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偏东 第二部 永远是晴天-作者:张晓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东北偏东 第二部 永远是晴天-作者:张晓宣-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路鹱隽耸裁慈盟杪枋拇硎露褪潜撑蚜巳澜缫谎薹ń邮堋K屠钣窀谜饧露姑幌牒迷趺春吐杪杷的兀氩坏铰杪杈谷徊磺胱岳吹恼疑厦爬础
  “妈……”当时骆蔚怯生生的小声喊了句,李玉庚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事件弄得有些懵,连句阿姨都没叫。
  “小伙子……”虽然个头比李玉庚矮很多,但关姨沉静拉长的声音还是居高临下的甩了过去,仿佛是皇太后在和殿下太监说话,“跟阿姨到这边来,我有几句话问你……”说完就和李玉庚一前一后的走到另外的角落里谈了好半天。
  事后骆蔚问李玉庚,那天她妈妈都和他说什么了?李玉庚原封不动的汇报了整个过程。
  “小伙子,我是骆蔚的妈妈,我姓关,你叫我关姨好了……”
  “关阿姨你好。”李玉庚对骆蔚说自己当时发挥很好,一点也没紧张更没结巴。
  “你叫啥名?家是哪儿的啊?”
  “我叫李玉庚,木子李,玉米的玉,华罗庚的庚,我今年27岁,是电力学院计算机专业95级研究生,老家是江西省吉安县的……”
  “喔……”按李玉庚的说法,当时骆妈妈喔了一声后沉吟了好半天没有说话,只是平静的注视着他,当时看得他心里发毛两脚发软。
  “你父母都是干啥的,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我父亲是我们当地农村一所小学的民办教师……”
  “也算个小知识分子了。”
  “不算的,我爸爸初中都没毕业,靠生产队里的关系当的老师。”李玉庚倒是实话实说,关姨当时没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
  “我妈妈原来在家务农,现在身体不好长期卧床在家,我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都在江西老家,有的在县里打工有的在家种田。”李玉庚当时毫不隐瞒的说了出来,骆蔚其实也时常能感受到李玉庚在这方面的心态有些不正常,每到这时他都不会因为家境的贫寒而遮掩,反而会示威式的和盘托出,或许这应该算是极度自卑的另一种体现吧。
  “出身低倒没啥,就怕你后天不努力。”当李玉庚复述关姨的这段话时,骆蔚还以为是他听错了,按她对妈妈的了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直到李玉庚反复确认她才勉强相信。
  李玉庚接下来简单讲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和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概况以及辉煌的前景,据他说关姨听了是频频点头不时报以赞许的目光,骆蔚虽然对男友的乐观将信将疑,却也为此感到很开心。
  末了关姨对李玉庚大谈了一通自己闺女从小到大是如何的娇生惯养如何的受宠爱,即便不算富家千金至少也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真想和她好、娶她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尤其以李玉庚目前的条件和基础,希望他能考虑清楚,言下之意是希望李玉庚能知难而退或做出些优异成绩来。李玉庚当时就信誓旦旦的表态自己会努力如何如何,只是关姨最终还是未置可否,既没强烈要求他们分手,也无就此答应的意思。
  不过那晚回到家里,关姨当着老骆的面,数落了自己女儿一顿,但也只是原则上不同意,并未提出什么硬性指令来,妈妈这种有些暧昧但明显是默许的态度已经让骆蔚倍感欣慰了,所以当妈妈最后用一种难以让人接受的语气下命令,不管怎么样你都要自重,不能让姓李这小子占了便宜,那样就全面被动了之类的话时,骆蔚也兴高采烈的答应下来。
  “我们的女儿大了呵,唉,真想不到啊,一晃就从不大点儿的小圆圆,变成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大姑娘了。”
  当时老骆半是感慨半是欣慰的叹了句,望向女儿的目光充满笑意和期许。
  “好闺女,给爸爸找个好姑爷,爸爸还等着退休抱孙子呢,哈哈哈……”
  旁边的骆蔚早已羞红了俏脸,在爸爸的笑声中不好意思的低头跑回了自己屋。
  是夜,骆蔚熄了灯,抱起自己柔软芬芳的枕头坐在窗台前,仰望静谧浩瀚的星空,满腔温情的企盼着,希望可以在流星划过的刹那,许下承载自己全部幸福和希望的那一个心愿。
  当爱情靠近的时候,满天的星星都在眨眼,仿佛注视着每一幕谴惓与缠绵,
  可惜那晚她终究没有等到,但她还是在心里对自己说,明天,或许明天的明天,一切都会更美好,就象这美丽的夜空。

第三章


  赵军在一九九七年夏天的某个上午接到张局长打来的电话时,正在一百多公里外的省公安大学课堂里象小学生一样正襟危坐着听老师讲课,在此之前,他一直都在省城参加由公安大学举办的省直公安系统干训班的学习,由于课程紧他已经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去了。
  “兄弟啊,这边出大事儿了,赶紧帮我想想办法。”电话里张局长的声音显得有些焦虑,不见了往日的神闲气定。
  “老大咋地啦?要不我现在就坐车回去。”赵军跟老师打了声招呼就跑到走廊里接电话。
  “行,你先回来也行,就是帮不了啥忙给我在旁边支个招儿参谋参谋也行,你哥我现在贼闹心!我先简单跟你说,具体的你再问小段,最近咱们这儿发生的“刨锛系列抢劫杀人案”你听说吧?”
