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 原经、白话及注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说阿弥陀经 原经、白话及注释-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求施,忍一日之饥而供圣者,感得九十一小劫常在天上人间享受福乐,不受贫穷及诸不如意事,故名无贫、如意。
  32)菩萨摩诃萨:菩萨,梵音“菩提萨缍”之简称也。“菩提”为觉,为道;“萨缍”为有情,为众生。又译作开士、高士、大士等,总名为求佛果之大乘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也。有自觉、觉他两义:于己,则上求佛道,上求菩提以自觉;于人,则下化众生,以菩提法觉、化众生也。故菩萨者,有觉悟之众生也;能觉悟众生之众生也。摩诃萨:摩诃萨缍的简称,译作大心,大众生,大有情。摩诃名大,萨名众生,即有作佛大心之众生也。“大”有三种:即愿大(愿作佛),行大(六度万行),度众生大(度尽一切众生也)。
  33)文殊师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一、《无量寿经》、《涅盘经》译作“妙德”;二、《无行经》译作“妙首”;三、《观察三昧经》、《大净法门经》译作“普首”;四、《阿目经》、《普超经》译作“濡首”;五、《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璎珞经》译作“敬首”;六、《大日经》新译作“妙吉祥”。文殊或曼殊译作妙、敬、普;师利或室利译作头、德、吉祥。此菩萨与普贤菩萨为一对,常侍释迦如来之左而司智慧。文殊为七佛之师,三世皆为果上之如来:过去称“龙种上如来”,现在称“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称“普见佛”。一切菩萨皆号为法王子,而独称文殊者,以文殊德高于一切菩萨,为一切菩萨之首也。
  34)法王子:佛于法自在,故称法王。《法华经 譬喻品》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维摩诘经》云:“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又,西藏喇嘛之职位,亦称法王,起自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大宝法王。菩萨为生育于法王佛陀之家者,故总称曰法王子。经中多称文殊为法王子者,以其为释尊二胁士之上座,助佛教化之第一法子也。《大智度论》云:“佛为法王,菩萨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为佛,如文殊也。”
  35)阿逸多:即弥勒,新称弥帝隶,每怛哩,菩萨之姓,译作慈氏;名阿逸多,译作无能胜,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为补处菩萨,今在兜率天内院,经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此菩萨过去值佛修慈心三昧,故称慈氏。
  36)乾陀诃提:又作乾陀呵昼,菩萨名,译曰香象。《玄应音义》云:“乾陀呵昼菩萨,新道称作香象菩萨是也。”又,乾陀诃提,华言“不休息”,以此菩萨愿行广大,常修六度万行,誓拔众生之苦,直至久远之未来,不休不息,故名。
  37)常精进:此菩萨历经多生多劫,广修六度,视一切众生犹如自己,故到处说法度人。若众生冥顽不化,乃至打骂菩萨,菩萨以大悲心、大愿心,恒无弃舍,恒无退转,能拔众生之苦,能与众生之乐,从德立名,故名常精进菩萨。
  38)释提桓因:全称释迦提桓因陀罗,释迦译作“能”,天帝之姓;提桓译作“天”;因陀罗译作“帝”,即“能天帝”也。住于须弥山顶上,忉利天(即三十三天)之主也。过去名阿摩揭陀,华云无毒害,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皆修福德,命终皆生须弥山顶第二天上,阿摩揭陀为天主,三十二人为辅臣。曾为佛于拘毗罗国献牛头旃檀树造大讲堂。
