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景岳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37-景岳全书-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风寒外感,心脾阳虚而微热不退,或咳嗽恶寒而惊搐者,惺惺散。若虚在阴分, 
汗不能出,身热不退而惊搐者,柴归饮。若外有风邪,内有热邪,表里俱热而惊搐者,生犀散。 
一、风寒外感,身热无汗,但有表邪,别无虚证而惊搐者,败毒散或苏葛汤。寒邪闭甚 
者,红棉散。然此皆表散之剂,若兼虚邪,不得单用此类。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
昏睡(四十九)
属性:凡痘疮将出未出而猝然昏睡者,其痘必重,当察其脉证虚实,预为治之。若痘后喜睡, 
此毒瓦斯已解,元气将复,故邪退而神安,乃否极泰来之象,不须服药妄治。如见寂然气虚, 
但以调元汤、保元汤、六物煎之类,察其寒热,渐以调之,自然平复,不可妄行消耗,致伤 
其神,反必害矣。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
腰痛(五十)
属性:经曰∶腰者肾之府。又曰∶太阳所至为腰痛。盖足太阳之脉,夹脊络肾,而痘疮之毒, 
多出于肾,循足太阳膀胱散行诸经,乃邪之由里传表也。如初见热而腰即痛,或日以渐甚者, 
此邪由膀胱直入于肾,而毒有不能达也,急宜解毒,以泄少阴之邪,以通太阳之经,务令邪 
气不得深入,则痘虽稠密,亦可愈也。若不速治,则邪必日陷而表里俱甚,营卫之脉不行, 
脏腑之气皆绝,或为痒 ,成为黑陷,终莫能救矣。 
一、凡痘毒自阴传阳,自里传外者为顺,自上传下,自外传里者为逆。若毒由太阳传入少 
阴,则毒陷而不升,伏于骨髓之中,不能外达,所以腰痛。大凡疮疹之毒,归肾则死。故但见 
腰痛,急宜治疗,若毒陷不起,即宜发散解毒,令其复出太阳而达乎阳道,斯无害也,宜人参 
败毒散,或五积散主之。若肾气虚陷,不能传送外达者,必用理阴煎加细辛、官桂、杜仲、 
独活之类主之。 
一、治发热便见腰痛者,以热麻油按痛处揉之可止,仍急服前药之类。如小水不利者,宜 
五苓散;如火毒内盛而小水不利者,宜四苓散加栀子、木通。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
腹痛(五十一)
属性:治腹痛证当以可按拒按,及宜饱宜饥,辨其虚实,不得谓痛无补法,而悉行消伐也。又 
当因脉因证,辨其寒热,不得妄用寒凉也。大都寒滞者十居八九,热郁者间或有之,若虚不知 
补而寒因寒用,则害莫甚矣。 
一、初见发热,痘疮未出,别无寒滞食滞而腹满腹痛者,此必起发不透,痘毒内攻而然, 
宜解表疏里,以化毒汤加紫苏、浓朴之类主之,或五积散加木香亦可。若大便不远,腹胀而 
作痛者,桂枝大黄汤酌宜用之。 
一、寒气犯胃,或食生冷而呕恶吐泻,腹无服满而但有疼痛者,温胃饮、理中汤加肉桂、 
木香,或小建中汤,随宜用之。若胃气虚寒作痛而喜按者,黄 建中汤。 
一、寒犯中焦,气滞作胀,而腹痛或泄泻者,和胃饮,或抑扶煎加丁香、木香,或陈氏十 
一味木香散。 
一、脾肾虚寒,下腹作痛,泻利不止者,胃关煎。 
一、误饮冷水凉茶,寒湿留中,小水不利而腹痛者,五苓散或加木香,或用小建中汤。 
一、饮食停滞,中满作痛者,大、小和中饮,或保和丸加木香、砂仁。若大便不通而痛 
甚者,赤金豆或承气汤利之。 
一、发热二、三日后,大便不通,燥粪留滞而腹痛者,当归丸,或用猪胆导法。 
一、湿热下利,烦热大渴,小水热涩而腹痛者,大、小厘清饮,或黄芩汤加木香、青皮、 
砂仁。 
一、火毒内攻,谵妄狂乱而烦热腹痛者,退火丹,或朱砂益元散。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
腹胀(五十二)
属性:痘疮腹胀之证,其要有二∶一以脾胃受伤,一以邪气陷伏。盖痘疮将发,毒由内生, 
其证无不发热或见微渴,此其常也。当此之时,只宜温平和解,或兼托散,怃抑遏,无穷追, 
