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太保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盖世太保史-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因为盖世太保和党卫队保安处秘密控制选票,这就加强了恐怖主义的压力并有可
能揭露最后的对手。
    因此,成果是辉煌的:三千八百三十六万二千七百二十张赞成票,四百二十九
万四千六百五十四张反对票,八十七万二千二百九十六张无效票。
    多亏将军们的帮忙和盖世太保的不断进行活动,希特勒成了德国的绝对主人,
这样在纳粹主义的道路上,在走向战争和灾难的道路上可以畅通无阻。   
   盖世太保史        
      第七章 警察队伍重整旗鼓
    将军们本来也许可以推翻该政权,但在这个时刻他们却巩固了它。希特勒为了
把军人变成纳粹统治的辩护士,宁可牺牲他的最早的追随者。
    从原则上讲,德国的将军们并不害怕战争。他们害怕的倒是一支装备差、战斗
力弱的军队卷入到一场武装冲突中去。直到一九三四年初,元首宣布了扩军备战的
初步措施才使他们放下心来。他们懂得,希特勒——正象他们自己一样——想搞一
次出色的军事报复,想统治欧洲。他们之所以选上了这个军事手艺匠,是因为他们
——用曼施坦因的话来说——把“战争的荣誉看作是伟大的事业”。他们向希特勒保
证给予支持。但前提是,他要重新给予他们原来的级别。他们认为,在清除罗姆以
后,党和军队将成为“第三帝国的两根支柱”,双方的胜败是息息相关的。千真万
确的是,军队要感谢纳粹党使他们获得新生,而党的威望一部分要感谢军队在战争
最初几年中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如果将军们认为,把政治控制权掌握在手,就可
以束缚希特勒,并且控制党,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曾经认为盖世太保的作用是微
不足道的;看不清希姆莱、海德里希和他们目前的盟友戈林的潜在影响,低估了这
些沉默寡言的干部,以为这些警察部门是为他们这些将军工作的。然而,六月三十
日清洗的真正的胜利者是希姆莱和海德里希,而政权的第二支柱并不是军队,而是
盖世太保。
    勃洛姆堡在六月三十日以前就秘密协定所制定的条件是众所周知的。最重要的
条件是:希特勒保证让将军们掌握军队的实际指挥权,答应迅速有效地扩充军备并
且保证,只有军队负有保卫国家的任务,是国家唯一的武装力量。剥夺冲锋队的权
力,把他们逐步改造成一种简单的军事辅助组织,看来这些条件已经得到满足。
    在夺权以后冲锋队的实力无限扩大,一九三四年达到四百万人员,而这时起却
在迅速下降,人数大约为一百五十万。
    根据魏玛宪法规定,希特勒在法律上有权代替总统对军队行使最高指挥权。但
是他应放弃实际上的指挥权,同意下达给军队的法令不仅要由总统,即“元首”签
字,而且还要由军政部长,现在称之为“国防部长”签字后才能生效。这个规定是
《人民观察家报》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五日公布的。
    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勃洛姆堡副署了八月一日的法令,从而使希特勒成为总统
和元首。
    希特勒在军队效忠宣誓以后给勃洛姆堡写去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他将永远
把保卫军队的不可侵犯性看作他最高的职责,并且遵循兴登堡的遗嘱坚定不移地使
军队成为国家唯一的武装支柱。
    六月三十日,希特勒在给卢策的一项每日指令中说:“我要求所有冲锋队队长
用他们自己的忠诚来回答和支持我的忠减……我特别要求每一位冲锋队队长在对待
帝国军队的态度上应该是无条件的坦率、忠心耿耿和诚实可靠。”
    将军们只感到,在以后的几个月里,许多演说、文章、声明和每日指令着重提
出了这些保证,因而错误地认为,他们的地位已经巩固,以致对那些秘密的措施没
