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8-23位中国名女人的婚姻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148-23位中国名女人的婚姻智慧-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70%保持原有的生活好习惯,另外的30%用来试探,直到找到更能接受的生活习惯,这样减少了因为不习惯造成的纠纷。    
    3。孩子只要有奶喝,就会把你当作妈。所以如果你很体贴他,而且是发自肺腑的,孩子一定会回报你的,所以你要真心喜欢他。    
    4。爱也有惯性,所以他可能会怀念过去,对你有戒心甚至敌意,这时是考验你真爱的时候,大人不计小人过,人心都是肉做的,而且小孩很容易被“收买”,很容易生气,但是也容易被感动。    
    5。刚开始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你与丈夫的亲昵关系,因为这时孩子可能还想着自己的生母,所以不要刺激他这方面的情绪。    
    6。关心孩子要不动声色,不要太作秀,或者突然;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反而会让他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进入你的爱的磁场直至怀抱。    
    7。不要逼人家叫你“妈妈”,顺其自然,才可水到渠成。    
    8。要与孩子分享快乐,比如看他的成绩好,由衷地高兴;孩子过生日,你特别忙乎,而且春风满面……    
    9。抓住一些关键的时间,表现你的母性,比如他生病的时候,好好照顾他,而且要任劳任怨。这样长此以往,孩子即使是块冰也会被融化的。    
    10。“曲线救国”。包括对他的亲妈抱有宽让的心,爱孩子的祖父祖母,甚至孩子养的宠物,爱屋及乌。


怎样当好“贤内助”?夫唱妇随、琴瑟和鸣才幸福:杨云VS潘长江

    怎样当好“贤内助”?    
    ——夫唱妇随、琴瑟和鸣才幸福    
    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妻子玛蜜?多特曾在《今日女性》杂志上发表过《如果我现在又当了新娘》一文。    
    她在文章中说:“如果我现在才结婚,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个家庭主妇……家庭主妇是我的工作和乐趣。尽我所能,使艾克的家永远保持稳定和安定,这是我感到最奇妙、最有价值、最繁忙而快乐的生活。”    
    古今中外,许多成功男人的背后,总站着一位伟大的“贤内助”。她们为了丈夫的事业和家庭的幸福,甘当幕后英雄,一心操持家务、相夫教子,无怨无悔地奉献着。    
    可以说,她们这种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是男人事业有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世人对其敬重的根本原因所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当好一个合格的“贤内助”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女人成了男人的遥控器,死死束缚男人的自由,却无力挽住男人的心;有的女人成了冷落在家的门锁,被男人抛弃在老家成为男人看家护院敬老抚幼的女佣;还有的女人为了事业而无暇照顾家庭,从而在婚姻中迷失。    
    那么,为人妻者要怎样才能当好一个合格的“贤内助”呢?


怎样当好“贤内助”?幸福是因为夫唱妇随、琴瑟和鸣(1)

