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佛言」,佛再勉励我们,「恶人闻善,故来挠乱」,恶人,就是坏人,听到我们在做好事,往往故意来扰乱、破坏我们,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同他吵架?不可以的!我们做一个佛教徒,应当要有修养功夫,「汝自禁息」,你必须克制自己,要沉静下来,不要冲动,不要发脾气,以忍耐的态度来对待他,不可以生起 怒或者责备他,这样才不会发生许多意外的、不愉快的,甚至罪恶的事情来。 
  「彼来恶者,而自恶之」,对方怀着恶意,要来破坏我们,这个时候,因为我们是用忍辱的功夫,包容他、忍让他,说不定他会受你的感化。不然,他坏事做多了,自己作孽造罪,终有一天,自己反而受害。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坏事做多了,一定会自食其果的。最主要的是当我们面对这种事情时,要「忍辱无嗔」,试看「忍」字,就是刀插入我们心里面,我们能够行忍辱,不起 恨心,就会平安无事。 
  以上是佛法的忍耐功夫,下面我再讲世间法,儒家的忍耐功夫。 
  中国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叫娄师德的君子,他有一个弟弟,有一天,奉了朝廷(政府)的命令,要到很远的地方(代州)去做官。当哥哥的,知道弟弟向来脾气暴躁一点,所以他临别赠言,教诲弟弟: 
  「你这一趟出远门,待人接物都要用忍耐的功夫,不要发脾气。」 
  「哥哥,你放心!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忍耐的。要忍到什么程度?纵然有人欺负我,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就把它擦干了,绝对不会跟他计较,也不会同他吵架。」 
  这种功夫,在座诸位听到,会认为已经到家了,而且能够这样做,已经很好了。 
  但是,娄师德说: 
  「这样还不够,要知道,人家会吐你口水,心中一定是很生气的,他吐了以后,你马上擦掉,他心中依旧存着怒意,所以,你就不要去擦,让口水自己干好了,这样,他才会息怒。」 
  有句成语,叫「唾面自干」,典故就是从这儿来的。唾面自干还是世间贤人的操守,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该如何忍辱才好?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前面的一章,是说要是坏人向我们发 恨心,并且来扰乱我们的话,我们应该以最大的忍辱力去降伏他,这一章正好是上一章「彼来恶者,而自恶之」的事实证明。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释迦牟尼佛对弟子说:有人听说我遵守正道,力行大仁大慈,因此放不下,生起嫉妒心,故意来诽谤我,要当面侮辱我,刻毒地恶骂我。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以他的福德智慧去说法度众生,很快地得到众多修道人及信徒的拥戴,纷纷追随着他。在当时的印度,有很多外道,眼见自己的信徒改变了信仰,都成为佛教徒了,他们因此非常嫉妒,怀恨在心,于是常常找碴儿,想尽各种方法要来谤佛。那末,释迦牟尼佛以什么态度去面对他们呢? 
