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世界的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震惊世界的日子-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士却为耶稣所受的苦难和折磨以及他的死亡而承受着各种各样的责难——《新约》里记载,一个腐败的祭司机构曾故意抵制耶稣的新约,还把他交付给罗马人。出卖了伟大的耶稣之后,这个民族因此再也不配享受神的恩宠。也因为这个原因,他们的后代将会永远受到神的惩罚和世人的谩骂,除非他们会为他们的邪恶而悔过或是真心地接受耶稣·基督的审判。贯穿《旧约》,则是一个个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用的神圣经文,经文里有关于犹太人与其他部族争端与报应的故事,不仅是犹太人过去的传奇式生活的记载,也预示着他们将来多舛的命运。  公元4世纪的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约翰·屈梭多模是最狠毒的早期指控者一员。他声称,自摩西时代以来,犹太人就抛弃了他们的信仰。他把犹太教堂描绘成妓院,并把犹太人说成是醉鬼和贪食者。他认为这些背信弃义、好色贪婪、残忍的犹太人玷污了所有的贞洁,还把自己的孩子烧焦后当作供品献给恶魔。到5世纪,将犹太人与撒旦视为一体的思想已蕴涵在全欧洲的基督教教义中。这为在中世纪把犹太人当作被驱逐者和亵渎者对他们进行道德上的诋毁和肉体上的迫害提供了背景。  在中世纪,归咎于犹太人的耸人听闻的罪行扩展到:在宗教礼仪中,为达到施魔法和治疗的目的而屠杀小孩;亵渎圣体,当人们还是从字面上理解圣餐面包和酒会变成耶稣的身体和血液这个信仰时这是一个极可怕的罪行;通过往井里投毒传播黑死病。一个早期的针对犹太人的欧洲大屠杀发生在1096年,基督教徒聚集在德国莱茵地区的史派亚小城,组成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在沃尔姆斯的犹太人得到消息,避难在大主教的邸宅中。拿着武器的攻击者冲了进去,在把犹太人拖出去之前扒光了他们的衣服。据说,一些人为了不让孩子受洗礼,亲手杀了他们。在两天多时间内,共有800名犹太人被屠杀,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又有700名犹太人在美因兹死于非命,有谣言说犹太人为了逃避他们的折磨者就互相了结了性命。虽然十字军东征的表面目的是为了把圣地从异教徒手中解放出来,但他们总是煽动对住在欧洲的犹太人的袭击。1146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的消息的传来引起了对在德国和法国许多小镇和城市的犹太团体的再次攻击。12世纪末期,伴随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而来的是对在英格兰——伦敦、约克郡、斯坦福和林恩的犹太人的大屠杀。形成固定模式的反犹太人的大掠夺,惶恐的受害者不顾一切要逃离的恳求和集体自杀的爆发贯穿了13和14世纪,只要返回耶路撒冷的标语一举起来,上述的情形就会反复出现。20世纪末,对犹太人举行宗教礼仪时的屠杀的歇斯底里的控告越来越加剧,无论天主教会怎样通过引用圣经中不许杀人和触摸死尸的禁忌来缓和暴力倾向,集中焚烧犹太人成为人们泄恨的新途径。当这种恐惧和憎恶达到顶点时,人们要求犹太人穿上特殊的衣服,这样他们就会即刻被认出:在德国是戴红黄帽子,在波兰是戴绿色的尖顶帽子。很多年后,有趣的是,当新一代的当权者不再要求犹太人有所区别时,一些犹太人却坚持要保留他们外部的令他们与众不同的标志。  当欧洲商人对原是由犹太人经营的商业贸易开始侵犯时,比如海上的香料、丝绸、外国食品的运输,为了应付这种不稳定的生活,犹太人把自己的财产兑换成金银珠宝和其他可携带的财宝。这样当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同样不受欢迎的地方时,他们就可以很快地开辟一条途径来迅速恢复他们的繁荣来战胜贫困。因此他们以放高利贷而出名,带着利息把钱借出去,还不回来,就用对方身上的肉做补偿。可他们反过来又受到贪婪的王室的压榨,在损失巨大的海外冒险之后,他们会不顾一切地加固他们的资金。


犹太人的苦难及自由第19节 犹太人的苦难及自由(2)

