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我的家怎么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孙云晓:我的家怎么了-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天女孩在校园里玩,看见对面走来了一位女老师,胖胖的,右手推着自行车,左手拿着吃的东西,女孩就和别人议论,瞧这个老师,长得这么肥,还吃呢!

  没想到老师听见了,找到女孩的班主任,批评女孩讲话不文明,希望教育教育她。于是班主任就找这个孩子谈话,说你的做法是错误的,你要给老师道歉。下午,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又找女孩的母亲谈话。很快女生承认了错误,并且向老师道了歉,但她的妈妈却一直在训她。

  回家的路上训斥,到家之后还训斥。3个小时中,妈妈历数女儿的毛病。女儿眼泪都哭干了。她抬起头来,死死地看着妈妈。

  其实这时,女儿的心理已经出问题了,但妈妈不明白,“不说了,睡觉吧!”这时妈妈犯了一个大错误,只是一味指责,却没有指出改正错误的方法。

  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翻来覆去不敢面对明天,越想越害怕。凌晨两点,割腕自杀,没有死成。凌晨四点又从六层楼上跳下去,虽然没有摔死,却留下严重残疾。

  这个孩子的教训非常深刻:千万不能忽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对他们一定要鼓励为主。

  怎样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有这样一个十二字秘诀: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这是两代人心理健康的秘诀。

  三、剪掉脐带自己长大

  自立是第一位的能力。如果孩子不能独立,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愿望和选择,只能按照父母的愿望行事,这样的孩子显然是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

  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娇惯很容易给孩子营造一个依赖、娇宠的成长环境,而不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

  有个父亲告诉我,他儿子五年级了,从来不在学校上厕所,一直憋着。为什么?因为没有人给他擦屁股,平时都是父母给他擦。自己的事情越不做就越无能,越无能就越受欺负,越受欺负就越自卑,越自卑就越无能,如此恶性循环对孩子的成长当然不利。大凡孩子中比较有威信的、大家喜欢跟他玩的,一定是敢作敢为,能自作主张的孩子。

  我的女儿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所有的志愿都是她自己填写,我们只有建议权,帮她做出分析。所以女儿独立性很强,从不依赖别人。她知道她自己的事情,第一个操心的应该是她自己。家里的事情也尽可能地跟孩子商量,让她像主人一样生活。

  女儿写过这样一篇日记:

  今天又要到中关村一小参加全国作文比赛培训班了。从我家住的西直门到中关村,需要换乘两次公共汽车。前两次都是妈妈接送我,而今天开始,妈妈为了锻炼我,让我独自乘车了。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车站。幸好乘车的人不多,我很顺利地上了车。到了魏公村站换乘320线路公共汽车时,我看车站候车的人也不多,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

  过了一会儿,见车来了。我站在最前面,可是没想到下车的人却很少,只腾出了四五个人的位置。我心想,人这么多,还是等下一辆车吧。我刚想转身,后面的人已经往前挤了,使我不由自主地上了车。哎哟,我好像是米袋里的一粒米,被挤在小小的空间里,那滋味可想而知。不一会儿,我就感觉背上出汗了,汗珠顺着后背往下流。

  “下一站中关村到了,没票的乘客请买票。”广播里传来了售票员阿姨的声音。我该下车了。我鼓起勇气,对站在我前面的一位叔叔问道:“您下车吗?”叔叔摇摇头,我和他换了个位置,再依次换下去,终于到了车门口。我看见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和她的妈妈也准备下车,心里顿时充满了自豪感。我仿佛看见爸爸、妈妈高兴地说:“孙冉长大了!”

