日常生活中,几个酒篓子哟五喝六的,您就坚起耳朵听着吧,“六?六”顺不绝于耳,为什么呢?
  咱中国人最会联想,于是这个“6” 简单的符号便被演绎成另一种意思了。“6”取汉字“禄”因为“6”与“禄”同音,吉祥之意跃然而出。
  我国许多民族在婴儿出世时,乡里乡亲,挚友亲朋免不了祝贺一番,送些个礼物,凑个热闹,这其中有些礼物中就含有吉祥的意思。云南的白族得到“报喜”之后呢,娘家人儿要送鸡蛋,白的也好红的也罢,准是60,或者160,再么就是260。不管600 只鸡蛋也好,6 只鸡蛋也罢,独独这“6”是少不了的,多少看个人贫富而定,否则被看做不吉利。
  您就听这送礼的媳妇婶子们的吧:“李大嫂,您这是上哪儿去?”
  “哟,大妹子,这不老王家的儿媳妇儿生了个大胖小子,送过去几个鸡蛋,高兴高兴。”
  “我也是,一块儿走吧!”
  “你送过去多少?”
  “我们可比不了你们家,送去六十个意思意思得了!”
  “我也送了六十六个,六六顺吗!”
  看来,人们送礼送6 是有道头的。除了生孩子送鸡蛋外,白族人还兴送小帽子、小衣服、小披蓬、小裹被、小裤子、小袜子6 样。其中裤子、衣服等常用品可各送6 套,糖食糯米、面等也以6 计,或6 斤,或16 斤。
  有些朋友会问了,为什么白族人对六情有独钟?
  据说白族是六诏的后代,祖先六诏年年给大唐帝国送礼,每诏一份,共6 份。大唐回赠也是6 份,各诏分得一份,这源于祖宗遗俗。
  “6”、“禄”同音,恐怕才是主要原因,“6”是财气、有福气的吉祥表示,总之,送“6”主要是给对方带去吉祥的兆头。

  B。神圣之数——3

  “3”。一个非常幸运的数字,在习俗迥乎不同的东西方,“3”几乎被所有的民族“尊重”,被视为尊贵、吉祥、神圣的象征。
  “3”为何受此殊荣?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将“3”视为完美的数字,说“3”代表了“开始,中期和终了”,说它具有神性。在希腊罗马神话中——被视为两方文化的基石中,以“3”象征神性更是比比皆是。
  西方人认为世界由三位神灵统治:主神朱庇特,手持三叉闪电;海神尼普顿,使用三叉戟:冥神普路托,牵着条三头狗。
  而命运女神、复仇女神也各有三位。
  “3”影响了西方文化,所以在西方,送礼以“3”为多。

  C。 八、八,发、发。

  前一阵子,全国许多城市都争相拍卖带“8”号码的电话号码,那个火爆劲,不知您见过没有。你出八万,我掏十万,决不含糊。
  大家一看都明白了,“8”更火,它是“发”呀!
  做买卖的,手拎大哥大,就非脸红脖子粗地漫天答价,购侍带“8”字的电话号码,似乎这样才会财源滚滚,一路上发、发、发。
  这样的朋友,您如果送他一瓶8888 元的人头马做为礼物,这位老兄一定乐的什么是的,拍着你的肩膀,“意味深长”地和你套磁:“托您的福,说什么也得发呀!”
  您瞧,人就这么怪,其实只是一种迷信或者说是虚荣心在做怪。发不发,就看他脑子转的怎样,会不会在硝烟弥漫的商场上游刃罢了,“8”——“发”,也只不过是自己为自己炮制的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可你还得力这个肥皂泡做些修饰,又有准愿意将这个肥皂泡弄破,让自己与他人都尴尬呢!
  我相信您不会,对不对!
  人就这么怪!没辙!