有引起注意。当他们从政治控制和自主的梦幻中觉醒过来时,那些秘密措施的准备
工作已获得了时间。
    盖世太保并不限于为六月三十日进行大屠杀时从技术上作细节工作和提出牺牲
者的名单,它和党卫队已开始在办公室和住宅里进行屠杀和处决。正象戈林在纽伦
堡所作的供词那样,它是受上级的委托。“这不过是反对国家敌人的一次行动。”
    在整个德国,六月三十日多少可以说是高压手段的最后实证、是革命时代的最
后痕迹。最后,讨厌的人似乎在大庭广众被残暴地杀害了。今后,盖世太保将采用
较为文雅的、表决的方法去消灭他们。大屠杀扩大了他们恐怖的名声。希姆莱在给
党卫队的一次讲话中说,人人感到害怕,但是人人也知道,盖世太保和党卫队只不
过是执行一项应该执行的命令。         不仅在柏林,而且在巴伐利亚以外的整个德国处决令几乎均由希姆莱和海德里
希签署。在清洗行动的前一个星期,希姆莱把职位较高的党卫队队长兼警察局长弗
雷德里希·卡尔·冯·埃贝施泰因男爵和德累斯顿中部地区的前党卫队长官召到柏
林,并要他们的人员保持战斗状态。六月三十日,盖世太保的一个特务得到命令前
往德累斯顿,逮捕了二十八个人,枪毙了其中的八个。海德里希签署的命令书上说
得很简单:“根据元首和总理的命令……凡是犯了叛逆罪的应予枪决。”这些违法
令是由一个无权下达命令的当局拟定,由一个同样无权下达命令的干部签署,然后
一字不漏地被遵照执行。这种权力学真值得钦佩啊!
    “六·三零”事件之后,海德里希获得了空前残暴的名声。甚至连最坚强的
“老战士”都会在他非凡的果断面前发抖。内政部长弗立克——一个自信的纳粹分
子——在一九三五年五月对吉斯维乌斯说道,他可能被迫把希姆莱接纳到他的部里
来,但是他绝不让“杀人犯海德里希”进来。
    一九三四年最后几个月和一九三五年初,神秘的凶手杀害了大约一百五十名党
卫队队长。在每一具尸体上紧缚着一块硬纸片,上面有“R.R.”——“罗姆的
复仇人”的字母。这一小组的秘密人员对他们的前任长官很可能都是忠诚的。看来
盖世太保没有能够发现他们。
    希姆莱有权要求得到他的报酬。七月二十日希特勒规定:“鉴于党卫队的丰功
伟绩,特别是一九三四年六月三十日的事件,因此我把这个队看作是在国家社会主
义德国工人党内的一个独立自主的组织,而党卫队的首脑如同参谋长那样直接隶属
于冲锋队的最高首脑。”
    通过这个规定,希姆莱与卢策平起平坐,而且党卫队成为独立于冲锋队的组织。
从此以后,希姆莱只受希特勒一个人的制约。
    这个规定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已经独立的希姆莱可以在党卫队内随心所欲;比
如他可以建立和装备党卫队兵团。
    这样,在希特勒保证军队为国家唯一的武装支柱时,军队的这种责任感已经受
到了损害。迄今为止,党卫队拥有的唯一的武装兵团是警卫团,它肩负阿道夫·希
特勒元首的贴身保卫任务。六月三十日以后,“党卫队预备队”建立起来并有显著
的发展,他们很快成为希特勒的一支私人军队,残暴地控制集中营达十一年之久的
骷髅队也是如此。
    希姆莱以盖世太保主人自居,他利用它的独立性把党卫队队员偷偷地送进政府
各个部门。许许多多的头衔堆积在一个人身上。这种做法最后使德国城市的警察局
长的工作逐渐转到城市里的党卫队队长手里。警察局长不能根据自己的决定向警察
发布任何命令,他们是希姆莱的个人代表,只能传达他的命令,关心命令的执行情
况。
    “将军们对意想不到的这种发展感到不安。军队和党卫队之间产生摩擦。希特
勒为了抚慰军人便站在他们一边,但是向他们泄露隐藏在他的友好保证后面的真情
实意,那还为时太早。    军人们相信他的保证。他们在一九三四年六月和七月的
行动是他们可以用来侵扰共和国的这种伎俩的翻版。为了掌握指挥权,他们坚信自
己的原则。看来没有任何理由去怀疑他们这一次的政治策略会获得同样成果。
    现在,希姆莱和海德里希在谎言和欺骗中为了争个高低正在磨刀霍霍。一九三
四年下半年,最深刻的转变首先是海德里希的保安处。保安处开始时是党卫队的对
内情报处,在六月九日通过法令之后成为党的唯一的情报处;由于这次好运气,它
才能在六月三十日的清洗行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不是国家机构。从理论