  由于我和她妈妈平时都很忙,无形中给孙冉创造了锻炼独立性的机会。从她小时候上幼儿园,到她去别人家里生活,以及去日本民宿的经历,都让她一点点长大,一步步独立。


孩子更需要尊重

  一、纯洁敏感人小鬼大

  有一位爱花的父亲,看到幼小的女儿用剪刀把自家花园中开得最美的一朵花剪了下来,非常生气,对女儿咆哮起来,女儿望着大发雷霆的父亲吓坏了。从那以后,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后来这位父亲才知道,其实女儿剪下那朵花是想送给上晚班的妈妈。父亲非常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问明原因就斥责孩子,但是更让这位父亲懊恼的是,以后无论 父亲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再让孩子恢复过去活泼、开朗的性格。

  同样是花,我们看看苏赫姆林斯基这位前苏联教育家是怎么做的。

  苏赫姆林斯基在当校长的时候,学校的花园里开出了一朵极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观赏。

  一天早晨,苏赫姆林斯基在花园里散步时,看见一个4岁的小女孩已经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正拿在手里快活地往外走。

  苏赫姆林斯基叫住小女孩,蹲下身子,亲切地问道:“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有些羞怯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每天都陪着她说话。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非常大的玫瑰花,奶奶就是不相信,我现在摘下它送给她看看,看过了我就把它送回来。”听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看着小女孩纯朴的小脸,苏赫姆林斯基很感动。他牵着小女孩的手又回到了花园里,摘下两朵大的玫瑰花对她说:“一朵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有充满爱的心灵;另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在这两个故事中,同样是孩子和玫瑰花,同样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但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面对大发雷霆的父亲,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而另一个却愈加天真烂漫爱心升华。不同的教育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两种结果,他们深层的差异在于,一个看到孩子摘花,另一个却透过孩子摘花看到了清纯洁净的爱心。这就是教育者两种不同的视野和境界。我们的父母尝试着再开阔一些视野,提升一下境界,面前的教育之路会一下敞亮起来。

  二、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几种表现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父母们不尊重孩子主要有这样一些表现:

  1打骂孩子

  对孩子不信任,不听孩子解释,动辄打骂。

  2软暴力

  说让孩子伤心的话,简单武断地否定孩子的想法,或不理不睬,这些做法是导致精神伤害的软暴力。

  3强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

  不考虑孩子意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强迫孩子违心去做。

  4对孩子的朋友缺乏起码的尊重

  不允许孩子和同学玩,不允许孩子交朋友,偷听孩子的电话等。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一些父母更是如临大敌,生怕孩子喜欢或交上异性朋友。

  5跟踪孩子

  6包办代替

  7偷听电话、偷看日记

  三、尊重孩子到底有多难

  心理学家在对成长期孩子的研究中发现,一个人如果从小得不到尊重,会对他的未来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长大以后不会尊重别人,特别是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这一点被这位母亲的经历再次印证。看来,任何事情从小留下的记忆是深刻而难以忘却的。在孩子的心灵世界中播下尊重的种子,长大成人后终生受益。

  黄启珩女士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在谈到教育子女的经验时,她的最大体会是要多陪孩子做孩子喜欢的事情。

  我的两个儿女现在都在美国读博士后,别人都问我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得这样优秀,其实我所做的只是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并多陪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有两件小事,我至今记得。

  一件事是,女儿小时候很喜欢天文,对星座特别感兴趣,常常半夜要我陪她出去看星星。面对这样的请求,也许很多父母会很自然地说,这么晚了还不睡觉,看什么星星!可我知道,如果父母这样一泼冷水,孩子的兴趣很有可能从此被浇灭,才气也可能从此被扼杀。所以,不管我有多困,都一定会陪女儿出去看星星。直到今日,女儿对这些事情还是回味无穷,偶尔还会撒娇地让我陪她去看星星。后来女儿拿到高能物理博士,我想这和她从小的兴趣一定有关吧!

