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普郎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普郎克-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Page 2…

                               一、童年时代 



     1858年4月23日,著名法律教授J。W。普朗克和夫人E。P。普朗克的第六 

个孩子——马克斯出生了。 

     这是个远近闻名的学者家庭。马克斯的祖辈有不少人担任过施瓦本的教 

士、教师和城市录事;曾祖父是哥廷根大学的神学教授,莱布尼兹的再传弟 

子;祖父也是哥廷根大学的神学教授,深得家学渊源。在这有着严肃正派的 

学术气氛的家庭里,马克斯和他的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以及后来出生的弟 

弟,受到了很好的教养。 

     幸福的家庭总是让人羡慕的。 

     也不知从哪一天起,普朗克家的窗口,每天下午都传来美妙动听的琴声。 

好奇的邻居相互打听: 

      “是谁在弹琴?” 

      “大概是普朗克教授夫人吧!”邻居们都知道,普朗克夫人出生于牧师 

家庭,有着良好的音乐素养。 

      “弹得多好啊!” 

     连路过的行人也忍不住停下脚步,听了一会儿之后,不由自主地发出感 

叹。 

     有一天,普朗克教授在自己家里举办一个聚会,邀请几位住在邻近的同 

事参加。客人们准时到齐了,一边吃着普朗克夫人准备的茶和点心,一边随 

意地聊天。有位客人见普朗克夫人一直忙里忙外,很过意不去,于是说:“普 

朗克夫人,您休息一下吧!” 

     另一位客人听了立即接口说:“给我们弹一曲吧,我们都很喜欢听您弹 

琴。” 

      “是啊,您弹得好听极了!我只要下午有空,一定会坐在窗口听您的琴 

声。”有人在旁边附和道。 

     普朗克夫人先是一怔,随即笑了,“先生们,我可是从不在下午弹琴的 

呀!”她没有继续解释,礼貌地退出了客厅,把一个个面露疑惑之色的客人 

们留在了身后。 

     客人们围在普朗克教授身边,急于想知道,到底谁每天在下午弹琴。普 

朗克教授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回答。 

     这时,所有的客人都听到了他们熟悉的琴声,于是不约而同地朝客厅的 

角落望去,那里摆放着一架钢琴。 

     一个很小的男孩坐在加了两个垫子的琴凳上,他的小手熟练的敲击着琴 

键,弹的正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舒伯特的名曲。 

     小男孩的手指是那么轻巧灵活,他对乐感的把握和理解是那么准确。跳 

跃的音符仿佛不是钢琴发出来的,倒像是从男孩的指尖一股脑儿地倾泻下 

来。 

     客人们听得如醉如痴,等到小男孩停下来很久以后,他们依然沉浸在飘 

渺的音乐声中。不知谁带头鼓起掌来,紧接着所有的客人都站起来鼓掌,掌 

声久久不绝。 

     一位客人走近小男孩,伸手将他抱在怀中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呀?” 

      “马克斯,先生。”小马克斯羞怯地低着头,轻声答道。 

     客人们聚在一起,像欣赏一件稀世珍宝一样看着小马克斯。“马克斯, 


… Page 3…

你的琴弹得非常好,你想成为音乐家吗?”有人这样对马克斯说。 

     一直低着头的马克斯听了这话,忽然抬起头来,大声说:“我要成为舒 

伯特!” 

     晚上,马克斯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今天实在是太令人兴奋了。母亲 

走进他的卧室,说:“我的小乖乖,你怎么还不睡?” 

      “妈妈,你说我能成为舒伯特吗?” 

      “怎么不能,只要肯努力,没有你办不到的。”母亲怜爱地看着儿子, 

 “我真为你感到骄傲,马克斯。” 

     在母亲的鼓励声中,马克斯这才感到了疲倦,他沉沉地睡了。梦里,马 

克斯发现自己来到维也纳,置身于大剧场中,四周掌声如潮,他觉得自己幸 

福极了。 

     那一年,马克斯只有5岁,但“普朗克家的小舒伯特”的外号却不径而 

走。 

     可是邻居们依然满腹疑惑,一个小孩学弹琴,难道能一下子弹得那么好 

吗?他难道从不需要练习?他难道从来不会弹错? 

