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内窃密泄密案纪实-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件复印件。
  让我们共同思考
  不想就此案说更多的话,只想把事实摆出来,让我们共同思考。
  先看一下A 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写上边这些情况发生的过程时,我的心情
十分沉痛。自己作为一个工作这么多年的干部,领导对自己十分信任,而我却辜负
国家组织对我的期望,将国家大量的极其重要的机密文件和信息泄露出去,触犯了
国家的法律,这是犯罪行为。
  由于我长期以来,放松了对自己思想意识和世界观的改造。
  法制观念淡薄,认为自己没有守不守法的问题,只是工作水平高低、工作质量
好坏问题。
  由于我工作特殊,任务重,很多工作时间要求又紧,在工作忙的情况下,将文
件带回家;B 进入外资公司后,我由于政治敏感性太差,还认为他同以前一样;由
于法律观念太差,把文件当做研究资料,B 要就给他,认为他是研究一下,我虽然
不是有意的,但我触犯了法律,可悲的是,我触犯了法律,自己还不知道。现在想
起来太痛心了。我深深地认识到:法律的庄严和严肃性。法律无处不在,必须时时
刻刻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守和执行法律,才能做一个最起码的守法公民。“
  请注意这样几个细节:
  A 可以非常方便随意地复印文件,并大大方方地将文件传阅夹带回家。不知还
有多少领导像A 这样视带文件回家如家常便饭?不知还有多少单位的文件能够如此
自由地出入?
  在案发后该部委的报告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句话:“某月某日,我单位组织清
理了文件,未发现机要文件丢失的情况,同时在机关重申了保密工作的各项规定。”
在文件可以随意复印,文件传阅夹可以随便带出单位的情况下,检查文件是否丢失
其实已没有太多的意义,重申的各项规定如果仍然缺少监督检查,也不过是一纸空
文。如何将保密管理落到实处,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多年来,A 、B 二人就长期共享“信息”,也就是说,尽管他们的职务不同,
所在单位不同,但只要是A 知道的东西,B 都可以知道。甚至想看什么文件A 都可
以帮B 找到。从“B 进入外资公司后,我由于政治敏感性太差,还认为他同以前一
样”这句可以看出,直到案发,A 也没有意识到以前那种“信息共享”
  的做法有什么不妥。
  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一家两制”情况的出现。对重点涉密人员
的教育和管理变得更加重要。如何才能抓出实效?
  在A 看来,文件只是“研究资料”,全无一点国家秘密的概念。政治素质如此
之差的干部,案发后竟然还有人强调她工作出色。能力强,并试图使她继续在该重
要岗位任原职!这其中反映出的问题远比案件本身更耐人寻味。
  掩卷深思,有太多的话要说。关于保密规章、关于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关于
干部的政治素质、关于国家意识与公民义务、关于泄密查处……
  还是把诸多的问题留给大家讨论吧。期待着通过对此案的讨论。起到一定的警
示作用,使仍然存在着泄密隐患的单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未雨绸缪、堵塞漏洞!   
                   县委书记竟是泄密者
                                  霍然
  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秘密
  2001年的元旦刚刚过去,枝头上的残雪还未消尽,空气中已有了些许春天的气
息。一缕略带寒意的阳光正照在县委书记周永忠办公桌上摊开的文件上。这是一份
绝密级的文件。从会议室回来后,周永忠就一直望着它,沉思良久,没注意烟灰都
掉在了上面。他轻轻地将烟灰拂掉,心想:“李德明也该来了吧。”
  一阵敲门声。秘书告诉周永忠:李局长来了。
  县公安局局长李德明今天上午是来列席关于维持社会稳定工作的县委常委会的,
并被通知会议结束后到周书记的办公室去一趟,他不敢怠慢,与熟人寒暄几句后,
便来到周永忠的办公室。
  周永忠拿起桌上的秘密文件递给了李德明:“先看看这个吧。”
  《关于印发 的通知》。在通知中,李德明找到了出自本县的一个犯罪团伙案:“以‘一心贸
易发展公司’总经理李一心兄弟为首的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有较雄厚的经济
实力,据初步掌握,该团伙共有成员30余人,涉嫌杀人、伤害、私藏枪支弹药等多
种犯罪,长期霸占交通营运线路。但因该团伙头目李一心幕后策划,取证困难,在
多次严打整治中漏网。”
  “去年9 月,市局就来摸过底。10月,还电话通知我们重点侦查李一心,我们
根据市局要求进行了秘密调查,看来这次是要来真的了。”李德明抬眼望着周永忠。
  “是啊!这次是真格的。”
  “您没在刚才的会上提这事啊?”
