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景岳全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37-景岳全书-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理故也。 
刘宗浓曰∶古方治痞,用黄芩、黄连、枳实之苦以泄之,浓朴、生姜、半夏之辛以散之 
,人参、白术之甘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咸淡以渗之,随其病之所在以调之也。既痞有湿 
,惟宜上下分消其气,果有内实之证,庶可略与疏导。世人苦于痞塞,喜行利药以求速效, 
临时通快,痞若再作,益以滋甚,是皆不察夫下多亡阴之意也。如结胸是实邪,大陷胸汤主 
之,痞是虚邪,诸泻心汤主之。愚据刘公此论,既云下多亡阴,又云痞是虚邪,诚然善矣, 
然欲用诸泻心汤以治虚邪,能无失乎?盖未知塞因塞用,别有神化之妙法,而痞满多在脾, 
尤不可以泻心也。 

卷之二十三心集·杂证谟痞满
痞满论列方
属性:二陈汤(和一)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归脾汤(补三二) 治中汤(热十) 
大和中饮(新和七) 温胃饮(新热五) 神香散(新和二十) 理中汤(热一) 加减二陈汤( 
和二) 圣术煎(新热二五) 和胃饮(新和五) 理阴煎(新热三)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平 
胃散(和十七) 养中煎(新热四) 橘皮半夏汤(和十三) 异功散(补四) 参姜饮(新热八) 
《良方》浓朴汤(和五四) 五苓散(和一八二) 五福饮(新补六) 河间浓朴汤(和三三六) 
解肝煎(新和十一) 枳术丸(和七九) 浓朴温中汤(热九十) 

卷之二十三心集·杂证谟痞满
论外备用方
属性:四君子汤(补一) 香砂六君汤(补七) 人参养胃汤(和二三四 和胃) 启脾丸(和八六 
行滞) 大健脾丸(和八五) 小半夏茯苓汤(和九 痰痞) 嘉禾散(和百六十 气痞) 八 
味理中丸(热七 虚寒) 沉香桂附丸(热百十一 中寒) 越鞠丸(和一五四 火郁) 胡椒理 
中汤(热六 虚寒)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 气滞) 沉香降气散(和四十 气滞) 木香宽中 
散(和五五 行气)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寒滞) 苏子降气汤(和四一 顺气) 葛花解酲汤 
(和一二四) 贴痞琥珀膏(外三一八) 熨痞方(攻八八) 消痞核桃(攻八七) 木香人参枳术 
丸(和八二) 水红花膏(外三一九) 消痞膏(外三一六) 