     带着许多疑问,邻居们来看望普朗克夫人和小马克斯,他们想彻底问个 

明白。 

     面对邻居的询问,普朗克夫人很愉快的回答:“没有神童,真的没有。” 

她从储藏室里取出一块长条形的木板。 

     木板上,用黑色和白色的油漆刷成琴键,非常精致,就像真的一样。 

      “小孩学琴的时候,总是会因为指法不熟练而影响邻居们休息,所以我 

一开始就让小马克斯在木板上练习。等他把指法练得熟练了,我才让他坐在 

琴凳上。就这么简单。”普朗克夫人解释道。 

     邻居们发出阵阵慨叹,深为普朗克夫人体谅邻居的做法感动。 

      “他很努力。”普朗克夫人最后说,“这比什么都重要,他自己知道努 

力。” 

                            二、马克斯的选择 



     1867年,马克斯的父亲应邀到慕尼黑大学讲学,而马克斯正好完成了小 

学低年级的课程,于是他们全家迁居慕尼黑。 

     在慕尼黑,马克斯·普朗克度过了幸福的少年时代。他考入古典皇家马 

克西米连大学预科学校。他在学校的学习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名列 

前茅。他具有很高的天分,而且刻苦用功。 

     但马克斯·普朗克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天才和神童,一直到晚年,他还 

声称自己在物理学方面没有特殊的天赋。他说自己性情平和,不愿冒风险, 

而且不能同时研究多个问题,对新事物不能迅速地有所反应或掌握其实质。 

然而,他通过勤勉认真和深思熟虑,为现代物理学做出卓绝的贡献,远比那 

些被称为天才的人成就更大。 

     如果说是母亲开发了马克斯的音乐天赋,那么中学时代的数学老师赫尔 

曼·米勒尔无疑是引导马克斯走上科学道路的人,这位数学教师发现马克 

斯·普朗克有杰出的数学才能。米勒尔不但鼓励马克斯学好数学,同时还利 

用业余时间教他天文学、力学,激发起他探求世界本原奥秘的强烈愿望。 

     马克斯是个不怕困难的人,他总有办法克服面对的一切障碍。可谁又能 

知道,他也曾被一件事难倒过呢!当时他面临着一个选择,既然是选择,那 


… Page 4…

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一部分,然后才能得到一部分。 

     1874年,马克斯·普朗克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预科学校的学习,他准备 

上大学。 

     到底学什么好呢?马克斯感到苦恼。音乐是由来已久的爱好,而且他曾 

说过要成为舒伯特的,这似乎应该优先考虑;在中学里,他又对古典文学发 

一了兴趣,他仔细阅读了莎士比亚、弥尔顿、但丁、哥德等名家的作品,他 

甚至已经在动手写一部诗剧;而赫尔曼·米勒尔老师还像往常一样,继续鼓 

励他献身于自然科学。 

     音乐、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这三样东西像走马灯一样在马克斯的脑子 

里转来转去。一会儿这个占上风,一会儿又觉得学那一个也许更好,后来马 

克斯发现,这三门学科他都非常喜欢,很难做出选择。 

     时间一天天过去,可马克斯依然没有作出决定。母亲看着寝食无味、忧 

心忡忡的儿子十分担心,但她又无能为力,帮不上什么忙。于是母亲把马克 

斯的问题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能出面帮帮儿子。 

     这天晚上,马克斯回到家,他和往常一样无精打采。母亲照例迎上来, 

亲吻他宽广的额头,然后轻声告诉他:“马克斯,爸爸在书房里等你,他有 

话要对你说。” 

     从小到大,父亲一直要求孩子们要养成自立的习惯,他总是说:“自己 

的问题一定要自己解决!”马克斯走进书房的时候想,他该不是要和我谈选 

择学科的问题吧。 

      “马克斯,”父亲见他进来,摁灭了手中的烟斗说,“你最近遇上麻烦 

了?” 