    著名小品演员潘长江是广大观众耳熟能详的人物。在舞台上,在荧屏中,在银幕里,他“矮子上楼——步步高”,观众都看在了眼里,笑在了心上。然而,潘长江和妻子杨云夫唱妇随、琴瑟和鸣的婚姻生活却鲜为人知。    
    潘长江和杨云相识于1979年。那年冬天,潘长江所在的辽宁省铁岭县评剧团到腰堡乡演出,作为乡政府播音员兼打字员的杨云负责演出团的接待工作。她扎着两条小辫,穿着花衣花袄,清纯靓丽得似一朵出水芙蓉,潘长江心底泛起阵阵涟漪。    
    那次演出间隙,潘长江有事没事就往广播室跑,费尽心思找杨云套近乎,但一直到演出结束,杨云都没有正眼瞧过个子矮小的潘长江。    
    也许前生有约,没多久,能歌善舞的杨云在县剧团乐队一位老师的鼓励下,决定报考县评剧团,那位老师还专门给杨云介绍了一位评剧老师,没想到正是潘长江的母亲王晶华。    
    那是个星期天,当杨云拎着礼品意外地出现在潘长江的家门口时,潘长江先是惊讶,继而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认为是上天把杨云送到了他面前,他与杨云有缘。    
    学戏的几天里,潘长江一直陪伴左右,他会及时地帮忙递个二胡,送杯水什么的。课后,杨云不懂的地方,他耐心细致地讲解。杨云每次回家他也都默默地送到车站。    
    潘长江的细心体贴令杨云十分感动,姑娘的心像一池被吹皱的春水波澜起伏。    
    然而,当杨云向自己的家人提及此事时,却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潘长江比你还矮小,你们走出去会被人笑话!”“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只能唱唱评剧,有什么出息?多少条件优越的男孩子你不找,你到底图他什么?”“你找了他别人还以为你有什么毛病!”    
    虽然家人的话令杨云的信心发生了一丝动摇,可当她想起了潘长江那句近乎悲壮的誓词:“就算你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将来没工作了,什么都没有了,但我就相中你这一堆一块了,我就认你了。即使要饭,我也要干的给你,我喝稀的!”时,她发现潘长江的人品、才干和身上体现出来的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早已彻底地征服了她。    
    就这样,他们相爱了。1981年8月31日,潘长江和杨云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婚礼。    
    当时,许多人并不看好他们的婚姻,有人说杨云是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甚至还有人预言他们的婚姻不会长久。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他们却觉得生活幸福而甜蜜。    
    婚后,潘长江夫妇的生活十分艰难。他们住在县评剧团一间由厕所改造成的8平方米的小屋里,全部家当只有一张炕、一张折叠饭桌和一口水缸。    
    那时,杨云还在腰堡乡上班,每天早上5点,潘长江就起床做饭,给妻子收拾行装,然后送她上最早一班火车赶往40里外的乡政府上班,晚上再赶到车站用自行车把她驮回来。    
    一天到晚来回奔波,杨云累得腰酸腿疼,头昏眼花,潘长江常常一边给妻子按摩,一边扮小丑逗她开心。    
    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杨云回家时,两条腿冷得像冰棍,屋子里的暖气烧得不旺,潘长江把妻子冰凉的双脚捂在自己的胸口上。    
    女儿出生后,杨云在单位累一天,回到家还得照顾孩子,常常是女儿一边在她怀里吃奶,她一边打呼噜,那种艰辛非常人难以想象。    
    潘长江心疼得直掉泪,他感到深深地自责,怪自己没本事给妻子弄个好单位,怪自己没本事把妻子调到近一点的地方工作。其实,他求过人,托过关系,上上下下打点过,可总是遥遥无期地等待。    
    1984年,潘长江对妻子说:“杨云,我们还年轻,不如一块出去闯闯,找一个新单位,一家人团团圆圆过日子。”    
    杨云爽快地答应了,她厌倦了那种来回奔波的日子,渴望过平平静静的生活。    
    当时正赶上开原县评剧团招演员,夫妻俩一同参加考试,结果双双被录取,但铁岭县评剧团坚决不放潘长江。    
    情急之下,潘长江对领导说:“我是为了夫妻团聚才做出这个决定,是不是让杨云参加团里的考试?”    
    领导为了留住潘长江,答应了他的要求。    
    没想到杨云的表演才能镇住了一班人,领导连呼:“人才,人才。”    
    就这样,夫妻俩终于团聚在一起。    
    每天,潘长江都会早早起来指导妻子练功。杨云常常摔得遍体鳞伤,连脱衣服都困难,她咬牙不吭一声。好几次,潘长江背着筋疲力尽的妻子回家。    
    他们还经常随团下乡演出,即便是到最偏僻、人烟最稀少的小山村,也从不懈怠。    
    演出间隙,夫妻俩写剧本,分析人物性格,研究唱腔,互帮互学,共同切磋,其乐融融。    
    1985年,辽宁省铁岭市曲艺团招演员,杨云鼓励丈夫参加考试。    
    潘长江说:“我行吗?”    
    “行!你有这个实力。”    
    考场上,潘长江一亮相,一抬眼,一张嘴,顿时赢得满堂喝彩。    
    主考官当场宣布:“你被录取了!”    
    兴奋之余,一丝忧虑悄然爬上潘长江心头:他调走了,妻子怎么办?他们好不容易聚到一起,如今又要两地分居,妻子怎能承受家庭的重压?他决定放弃这个机会。    
    杨云说:“你放心去吧,女儿慢慢大了,我和妈妈能照顾过来。男子汉应以事业为重,儿女情长成不了气候。”    
    潘长江紧紧拉住妻子的手:“谢谢你!”    
    1986年,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邀请潘长江演出小品《瞎子观灯》,潘长江从未涉足小品领域,有些信心不足。    
    杨云劝他说:“你天性诙谐幽默,唱念做打样样拿手,搞点儿喜剧作品说不定有更大的收获。”    
    潘长江听从了妻子的建议,逐渐找到了喜剧的感觉。处女作《瞎子观灯》在东北一炮打响,仅在沈阳就连续演出300多场。    
    紧接着,他又成功地演出了《对缝》、《打针》、《皮包公司》、《打虎上山》等喜剧作品,引起很大的反响。    
    与此同时,杨云的事业也一年一个新台阶,她嗓子婉转圆润,扮相俊美,身手矫健,在东北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她主演的评剧《四郎探母》赴北京演出,获得极高的评价:“评剧在沉寂多年之后,终于冒出了一颗新星,评剧事业后继有人!”    
    观众都称他们夫妻俩为事业上的一对比翼鸟。


