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考研辅导教材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6年考研辅导教材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试-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及其意义。    
    3)运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最终目标分析改革开放后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4)分析处理与前苏联、俄罗斯关系的差异及其原因。    
    5)中国外交所坚持的原则。    
    (4)2003年卷大题命题知识点    
    1)文化的功能与本质。    
    2)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内容、方式。    
    3)社会主义改造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4)辩证思维方法。    
    5)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6)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5)2004年卷大题命题知识点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3)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4)“三农”问题。    
    5)唯物史观。    
    (6)2005年卷大题命题知识点    
    1)价值观。    
    2)改革发展和稳定。    
    3)就业问题。    
    4)世界政治形势分析。    
    以上归纳总结,供考生参考。             
     往年的客观性试题所考知识点重复出现率比较高,但是近三年内的主观性大题所考知识点重复考的可能性很小。    
        如2003年考研政治理论试卷试题中以原题出现的往年试题数量高达7道,相应分值达到17分,如果再加上相近的知识点,分值比重要更大。其试题重复的具体情况如下:    
    1、客观题部分    
    2003年第5题与1993年文科第4题、理科第5题几乎完全相同,均是考查“货币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2003年第7题与1997年理科第4题所考知识点相同,均是考查“级差地租”。    
    2003年第9题与1998年文科第25题所考知识点相同,均是考查“没收官僚资本的革命双重性质”。    
    2003年第10题与1995年理科第9题完全相同,均是考查“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2003年第18题与1994年文科第4题几乎完全相同,均是考查“不同时期价值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    
    2003年第21题与1993年理科第6题、2000年文科第31题所考知识点相同,均是考查“股票价格”。    
    2、主观题部分    
    2003年第36题与1994年文科第29题、1996年文科第7题和理科第8题所考知识点相同,都是考查“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必要性”。    
    在每年的试题中都有相当一部分知识点的考查与往年相同,有个别题目完全一样。由于作为科学体系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一定的时期内,其理论要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研究生考试命题而言,更是如此。尽管每年的大纲对知识点都有所修改和调整,但是基本的理论体系中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重复命题就很正常了。从历年政治命题的情况来看,相同的知识点重复考核是命题的一大规律。            
    客观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两种题型。仔细阅读历年的客观选择题,可以发现这样一条规律。首先,就单项选择题来说,会发现题目题干中有这样一些字眼:集中到一点、从根本上说、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最大的任务、集中体现、根本原则、前提、关键、本质、基本特点、显著特点等等。有了这些词语,就对答案选项的惟一性、确定性起了保障作用,符合单项选择题的命题要求。其次,在不定项选择题的题干中经常会出现“其主要表现有”、“具体形式是”、“包括”等字眼,其他像在理论知识的阐述中,有“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等这些“分类性”词语的内容,也需要格外注意。这些内容都较容易命制不定项选择题。    
第一部分考研政治命题特点及答题技巧第3章复习及考试方法         
    考生应从个人的具体情况出发,按照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把握考研试题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复习依据:以本教材为依据,以社会热点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    
    2)复习总要求:全面复习、掌握重点、联系实际、学会应用。在复习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分清考试点和非考试点;二是要在考试点中分清重点和非重点,着重抓重点;三是要解决理解和记忆考试点的关系,在懂得的基础上记忆;三是要解决记和会的关系,在记的基础上练习,达到会的目的,在练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和记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分清与掌握考点、重点、难点、已考点、未考点、考试大纲的修改点。    
    3)系统逻辑记忆方法:对考试点特别是重点考试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识记与熟记相结合,按照课程内容及顺序分部分、分层次识记,“抓藤摸瓜”,条理分明,层次清楚。    
    4)练习方法:在复习、识记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题。练习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考试题,另一类是模拟试题。做已考试题有四个功能:一是估量自己的水平;二是掌握复习考试的重点;三是掌握考查目标;四是掌握试题特点和答题特点。做模拟试题是为了解决“以变应变”的要求,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重点,增强运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各种答题方法。做这些题时,先做后对答案,并要搞清做得对、错和全面、片面的理由,否则收效甚微。    
    5)分阶段进行复习:基础阶段从7月至10月,通过会做已考试题解决懂、记问题;运用阶段在11月,解决增强运用能力的问题;总结阶段从12月至考前,解决突击形势与政策、高度总结的问题。    
         
    按照2006年政治理论考试大纲的要求,政治课考查的学科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各科的性质和内容是不同的,考试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复习备考要区别对待。    
    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整个政治理论的基础,是最抽象、比较抽象的理论,理论的内涵最小、较小,外延最大、较大,试题可以出得最灵活、较灵活,因此学习这两门课一定要懂、要真懂,才能做到活学活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最难的哲学试题变为不难。复习这两门课始终要搞清楚三个问题,掌握理论的系统性并要分清理论是非以及在现实中的运用。    
    2)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理论,理论的内涵大、外延小,试题的要求较为严格、准确,不可能有更大范围的发挥,既考理解,更考记忆与准确。复习这门课时,概念并不重要,关键是观点、依据。    
    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运用,可以说这不是理论课,而是理论运用课。对考生的要求是能够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基本观点并用于分析当代世界的一些重大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的问题,拥护党和国家的对外战略、方针、政策。    
    4)形势与政策的考试是最具体的,包括现阶段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年度间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时事。考生平常要看看报纸、听听广播,到考前一个月作些归纳,大致就不成问题了。    
   (1)头脑清醒,情绪平稳。    
    在考试过程中保持健康的身体、清醒的头脑,考前要休息好。考试不宜太激动、太惧怕、太紧张,需要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使答题过程达到并保持最佳的思维状态,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水平甚至超水平的充分发挥。    
    (2)按序做题,先易后难    
    把一道不会答的试题留下,继续往后答对自己来说容易的试题,返回来再答难题,也许就会答了。    
    (3)审题仔细,务求准确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审题不准不全就会答错答偏,审题差之毫厘,答题就会谬以千里。    
    (4)不留空白,以全盖偏    
    所谓不留空白,是指不论是对主观性试题还是对客观性试题都要回答,即使没有把握答对也要答,因为不答就没有分,答错了也不倒扣分,而答对了或对主观性试题答对了一部分都会有分。    
    (5)思考要点,边想边答    
    这一方面是对主观性试题而言,不必打草稿,就往答卷上写,只要要点回答出来,其顺序是无关紧要的,一般改卷大都是踩点给分。这样的答法可以节省时间。    
    (6)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这是对回答主观性试题的要求。考生回答问题时要按照试题要求的顺序逐点回答,可分出(1)(2)(3)……,不要东拉西扯,颠三倒四。    
    (7)字迹清楚,词要达意    
    有些考生答题时字写得潦草又不整齐,用词又不当,给改卷者以不好的印象,肯定要被扣分。相反,字迹清楚整齐,用词恰当,表达清楚,就可能被加分。    
    (8)稍息后查,不急交卷    
    试卷答完后,待休息一下再复查,也许能查出不妥之处。    
  …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