  「佛默不对」,佛就静静地默不作声,也不去理睬他,任由他骂。你们想想,你又没有过错,反而受了一个跟你毫不相干的人,这么祖宗十八代,什么粗言恶语都骂了,你会有什么反应?只有同他打架,要不然,也得同他呵斥几句,才能够消除心头的气。但是,释迦牟尼佛是有智慧、有修养的,只是说:不要理睬他,让他去骂吧!骂够了,骂得辛苦了,他自己会停下来的。 
  「骂止」,这个人骂够,停止了,佛才问他:「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子,是文言,就是白话的「你」。我现在问你:「当你拿着一份礼物去送给人家,要是人家不领你的情,不肯接纳,这份礼物是不是仍然给你自己带回去呢?」 
  「对曰:归矣!」。对方回答说,「是的,我当然带回去!」 
  「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佛又告诉他道:「你现在这样恶骂我,骂得这么辛苦,但我也是不接受,就好比你送礼物给我,我不肯接受,那末,你还是要把骂人的罪过带回去的。」 
  所以,释迦牟尼佛最后勉励我们:一个人不要随便做坏事,做坏事一定有报应的。他举了两个譬喻:「犹响应声,影之随形」。好象我现在这样敲一下,马上就有一个声音响起;又好象我们到深山里面大叫一声,立刻有回响,这是犹响应声。影之随形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在太阳或者灯光照射的地方,看看我们的影子,一定不离我们的形体,永远跟随着我们的。我们要是跟影子说:「不要跟着我吧!」可能吗?当然不可能的。你现在做了坏事,说不会受报应,同样是不可能,那罪过是永远逃避不了,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就象声音有回响和影子随身,是不相舍离的。 
  「慎勿为恶」。释迦牟尼佛就劝他,不要这么无故地骂人,诽谤人。对佛对三宝的诽谤,罪过太大了!所以要小心,不可造罪恶,不然,一旦恶贯满盈,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的。 
  这一章佛是以譬喻来劝导我们不要造恶,经文的对话,非常生动,也使我们非常受用的。 
  当释迦牟尼佛将要圆寂的时候,弟子问他: 
  「佛在的时候,我们的一切问题,佛都会为我们辩护,保护我们,要是佛离开了世间,有坏人来捣蛋、扰乱,我们该怎么办?」 
  佛说:「默摈──不要理睬他!」 
  「不要理睬他」这个功夫是最高明的。 
  所以大家记住:今天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开示,不论人家诋毁、詈骂、侮辱我们,我们静静的不要理睬他,他骂了,罪过由他自己去承担,我们没有什么损失,这一点,希望大家牢牢地记在心头。 
  第八章 尘唾自污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前一章已经说明无故骂佛、诽谤佛的罪过很大,那末,世间的贤人呢?也同样的不可以随便伤害,这是本章所强调的。
  「佛言」,佛对我们说,「恶人害贤者」,恶人,就是坏人,如果坏人想陷害贤良的人(好人),不可以的,为什么?我可以举一个譬喻,「犹仰天而唾」,就好象把头仰着,对着天上吐口水,你们想想,天太高了,我们的口水能吐多高呢?所以,口水是「唾不至天」呀,任凭你怎样吐,是吐不到天的,当然「还从己堕」,口水没有吐多高还是会掉落到我们自己的脸上。
  佛先说了吐口水的譬喻,接着,再举了一个譬喻:「逆风扬尘」,所谓逆风,就是和风吹的方向相反;尘,就是尘埃、灰尘。我们站在上风,想用灰尘投掷出去,目的是要伤害贤人,可是「尘不至彼」,灰尘并没有办法掷到对方身上,结果,「还坌己身」,灰尘反而会被风吹向我们自己身上来。
  「贤不可毁」,所以我们听了佛讲的这两个很浅显的譬喻,就知道我们不但对佛不可以诽谤,即使是贤良的好人,你根本也没有办法伤害到他,贤良的人好象是天一样的;也好象是站在上风的人。天,我们没有办法用口水吐到他,我们也不可以用灰尘去给贤良的人弄肮脏、要伤害他,最后一定会「祸必灭己」,要知道,一般坏人,存心不良的人,时常动脑筋,打人家坏主意的人,结果反而自食其果,自己招来祸患。佛教是讲因果的,我们随便陷害人家,结果,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以上第六、七、八三章,都是阐明害人结果反而会害自己的道理。佛苦口婆心地引用种种浅显、生动的譬喻来训导我们,实在引人入胜,足以让我们深深地反省,也是令人无穷的回味。