无残及元气,惟贵轻扬善导,但令毒透肌表,则苗秀而实,无不善矣。设不知此,而见热即退热, 
见毒即攻毒,则未有妄用寒凉而不伤胃气者,未有但知攻毒而不伤元气者。胃气伤则营运无力 
而脾寒,所以作胀,元气伤则托送无力而毒陷,所以作胀。虽作胀之由,犹不止此,然惟此最 
多,而人多不能察也。诸未尽者,俱详如下。 
一、误服凉药或过食生冷而作胀者,其人必不能食,或大小便利,或腹中雷鸣,此皆脾胃 
中寒之证,速宜温中以疏逐冷气,冷气散则胀自消矣,宜益黄散加姜制浓朴,或人参胃爱散 
加干姜。若胃寒兼虚,疮白神倦,或气促发厥者,惟温胃饮及陈氏十一味木香散俱为要药。 
若寒在脾肾,下焦不化而作胀者,非理阴煎不可。 
一、中气本虚,或过用消伐,以致元气无力,不能托送痘毒而陷伏作胀者,宜十宣散, 
或合二妙散或神香散。 
一、痘毒陷伏于里者,必有热证相杂,如烦躁干渴,大小便秘而作胀者,此只宜温平快气兼 
托之剂,当用紫草饮子。 
一、寒邪外闭肌腠,身热无汗,或气喘鼻塞,则痘毒不能外达而陷伏腹胀者,宜五积散, 
或加减参苏饮。 
一、饮食过伤,偶为停滞而腹胀者,此不过一时之滞,食去则胀消,宜大和中饮,或合二妙 
散、神香散。 
一、腹胀而目闭,口中如烂肉臭,或大便泄泻,或利脓血者,皆不治。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
厥逆(五十三)
属性:厥逆者,四肢不温,或甚至于冷也。四肢为诸阳之本,故常宜和暖,若至厥逆,则其阳虚 
可知。如指尖微寒者,亦阳气衰也。足心冷者,乃阴邪胜也。其有疮头焦黑,烦渴闷顿,大 
便热结而厥逆者,此阳毒内陷,火极似水,所谓热深厥亦深也。又有疮本灰白,大便不结 
而厥逆者,此元气虚惫,阳衰而寒也。凡痘疹之候,头常欲凉,足常欲温,若头温足冷者多不 
治,故厥逆为疮家恶候。 
一、痘疹十指微寒者,即宜五君子煎、六气煎,或六物煎加姜、桂温之,以防虚寒之变。 
一、痘疹泻利,气虚而逆者,胃关煎,或陈氏十二味异功散。 
一、痘疮始出,手足便冷,或其人先有吐利,致伤脾胃,脾胃气虚则为厥逆,宜六气煎、 
六物煎加姜、桂主之,甚者人参附子理阴煎。 
一、痘疮起胀之时,手足厥逆,此阳气欲绝之候,必其自利或呕吐,脉见沉细微弱,或 
浮大而虚,速宜温补元阳,轻则六气煎加肉桂,甚则六味回阳饮,或九味异功煎。服药后手足 
和暖者生,厥不止者死。 
一、热毒内甚而厥者,必有烦热便秘,胀满脉滑等证,宜四顺清凉饮,或承气汤。 
一、痘后厥逆者,此其气血已虚,脾胃已困,无怪其有厥也,宜保元汤或六气煎、六物煎 
加附、桂之类主之。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
发渴(五十四)
属性:痘疹发渴者,里热也。以火起于内,销烁真阴,所以发渴。又其津液外泄,化马脓浆, 
则营气虚耗,亦以致渴。此痘疮之常候也,若微渴不甚,不必治之。惟大渴者,乃由火盛, 
然亦须察其虚实以为调理,切不可因其作渴,即以西瓜、梨、柿之类,轻以与之,恐脾 
肺受寒,致生他患也。外有干渴,论在泄泻条中,所当参阅。 
痘疮气血内耗,微热微渴而喜汤者,宜七味白术散,或五福饮加麦门冬、五味子。 
一、脾肺多热,渴而喜冷者,宜人参麦门冬散,或生脉散。 
一、痘疮多热多躁,口燥咽干,大渴引饮,喜冷能食,或大便干结者,此热在肺胃二经, 
宜人参白虎汤,甚者再加黄连。若痘后热渴者,此余火未清也,其治亦然。 
一、痘疮自利不止,肾阴亏损而作渴者,病作少阴,速宜陈氏十二味异功散,或九味异功煎。 
一、大便秘结,腹满烦热,内火不清而作渴者,四顺清凉饮。 
一、痘疮发热时,便见大渴,唇焦舌燥,此心火太炎,肾水不升,故血液枯耗也,急宜解之 
,苡葛根解毒汤。 
程氏曰∶痘疮初发之源,乃壬癸水也,水既流出,其源必竭,奚不作渴?由此观之,可见治 
渴者,必不可不滋肾水。 
薛氏曰∶凡渴欲饮水者,当审其热之虚实,若属虚热,虽欲水而不多饮,当用七味白术散; 
若系实热,索水喜饮者,当以犀角磨水服,其后亦无余毒之患。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
失血(五十五)