  “我前几天打电话听段哥说起过,说是已经做了六起,死了五个人重伤一个人。”自打从“三。O八”专案小组下来后,除非年节或者必要情况下,赵军已经很少主动直接找张局长聊什么了,倒不是他们俩之间的感情出了啥问题,相反赵军觉得自己早已获得张局长的信任与青睐,他这么做仅仅是怕自己和领导走得过近引起段处长或其他几位同样是嫡系的同事们的猜忌。
  “这几天又连着发生了两起,前天市检察院有个科长晚上回家又被人给敲了,当场死亡,还好包里的手枪和子弹没被人拿走,要不娄子就更大了,”张局长还是老习惯,说话时根本不容下属插嘴,一口气的说下去,“这事儿现在有点失控,弄得人心惶惶晚上大街上都没人敢出来,昨晚我都上电视给全市人民下保证了,保证二十天内破案或者取得突破性进展,否则你哥我头上的帽子就不保了。唉,我他妈都烦死啦!到现在一点线索都没有……”
  “老大,我这就回去,你别着急,上火也没用,咱们那么大风雨都过来了,这点小插曲会过去的。”赵军也是第一次见城府甚深的张局长如此气急败坏如此慌乱,也有些吓坏了,就在电话里安慰他几句,那边张局长恩了一声就把电话挂了。
  赵军赶紧向宿舍赶准备收拾东西往回走,刚到宿舍手机又响了,这次是段处长。“三。0八”专案结束后,论功行赏段副队长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市局二处的一把处长兼市刑警支队的常务副支队长。
  “兄弟,你这大学念得咋样儿了?”同样是重压之下,表面上段处长倒是丝毫未见慌乱,说话语气还是一如既往的轻松,
  “大哥,我挺好的,就是怪想你们地。”
  “唉,兄弟啊,你大哥有难了……”
  “咋地啦大哥?”
  “还不是上次我跟你说的那件案子,最近又发生了两起,死了两个人。”
  “刨锛系列案?”赵军明知故问。
  “是啊,现在全局警力连文职都派到街上值夜巡逻,但这都没看住又给他们得手了!妈的,而且还是没留下一点线索,操他奶奶的我都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压力太大啦!”
  “大哥你别急,搞刑侦还得保持清醒头脑,你先好好睡一觉,会找到办法的。”
  “我的兄弟啊,你说我能不急吗?再不把这案子破了,我就得上吊了,咱们张老大都上电视公开讲话了,期限内不破案就自动辞职,他连大局长都干不了,你说我这屁股还没坐热乎的位置咋能呆下去呢?你快回来吧,别人告诉我说你以前是东关分局第一破案高手,哥们现在需要你帮忙了。”
  “行,我现在就立刻动身往回赶,不过大哥我可好多年没搞那个了,再说现在的刑侦手段也比以前先进多了,我尽力而为,想办法帮你吧。”赵军没提张局长打电话来的事儿,怕段处长知道对自己有戒心。
  “你回来再说吧,我也是急病乱投医,我连算命的大仙都找了,说我的贵人在北边,想来想去,我就想起你现在的方位是北了,快帮哥想点折,要不哥也快找不着北了。”
  收拾完行李,赵军走回教室找老师请假,他们这个干训班的班主任年纪并不大,由于年龄相仿加上所有学员为了顺利过关拿到文凭都对老师下了不少功夫公关,所以关系处得相当融洽,见赵军急冲冲的样子就顺嘴问了句,
  “老赵,啥任务这么急啊?”
