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家庭教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式家庭教育-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呵护孩子的兴趣,为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思想、千奇百怪的志向尽可能地提供发展的环境,这些都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在中国,这条路行不通啊。    
    解析    
    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从不施加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喜欢学的孩子自然会努力学,为什么要强制他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 ,人生的路让孩子自己去走。成功的家庭教育,应是家长舍得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如果一个美国孩子不喜欢学校的课程,而更喜欢画画,爸爸妈妈会说:“他有他的自由。”    
    点评    
    中国的孩子是把读书当志愿的孩子,而美国的孩子则是按照意愿读书的孩子。    
    中国的父母们有很多很多无奈的行为。当然,所有违心的做法,都始于一个“爱”字,虽然明知最后有可能会从“爱”突然变作“毁”。    
    为什么我们中国还没有出一个比尔•;盖茨,还不能产生一个微软公司?因为我们的孩子的伟大理想往往在萌芽状态时,便被长辈们掐掉了。


第三章任何情况下都不许犯规 2004。9。20(1)

    今天是珍尼弗的生日。    
    一大早,小姑娘就兴奋地四处嚷嚷:“太棒了,汤姆今天要来看我!”    
    汤姆是珍尼弗的一个忘年交。几年前,6岁的珍尼弗跟随梅尔达去德克萨斯州达拉斯郊区的外婆家玩,那天,她骑着小童车不小心冲到了大道中间,眼看就要和迎面而来的卡车撞在一起,就在这时,一个小伙子飞奔过来,一把将珍尼弗连人带车推到了路边,而他自己却被卡车撞断了一条腿。这个小伙子就是汤姆。    
    汤姆在医院住了很长时间,珍尼弗几乎每天都要让梅尔达带她去医院看望汤姆。她对汤姆崇拜的了不得。直至三年后的今天,珍尼弗还经常和汤姆通电话,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昨晚,汤姆通过电子邮件告诉珍尼弗,他会在她生日那天赶来为她庆祝。    
    我和泰勒早已准备好了一大桌丰盛美味的食物,理查德夫妇邀请的几个至亲好友也差不多都到齐了,除了汤姆,时钟都到指向18点半了,这家伙仍然迟迟未到。    
    晚餐的时间不能再拖延了。    
    “不行,妈妈。我刚才又打了一次汤姆的移动电话,他说他的车子在半路坏了,等了半天才搭上一辆卡车过来!现在马上就要到我们家了。请你再等一等,要不然,我真的会很失望的。你要知道,他是我最敬重的朋友,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珍尼弗带着哭腔乞求道。    
    梅尔达只得再次说:“好,好,我们再等几分钟。”    
    我一眨眼,珍尼弗竟然不见了。我赶紧四处寻找。发现这家伙正站在大门口,伸长了脖子一个劲地看着前方,嘴里喃喃地念叨:“汤姆怎么还不来?快来呀,汤姆!”    
    珍尼弗今天穿着一套节日专用的盛装,是模仿电影中天使的款式、面料极薄的那种白色纱裙。微冷的晚风吹来,小家伙不禁颤抖了一下。    
    “珍尼弗,这里太冷!我想你最好应该离开。”我有些心疼。    
    “不,Ailin,我要等汤姆——”珍尼弗头也不回。突然,她激动地叫起来,“汤姆,汤姆来了!”    
    珍尼弗一边说,一边飞快地向前跑去。顺着她奔跑的方向,我很快就看到了一个高个子的年轻人。    
    “对不起!我来晚了。”汤姆伸开双臂,一把抱住珍尼弗,“哦,亲爱的珍尼弗,你长高了!”    
    “生日快乐!”汤姆放下珍尼弗,从包里掏出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盒子。    
    “太美了!谢谢,汤姆!”珍尼弗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原来是一个精巧光艳的京剧脸谱。我听珍尼弗提起过,汤姆上个月去了趟中国北京,买了不少具有中国风情的东西。    
    “这是我最好的朋友——英雄汤姆!”一进去,珍尼弗就骄傲地把汤姆介绍给屋子里的每一个人,仿佛汤姆才是今晚的主角。    
    晚餐过后,珍尼弗、罗里还有小菲比,三个小家伙围着汤姆叽叽喳喳,兴奋地说个不停。珍尼弗经常在罗里和菲比面前形容汤姆是如何如何地与众不同,向他们炫耀自己与汤姆间特殊的友谊,所以,罗里和菲比早就对汤姆充满了好感和兴趣。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9点了,客人们三三俩俩地告退,唯有汤姆还在和孩子们说笑着。    
    该是珍尼弗他们睡觉的时候了。往常三个小家伙特别自觉,一到时间就乖乖地去睡觉了。不过,今天,他们显然已经把这个规定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三个小家伙依然沉浸在与汤姆会面的兴奋中,不知疲倦地缠着汤姆问东问西。    
    要不要提醒珍尼弗他们去睡觉呢?虽然时间到了,不过,今天可是个特殊的日子!我看看表,犹豫不决。    
    “汤姆,对不起,打扰你们一下。”没想到梅尔达已经先开口了,“孩子们,我想你们应该上床睡觉了!”    
    “对不起,妈妈。汤姆明天一早就要回去了。我想,我应该再陪他聊一会儿,对吗?”珍尼弗看看汤姆,然后望着梅尔达,那双水汪汪的碧蓝色的大眼睛盛满了期待。     
    “妈妈,就一会儿!”“妈妈!”罗里和菲比也开始向梅尔达撒娇。    
    “不,孩子们!我想你们应该知道,你们需要睡眠。”梅尔达摇了摇头,“这是规矩,必须遵守!要不,你们明天就起不了床。”    
    天呀,这位素来礼节周全的女主人,今天是怎么了,竟然当着汤姆的面要求孩子们必须回卧室?她不怕客人不高兴吗?    
    我担心地瞧了一眼汤姆,看到的却是汤姆带着微笑的面容。也许,这家伙修养好,不愿意当庭发作内心的怒火。    
    “妈妈,今天是我的生日,不可以破例一次吗?”珍尼弗可怜兮兮地哀求梅尔达,又长又翘的睫毛抖动着。


