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脑海里不停闪过。被金钱和享乐腐蚀了的他,此时已无力拒绝!
  过了几天,袁华找了一本部队的资料汇编拍了两个胶卷,交给了蒋玉川。           已然上了套
  在这一次交易之后,袁华心理还有些后怕,担心会被人发现。几个月后,单位
里依然风平浪静,而蒋玉川也很久没有跟他联系,袁华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但是正当他准备转业的时候,蒋玉川又找到了他:“我以台湾军情局的名义命
令你两天内拿到某某两个军区的文件资料,同时。你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
  这时,袁华才恍然大悟,原来蒋玉川原名张强,是台湾军情局特务,他前面对
袁华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台湾军情局的授意下做的。袁华明白自己已经被牢牢地套住
了。现在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去坐牢,要么就苟延残喘,在还没有被发现的时候,
替台湾间谍搜集情报,维持自己现有的生活。而袁华是没有勇气去坐牢的,更何况
还有金钱的诱惑在面前摆着。
  他再次死心塌地地选择了金钱。
  1997年9 月,袁华转业到某国有公司,1999年4 月,任该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在这期间,袁华又先后与蒋玉川交联多次。
  经查,袁华在担任军队作训股长和某国有企业办公室副主任期间,与蒋玉川先
后交联数十次,多次向蒋玉川提供各军区、银行系统及其他文件近百份,其中密级
文件就有数十份。袁华共接受蒋玉川提供的酬金数十万元(其中大部分已追缴,上
交国库)。
  袁华将上述文件资料提供给台湾军情局,直接泄露了中央对台工作方针、原则
和我军的战略任务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如果可以重来
  对于袁华的窃密、泄密行为,国家安全机关早有觉察,为了人赃俱获,安全机
关对其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终于在袁华、蒋玉川再次在明月酒楼进行罪恶交易
时将他们抓获。
  2001年2 月,袁华被以间谍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
  对这严正的审判,袁华其实早有思想准备。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甚至有些释
然。因为这5 年来,他身上的十字架背得太重了!他说:“如果可以重来,我是绝
对不会因一时的贪念而把自己逼上绝路的。”
  可是,走过的路,有多少可以重来呢?   
                    女骗子与机要参谋
  邓所贤
  机要连里的可疑女人
  那是一年的秋天。边防某团政治处主任带工作组到新疆某边防连检查工作,发
现该连电台房里住着一个女青年,引起了他们的重视。经了解得知,此人叫张艳,
是该连机要参谋李勇的表妹。已在连队住了近一个月,还在机要室住了20多天。据
李说,张艳是某军区原政委的干女儿,在某部队当兵,不久前考入南京政治学院新
闻系,入学后发现患有肾炎而暂时休学治病,待治好病后再复校。这次来新疆,是
帮李勇办理工作调动一事。由于将李勇的商调函错发到了别的部队,这次张艳来是
想把情况了解清楚。再重发调函。
  根据连队的反映和对张艳的初步观察,工作组认为张艳有可疑之处,于是,派
人前往某军分区。经该军分区干部科调查,证实没有收到过任何有关商调李勇的函
件。与此同时,工作组向军区保卫处汇报了张艳的情况。不久,军区保卫处回电话
说军区原政委没有干女儿,某部队也没有张艳这样一个女兵。至此,初步可以确定
张艳是一个身份不明的行骗者,为了彻底查清她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要查清其在机
要室居住期间,对密码秘密有无造成威胁,经上级同意后,工作组将张艳带到团部
驻地看管审查。
  骗术并不高明
  经多次给张艳做工作和商请有关单位协查,初步查实了张艳的基本情况。张艳,