  39)诸天大众:诸天,含欲界天、色界天及无色界天三类。欲界天者,即六欲天,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三、夜摩天,四、兜率天,五、乐变化天,六、他化自在天;色界天者,新称四静虑天,修初、二、三、四这四种禅所生的天。这四重天,每重又分成好几种,如初、二、三禅天各分三种,四禅天分九种,共十八种天,他们都有色身而无男女分别之相,称色界天;无色界天者,此界无形无色,唯以心识住于微妙禅定,分成四天,识无边处天、空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及非想非非想处天。大众,即天龙八部、人非人等诸众。天龙八部者,天、龙为八部众为首之二众,故称天龙八部。八部者,天、龙、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呼洛迦。天:如上“诸天”所注。龙:有神力,能变化云雨,能护持佛法。夜叉:亦作药叉,译作能啖鬼,勇健,轻捷等,能飞行,能食人、伤人。复有罗刹,为其所属之鬼神众。乾达婆:亦作健达缚,译作香阴、香神、寻香,乐神名,不食酒肉,唯以香为食,侍奉帝释行奏乐之神。阿修罗:亦作阿素洛,阿苏罗,译作无端(貌丑也)、无酒(不饮酒)、非天(果报胜似天而非天,以其身在鬼道、畜生道中也),常与帝释作战。迦楼罗:又音译为揭路荼,旧译金翅鸟,新译妙翅鸟,以龙为食,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阎浮提只容一足。紧那罗:亦作紧捺洛,旧译人非人、疑人,新译歌神,为天上乐神。似人而头上有角,人见之讶曰:“人耶?非人耶?”是故名曰:“人非人”。男则马首人身,能歌舞,女则貌美。摩呼洛迦:亦音译为莫呼洛伽、摩候罗迦,译作大蟒神,亦乐神之类,其形人身而蛇首也。人非人:人非人有二种解释:一即紧那罗;一则指人及非人也。非人为除人类以外之一切有形(如动物界人能见之者)无形(如天神之类人所不能见者)之众生。
  40)佛土:佛所住的国土,佛所教化的领土。它有净土、秽土、报土、法性土等区别。所谓土就是安身之所。法性土是理土,即真土,是真佛所住之土,实际上不是土。受用土是报土,是佛的福报享受的乐土。法性土、报土都是净土。他受用土,是对初地以上菩萨示现的净土。变化土是为初地以下的菩萨及一切众生示现的国土,亦称秽土。通常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化境,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广恰等于第四禅天,且成坏同时。
  41)栏循:就是走廊边的栏杆、扶手。竖的是栏,横的是。“循”音循。
  42)罗网:连缀宝珠为网,以作庄严之具者。帝释殿前之罗网,谓之帝网。《法华经》云:“真珠罗网张设其上。”《无量寿经》云:“道场树高四百万里,……珍妙罗网,罗复其上。”
  43)行树:指极乐国土以七宝所成之宝树,“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无量寿经》语),既整齐美观,又具诸功德,令见者、闻者,乃至触者、食者,皆得无量之益也。
  44)四宝:金、银、琉璃、玻璃也。详见下注。
  45)周匝:周者,四周、周围;匝者,围绕,围转也。
  46)七宝:七宝有多种说法。《无量寿经》中说:“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法华经》中说:“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般若经》中说:“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注意,此处唯以娑婆世界之宝比喻极乐净土之物,而净土之万物,一一皆由无量清净功德所化成,“微妙香洁”,非此间之宝所可形容其万一也。
  47)八功德水:极乐国土七宝池中及须弥山七金山之内海,皆盈满八功德水。《称赞净土经》曰:“何等名为八功德水?一者澄净,二者清冷,三者甘美,四者轻软,五者润泽,六者安和,七者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八者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
  48)琉璃:亦作琉黎,一种矿石质有色半透明材料。颜师古注引《魏略》:”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十种琉璃。琉璃,梵音,秦言“金色宝”,出于波罗奈城外之“不远山”,故又云“不远宝”。