    第九章 返本会道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前三章都是就着我们日常生活的事相方面来说明「自作自受」的道理,比较容易了解;在更前面,讲了许多属于理性方面的道理,佛恐怕我们误会,以为只要了解佛理就好了,因此,本章训勉我们,光只是了解,或者听闻佛法,却不用脑筋去思惟;或者只是思惟而没有实行,结果还是等于零,唯有从闻而思,从思而修,才能返本回道,向道上去会,与佛法相应,才能得到受用。
  「佛言」,释迦牟尼佛对我们说。「博闻爱道」,博,广博的意思。博闻,广博多闻,闻,不一定完全是用耳朵听闻说法,我们阅读经典、研究佛学,从文字方面了解佛法,都称为「闻」,所以博闻,是从多方面去听闻,广博地了解。「爱道」,爱,就是喜爱,道,就是佛道,也就是圣道。我们对于佛的圣道,有一种爱慕之心,却停留在只是听听这个阶段,这圣道是非常高深,很难得去体会的,单单凭着我们的信仰与爱护,去听听、研究研究,是不够的,要体会到圣道是不可能的。
  道,也可以说是道理、佛道、佛的道理。佛的道理很多,一部大藏经,涵盖了三藏十二部,都是佛所说的道理,不论是显教、密教、性宗、相宗,总而言之,都是佛的道理。光是在佛的教理上研究,那是不够的。也许有人不知道什么是显密性相,我稍说明一下:显,就是显教;密,就是密宗。那些仁波切、上师、活佛,就是密宗的出家人,称为「密」。密宗有它的一套思想体系,认为修密是持咒,可以「即身成佛」,其实认真说起来,修持密法必需要十二年在显教方面去下功夫,穷通教理的。显,密宗以外其他各宗派,称为显教,所以显密是一对的。至于性相,性,就是本性,我们的真性,我们一般所研究的经典,好象《般若经》,是讲关于性宗的道理。相,是法相,属于唯识宗的道理。总而言之,十宗中,小乘、大乘、性宗、相宗,都是佛教的道理。
  「博闻」,属于闻,闻而不思──只是听闻而没有动脑筋去思考、明辨、抉择。「爱道」,内心的羡慕、喜爱,而没有好好地下功夫,就是思而不修──没有切实地身体力行,「道必难会」,我们只是在外表上博学多闻,对于各种教理非常爱慕,力求其广泛,但是,必须知道,不论是在文字上、言语上,种种的「闻」,都是心向外去驰求。而「道」,我们的真性,并不在外,我们向外去追求,结果是徒劳无功的,对无上的「道」,必定是很难体会到的。因此,单凭着闻、思,没有办法体会到「道」本来的面目。
  「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假使我们立定了坚固的志愿,能够坚守我们的志愿,坚定我们的信心,念念趣向于菩提,不杂有名利之心,发愿反求诸己,不向外去攀缘、追求。也就是回光返照,坚守成佛的志节,时时刻刻在「道」上面下功夫,念念遵奉佛的圣道去修持,最后就能够道成就──在菩提这条大道上才能够达到目的地,成就一定是很大的。换句话说,能够时时地从闻思而起修,听了、看了经典以后,进一步更要脚踏实地去修持,对佛道一定有确实的受用。
  本章完全是讲理的,我们没有证悟到那种境界,怎么说也是说不清的,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你每天精进修行,功夫到家了,才真正体会到那个境界是什么样子,就好象这杯茶,究竟是热的?是温的?是冷的?我如果告诉你,那是温的,比较烫一点,到底烫到什么程度,说不清的,必须要你亲自喝了这茶以后,才知道它究竟是热到什么程度。佛法也是这样,你没有亲自去体验,再怎么说也说不清楚的,完全要靠自己去下功夫,去修持,去体会,才能了解。 
 
第十章 喜施获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这一章说明看到人家发心布施,我们能够生欢喜心,同样地可以得到无量的福报与功德。
  施,就是布施;用物质帮助人家,或者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布施这一个修持的法门,是修菩萨道的六度之一。六度,行菩萨道必须具备的六个条件──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里只把六度的第一个布施提出来。
  讲到布施,佛经中有的讲得非常圆融,布施一度,就圆满具足了六度。现在我把它各别简略说明如下:
  一、当布施财物的时候,内心毫无贪惜,就是布施。
  二、当布施的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