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记 作者:黄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秦记 作者:黄易-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待小盘发言,朱姬欣然道:“少龙有话请说。” 
  缪毒眼中的妒意更盛了。 
  坏蛋终是坏蛋,在这种国事为重的情况下,项少龙又于他有大恩德,但他仍只是为私人的利益着意。 
  项少龙豪气横生,正容道:“首先是将兵的问题,我要滕翼和桓奇两人作微臣左右副将,同时在都骑和速援师分别抽调一万和两万精骑,至于已调集的十五万人,微臣则要去芜存菁,减至七万人,就此十万之数,便足够破敌。” 
  众人想不到他竟会自动裁减兵员,大感愕然。 
  缪毒恨不得有机会在朱姬面前挂折他,皱眉道:“敌人兵力庞大,五十万之数还是初步估计,说不定对方仍在陆续增兵,现今少龙还把兵力裁减至十万,即管加上蒙上将军的十二万兵员,总兵力仍末及敌人之半。这一仗如何能打?” 
  吕不韦点头道:“缪奉常这番话不无道理,少龙要三思才好。” 
  项少龙心中涌起颇觉荒谬的感觉,他休假前吕缪两人斗生斗死,为何忽然又似同一鼻孔出气呢? 
  小盘对项少龙的信心近乎盲目,道:“大将军必有他的道理,大将军可否解说一二。” 
  项少龙从容笑道:“兵贵精而不贵多,五国联军人数虽众,始终各军互不统属,在指挥和合作上肯定问题丛生,所以臣下针对此点,精简兵员,不但可提高效率,又可增强士气。何况用兵讲求鬼神莫测,兵不厌诈之术。人多兼兵员质素低,只会使微臣指挥不灵,反而致招败绩。” 
  昌平君和王陵首先表示同意,这两大军方要员一表态,其他人那还有话可说。 
  李斯问道:“对于蒙上将军的十二万人,大将军是否会重新编整呢?” 
  项少龙斩钉截铁道:“这是必然的了。不过微臣须要亲自察看他们的情况,方再作得决定。” 
  朱姬对项少龙的信心只仅次于小盘,欣然道:“少龙的第一个请求通过了,只不知第二个请求又是什么呢?” 
  项少龙淡淡道:“第二个请求就是必须把蒙上将军由前线召回咸阳,指挥之权全交到微臣手上,否则此战不打也知必输无疑。” 
  今趟连王陵和昌平君都要脸脸相觑。 
  要知蒙骜虽连吃败仗,但却未曾败得难以翻身,可算非常了得。兼之他用兵经验远胜项少龙,有他在前线助阵,纵使项少龙兵败,亦不致任敌人长驱而来,所以谁都不敢坦率同意。 
  吕不韦睑上现出怒容,正要说话,小盘冷然道:“大将军此说有理,军无二帅,寡人完全同意。” 
  吕不韦急道:“老臣认为最好由蒙上将军退守第二线,始是万全之策。” 
  王绾、缪毒、蔡泽等都表态赞同此议。 
  项少龙微微一笑道:“由函谷到咸阳都是最前线,何有第二线可言,只有放手给微臣展开敌人意想不到的战术,微臣才可以少胜多,击退强敌。” 
  朱姬道:“少龙究有何妙法退敌呢?” 
  项少龙恭敬答道:“这正是第三个请求,兵书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故敢请太后、储君和仲父予微臣绝对的信任,无论听到什么风言风语,均一概不予理会。因为此役将是出现先败后胜的局面,又是敌先长进后惨退之局。故在战争开始的阶段切勿因小败而失去了对微臣的信心。至于微臣所采御敌之策,请恕微臣卖个关子,否则泄漏出去,就要不灵光了。” 
  小盘拍案叹道:“大将军确是非常之人,兵未动已对全盘形势估计入微。二天后寡人登坛拜将,我大秦国的兴亡,就交到大将军手里了。” 
  就是这几句话,使项少龙担上了指挥全面大战的重任。 
  临时会议完毕后,项少龙再和小盘、吕不韦、昌平君开了一个小组会议,研究了在作战各方面有关粮食、后援等的细节,又议定了由乌果负责运输补给,项少龙才能脱身。 
  刚出宫门,缪毒在后方追来,客气过后,缪毒与他并骑而驰,装出歉然之色道:“刚才小弟只是以事论事,少龙切匆介怀。” 
  项少龙心中暗骂,嘴上答道:“缪兄太小看我项少龙了。这算得什么回事呢?” 
  缪毒叹道:“但有一事,我真是在怪责少龙。” 
  项少龙愕然道:“是什么事?” 