  49)玻璃:此为梵语音,非现在所谓之玻璃。又作颇黎,新译作颇置迦、娑颇致迦、塞波致迦等,相当于此方之水精(晶)。汉译作水晶,有紫、白、红、碧四色。《玄应音义》曰:“颇黎,西国宝名也,此云水玉,或云白珠。”《大论》云:“此宝出山石窟中,过千年,冰化为颇黎珠。”《慧苑音义》云此宝:“形如水精,光莹精妙于水精,有黄、碧、紫、白四色差别。”
  50)砗磲:《慧苑音义》曰:“梵音正云牟娑罗揭婆。牟娑罗,此云'胜';揭婆,此云'藏'。”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案韵会云,车渠,海中大贝,背上垄文,如车轮之渠。”后人以“石”加字旁,成“砗磲”。
  51)赤珠:又称赤真珠,出海中,此珠极贵。此赤珠非是珊瑚,莫错会也。
  52)玛瑙:矿物名,玉髓之一,即具有不同颜色而呈带状分布之玉髓。可作精密仪器之轴承、耐磨器皿(如玛瑙乳钵)及装饰材料。
  53)车轮:非此世界之车轮,乃指转轮圣王之轮宝,故大至“或一由旬,乃至或百千由旬”(《无量寿经》语)。由旬,是里程数,是帝王在一天中行军的路程,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以车轮喻莲花,更喻莲花之功德:轮有运载之功,莲花有接引众生往生净土之功;轮有碾碎之德,莲花有断除众生烦恼之惑业,出离生死之苦海之德也。
  54)微妙香洁:此四字极表极乐国土莲花之妙也。“微”,万法本体幽深玄远称为“微”。又,“微”者,质而非形,乃极微细之质,无形相之阻也。“妙”者,不可思议称为“妙”。又,“妙”者,无轻无重,无阻无碍曰妙。因万法之本体幽深玄妙,非语言思量所能表者,故称“微妙”。“香”,指极乐国土莲华之清香,更指极乐国土以佛之无量功德及莲池圣众历劫所修之无量功德庄严,所发之清净功德香也;“洁”,指极乐国土万事万物,既无形阻,自当洁净无埃,更指极乐国土众生心净则国土洁净也。
  55)成就:成功的意思。这里指修习善根至于功德圆满而言。
  56)功德:功,福利的功能,有这功能才得福利,称为善行之德,故称功德。德,即得,修功而有所得,称为德。施物名功,归己曰德。恶尽为功,善满曰德。
  57)庄严: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又,以恶事积身亦云庄严,如《观无量寿经》云:“以诸恶业而自庄严。”有四种庄严:戒、定、慧、陀罗尼(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也。有法、义、咒、忍四种陀罗尼)。
  58)天乐:有二种解释:乐,音“越”,作音乐解时,指天人之伎乐,即天人所演奏之高超美妙之音乐也。乐,音“肋”,作快乐解时,指修十善业者生天上而受种种殊妙之乐。经中所述乃前者之解也。
  59)昼夜六时:指一昼夜之六个时分也。六时为:晨朝(初日分)、日中(中日分)、日没(后日分)、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这六个时分也。依现代时间算:“初日分”为清晨六时至早十时,“中日分”为早十时至午后二时,“后日分”为午后二时至午后六时,“初夜分”为午后(晚)六时至晚十时,“中夜分”为晚十时至午夜二时,“后夜分”为午夜二时至清晨六时。注意,极乐国土以其光明彻照,本无昼夜之分,为顺此方习俗,故作此六时之分。依《无量寿经》之义,当知实以花开花合,散花收花而知六时之别也。
  60)雨天曼陀罗华:“雨”,在此为动词,作下、落讲。“天曼陀罗华”,天上之曼陀罗华也。曼陀罗,花名,译作圆花、白团花、适意花、悦意花等。《慧苑音义》云:“曼陀罗华,此云悦意花,又曰杂色花,亦云柔软花,亦云天妙花。”曼陀罗华为一年生草,茎直上,高四五尺,叶作卵形,常有缺刻。夏日开大紫花,有漏斗形之合瓣花冠,边缘五裂,实为裂果,面生多刺,性有毒。以其叶杂烟草中同吸,能止咳嗽,过量则能致死。
  61)衣绒:绒,音“革”,长衣之下襟。柳宗元《送文畅上人序》:“然后蔑衣绒”之赠,委财施之会不顾矣。“衣绒”,以衣之下襟兜花而供养,引伸为携盛花之具以供佛也。
  62)妙华:即极乐国土中之莲花及天飘之仙花也。花而称妙,具此众义:不可思议、绝待(远离二边相对)、无等、无上、精微深远等。又,妙者,乃一事物中,同具即假、即空、即中三观之义也。又,复具极乐莲花种种之妙,如:花果同时(喻因果同时)、微妙香洁(如上注所述)等义,故称妙华也。
  63)供养:进财为供,摄资为养。即捐赠钱财为供,捐献生活用具为养。为资养三宝而供奉的灯、香、花、果、衣、食、资财等,称为供养。这种供养称为财供养或利供养。供养有三种:一是财供养,如上所说;一是敬供养,恭敬、赞叹也是一种供养。一是法供养,说法或依教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