  另一件事,是关于我儿子的。儿子到美国念地球物理专业后,虽然我们不在一起,我还是经常想办法做一些孩子喜欢的事情,想方设法让儿子感觉到我的支持。每当我看到报纸杂志上有关于地球物理的报道时,就剪下来,传真或者寄给孩子。儿子很感动,把这些资料都贴在寝室四周的墙上,同学们问资料是哪儿来的?儿子总是骄傲地说,是妈妈寄来的。

  陪孩子做事,并不是天天去做,多了,反而会让孩子反感。陪孩子,主要是做他们喜欢的事,而不是父母喜欢的事。这就要求父母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和肯定,这样亲子间的相处才会变得和谐,孩子也会听话,会用心体谅父母。



“不作为”就是“大作为”

  一篇名为《拔苗助长,害惨了“神童”儿子》的报道,让我感慨万千。

  我44岁才当上爸爸,当我抱着哇哇大哭的儿子时,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想着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我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儿子培养成才。

  儿子还在襁褓里时,我就给他朗诵诗歌,给他读英语,给他念数字。只要儿子醒着,我 就一刻不停地向他灌输各种知识。当儿子刚满3岁时,我带儿子去测智商,测出的结果令我非常兴奋:刚刚3岁的儿子已经达到了5岁2个月大的孩子的智商水平。这时我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要让3岁的儿子上小学,我要让他早日成才。为此,我列出了“神童培养计划”:我要让他3岁开始学习小学知识,7岁上初中,11岁参加高考,预计用4年的时间拿到本科文凭,然后15岁考研究生。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没有小学愿意接受这么小的孩子入学,于是我决定自己教,我要和传统教育比试比试。

  1999年春天,在许多同龄孩子和父母在河边放风筝的季节里,儿子在我的培养计划中开始了他的幼年生活。

  每天清晨6点,3岁的儿子就被我叫醒,读1个小时的早读。8点半,正式开始一整天的课程。晚上,我还为儿子请了一位大学生教他英语。

  实施神童计划以来,为了弥补我对儿子的歉意,我在生活上无比娇惯他,我可以容忍追着三条街去给儿子喂饭,我也能够容忍儿子把家里的东西扔得满地都是。但在学习上,我一是一,二是二,绝不含糊,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打是亲骂是爱”这句古训。

  有一次,儿子一边写生字,一边打瞌睡。看到这个情景,我上去就是一巴掌。事后,我一脸严肃地说:“儿子啊,不吃苦中苦,怎为人上人?”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继续埋头写字,泪水一点一滴打湿了作业本。

  我并不想将儿子培养成书呆子,我要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神童,所以我又将儿子送到少年宫学习书法和绘画。儿子更忙了,他基本上没时间玩耍,我们家的电视机几年没开过。有一次,我和儿子从少年宫回家,儿子问我:“爸爸,一休哥是谁呀,我怎么没学过?”儿子的话让我鼻子一酸,我抚摩着他的头,说:“儿子,你和其他小朋友不同,他们就知道看电视,他们知道一休哥是谁但不知道方程式怎么列。”儿子睁大眼睛说:“我想一休哥肯定比方程式好玩,那么多小朋友都知道。”儿子的话竟让我一时间语塞,半晌我才说道:“儿子,你长大了就理解爸爸了。”可这时,儿子已在我背上睡着了。为了不让其他的小朋友影响儿子,我尽量避免儿子和小朋友接触。

  在我近乎残暴的教育下,经过4年的时间,儿子一路跌跌撞撞地学完了小学课程,完成了我神童培养计划的第一步。

  儿子7岁生日那天,在妻子的苦苦哀求下,我同意放假一天,让妻子带着儿子出去玩。本以为儿子会好好地玩上一天,可不到中午,儿子和妻子就回来了。原来,到了游乐园,儿子什么也不玩。妻子逼着儿子上了海盗船,谁知道,船刚一转动,儿子就大哭起来,拼命地喊要回家。

  从那以后,我发现儿子经常发呆,说话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不正常的行为。他常常将书仔细地撕成一点一点的碎片,然后很小心地将碎片装进一个塑料袋里,像收藏宝贝似的将塑料袋压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