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战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合战记-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德川势已经比开战时往前推进了五、六町左右的距离,离武田的布阵的位置只有数町之遥。一直坐视郡内众和山县支队苦战的信玄终于开始了行动,他派遣深志众、穴山众去支援郡内众,同时命令左翼队和右翼队发起总攻击。中央的东三河众在受到深志众的攻击后攻势受挫,开始停下来进行反击。也正在这时,酒井发现了武田左翼队的动向,下令本队且战且退。但德川军的左翼并没有这么好运。当时德川军的左翼正在猛攻退往战场西侧的山县队主力。这样,不断推进的左翼队和停在中央的德川军之间的结合部愈来愈显得薄弱。善于捕捉战机的信玄毫不放松,命令胜赖率领本队突击了这个结合部,很快,德川左翼和和中央的联系被切断。见势不妙的家康立刻派遣远江众和织田势中的平手队去补强西三河众的右侧。但是小幡党、典厩众、土屋众很快跟随胜赖队填塞了这个突破口。德川的右翼队也面临着西上野众、真田队、海津众的夹击,东侧更受到了迂回而来的甘利众的威胁。此时的德川军已经只剩下了招架之力。
  夜间追击战
  太阳已经落山,整个三方原被笼罩在夜色中。在武田大军的攻势下,德川、织田联军的败退已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家康也注意到了情势不妙,下令全军趁着夜色从战场离脱,出于为织田势的安全考虑,家康下令先让平手众撤退。但此时包括被击溃的郡内众和山家三方众在内的武田军早已经转守为攻,在前线参与厮杀的德川、织田联军不过七千人左右,而武田势的兵力又何止万人。德川军在战况开始时不知见好就收,早已错过了撤退的最好时机。平手众的退后使得德川、织田联军战线上出现了一个缺口,直接造成了德川势防线的崩溃。右翼队的东三河众在酒井的领导下还能稍微保持队形,有秩序的撤退。中央的西三河众却是乱作一团,败退中甚至把身后的织田势的队形也冲乱。酉刻(午后五时~七时),激战开始了近两个小时之后,德川、织田联军总崩。
  德川势左翼的旗本众和远江众四分五裂,因为中央街道上塞满了溃败的德川军,家康不得不往战场西端逃走。在撤退战中,被后人称为“御家犬”的德川武士为保护家康舍死忘生。其中本来留守浜松的谱代家臣夏目次郎左卫门吉信出城接应家康,发现家康马乏,于是将自己的马交予家康,自己殿后战死。当然还不止夏目吉信,还有抢过家康采配冒充家康战死的铃木久三郎,还有将家康的朱红色的铠甲披在自己身上引开敌军的松井忠次,不过松井的运气较好没有战死。就这样,家康和他的马回众且战且退,从三方原高地的西端绕了一个大圈子,好不容易地逃回浜松城。此时,浜松城内更是已经传出了家康已经阵亡的谣言。
  酒井左卫门尉率领的东三河众直到战斗的最终阶段一直保持着队形,得以较快的回到浜松。但石川伯耆守的西三河众和旗本众却脱队者众多,据说还有直接逃往冈崎甚至挂川的。神原小平太康政和渡边半藏等也绕了一个圈子,从浜松的南面回到了浜松。织田势的伤亡也非常之大,虽然佐久间队大半回到了浜松,但水野下野守却带着本队逃往冈崎。平手众则在黑暗中不辨方向,没有和本队汇合,被武田势追上,平手凡秀战死。部队也损失大半。
  据说,当时酒井忠次为了诱导在黑暗中不明方向的本方败兵回到浜松,故意在城中设大鼓,不停敲打,后世称之为“酒井太鼓”。震耳欲聋的鼓声使得武田军以为城中更有伏兵,一时不敢攻城。另外,大败之余,德川方的大久保忠世和天野三郎兵卫康景提出夜袭的建议,为了重整低靡的士气,家康允其所请。于是,大久保和天野两人带着十几杆火枪和百数十人上了浜松北侧一处叫犀崖的地方,犀崖位于浜松北侧约一公里处,分南北两侧,中间有一道宽约三十米,深十数米的深壑。大久保和天野等上的是北侧,在找好隐蔽位置后,他们向对着浜松城徘徊不前的武田军进行铁炮射击。遭到攻击的武田军很快辨明了方向,向大久保等人处扑来。但是黑暗中,武田军没有注意到中间的深沟,不少武田将士摔下崖去丧命,此时,一向倡导五分胜即可的信玄也觉得在夜间进行追击战或者直接攻城,毕竟不便,应该见好就收,于是武田军收兵。