上讲,它的权力只限于党组织内部。但是这个组织为数众多,能善于同极大部分的
居民打交道,所以保安处的活动范围那时已经明显扩大。
    海德里希在保安处大约拥有三千名特务。他们同党一样有正式的办公室。特别
在小城市里,他们的活动用不着长期隐蔽。但是深受其苦的是他们的侦察部门。这
一切和六月三十日以来积聚在人们心里的对希姆莱、海德里希的仇恨,特别是“罗
姆的复仇人”所进行的谋杀说明,必须建立一个“相应的”秘密情报网。这就是海
德里希为什么要强调招募“志愿人员”的原因。    正象所有情报机构那样,保安
处一开始就雇用了人们称之为端庄的“志愿人员”的告密者,这种名称一部分是正
确的,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除了附加费或者偶然的奖金之外不拿分文工资,他们
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信念去献身于这种刺激性的活动,或者因为这样做会引起他们
本人的兴趣。夺权以前,保安处不超过三十至五十个人员,几乎没有什么志愿的帮
手。
    从一九三四年六月起,保安处特务的人数有了显著增加,志愿者的人数日益增
多,最后大约增加到三万人“:这些伪装的特务是由社会各阶层人员组成的。绝大
多数的大学教授受到监视:从学生中招募来的志愿特务在听课时作笔记,这些笔记
使保安处对一些大学教师的政治观点可以作出判断。接近战争末期,为这些报道网
工作的妇女要超过男人。在此期间工作的那些志愿帮手获得了“信任者”的称号。
    一九三四年七月初,保安处奉海德里希之命进行了一项特殊的文件整理工作。保
安处想找到社会阶层的理论基础,在这个借口下采用科学和统计方法把各小组或者
前马克思主义、犹太人、自由工会、自由共和政体、宗教和文化团体的成员登记下
来。纳粹党人认为,这些组织里面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反对派。这种研究的目的是
把还在迷恋旧观念的同志争取到纳粹主义这一边来。在研究社会学的外衣下,保安
处建立了很重要的档案,以便监督那些可能的反对者,当政治上需要替罪羊的时候,
随时就可把他们推入黑暗的深渊中去。保安处从理论上垄断着政治情报,独自享用。
另一方面他没有行政权力,这种权力唯独盖世太保才有了它只有逮捕、审讯和抄家
的权力,对某人采取保护性拘留、送入集中营等权力。而盖世太保任何时候都不会
放弃自己的侦察,利用保安处提供的特务达到这一点。
    派遣间谍去国外、监督流亡者的政治活动、对别国进行侵略的准备和布置第五
纵队的任务、用思想战术使知心朋友和特务在敌人那里站稳脚跟。所有这些任务均
由保安处第二科,“保安处外事局”,又称“外事秘密局”负责。该科雇用近四百
名固定的特务。他们在国外是作为领取工资的特务,大多数是以志愿帮手被招募来
的。他们往往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茫然无知。
    从技术上看,保安处的这个重要组织不是海德里希的功劳。原先计划保安处行
政组织的是中队长梅尔霍恩博士,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以后,他因采取严厉的反犹太
措施而在波兰崭露头角。还有分队长瓦尔纳·贝斯特博士,他在柏林盖世太保那里
担任过高级参事,后来又在被占领的丹麦担任帝国委员。贝斯特曾经当过法官,一
九三三年参加政府。
    他出身资产阶级,因受过司法教育,身价高人一等,所以海德里希经常利用他
去完成不光彩的任务,特别是派他去安慰那些反对盖世太保的方法的重要官员。贝
斯特是纳粹党官方法律学家之一,后来发表过一本《德国警察》的著作,这是一部
关于警察组织和任务的工作用书。萨克森出生的梅尔霍恩过去是律师,他具有非凡
的组织才能。他同贝斯特一样主要也是在技术上负责管理一些部门及其材料,保安
处的一般预算以及负责资金分配等工作。他们两人制定“荣誉特务”的制度,这就
是说,他们是特别“上等的”志愿帮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