      “是的,爸爸。”马克斯答道,“我拿不定主意选什么学科作为自己的 

主课。” 

     父亲沉默了片刻,说:“你不是一直很喜欢音乐吗?” 

     马克斯点点头,他脸上随即流露出迷惑、茫然的神色,“我今天去见了 

科林先生。”科林先生是父亲的一位朋友,也是慕尼黑相当有名的钢琴演奏 

家。“科林先生劝我不要专门从事音乐工作,他说我不适合。” 

      “那文学呢?你不是在写剧本吗?” 

      “我的确很喜欢文学,但我的同学认为我写的东西很刻板,缺乏技巧和 

热情。”马克斯喃喃说道。 

      “米勒尔老师不是一直在鼓励你学习数学吗?你对数学有什么想法?” 

     马克斯想了想才回答说:“爸爸,您不是不知道,现在的社会风气是重 

视人文科学和艺术,轻视自然科学。我怕选择了数学之后,会受人轻视,再 

者说……” 

      “马克斯!”父亲沉稳而有力的声音打断了他,“你到底想干什么?” 

     马克斯吃惊地抬起头,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是个温和的人,他从没见父 

亲用这么大的声音说话。 

     父亲严肃地说:“马克斯,我一直在听你说,我在等着听你自己的想法。 

而事实上你始终在转述别人的意见,马克斯,你的意见在哪里?要知道,你 

的选择关系着的是你的一生,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你老是斤斤计较别 

人的想法,那么你不妨问一下自己,你打算为谁活这一辈子?” 

     马克斯没吱声,父亲的话像是一柄重锤,重重地敲打在他的心上。是啊, 

我为什么要那么在乎别人的意见呢?马克斯再一次抬头看父亲,目光相对, 


… Page 5…

他看见父亲的眼中满是关怀和怜惜,而藏在最深处的,是所有父亲对儿子的 

那份期待。 

      “爸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马克斯坚定地说,“我决定去学数学。” 

     父亲欣慰地点点头,“我永远支持你,马克斯。” 

     马克斯走出书房之前,父亲又把他叫住,“马克斯,你不会因为学习数 

学就不再弹琴了吧?” 

      “不,我还要弹琴,每天都弹!” 

     1874年10月21日,马克斯·普朗克考入慕尼黑大学,主攻数学。 



                                三、在大学 



     进入慕尼黑大学后不久,马克斯·普朗克就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一起听讲座,相互核对笔记,一起探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如果不是菲力浦·冯·约里的那次讲座,马克斯·普朗克恐怕会毕生致 

力于数学方面的研究,而不是物理学,那么马克斯·普朗克就与1918年度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缘了。 

      “如果丢番图的结果被加强一点,就可以推出:每一个大于或等于 

 (88…1)×(945…1)=87×944=82128的整数都能表示两个过剩数之和。” 

马克斯·普朗克正在和同学讨论毕达哥拉斯算术中的过剩数问题。 

     有个同学接着说:“只要建立你所说的丢番图的结果,我们的证明就全 

部完成了!” 

     这时,一个同学风风火火地冲进教室:“马克斯,你又忘了!” 

      “什么?”马克斯·普朗克一楞,倒是和他一起讨论问题的同学明白过 

来了,“今天菲力浦·冯·约里先生要举办一个物理学讲座,马克斯,我们 

约好一块去听的。天呐,为了丢番图方程,我们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忘了!” 

      “对呀!”马克斯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等他们几个赶到讲座现场时,讲座已经开始了。人并不多,他们猫着腰 

进入课堂,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菲力浦·冯·约里讲师中等个子,讲课时充满激情,马克斯·普朗克和 

他的同学很喜欢听他的讲座。此刻,这位讲师正在给为数不多的听众描述物 

理学的学习条件和前景: 

      “物理学是一门高度发展的、几乎是尽善尽美的科学。现在,能量守恒 

定律的发现给物理学戴上桂冠之后,这门科学已接近于最终稳定的形式。也 

许,在某个角落还有一粒微尘或一个小气泡,对它们可以进行研究和分类, 

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