1974年生人,陕西省渭南人。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业,期间曾打过工、卖过票。因不
甘长期过农村生活。开始在外找关系,想当兵或谋个职业。
  李勇,也是陕西渭南人。有一次李勇回原籍探家,在市场吃早点时,碰到与自
己相识的女青年和张艳一起吃早点。女青年把张艳向李作了介绍,并说张是当兵的,
此后,张艳、李勇二人再未见面。
  这一年的3 月中旬,张艳以出去当兵为由,向家里要了200 元钱,来到乌鲁木
齐她的一个大姐家,谎称她是来学习的。20多天后,无所事事的她只好又返回家乡。
碰巧的是,在兰州站。
  她发现了准备回家探亲的老乡李勇。交谈中,张艳告诉李,自己是当兵的。李
觉得张能当上女兵,家里一定有过得硬的关系,就问张是不是在部队里有关系。张
随口谎称认识某军区政委,并编造了如何成为某政委于女儿的经过。李当时就信以
为真,提出让张艳设法将其调回渭南。经李几次请求,张佯装答应,说回家后告诉
其父亲帮助办理。回渭南后,李勇带着水果等物品先后三次去过张艳家。张艳也去
过李勇家两三次,他们还一起去公园游玩、照相。期间,张艳谎称调动之事其父已
答应办,并把事先找人以其父亲名义写给某政委的信拿给李看,谎称要把信邮走,
其实张在回家的路上就把信撕掉了。10月初,张从老冢赶到李所在团部驻地,自称
是李勇的表妹。当时,李勇在医院看病,得知张到来后,迅速出院回团,把张带到
自己所在的连队。最初,李勇将张安排在机要室外间住,李住电台房。张艳到连队
后,李在饭桌上向连里干部介绍说张是其表妹,是某军区政委的干女儿。
  由于机要室外问和工作间经常不锁,张在机要室住宿期间,除李、张一起在工
作间闲聊、听录音机之外,张独自一人也多次在工作室听录音机、写信。张在机要
室住了20多天,因机要室太冷。要求调换住处,李勇又将张安排在电台房住宿,李
和电台的战士住在机要室。张在站期间经常到班里与战士闲谈、玩耍,还乘车去过
边境。张艳在连队机要室住宿,随意出入班排,连队干部无人过问或干涉,直至工
作组上站后才发现问题。经对机要密码进行清查核对,未发现泄密问题。经调查了
解和本人交待,张在站期间无其他越轨行为。
  应吸取的教训
  张是一个刚开始流窜社会的闲散人员,此次欺骗李勇所以能得逞。主要是抓住
了李勇想托关系离开边防的个人主义思想。张艳行骗的目的只是为了财物,没有发
现其他的政治背景和窃取我密码秘密、军事秘密之目的,对我密码秘密也没有构成
危害。鉴于上述情况,军分区对其进行了多次教育、没收了军装等物品之后,令其
速回原籍。
  李勇被骗一事在部队中产生极坏的影响,所暴露出的边防一线连队在机要工作
建设中的问题,也是值得引起重视的。           1。个别机要干部事业心差,不安心机要工作。认为边防机要干部低人一等,无
出路,缺乏奋斗进取精神,是被骗上当的思想基础。
  2。丧失警惕,违反机要保密纪律。机要工作条例规定机要人员不得乱交朋友。
李勇为了达到个人目的,置机要保密纪律于不顾,在不明张艳的真实身份的情况下,
擅自带张上站,并安排在机要室住宿,还主动替张炫耀假身份,起了保护伞的作用。
  3。思想麻痹,执行机要保密制度松弛。李勇安排张在机要室住宿期间,为了张
的方便,机要室外问的门一直不锁,里间工作间的门也经常不锁。张经常一人在工
作间看书、听录音机。实际上机要室在此期间一直处于失控状态。由此可以看出机
要工作的规章制度在李勇的头脑中松弛到了,何等程度。
  4。连队干部管理松懈,对机要保密工作思想麻痹。李勇擅自带张艳上站,在长
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在机要室、电台室住宿,连队干部未及时加以制止。张经
常出入班排,与战士闲谈、玩耍,还到过前哨,也无人过问。连长、司务长等还分
别带张去过驻地附近,在边境线照相。作为边防一线连队发生以上问题是极不应该
的。
  密码是党和国家的核心秘密,一旦发生问题,后果无法估量,损失难以挽回。
驻疆部队担负着戍边维稳的双重职能,处在军事斗争的前沿,机要保密工作在新疆
部队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一要严格机要队伍管理,确保机要人员忠诚可靠;二
要强化机要人员的理想信念,强化机要干部的奉献精神和敬业意识,牢固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切实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不断