  1210年,英格兰的约翰二世要求犹太人为他的海外战争捐献大量的财富,并为他与贵族的斗争做大量的补贴。当他们提出没能力支付时,他就把他们锁起来。一些人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一个布里斯托尔的叫做亚伯拉罕的人,他的牙被一颗颗地拔出来,直到他再也不能忍受,就自寻短见了。一个专门榨取犹太人财富的金库被建立起来,榨取的数目越来越大,直到1290年当爱德华一世(1239—1307)吸干了犹太人所有的剩余财产后,英国成为第一个将犹太人大批驱逐出境的国家。其他的大陆王室也一样。在法国,菲利普二世(1165—1223)将所有的犹太人都抓了起来,只有交了赎金才放了他们。又在1392年将犹太人驱逐出境。当这种迫害在西欧的德国和西班牙先后盛行起来时,许多人逃到了波兰。当14世纪中期的黑死病在整个欧洲蔓延时,人们普遍认为这个由老鼠传播的瘟疫所带来的灾难是一种神明发怒的迹象,更糟糕的是,他们还认为这是撒旦和犹太人互相勾结密谋的迹象。审讯和处刑接踵而来,从沙威传到瑞士。德国的农民杀戮了7个主要城市的犹太人。整个欧洲就像是一个疯人院,一群群着了迷的流浪者从一个地方辗转到另一个地方,煽动人们去杀戮和焚烧犹太人,而上帝也没有按着犹太人的意愿对这些人进行报复。天主教会的权威人士抗议说有许多的犹太人也同样死于瘟疫,但这也无济于事。下一个世纪,犹太人的恶魔形象变得更加荒诞和恐怖,基督教徒确信犹太人既是魔鬼的标志又是巫婆的标志,除了没有得到考证的气味,犹太人被看作是强有力的男巫,拥有神秘的魔力。但同时,人们又认为他们身体虚弱或是有畸形,需要输入健康的基督教徒的血液来消除他们的苦痛。人们确信男犹太人和女犹太人一样会有经期,只有使用基督教徒的血液才能解除这种疾患。这种错觉导致了对犹太人的经常性的攻击。其实犹太人不是惟一的被指控具有魔法和巫术的人群,但他们却是最容易被攻击的目标——犹太人很容易被认出来。他们在失败的时候被人唾弃,成功的时候又容易被人嫉妒,受不到任何人的保护,命如草芥。另外,那是一种持续了几百年的疯狂:500年后,阿道夫·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写道:象征所有邪恶的魔鬼附着在了犹太人身上。  西班牙的情况有点特殊,最起码在最初的时候是这样。8世纪,摩尔人占领了伊比利亚半岛,并在以后长达800年的时间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犹太人发达了,并在摩尔人的首都科尔多瓦获得了高水平的文化和学术成就。14世纪,随着阵阵排犹热潮的涌来,犹太人的地位开始恶化,首先是十字军东征,继而是黑死病。犹太人受到了同样的指控,结果也差不多:村庄里的大屠杀到处蔓延。在卡斯特尔的内战中,有谣言说战败的国王彼得是犹太人,而且他并不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真正的继承人在出生的时候被他替换调了,这个谣言使得犹太人的生活雪上加霜。其实,战胜的亨利,彼得的哥哥自己恰恰是私生子。他促使立法机构,即西班牙的国会,谴责犹太人是邪恶和浮躁的人,是上帝和所有基督教徒的敌人,是罪恶和腐败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因此,犹太人被排除在了行政岗位和税收之外,并被禁止骑马和穿好衣服,政府还指令他们带上特殊的标记,还要求他们基督教化他们的名字。很多人的反应是开始信奉基督教。这个举措暂时挽救了犹太人,使他们免受迫害,但却将西班牙的犹太人分裂成两大阵营。1478年西班牙严密审讯的出现是对它的不怀好意的回报。一些改教派信徒变成这些固守旧信仰的犹太人的迫害者,另一些转变成无神论者。其他人还不接受基督教,有时候将有耶稣受难像的十字架悬挂在背上,公开地表示对抗性的不敬。西班牙人又反过来把改教派信徒贬低为猪。  到15世纪晚期,严密审讯还没有终止,甚至连这些真心转变传统思想的人也被怀疑还在继续悄悄地进行着犹太人的种种活动,就像其他未转变的犹太人一样;他们还被怀疑在催促他们的转变信仰的同伴也仿照他们的做法。许多人遭到无情的折磨,他们被逼迫做忏悔。还有许多人被处以火刑。1492年,西班牙的统治者费尔迪南和伊莎贝拉,签署了驱逐法令,要求犹太人在4个月内变卖家产出境,但却禁止他们携带任何的货币和贵重的金属。随之又有了些变化,一些犹太人逃到了地中海一些地区,包括土耳其、意大利和北非。一些人把他们12岁以上的女儿都嫁掉了,好让她们的丈夫来保护他们的女儿。之后,他们将他们的财产以货易货,从此踏上了一条绝望的没有目的地的旅途,许多人在路上就被饥渴夺去了生命。