卷之二十四心集·杂证谟泄泻
经义
属性:《金匮真言论》曰∶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湿胜则濡泄。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 
《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百病始生篇》曰∶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 
,多热则溏出糜。 
《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 
飧泄,故气上矣。 
《经脉篇》曰∶脾所生病,心下急痛,溏、瘕、泄。肝所生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 
。 
《宣明五气篇》曰∶大肠小肠为泄。 
《厥论》曰∶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 
《太阴阳明论》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 
《阴阳别论》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肺脉小甚为泄。肾脉小甚为洞泄。 
《脉要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久风为飧泄。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 
《平人气象论》曰∶尺寒脉细,谓之后泄。 
《玉机真藏论》曰∶脉细,皮寒,气少,泄痢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泄而脉大, 
脱血而脉实,皆难治。 
《师传篇》曰∶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中寒,则腹胀;肠 
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 
《论疾诊尺篇》曰∶大便赤瓣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 
易已。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 。 
《咳论》曰∶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 
《热病篇》曰∶泄而腹满甚者死。 
《玉版篇》曰∶其腹大胀,四末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 
其脉大,是二逆也。咳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 
《标本病传论》曰∶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 
《四时气篇》曰∶飧泄,取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气交变大论》曰∶岁木太过,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岁火太过,民 
病血溢血泄注下。岁土太过,民病腹满溏泄肠鸣,反下甚。岁水太过,上临太阳,病反腹满 
胀鸣,溏泄,食不化。岁木不及,民病少腹痛,肠鸣溏泄。岁火不及,复则埃郁,病 溏腹 
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岁土不及,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岁金不及, 
民病血便注下。岁水不及,民病身重濡泄。 
《五常政大论》曰∶卑监之纪,上角与正角同,其病飧泄,邪伤脾也。发生之纪,上征 
则其气逆,其病吐痢。 
《六元正纪大论》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痞腹满,痛急下痢之病 
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血溢血泄,淋 之病生矣。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 
厥阴所至为胁痛呕泄。少阳所至为暴注。太阳所至为流泄禁止。 
《至真要大论》曰∶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尿赤,甚则血便 
。少阴同候。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病本于脾。少阳 
司天,火淫所胜,民病泄注赤白。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寒清于中,感而疟,咳,腹中 
鸣,注泄 溏,病本于肝。厥阴之胜,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少阴之胜,腹满痛溏 
泄,传为赤沃。太阴之胜,湿化乃见,善注泄。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 胁痛,溏泄 
。太阳之胜,寒入下焦,传为濡泄。阳明之复,清气大举,甚则心痛痞满,腹胀而泄。诸病 
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卷之二十四心集·杂证谟泄泻
论证(共三条)
属性:凡《内经》有言飧泄者,有言濡泄者,皆泄泻也;有言肠 者,即下痢也。然痢之 
初作,必由于泻,此泻之与痢本为同类,但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泻由水谷不分,出于 
中焦;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在中焦者,湿由脾胃而分于小肠,故可澄其源,所以治宜 
分痢;在下焦者,病在肝肾大肠,分痢已无所及,故宜调理真阴,并助小肠之主,以益气化 
之源。此泻痢之证治有不同,而门类亦当有辨,然病实相关,不可不兼察以为治也。 
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 
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 
,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脾强者,滞去即愈,此强者之宜清宜利 
,可逐可攻也。脾弱者,因虚所以易泻,因泻所以愈虚,盖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 
阳衰,阳衰则寒从中生,固不必外受风寒而始谓之寒也。且阴寒性降,下必及肾,故泻多必 
亡阴,谓亡其阴中之阳耳。所以泄泻不愈,必自太阴传于少阴,而为肠 ,肠 者 
,岂非降泄之甚,而阳气不升,脏气不固之病乎?凡脾胃气虚而有不升不固者,若复以寒之 
,复以逐之,则无有不致败者。此强弱之治,大有不同,故凡治此者,有不可概言清利也。 
一、泄泻之因,惟水火土三气为最。夫水者寒气也,火者热气也,土者湿气也,此泻痢 
之本也。虽曰木亦能泻,实以土之受伤也;金亦能泻,实以金水同气,因其清而失其燥也。 
知斯三者,若乎尽矣,然而三者之中,则又惟水火二气足以尽之。盖五行之性,不病于寒则 
病于热,大都热者多实,虚者多寒。凡湿热之证,必其脉盛形强,声音壮亮,食饮裕如,举 
动轻捷者,此多阳也。虚寒之证,必其脉息无力,形气少神,言语轻微,举动疲倦者,此多 
阴也。故必察其因,而于初泻之时,即当辨其有余不足,则治无不愈,而亦不致有误矣。 