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激励他们安心边防,献身机要事业;三是调整边防机要干部
的守防时间。边防机要干部长年累月工作在高寒区,身体健康状况很差,有的长期
带病坚持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机要人员思想产生波动,在所难免。在加强思想
教育的同时,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交流制度。缩短他们的守防时间,将那些表现优
秀的干部,适时交流到条件相对较好的部队工作。四要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机要工
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机要保密工作的基本依据,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
上级业务部门要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特别要加强对小散远单位机要工作的
检查和帮建力度,及时发现同题。堵塞漏洞。   
                  间谍,为了一个“财”字
  魏侠利
  近些年来,随着台海关系的紧张,台独势力不断加紧对大陆政治、经济、军事
情报进行刺探和窃取,台湾间谍在大陆的活动十分猖獗。
  此前,在我国沿海某市,国家安全机关又破获了一起贩卖情报的间谍案。
  情报生意从渔村开始
  刘玉贵是个渔民,他家祖祖辈辈以打鱼为生,到他这里却变换了一个重大的角
色,成了通台的间谍,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而在他的带动下,他的两个弟弟
刘玉富、刘玉田也参与其中。
  事情还得从20世纪90年代初说起。
  那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刘玉贵在自家的院子里乘凉,他们村的林国源来找他闲
聊。林国源是村里的一霸,外号“豹子”,以前在村里瞎混,尽干坏事,这几年突
然做起了海上运输生意,而且来钱很快。他们两人信步来到了海边,很自然就说到
赚钱的事情上来。在这个年月,人人都在为赚钱奔忙着,打鱼这事,又辛苦,又危
险,还赚不了大钱,刘玉贵正在为找不到一个新的赚钱路子着急。这时他就问林国
源到底做什么生意。林国源神秘的一笑。用手向东一指说:“你看,那是什么?”
  刘玉贵顺手望去,暮色中的海岸线上,金门岛隐约可见,这景观他并不陌生,
但今天看起来却别有一番滋味,不知是为什么。林国源告诉他,金门岛上有一家台
湾机构,需要一些可靠的人来为他们工作,自己这些年也赚了一些钱,现在人手不
够,想请刘玉贵一起做这笔“生意”。刘玉贵一听到台湾机构,心里便有了数,以
前他也曾听人说过,林国源赚的是不义之财,果然不错。可他又转念一想,既然能
赚钱,而且林国源已经做了几年了也没出什么事,估计没有多大危险。于是,两人
一拍即合。
  过不久,刘玉贵和林国源就合伙买了一条船,出海到金门岛与台谍联系。刘玉
贵将他的身份证交给台谍复印,在台谍机关提供的有关表格上签字,化名“来富”,
正式参加了台谍组织。他还从林国源那里得到了预支的经费。他们接受的任务是搜
集各方面的情报,运载当地的情报人员出海到金门与台谍联系。就这样,刘玉贵与
林国源以海上运输为幌子,开始了罪恶的情报“生意”。刘玉贵觉得干这个有利可
图,鼓动他弟弟刘玉富和刘玉田四处搜集情报,并乘坐他们的运输船到金门通谍。
到现在,刘玉贵还后悔,当初是他财迷心窍,害了自己的两个弟弟。
  现役军人加人间谍队伍
  随着林国源、刘玉贵搜集情报活动的进展,台谍机构对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搜集不到情报就意味着没钱可赚,为此,他们费尽心机。
  刘玉贵有个妹夫张树清是驻某市的军人。开始时,为了搜集到情报,刘玉贵就
经常往妹妹家跑。装作好奇问一些军队中的事情,并找借口从张树清那里要军队中
的各种资料提供给台谍机构。后来,他干脆就想办法拉张树清下水。他一边让妹妹
不断的催促,一边亲自做工作。他跟张树清说:“你看,跟你的同学比,人家发财
的发财,升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