  此战,德川军不算脱队者,战死就达1000余人,织田势中只有佐久间众尚称完整,联军在短时间内已无力进行野战。信玄觉得目的已达,如果强攻浜松反而会被牵制在浜松城下动弹不得,等到信长率大军来援,就会陷入被前后夹击的窘境,不如乘此时德川欲振乏力,先拿下三河。彻底孤立浜松。
  当夜,信玄将本阵移至追分,准备西进事宜。
  asp。6to23/satie1/hongwen/sfy。jpg
  (三方原合战前后形势图)
  向三河转进和作战终结
  第二天,十二月二十三日早晨,信玄进行首实检之后,下令武田军越过三方原高地,沿都田川再次西进,与上一次不同的是,此时武田的后方已经没有了德川军的威胁。但是,由于信玄的健康状况恶化,武田军只得停在刑部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坏消息传来,出阵近江的朝仓势在信长撤回岐阜后不久,以休整兵马为名回归越前(有说法称朝仓的退兵是信长通过一直和朝仓交好的上杉谦信达成的)。这意味着信长能够腾出手来进一步支援家康,同时也意味着,第二阶段的成功,即在短时间内降服家康或者消灭家康成了空想。信玄的病体因为这个坏消息,进一步恶化。
  信玄在刑部一直停留到元龟四年(后改元为天正元年,1573)一月六日。七日,武田军再次出发,越过本坂峠进入三河,于十一日包围了野田城。野田城攻击战一直持续到二月中旬,期间武田军连用挖地道、断水源等数种攻城法。二月十五日,野田守将菅沼新八郎定盈以自己切腹换取全城四百将士生命为条件开城。最终,菅沼定盈被信玄用来交换战俘,没有切腹。野田城开城后不久,信玄终于还是抵不住病魔的折磨,中止继续作战,退至长篠的凤来寺。三月九日,武田大军走上了归国之路。此时的信玄已不能乘马,只得坐辇出发。四月十二日,信玄死于信浓驹场,终于还是没有回到甲斐。
  在信玄死后的数月间,足利义昭举兵,被信长流放,朝仓义景和浅井长政相继被灭。第一次信长包围网风流云散,信玄最后的远征的成果成为泡影。
  信玄死了,但他的身后,胜赖的眼眸却在闪耀着光芒,他目睹了父亲这次最后远征的一系列作战,目睹了武田大军在三方原的所向披靡,目睹了德川、织田的溃不成军。。。“也许。。。也许我可以完成父亲未竟的志向吧”,信玄并不知道,自己最后的远征在熄灭了自己生命之火的同时,也激发了胜赖争霸天下的雄心。。。。。。
  
  
高天神城战役翻译:今出川公艺'加入书签'
(更新时间:2006…10…275:16:36)
  译自中央公论《历史与人物》昭和五十七年第四期,原文作者是作家甘利一马。
  作品所属:seikenkan/
  ●高天神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所谓高天神城战役,指武田信玄、武田胜赖两代与德川家康围绕着远江高天神城而展开的争夺战。其中最大,也是最后的激战是发生在天正八年(1580)六月至翌年三月,历时半年多的攻防战。
  高天神城位于远江国东端,即现在日本静冈县小笠郡大东町西侧,筑于小笠山的山脊要害之处。小笠山标高346米,其山脊向南延伸出许多分支,最南部距海(远州滩)仅2~3公里。高天神城址所在地通称鹤翁山,标高约130米,属于小笠山的西南支峰龙今寺山(标高221米)。从城西峰的高天神社可以眺见远州滩。
  若以大井川(骏河、远江的界河)和远江中西部的天龙川为境,其间拥有榛原、小笠、磐田三郡的谷仓地带,而小笠山山岭与西侧的牧野原台地就是控制这一地区的两大主干。当然,不可能仅以一座城的力量支配此地区,但高天神城的存在成为占其一角的重镇,则是无可否认的。由此可以理解围绕高天神城激烈争夺的真正原因。