  D。“9”——天数。

  咱中国古代把个数(个位数)的单数叫阳数。“9”又是个位数中最高之数,实乃阳数之巅,所以“9”被称为“天数”。由此“9”就象征着极高(如九霄云外),极广极大(囊括九洲,括含八方)、极深(深达九泉之下),不难看出,“9”就象征着事物的极限,所以“9”在古代中国被认定为吉祥之数。
  “9”与汉字中的“久”谐音,真是倍受青睐。皇宫宫门上每排9 个黄铜的吉祥钉;故宫“三大殿”高度都是九丈九尺;正阳门(即前门)正楼自平地至正兽上皮止也是九丈九尺;颐和园排云殿亦是九丈九尺高。
  您要想从古建筑中找出与“9”有关的东西,我敢夸海口:您闭着眼睛只管找,不会没有收获的。
  封建帝王们为追求自己“万岁”和王朝的永久,对“9”的偏爱也不足为奇了。
  就拿北京的名胜来说吧,故宫、北海、天坛、地坛,从建筑到装饰,与“9”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人会说了,天下只有一个“9”最丑,什么啊,“臭老九”。别急,您看,现在大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之风,“臭老九”不“臭啦”,香都来不及呢!
  “9”——“久”,没错。
  情人节,您可以送你的恋人9 支蜡烛,每只上面刻一首隽永的小诗,当你的恋人点燃它们的时候,那点点盈盈的火花,静静地在他(她)的眸中跳跃,他(她)便会沉浸在昔日依依的情怀里,就在这点点炫光中,你们的爱会悄然升华,又会进入一个层次,不真真“开长地久”了吗!
  送“9”给至友亲朋,没错,不信您试试?!

  E。不祥之数——“4”。

  美国一家高尔夫球商特别推出四支装的高尔夫球产品,以期在日本大展雄风,谁料到竟无人问津,商人经过一番调查得知:原来美国高尔夫球原本习惯每盒装三个,六个或者十二个。问题就了出在这个“4”上。
  “4”在发音中与“死”发音相近,在中国的邻邦朝鲜、日本,人们习惯将“4”视为预示厄运的数字,谈“4”色变之势不亚于西方人见“13”色变。谁没事总想死呢?
  朝鲜以前很难找到“4”,坐公共汽车,没4 路;住楼,别人三楼、五楼的乱争一气,你以为自己拣便宜,“我住四楼”,没有;门牌三号完了下一个准是五号;在医院里,你别想找到“4”;酒吧里,很少有人喝4 碗或4杯,而且喝单不喝双,如果你喝罢两杯,你就是打看醉拳也得干了第3 杯;你要排行老四,甭讲,你要倒霉了,你恐怕没有好日子过啰。
  在军队,对“4”更敏感,战争本来就很残酷,再整天“4”不“4”(死不死)的,一打仗谁败,所以朝鲜军队中永远不会有第四军、第四师、第四营、第四排等等。
  不仅朝国人对“4”不感冒,日本人对“4”也极为烦感:探视病人时,无论如何别聊到“4”字;出门车船票有4 号的,不坐,出门挺高兴的,谁老提心吊胆的,多累啊。
  数字造成的习俗还会影响对外贸易,难怪四支包装的高尔夫球无人问津。
  您日常送礼,特别是看病人时,离“4”可得远点,省得谁都受不了,您说呢!

  F。“7”——奇异之数。

  “7”在《圣经》中是个很有力的数字:约书亚带七位祭司绕郁利哥城而行,绕到七次时吹响第七个号角,城墙顿时坍塌;圣母玛利亚有七件欢乐之事有七件悲哀的事;祷文也分七个部分“7”是个很奇怪的数字:1 至10 个数字中,只有“7”不是其他数的倍数,也非除数,正七边形是个不能用尺子和圆起画好的正多边形,因此“7”被视为神秘的数定。
  西方人送礼决不送“7”,因为他们会觉得你送给他们的是所谓“七种会遭大罚的罪过:傲慢、暴怒、忌妒、色欲、暴欲、贪婪、怠情。“7”甭想充当礼物的角色。
  东方人恐怕会将“7”谐做“凄”(凄凉、凄渗),“欺”(欺诈、欺骗)反正也说不清为什么忌讳这个字,大概归咎于“7”太神秘,更让人敬畏吧。

  G。 犹太的代号13”

  在欧美,13 是个不受欢迎的角色。
  他们看来,“13”是不吉利的,宴会不可13 人一桌,不能上13 道菜,门牌、街道、楼层都不用“13”这个数字,更有甚者,考生拒绝坐13 号座位,海员厌恶13 号启航,一般人到13 号便情绪不安。

  13 的臭源出自《圣经》!
  耶鲜与门徒共进晚餐,耶解严正的说:“你们中有人出卖了我。有人表情愕然,有人面呈怒色,有人不解迷惑,只有犹太面孔死灰,手拿钱袋那天共进晚餐的共有13 人。
  这就是《圣经》中有名的一段:最后的晚餐。
  巴黎有召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