属性:经曰∶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外溢则衄血,血内溢则便血。疮疹之火由内而发, 
毒不能 
达,则燔灼经络而迫血妄行,血随火动,从上而出,则为衄为吐,从下而出,则为便为溺, 
阴阳俱伤,则上下俱出。凡痘疹失血,若从鼻出者,则有阳明外达之意,尚可望生,若从他处, 
则总属阴分而火毒内陷,乃悉为危证。 
一、痘疹发热见血者,多属火证。若衄血者,宜玄参地黄汤,或加茅根汁,或加京墨汁同 
饮之。衄止者生,不止者不治。溺血者,大厘清饮,或八正散。大便秘而见血者,宜四顺清凉饮。 
一、痘疮已出未出之间,凡诸血证,俱宜用犀角地黄汤三方酌宜治之最佳。血止后,可进调元 
汤加木通。 
一、痘疮十日之后,忽脓血大作,大便陡出者,此为胃烂不治。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
发泡(五十六)
属性:痘疮发泡亦与黑陷相类,虽一以外出,一以外入,形有不同,而邪气留结,毒则一也。或 
发水泡,或发血泡,或赤或紫或黑,但见此证,十无一生。然亦有似泡而实非者,不可不辨。或 
其人身上原有破伤,或疮疖未痊,或虽痊而瘢痕尚嫩,一旦痘出,则疮瘢四围痘必簇,此 
物从其类之理也。因疮作泡,则其腐败皮肉,气色本异,宜与完肤有别,不得即认为紫黑泡也。 
至若治泡之法,先以针刺破,吮去恶血,后用胭脂汁涂法,又用百花膏敷之。此疮极易作痒, 
起发之后,宜常用茵陈熏法熏之,勿令抓伤。若不慎之,则反复灌烂,淹延不愈,变为疳蚀坏 
疮,以致不治者多矣。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
溃烂(五十七)
属性:痘疮脓熟或微有溃烂者,亦常候也。惟于未成脓之先即有溃者,此名斑烂;有当靥不靥而 
身多破烂不收者,此名溃烂。良由未出之先,当发散而不发散,则热毒内藏,必溃烂而兼喘 
促闷乱,或不当发散而误发散,则 
表虚毒滥亦致遍身溃烂,此皆不善表之故也。又有阳毒内炽,火盛脉实,便结喜冷而失于清利, 
以致阳明蓄热,肌肉溃烂者,此不善解毒之故也。故治此之怯,表热者仍宜清理火邪,表虚者 
即宜补养营卫。且脾主肌肉,尤宜调脾进食,务令大便得,所以生肌解毒。但解毒不至于过冷, 
调养不至于太热,必得中和,方为良法。 
一、表虚不收者,必其卫气不足,别无热证,宜十全大补汤之类,或去肉桂,加防风、荆 
芥穗,多服自愈。 
一、火盛胃热溃烂者,宜大连翘饮之类;若大便秘者,以猪胆导之。 
一、痘疮或发表太过,或清解过当,以致表里俱虚,阳气不守,则内为泄泻,外为溃烂, 
急当救里,宜陈氏十二味异功散,或九味异功煎。 
一、溃烂脓水淋漓者,以败草散,或荞麦散衬之。若斑烂作脓痛甚者,以天水散和百花膏 
敷之。 
一、痘疮衣以浓绵,围以浓被,或向火偎抱,或任其饮酒,未七日而靥,日期未足, 
其收太急,以致自面至腰溃烂平 不作痂者,盖此非正靥,乃倒靥也,急宜解去衣被,勿近火, 
勿饮酒。因立一方,用黄 、白芷以排脓,防风、蝉蜕以疏表,青皮、桔梗以和中,牛蒡子、甘 
草以解毒。服后溃疮复胀,则中外毒瓦斯俱得无留,而渐可收矣。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
多汗(五十八)
属性:痘疹自汗者,以阴中之火自里及表,达于卫气,故皮肤为之缓,腠理为之疏,津液流行, 
故多自汗,但得痘疹身常潮润,实为美证。此乃阴阳气和,血脉通畅,盖热随汗减,毒随汗散, 
邪不能留,则易出易解,虽见热甚,而汗出之后身必清凉,此即毒之消散也,不必治之。 
然只宜微汗不宜大汗,若汗出过多,则阳气泄而卫气弱,恐致难救难靥,或为痒 寒战之患, 
此则速宜固表以敛其汗也。又有汗出不止,其热反甚者,此邪热在表,阴为阳扰之患,速宜清 
火解毒,阳邪退而汗自敛也。若汗出如油,或发润如洗而喘不休者,此肺脱之证,不可治。 
一、别无邪热,但以卫气虚,肌表不固而多汗者,调元汤倍加黄 ,或白术散。 
一、脾虚于中,卫虚于外,肌肉无主,别无他证而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