  “我们那疙瘩出了件大案子,领导要我回去帮着破案。”说着赵军又简单的介绍了下案情,其他几个平时和他关系不错的学员见状也围了上来,
  “这么大的案子你干巡警的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啊?咱们这个班可快结业了,接着是个直接升硕士的研究生班,你要现在回去落下了可怪可惜的。”赵军此时的身份只是东关分局特勤中队的中队长,所以老师对此有些不理解也属于正常。
  “唉,没办法,领导有难,这时候我能不回去帮忙吗?”赵军也无奈的叹了口气,之前他就听说这个班结束正好能赶上研究生班开业,老师这回亲口证实的确让他有些心痒。
  “老赵要我说啊,你不用回去也能帮上忙,而且可能起的作用更大……”
  “有啥好主意快说说。”
  “你想啊,你一个巡警,插手刑侦人家刑警会咋想?你真发挥作用了人家的脸往哪儿搁啊?要是不发挥作用人家过后会把屎盆子往你脑袋上扣,你是好心变坏事儿,你说是不是。”正所谓旁观者清,老师的话说得赵军深以为然,之前他就隐约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没想到被完全局外的老师一语道破。
  “要想让领导满意,又不趟这混水太深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回去,还留下来学习,”老师毕竟年轻,这时候忍不住有些得意的卖了个小关子。
  “这哪行呢?”赵军果然诧异。
  “赵哥我问你,要讲破案,哪里的资源最丰富?不用我说了吧?省公安厅,多少专家多少先进仪器技术是不是?而且我们学校开设刑侦专业,那些教授老师可不是吃素的,有犯罪心理学有现场勘察学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专家,在咱们省内那可是绝对一流,你们那搞刑侦的我看十个得有九个是这毕业的,这也不用我说了吧?”老师每说一句赵军就点一下头,到最后他完全明白老师的用意,开心的裂开大嘴笑了起来。
  “哎呀我的好老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是不是我就留在这里多跑省厅多请教专家提供外围支援?”
  “恩哼……”老师学着外国人的腔调笑着点头,“而且我还得提醒你,我们学校今年花了不少钱,刚配合省厅建立了一套覆盖全省的刑事犯罪电脑档案数据库,要啥资料都有,你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电脑高科技的东西我可不懂,老师你说那个能起作用吗?”
  “当然能了,我给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搞过刑侦应该知道,犯罪分子大部分都是惯犯,一般都不会只在一个地方犯案,这个数据库的作用就是在于,你可以查到近期和以前在全省各地发生过的类似案件,当时的情况如何,犯罪嫌疑人及侦破过程,如果共性大,是不是就可以按同案或并案处理?即使不是一个人所为,至少也可以借鉴一下嘛,况且,这数据库不止这一个功能,还保存了全省几乎大部分有犯罪前科人员的资料,指纹照片啥的,一目了然,绝对比你以前那样无头苍蝇撞大运式的破案方式要先进科学得多。”此时其他同学见状也都围了上来,老师在那里口若悬河白话得更起劲儿了。
  “我们这儿还不光有高科技的玩艺儿,就是以前那些最古老的刑侦破案手段,我们这里也是人才济济啊,杨得胜你们听说过没?”
  “杨得胜?太听说过了,八十年代的传奇人物,我刚参加工作时还见过他呢,杨老也在你们这儿?不会吧?”赵军听了这个名字兴奋得搓起了手,杨得胜是八十年代全省闻名的刑侦破案高手,很多毫无头绪的大要案都在他手里神奇告破,赵军刚到铁合金所时市里曾发生过一次系列杀人碎尸案,一直找不到线索,最后局领导从省里把杨老请来几天就破了,当时这事儿在整个公安系统传得神乎奇神,赵军也有幸陪李树林去局里看望过杨老,站旁边听他们说几句话,杨老文革下放期间曾经和李树林一起共过事,赵军现在还记得杨老的样子,一个不苟言笑其貌不扬的小老头。
  “那当然了,杨老是我们学校刑侦专业的特聘教授,就住我们学校的职工宿舍楼。”
  “杨得胜要在的话,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