当葡萄牙也开始严密审讯时在那里避难的犹太人被驱逐了出来。  从16世纪开始,传统的憎恨犹太人的思想与商业竞争结合了起来。在欧洲的许多国家,贵族间有明显的利益冲突。这些贵族越来越发现他们可以利用犹太人的专长来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财政与经济政策问题,对于这个新诞生的中产阶级来说,他们仅仅是商业竞争对手。1670年,一群从维也纳被驱逐出来的富有的犹太家庭有选择地被普鲁士的选帝侯邀请到了德国,但他们的到来激起了基督教商人的怒火,招致了对犹太教堂的攻击。    虽然大多欧洲国家认为犹太人会对虔诚的基督教道德系统产生深刻的消极影响,但还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时,犹太人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有识之士已经感觉到在欧洲将会有大量的经济收益,基于这种考虑,犹太人又再次回到欧洲各国的首都。  这时的法国和英国都已经废除了在中世纪颁布的反对犹太人法令。法国是在17世纪初,路易十三(1601—1643)统治时期实施撤销的,但在那之后,又有人对新实行的缩减方案提出了异议。到了17世纪中期,克伦威尔(1599—1658)统治下的英国顶住了人民大众普遍的反对情绪,允许一批马拉诺(指中世纪时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境内被迫改信基督教而暗地依然信奉原来宗教的犹太人或摩尔人)在伦敦以非法定的身份定居,但是反对情绪最终在一个世纪之后占了上风,并促成新犹太移民法的仓促废止。也是在17世纪中期,宗教裁判所的势力范围已经远及巴西,而被无情追捕的犹太人在逃亡中,发现纽约欢迎他们。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的美国清教徒急于想使这些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皈依基督,所以与欧洲相比,美国显示了一种出于同情心的容忍,而且这也使新生的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犹太人的最佳避难地。  如果说启蒙运动给予了在欧洲的犹太人一个做民主梦的机会,但这场运动的结果却是砰然一声断绝了他们的任何非分之想。在19世纪,对这种自由化的大众民主最大的讽刺是,它助长了反犹太主义的复苏。但是这次它表现为一种新的形式。1807年,拿破仑召集犹太最高评议会,这加剧了犹太人想夺取世界霸权的谣言的流传。  在俄国,很多教士声明,这次集会对拿破仑来说,是一个表现他救世主野心的信号。欧洲人所担心的犹太人密谋夺取世界统治权的种种征兆在19世纪频频浮现出来,且在接近100年后因一篇由沙俄警察鼓动而写成的卑劣伪造文章《锡安山长者草案》的发表而达到高潮。这篇赝作在欧洲范围内广泛传阅,文中声称犹太人正秘密地控制着欧洲国家政策,而且想把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建立在非犹太人奴隶制上。  在19世纪初期,4/5在欧洲的犹太人定居在俄国西部。沙皇政府已经注意到他们人口的快速增长,并认为这对于斯拉夫农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此沙俄政府采取了表面上与欧洲同化政策相一致的措施:对50;000个12岁及以上的犹太儿童采取非宗教教育,学习欧洲语言,进入大学学习,直至在俄国军队服完25年义务兵役。虽然沙俄政府舍弃传统的犹太地方政府,但是仍然要求犹太人替沙皇政府征税,犹太式的服装和发型遭到了禁止。持续的流放政策使犹太人相信政府的真正意图是要他们彻底灭绝。迫于压力,俄国不再闭关锁国,革命思想趁机有了立足之地。1881年,因为犹太人被指控参与亚历山大二世的谋杀,第一波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开始了。紧接着又发生二次大屠杀,这两次中的后一次发生在苏联时期。  1819年,在这个后拿破仑时代,在欧洲——德国、法国、荷兰和丹麦,人们对犹太人的妄想狂性的歧视导致了大规模的暴乱,成群的暴徒鞭打犹太群众,并且捣碎犹太人的教堂,所有的一切又再次发生了。反犹太主义直到19世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