  周永忠接过李德明递回的文件,说:“上面有要求,这次的打击行动部署只有
你我两个知道。这样吧,你回去准备一个行动方案,过几天咱俩再研究研究。”
  转眼十几天过去了,1 月31日上午,参加完县委会议后,李德明再次来到了周
永忠办公室。
  “我先给您汇报一下打击李一心团伙的准备情况。”
  周永忠认真地听着。
  “以上行动计划,我打算安排副局长罗毅组织力量完成。请您酌定。”
  “巧”借他人嘴泄密。
  与李德明研究完行动部署已是中午。带着即将行动的喜悦,公安局长匆匆离去
了,留下周永忠一人再次陷入深思。
  几十年的宦海沉浮让他行事十分缜密,但这次的事让他颇感为难。“万一李一
心被捉,牵涉的人会不会太多了……”
  呛人的烟草味弥漫了房间,周永忠用力摁灭了香烟。今天血压又有点高了,也
许该把李清模请来。犹豫片刻,周永忠拨通了电话:“老李啊。今天我的身体又有
点不舒服,你再来我这儿帮我量量血压吧。”
  很快,县人民医院院长李清模就来到周永忠的办公室。医院院长为县委书记量
血压,早已成为两人交流的一种方式。开始时,周永忠什么也没说,李清模也没问,
但他知道周书记一定有话要说。
  血压计的水银柱努力向上走着,周永忠轻轻地握起了拳头,问道“你和李一心
是不是亲戚?”           “我和李一心不是亲戚,只是平时玩得比较熟。李一心的姐夫认我父亲为干爹。”
  “你和李一心有没有关系?”
  “我和李一心没有什么关系,但我在中医院时,中医院买了李一心的10亩地。”
  “李一心搞他的私营经济好得很,却还搞那些歪门邪道,把汽车站的人砍伤,
把王县长的丈夫也砍伤了,这下闯下大祸了,公安机关要对他采取行动了。”
  李清模的心动了一下,眼却仍然盯着迅速下落的水银柱。停了几秒后,他说:
“您的血压是有点高了,要多注意休息啊。”
  周永忠没有回答李清模的话,仿佛自言自语道:“如果和李一心有什么事。要
注意点了。”
  “吴家东、王红亦(县工商局长)都是兄弟们,是否给他们打个招呼,他们和
李一心关系很深。”李清模试探地问。
  “我晓得。”
  首犯连夜潜逃
  离开周永忠的办公室后,李清模回到了医院办公室。周书记的话像一块大石头
压在他的心上。李一心就是一枚定时炸弹啊,兄弟们上上下下跟他有扯不清的关系,
拔起萝h 带出泥,怎么办?李清模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思前想后,终于,他打开电话
本,找到了李一心的手机号码。
  下午5 点多,李一心开车来到了人民医院门口。他很想知道李院长有什么“重
要事情相告”。对他来说,会有什么大事呢?
  这个县城就是他的‘’天堂“,有大哥们罩着,任他如何”折腾“
  都无妨,几次“打击”他不都平安至今。
  看到李清模匆匆地迎面而来,李一心走下车来。李院长却一脸紧张,赶忙示意
他回到车里。随后李清模也坐到了车上,定了定神后,直截了当地说:“公安要对
你采取行动了。”
  “你怎么知道的?”