  据传说,早在建久二年(1191),土方次郎义政就曾在此构筑过一砦。而关于高天神城筑城的明确记载,则是在室町时代的应永二十三年(1416),由骏河守护今川范政在今川了俊的支持下建成。时值关东爆发“上杉禅秀之乱”的当年,筑城当是支持关东管领足利持氏的今川氏加强领国防备的举措之一。但是对今川了俊的亡年众说纷纭(一般认为卒于应永二十七年,96岁;也有认为在应永十九年至二十五年之间死于远江堀越,87至93岁),所以今川了俊与高天神城的构筑是否有直接的联系尚存疑问。
  高天神城所在的远江国,在室町时代先后曾由同为足利将军一族的今川、斯波两家担任守护职(1391~1401年为今川守护领国;1401~1476年为斯波守护领国)。应仁之乱(1467~1477)中,两家分别从东、西两军(斯波义敏、今川义忠属东军,斯波义廉属西军),在远江激烈争夺。对于当地土豪的阵营划分,其影响贯穿了整个战国时期。
  远江最终成为战国大名今川氏的分国。现在遗留下来的高天神城主或城代的名单,几乎清一色地是今川氏帐下的武将,如创筑的应永时代的城代山内玄羽正、明应年间(1492~1500)的浅羽弥九郎等。文安三年(1446),今川氏的重臣福岛佐渡守基正成为城主;文明三年(1471),其子福岛上总介正成继领高天神城。福岛正成以勇将闻名,永正十七年(1520)奉今川氏亲之命任进攻甲州武田信虎的统帅,次年在甲斐上条河原的激战中战死(或说福岛正成在花仓之乱中支持玄广惠探而失败,出逃甲斐,被武田信虎所杀)。福岛正成死后,小笠原春仪任高天神城代,其后近半个世纪中,一直由这一脉小笠原氏(春仪――氏清――氏兴――长忠,本领地在远江马伏冢城)守卫高天神城。
  ●战国群雄争霸中的高天神城
  高天神城在历史上显名主要在元龟(1570~1573)、天正(1537~1591)年间。战国末期放眼天下的英雄武田信玄、织田信长、德川家康之间的争霸战与此城直接相关。
  天文二十三年(1554),由太原崇孚斡旋,武田信玄、今川义元、北条氏康三雄会面于善德寺,结成甲骏相三国同盟。同盟的缔结使高天神城度过了一段平稳的时期,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直至永禄三年(1560)今川义元西上进军,高天神城代小笠原氏兴亦随军出征。
  不期,五月十九日,义元在田乐狭间遭织田信长奇袭而战死,雄心化作泡影。义元死后,强大的今川氏迅速衰微,甲骏相三国的势力平衡终被打破。
  永禄十一年(1568),暗中达成密约,欲以大井川为境瓜分骏河、远江二国的武田信玄与德川家康各自向两国发动进攻。弱化的今川氏已不堪一击,顿时树倒猢狲散,除了朝比奈泰朝、由比正纯等少数矢志忠于今川者外,其余家臣纷纷改仕武田或德川阵营。高天神城的小笠原氏也降于德川幕下。小笠原氏兴之子小笠原弹正忠长忠(此人好像只在《太閤1》中出现过一次),有“大刚”之誉(意即天生神力,我见过有此誉的另一人是MD游戏《太平记》中楠木帖第三战出场的六波罗军主将宇都宫公纲),姊川之战中曾作为德川方的主力部队之一,战功卓著。
  元龟二年(1571),武田信玄撕毁同德川的密约,出兵远江,在周围筑起诹访原城、田中城等,包围了高天神城。但信玄看到小笠原长忠坚固防守的姿态,不愿硬攻,仅一日就解除了包围,留下内藤昌丰牵制,自统大军经远江挂川、犬居回信州伊奈高远城去了。次年,已在三方原大破德川家康的武田信玄突然在西上途中病死,暂时缓解了家康的危机。
  天正二年(1574),信玄的继承人四郎胜赖再度大举进兵远江,五月包围了高天神城。传闻织田信长、信忠的大队援军正向高天神城开进,胜赖十分焦急,遂于六月十八日指挥大军猛攻,仍未克。然而织田军久久不至,滨松方面的德川后援也不见踪影,小笠原长忠不免有些愤恨。此时在城的西峰筑城的缺陷已被武田军发现,城内守军死伤枕藉,难以久支。武田方的冈部丹波守元信(又名五郎兵卫、真幸、长教)本是今川名将,桶狭间败后临危不乱而打动信长,领回主公今川义元尸首的事迹一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