第三章任何情况下都不许犯规 2004。9。20(2)

    “不,珍尼弗!规矩怎么能随随便便更改呢?要知道,所有违规的理由,都是一种借口。”梅尔达温柔地摸摸珍尼弗的小脑袋,“在这件事情上,我想汤姆也会支持我们的。”    
    “是的,明天我也必须早起去上班。”汤姆说。    
    “你们的妈妈说得没错!孩子们,今天是特殊的一天,这没错。但是,如果今天有了特殊行动,就必然影响明天的安排,而明天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所以,越是特殊时刻,我们越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心情和意志。”理查德也说道。    
    三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言不发,只是脸上写着的分明是不甘心。尤其是珍尼弗,小嘴紧紧抿着,眼睛里亮闪闪的,几乎要哭出来了。    
    理查德夫妇怎么这么固执!    
    这样的日子一年到头也就一个!本来高高兴兴的,非要弄得小孩哭鼻子,何必呢?哦,看看三个小家伙一副可怜的样子,连我的心都软了。    
    “珍尼弗,罗里,还有亲爱的菲比,快去睡觉吧,我以后还会来看你们的。”这时,汤姆打了个哈欠,假装困乏的样子,“你们看,汤姆累了,也要睡觉了。孩子们,晚安!”    
    三个小家伙看看汤姆,又瞧瞧满脸坚决的父母,只好慢吞吞地、低低地朝大家一一道了声“晚安”。    
    我准备陪着这三个小鬼去卧房了,泰勒拦住了我:“Ailin,你留在厅里,我去休息区看着。”    
    于是,泰勒招呼着孩子们离开了,但珍尼弗仍然一边走,一边不停地回头看。    
    “梅尔达太太,每个人小时候都会发生这种事情。如果没有光荣的、尽职尽责的父母,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非常糟糕。”汤姆微笑着说道。    
    我仔细地看了看汤姆的眼睛,是的,他没有任何恶意,他是真诚的。    
    “汤姆,谢谢你的宽容。记得这几年,珍尼弗每次过生日,只要你一来,她就赖着不肯离开。你是个勇敢、善良的人,别说她对你很有感情,就是我和梅尔达,也都愿意跟你在一起多呆一会儿。”理查德感慨地说道。    
    “你能这么说,我很感动。”汤姆回答。    
    梅尔达问道:“汤姆,我想请你和孩子们一起去郊外游玩,如果你这个星期天有时间的话?”     
    ……    
    看来,理查德夫妇对汤姆并没有成见。今天发生的事情,确实只是单纯地教育孩子们遵守规矩。    
    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们中国,如果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中国的某一个家庭内,结果又会如何呢?    
    孩子的撒娇和眼泪绝对能够湮没父母的规劝。甚至于,孩子还没提出要求,有的父母已经自动地告知了孩子:“你那个朋友大老远来看你,挺难得的,你今天就晚点睡,多陪他玩一回吧!”    
    事实上,别说是远道而来难得会面的客人,就算是隔三岔五就能见上一面的爷爷奶奶来了,父母都会“善解人意”地告诉孩子:“既然爷爷奶奶来看你,就不必那么早睡了。再给爷爷奶奶表演个节目,让老人家高兴一下!”    
    这种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做法,与理查德夫妇及众多的美国父母们对规矩的死板坚持相比,表面上似乎更富有人性,实质上却已经暗示了孩子,规矩是可以打破的,而且大人也打破这个规矩。    
    因为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可以效仿的榜样。    
    解析    
    美国的家长都十分注重自己以身作则的形象,他们会拿出很多的时间陪孩子玩游戏,并在生活中耐心引导、教育孩子。    
    比如孩子的睡觉问题,美国家庭一般都订有孩子就寝的时间,时间一到,大人就会提醒孩子该去睡觉了。孩子逐渐地自觉养成按时入睡的习惯并向家人道晚安,不管大人还在进行什么活动。    
    在公共场所里,什么样的垃圾该扔在什么垃圾桶里,什么样的东西该拿,什么样的东西不该拿,父母都会一一说的清楚明白白,并再三嘱咐:“不要为贪小便宜而犯规,别人会看不起你的,而且上帝也不会放过你。”    
    总之,在规矩面前,父母对孩子的告诫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规,所有违规的理由都是借口。”    
         