  缪毒苦笑道:“少龙为何把美美送往大粱呢?至少该通知小弟一声呀。” 
  项少龙亦以苦笑回报导:“因为我怕缪兄反对,当时摆明缪兄争不过吕不韦,与其便宜了那奸贼,不若让美美到她欢喜去的地方好了。缪兄还要怪我吗?” 
  缪毒沉吟半晌,点头道:“少龙坦白得令我难以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唉,真想不到现在我权势大增,反得不到心爱的女子,一得一失,确教人惆怅。” 
  项少龙明白他暗指要看朱姬脸色做人,首次触觉到他内心的感受。 
  无论缪毒如何坏透,总是一个人,有他内在的真诚和感触。 
  生命总有很多无奈的事。 
  例如他面对的敌人,其中有很多便是曾经把盏言欢的好友。 
  最密切的莫如韩闯。 
  假若要被迫杀了他,自己会有什么的感觉呢? 

第四章 间谍卫星

txtsk 收集整理…

  回到官署,找到滕翼,着他派人去急召桓奇回咸阳商议。 
  岂知荆俊此时闻风而至,知道自己没份随行,怎也不肯干休。任项滕两人软硬兼施,例如说他新婚燕尔,不宜出征,又或须要他在京统率都骑一类的话,都打他不动。 
  最后项滕两人只好屈服,由项少龙再入宫面见小盘,任命荆俊为另一副将,都骑则由昌平君兼管,以赵大暂代为副统领,才把此事平息。 
  按着就是到城外军营,挑选精兵,老弱者一概归还地方,新兵则交由蒙武蒙恬训练。 
  那晚桓奇赶来,三兄弟加上桓奇和乌果,摊开地图,只是行军的细节,便研究了一晚。 
  早上各人小睡片晌,便分头行事。 
  项少龙入宫再与小盘举行会议,除了昌平君和吕不韦外,还有王陵、缪毒和太后朱姬。 
  吕不韦虽恨不得杀死项少龙,却为了切身利益,绝不想项少龙输了这场关系到秦室兴衰存亡的关键性战役,故表现得非常合作。 
  到此刻,项少龙才知秦国是多么富强,在粮食武器车马各方面的供应一点问题都没有,任他项少龙要多少,就有多少。 
  待会议完毕,吕不韦、朱姬和缪毒先后离开,项少龙向小盘、昌平君和王陵道:“现在敌人连战皆捷,五国齐心,气势如虹,若我贸然与敌决战,必败无疑。唯一之法,就是先令敌人生出自大之心,再诱之深进,兼以焦土之法,把沿途乡县的人完全撤离战线。待敌人补给线无限地拉长,远离后勤基地,才利用险峻的山地密林,以奇兵突袭,胜则穷追猛打,打不过迂回撤走,藉此摧毁敌人锐气,待时机成熟时,再与敌人主力展开决战,则这一仗就至少有九成胜利把握了。” 
  三人的眼睛同时亮了起来。 
  项少龙道:“敌方主将中,大半都是深悉微臣的熟人,知我一向是勇猛不畏死,闻我领军而来,必会猜我立即决战,我就如他们所愿,并小败后退,佯作筑垒紧守。此时夏天将尽,秋冬即来,敌人不想错过时机,必在冬季前发动猛攻,希望至少攻下逼近咸阳的外围战略城市,我就在蕞城布置一切,候他们在冬季前来攻,只要能胜上一场,他们必因惧怕路上积雪难行,而致断去补给,所以必作立即退却,那就是我们衔尾穷追的机会了。” 
  王陵击节叹道:“难怪鹿公生前常推许少龙为白起以后犹有过之的猛将,只听少龙所说的战术,便知你用兵如运刀,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了。” 
  项少龙苦笑道:“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却耍小心翼翼,不容出错。幸好联军主帅并非李牧,否则必不会中计。” 
  小盘欣然道:“太傅就算对上李牧,我看仍不遑多让,唉!寡人今晚该有一觉好睡了。” 
  昌平君道:“少龙凯旌回来,我定要在醉风楼摆十来席酒,为少龙祝捷。” 
  谈笑了一会后,项少龙才返回官署,赫然见到项宝儿在广场和众都骑玩耍,爱妻爱婢全由牧场来了,还有久违了的周良,见到他立即跪伏地上,高声道:“周良幸不辱命,已带了鹰王回来。” 
  项少龙大喜道:“鹰王在那里?” 