怎样当好“贤内助”?幸福是因为夫唱妇随、琴瑟和鸣(2)

    由于潘长江和杨云忙于事业的打拼,家几乎成了旅馆,他们的女儿潘阳一直由杨云的母亲照看。    
    杨云的母亲70岁了,既要照顾年幼的外孙女潘阳,又要打理家务,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1990年5月的一天,潘阳突然夜里发烧并呕吐,老人吃力地背着她向医院赶去。    
    当时天下着雨,她用雨衣包裹着潘阳,自己光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街上走,泪水交织着雨水一道往下流。    
    两天后,潘阳病好了,老人却病倒了。    
    潘长江和杨云回家时,望着憔悴苍白的老人和女儿,心像被揪了一把。    
    夜里,夫妻俩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杨云想,自己和丈夫都把事业当作第一生命,母亲和女儿怎么办?谁来照顾她们?她陷入深深的烦恼中。    
    经过慎重考虑,杨云决定辞职,一心一意在家照顾女儿,料理家务,以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    
    做出这个决定,杨云心如刀绞。    
    丈夫不同意:“这样对你太不公平!”    
    杨云说:“不这样又能怎么办?难道让你回归家庭?你比我有天赋,功底也比我扎实,好好干,出了成绩,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家里你一百个放心,什么也不用牵挂,只管干自己的事业。”    
    潘长江拥住妻子,深情地说:“杨云,真难为你了。”    
    杨云强忍住心中的痛楚:“今后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不会怪你。我是自愿辞职,又不是你逼的,你不要有心理负担。”    
    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1997年,潘长江考入解放军二炮文工团,成了一名穿军装的演员,他一家四口也因此走进了北京城。    
    此后潘长江的事业也更上一层楼,成为小品、电影、电视三栖明星。他主演的《飞虎队》、《绝处逢生》、《明天我爱你》等影视剧反响很大,并夺得百花奖“影帝”桂冠。    
    成名后,潘长江演出特别多,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很少。当他在外地拍戏到了最艰苦的时候,细腻敏感的杨云定会牵着女儿去摄制组探望,捎几件换洗衣裤,炒几碟长江最爱吃的小菜,小聚一番。戏一封镜,她又亲临机场,捧一束鲜花献给丈夫,那脉脉深情让人羡慕不已。    
    潘长江对妻子也是疼爱有加,每次回家都是忙里忙外的。岳母和他们一起住了十几年了,每次吃饭时潘长江都一个劲地给老人夹菜,常常老人的饭吃完,他才吃了一半。他还喜欢给妻子买衣服,妻子穿的衣服尺寸、包括裤长、鞋多大号,他都知道。    
    杨云这样夸奖丈夫:“别看他人小,其实心胸很宽。他心眼好,体贴人,热心肠。以前有的优点,今天都发扬光大了,我一点都没看错他!”    
    正是由于夫唱妇随、琴瑟和鸣,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夫妻俩依旧伉俪情深。    
    杨云当好“贤内助”的秘诀之一: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    
    跟上丈夫在事业中随时改变的步伐,是婚姻幸福的真正关键。所以,女人在对待有事业心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