  “周书记亲口告诉我的,这次可是真格的。”
  李一心没有说话,他还没有完全明白“真格的”是什么意思。
  “现在,你应该立即想办法摆平此事或出去躲一躲。”李清模劝道。
  看着李院长严肃的表情,李一心明白这次不比往常,而且是周书记亲口所言,
怎会有假。匆匆道别后,李一心开车赶回了家。三十六计走为上,当天晚上,在将
这一消息告诉了其兄李一贤后,李一心逃离了县城。
  当晚7 点多,如坐针毡的李清模忍不住又给周永忠打去了电话:“周书记,要
不要我把李一心的事告诉一下吴家东、王红亦,要他们注意一点。”
  在征得周永忠的同意后,李清模当晚8 点多把周永忠讲的话又分别告诉了吴家
东、王红亦,并对他们说:如果与李一心有关系,赶紧想办法摆平。
  泄密。罪责难逃
  李一心跑了!李一贤跑了!其团伙成员10多人跑了!
  一次严格保密行动的结果,却是公安干警们扑了个空。而此时的李清模们却长
长地出了一口气,自以为逃过一劫的他们。暗自庆幸有人及时向他们通风报信。
  事发后,公安部、省公安厅命令在全国通缉李一心及团伙成员。公安机关为抓
捕李一心及其团伙成员,派出20多个追逃组。
  到了14个省、市、自治区,50多个城市,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2001年7 月18
日将李一贤抓捕归案,直到10月5 日,才将李一心抓捕归案,其时,李一心已外逃
长达9 个多月。
  是谁泄露了行动部署?一定要彻查到底。在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市委成立了由
市委书记负总责,两名副书记直接负责的专案领导小组,市纪委、市公检法协同作
战,全力侦办此案。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及李氏兄弟的落网交待,泄密者很快浮出了水面。
  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周永忠在任县委书记期间,不但对李一心黑社会性质组织
犯罪打击不力,对一批党员干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查处不利,更严重的是,在专项
斗争中,知法犯法,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事项,给案件侦破工作造成了极大困难,
国法难容。
  周永忠的问题,被移交省纪委审查处理。   
                  “十佳民警”沦为阶下囚
                                 余 警
  刑警挨骂
  2001年4 月的一天,江西新余钢铁公司公安处院内突然传出一阵女人激烈的叫
骂,一个中年妇女指着一名穿警服的男子跺脚吼骂,那男子一声不吭迅速离去。
  挨骂的男子是新钢公安处刑警大队的刑警,名叫姚峰,往日敢说敢做、天不怕
地不怕的姚刑警如何给人骂得不敢吱声?有人在公安院内谩骂刑警,这可真算是一
件稀奇事。
  刑警挨骂的事后来传到新余市委政法委,骂人妇女也找到政法委申诉。原来妇
人姓郑,是家住新钢的一名普通妇女,开个店铺小本经营,她是为儿子的事来申诉
的。其子林国栋因故意杀人和抢劫,被法院判处死刑,2001年4 月被执行枪决。郑
某在申诉中反映,她在公安侦查阶段看到了儿子的卷宗,这引起了市政法委的高度
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一起公安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案件露出端倪。
  扫黑队员泄密
  1998年、1999年,新余市曾发生4 起涉枪、涉黑刑事案件。
  来江西投资的外商王某、河北商人朱某先后遭持枪歹徒抢劫,青年李某、黄某
因小事遭黑恶势力报复,李中枪身亡,黄被砍成重伤。1999年案件告破,9 名罪犯
落网,其中3 名主犯被判死刑,另一主犯林国栋逃往外地。
  2000年9 月,新余开展扫黑专项斗争,姚峰被抽调到扫黑组工作。10月,外逃
多年的林国栋被抓获归案,扫黑组将案件交给从警多年的姚峰办理。
  得知儿子落网,郑某心急如焚。为保儿子性命,她找到与儿子相识的无业人员
邓小米,求他设法救林国栋一命。邓小米虽然没有什么正经职业,却颇有些神通,
他长期在新钢做生意,在当地的交往比较广泛,和林国栋过去也有些交情。得知旧
友犯事。
  他二话没说,带着郑某先去找了律师咨询,接着便开始设法打听办案人员。当
得知姚峰经办林案,邓小米心中窃喜。
  邓小米与姚峰是多年的旧相识。几年前,邓小米的一位朋友在新钢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