卷之二十四心集·杂证谟泄泻
分痢治法(共二条)
属性: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痢水为上策。然痢水之法,法有不同,如湿胜无寒而 
泻者,宜四苓散、小厘清饮之类主之,但欲分其清浊也。如湿挟微寒而泻者,宜五苓散、胃 
苓汤之类主之,以微温而痢之也。如湿热在脾,热渴喜冷而泻者,宜大厘清饮、茵陈饮、益 
元散之类主之,去其湿热而痢之也。 
一、泄泻之病,多见小水不利,水谷分则泻自止,故曰∶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然 
小水不利,其因非一,而有可利者,有不可利者,宜详辨之。如湿胜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 
一时水土相乱,并归大肠而然也。有热胜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火乘阴分,水道闭涩而然也 
。有寒泻而小水不利者,以小肠之火受伤,气化无权而然也。有脾虚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 
土不制水,清浊不分而然也。有命门火衰作泻而小水不利者,以真阴亏损,元精枯涸而然也 
。凡此皆小水不利之候。然惟暴注新病者可痢,形气强壮者可痢,酒湿过度,口腹不慎者可 
利,实热闭涩者可痢,小腹胀满,水道痛急者可痢。又若病久者不可痢,阴不足者不可痢, 
脉证多寒者不可痢,形虚气弱者不可痢,口干非渴而不喜冷者不可痢。盖虚寒之泻,本非水 
有余,实因火不足;本非水不痢,实因气不行。夫病不因水,而痢则亡阴,泻以火虚,而痢 
复伤气,倘不察其所病之本,则未有不愈痢愈虚,而速其危者矣。 

卷之二十四心集·杂证谟泄泻
诸泄泻论治(共九条)
属性:一、泄泻之暴病者,或为饮食所伤,或为时气所犯,无不由于口腹,必各有所因,宜察 
其因而治之。如因食生冷寒滞者,宜抑扶煎、和胃饮之属以温之。因湿滞者,宜平胃散、胃 
苓汤,或白术芍药散以燥之痢之。因食滞而胀痛有余者,宜大、小和中饮之属以平之。因气 
滞而痛泻之甚者,宜排气饮,或平胃散之属以调之。因食滞而固结不散,或胃气之强实者, 
宜神佑丸、赤金豆、百顺丸之属以行之。凡初感者,病气未深,脏气未败,但略去其所病之 
滞,则胃气自安,不难愈也。 
一、凡脾气稍弱,阳气素不强者,一有所伤,未免即致泄泻,此虽为初病,盒饭调理元 
气,自非强盛偶伤者之比。如因泻而神气困倦者,宜养中煎,或温胃饮,或圣术煎,或四君 
子汤,或五君子煎。如微寒兼滞而不虚者,宜佐关煎。若脾虚而微滞者,宜五味异功散。若 
脾虚而微寒微滞者,宜六味异功煎,或温胃饮。若因饮食不调,忽而溏泻,以渐而甚,或见 
微痛,但所下酸臭,而颜色淡黄,便是脾虚胃寒不化之证,即宜用五德丸,再甚者,即宜用 
胃关煎,切勿疑也。 
一、凡兼真阴不足而为泄泻者,则或多脐下之痛,或于寅卯时为甚,或食入已久,反多 
不化,而为呕恶溏泻,或泻不甚臭而多见完谷等证。盖因丹田不暖,所以尾闾不固,阴中少 
火,所以中焦易寒,此其咎在下焦,故曰真阴不足也,本与中焦无涉,故非分利所及也,惟 
胃关煎一剂,乃为最上之乘。且人之患此者最多,勿谓其为新病而不可用也,勿谓其为年少 
而未宜用也,觉有是证,即宜是药,剂少功多,攸利非小。但知者见其先,昧者见其后,见 
其后,恐见之迟矣,所以贵见先也。 
一、肾泄证,即前所谓真阴不足证也,每于五更之初,或天将明时,即洞泄数次,有经 
月连年弗止者,或暂愈而复作者,或有痛者,或有不痛者,其故何也?盖肾为胃关,开窍于 
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 
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古方有椒附丸、五味子散 
,皆治此之良方;若必欲阳生于阴,而肾气充固,则又惟八味地黄丸为宜。然余尝用此,则 
似犹未尽善,故特制胃关煎、一气丹、九气丹、复阳丹之属,斯得其济者多矣,或五味子丸 
亦佳;其有未甚者,则加五德丸、四神丸,皆其最宜者也。 
一、凡脾泄久泄证,大都与前治脾弱之法不相远,但新泻者可治标,久泻者不可治标, 
且久泻无火,多因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