  周良昂然而起,嘬唇发出充满了音乐感的啸叫。 
  破风声由天而至。 
  项少龙吓了一跳,仰头上望,只见一只双翼展开达五尺的灰黑猎鹰,俯冲而下,灵巧如神地落在周良肩上,精光骇人的鹰目冷冷观察周遭的人与物。 
  项少龙深吸一口气道:“这鹰王不须以铁环镇足,头眼蒙罩吗?” 
  周良傲然道:“当然不用,否则怎算鹰中之王,小人费了一年工夫,才把它寻到,再用了两年工夫日夕训练,才敢带它回来见项爷,刚听得项爷后天就要领大军出战函谷,周良愿追随项爷,凭鹰王为项爷探敌虚实,保证可建奇功。” 
  乌廷芳拉着周薇来到项少龙旁,笑道:“这鹰王生具灵性,好像憧得周良的说话似的,我们刚才无论躲到那里去,都给这头神鹰轻易找出来,连躲在屋内,它都能由窗门看进来,真是好玩极了。” 
  项少龙暗忖这等若多了个间谍卫星,在高空侦察敌情。太笑道:“既有鹰王上阵,这场仗可立于不败之地了。” 
  周良再大叫一声,鹰王振翼而起,望空冲去,瞬眼间变成了一个盘旋的小黑点。 
  鹰王在晴空盘旋飞舞,下方林野间是延绵无尽的秦国大军。 
  秦国的兵种,主要分为陆军和水军。而后者无论在发展和重要性上,因着实际的须求而远及不上前者。 
  陆军又细分为车兵、骑兵和步兵三个兵种。 
  车兵到战国时,比之春秋时期的作用已大大减弱,但在某些情况特别是平原作战,作用仍在,例如冲陷敌阵,打乱敌军队形,又或以之布成活动的壁垒,抵挡敌军的冲击等等。 
  不过项少龙针对函谷至咸阳一带以山地为主的形势,他本身又不擅运用车兵,故在今次出征完全弃而不用。只以骑兵步兵为主。 
  自项少龙的百战宝刀问世后,小盘命人依其形制,大量生产,经清叔亲自指点工匠,炼制出一批厚背长刀,虽远及不上加了铬料的百战刀,但已大大增强了秦国骑兵冲锋陷阵时的斩劈能力,今回尚是首次派上用场。 
  出征的十万人,骑兵占了三万余,来自都骑和速援两师,还有就是一千乌家的精兵团子弟兵,正是项少龙的主要作战力量。 
  步兵则有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两种。他们都是在各自郡县经过一定严格训练的正规军。 
  轻装步兵不穿铠甲,持弓、弩等武器,战时居前排,专事远距离杀敌之责。 
  重装步兵身着铜甲,以戈、矛、戟等长兵器与敌人近身搏杀。 
  在项少龙的远征军中,轻装步兵占三万人,而重装步兵则占四万人。 
  在这时代里,战事的优劣胜败,除整体的策咯运用外,就是看将帅如何发挥出各个兵种的特长和相互间的协调。 
  至于军队的编组,则取部曲制:五人为一伍,五十人为一屯,以此而上,到五千人成一曲,五曲为一部。故一部是二万五千人,项少龙的军队实力就是四部了。 
  依照秦制,各级军将均可拥有自己的直属卫队,一般为所统兵力的十分之一,像现在项少龙便可由以前的三千亲兵增至一万人。 
  由于战事频繁,统军大将如蒙骜和王齿,纵使兵返朝廷,亲兵团仍不会解散,其作用是保护将级人员的安全,所以当年蒙骜才可调人袭击牧场。 
  故一旦成为领军大将,不但地位提升,手上实力亦增强不少。 
  项少龙的军事知识,主要来自二十一世纪,虽有研玩墨子兵法,却不守成规,把混合兵种分了开来,与荆俊、滕翼顿骑兵先行,桓奇则率步兵在后,接着就是乌果统领的辎重骡马队。 
  由于他打定主意诱敌深入,桓奇和乌果的主力军,到蕞城便留下来,一边坚固防务、筑垒布阱,另一方而由桓奇训练兵员熟习地势,既免去了长途行军之苦,又可疏散附近乡材的住民,让他们安全撤往后方的高陵、芷阳等大城邑。 
  行军本是战争的头等大事,幸好直至前线,走的都是秦国境内安全的官道,加上又有鹰王探路,所以长驱宜驰,迅捷异常。 
  五天后,项少龙的骑队过了蕞城,右方是郦山、竹山等大山脉,前方远处则是华山,地势开始起伏不平。 
  项少龙为了保持军队的士气体力,每天清晨出发,午后即扎营休息,所以士卒并不辛苦。 
  由蕞城朝东再走了十天,终抵达华山。 
  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