    点评    
    凭心而论,较之美国父母,中国父母教育自己子女的原则更为具体严格,只是一到实施中,就免不了偶尔自己带头进行破坏,最终的结果就是前功尽弃。


第三章每个人都必须做义工 2004。10。3

    西雅图是海洋性天气,当夏天来临的时候,气候更加宜人。    
    这段时间以来,珍尼弗变得越来越好动。这个亿万富豪的女儿参加了社区的“童子军”,每天为各种事情忙得不亦乐乎:为流浪小狗寻找新家、帮盲人大叔彼得读信,还有给东区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募集图书……    
    “她这样做不会影响学习吗?”我悄悄地问女佣泰勒太太。    
    “当然不会,何况做这些事情,本身就是学习啊!”泰勒太太的话让我半信半疑。    
    中国的孩子是很少将时间花在学习之外的。拿我儿子小宝来说吧,在国内,他虽然才上才上小学二年线,可是,几乎没什么空闲时间,不是上书法班,就是钢琴课,哪有时间参加公益活动?    
    抱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留意起珍尼弗的“义工生活”。    
    今天,我和杰克按照珍尼弗事前的电话告知,开车去市中心广场接她。因为去的时间较早,所以,我看到了一幕感人的画面。    
    我们远远地便看见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排队,再驶近一点时,发现原来是孩子们在为“俄罗斯儿童”搞募捐,组织这次活动的正是珍尼弗!    
    只见她站在队伍前面,对着喇叭高声呼吁:“伸出友爱的手,为灾民们尽一份力……”一旁的电视机,正反复播放俄罗斯别斯兰灾难的场景。几个孩子抱着捐款箱,接过捐款者递过来的钱,再派送一个自己做的小手工。排队的孩子越来越多,非常踊跃,也格外感人。    
    杰克碰了碰我的手臂,我这才发现,有一辆黑色的宾利正悄无声息地停地我们身边——    
    “梅尔达太太!”我叫了起来。    
    她下了车,朝我们微微点了点头,便将眼睛一眨不眨地眼向了高台处的女儿。    
    这时,一个戴墨镜的高个美国女人走了过来,向梅尔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