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要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儿科要略-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一)病后余邪不清,血中有热,朝凉夜热者,宜青蒿鳖甲汤清之。其有急惊重证,侥幸得愈,往 
往筋络偏废或变成痴呆者,终身不治。至于用药大体,初起不可轻易即用走窜开泄之 
剂,病之中期,不可过用消导攻下之剂,病后不可过用滋腻之剂,此其大端也。 
x附方x 
(一)通关散 治小儿惊风搐搦,关窍不通。 
天南星(炮) 僵蚕(炮。各一钱) 麝香(少许) 猪牙皂角(一枚) 赤脚蜈蚣(炙,一条) 
共研细末,以手点姜汁蘸药少许,擦牙。 
(二)神效搐鼻散 治番痧臭毒,腹痛如绞,气闭神昏。 
灯芯灰(一两) 羊踯躅(三钱) 北细辛 蟾酥 牙皂(各二钱) 牛黄 梅片 麝香(各一钱) 
共研极细,瓷瓶紧装,毋令泄气,每用少许,吹入鼻中,得嚏则生。 
(三)嚏惊散 打嚏,醒睡,急救卒死。 
半夏(一钱) 猪牙皂角(五分) 
研为末,每用如一豆许,以管子吹入鼻,立醒。 
(四)葛根汤 治太阳与阳明合病,或利,或呕,或小便 
少,或发热无汗,或喘满不食,或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 
葛根 麻黄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五)参苏饮 治感冒风寒,头痛,发热憎寒,惊风烦闷, 
脘闷呕恶,痰热作搐,咳嗽气逆,涕唾稠粘,脉弱无汗。 
人参 紫苏梗叶 干葛 前胡 半夏 赤苓 枳壳 陈皮 桔梗 甘草 加生姜 大枣 
(六)防风通圣散 治一切风湿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气血怫郁,表里三焦俱实,憎寒 
壮热,头目昏运,目赤睛痛,耳鸣鼻塞,口苦舌干,咽喉不利,唾涕稠粘,咳嗽上气,大 
便秘结,小便赤涩,疮疡肿毒,折跌损伤,瘀血便血,肠风痔漏,手足螈 ,惊狂谵妄,丹斑瘾疹等证。 
防风 川芎 当归 白芍(酒炒) 大黄(煨) 苏薄荷叶 麻黄 
连翘 芒硝 石膏 黄芩 桔梗 滑石 生甘草 荆芥穗 白术 栀子 加葱白 生姜 
(七)达原饮 治时疫邪气,初犯募原,及疫疟壮热,多汗而渴者。 
黄芩(钱半) 甘草 白芍 浓朴 草果(各一钱) 知母 槟榔(各二钱) 加生姜 大枣 
柴胡、桂枝、葛根、豆豉、菖蒲、葱白等,可量证酌加。 
(八)玉枢丹 治一切喉毒,时痧时疫。 
山慈菇 五倍子(各二两) 大戟 千金子(去油用净末,各一两) 蚤休 雄黄(各五钱) 麝香(三钱) 
共为末,每服三五分。 
(九)调胃承气汤 治太阳证汗后恶热,谵语心烦,中满脉浮者。 
大黄 甘草 芒硝 
(十)白虎汤 治阳明证汗出,渴欲饮水,脉洪大浮滑,不恶寒,反恶热,及中 烦热而渴。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十一)栀豉汤 开畅胸膈。治虚烦懊 。 
栀子 豆豉 
(十二)至宝丹 见第四章第一节。 
(十三)紫雪丹 见第四章第一节。 
(十四)青蒿鳖甲汤 治温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 
青蒿(二钱) 鳖甲(五钱) 细生地(四钱) 知母(二钱) 丹皮(三钱) 
(十五)礞石滚痰丸 治实热老痰结核异证。小儿急惊热痰上潮,阻塞欲死。 
青礞石( 飞) 沉香 百药煎 川大黄 黄芩 
共为细末,水泛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二钱。 
(十六)已风丹 祛诸风,退惊。 
天竺黄 防风 钩藤 白僵蚕 干全蝎 白附子(各五钱) 
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二丸。 



第五章·诸惊论治

第三节·慢惊概要

属性:x一、慢惊起源x 
庄在田曰∶慢惊之症,小儿吐泻得之居多,或久疟久痢,痘后疹后,或因寒食积滞,过于攻伐伤脾,或 
禀赋本虚,误用凉药,或因急惊用药攻降太甚,或失于调理,虚极生风,皆可致此。江笔花曰∶俗所称慢惊 
风者,脾虚生风也。小儿或吐或泻,久则脾虚,肝木乘之,面色青白,手足微搐,是内风侮土,非外 
风也;阳衰神怠,气息短促,是中气脱乏,非惊吓也。是可知慢惊起源,由于内虚,与急惊之为实证迥异。 
故急惊因关窍不通而噤口切牙,慢惊则因阳衰阴僭而噤口切牙;急惊因邪循脊项而角弓反张,慢惊则因脊 
脑亏乏而角弓反张;急惊因热侵筋络而四肢抽掣;慢惊则因筋络空虚而四肢抽掣,急惊因肝热生风而两目扇 
动,慢惊则因肝虚生风而两目扇动;急惊因热痰阻滞而喉中鸣响,慢惊则因津液化涎而喉中鸣响;急惊 
因热深厥深而四肢作冷,慢惊则因阳气衰微而四肢作冷;急惊因协热下利而大便溏 
泄,慢惊则因脾损火衰而大便溏泄。虚实之分,至为判然也。又小儿惊风,有一起即为慢惊者,多为 
吐泻及疟、痢、痧、痘之后,元气不复所致;有一起为急惊而转成慢惊者,多由其人先天 
不足,邪无所制,渐成内伤所致,而误治所致者,亦不在少数也。 
x二、慢惊病理x 
小儿慢惊之起源既明,则其病理固可推求而知,要不外脾阳不运,心肝交疲,神衰气怯,内虚生风 
诸端是矣。故慢惊之为患,不在病邪之内侵,而在正气之微弱。若正气得能渐长,病邪自归消灭,正 
气不能伸张,病邪必永无衰歇之日也。其间病势虽 
有似于急惊者,然虚实之辨,究有不同,试比例言之∶急惊之噤口切牙为关窍不通,故搐鼻不易有嚏,嚏 
出则其噤可减,慢惊之噤口切牙为阳衰阴僭,故其噤时而自松,并非关窍不通,搐鼻常能喷嚏;急惊之角 
弓反张因邪循脊项,故反折痉急而有力,慢惊之角弓反张,因脊脑亏乏,故牵引柔弱而无力;急惊之四肢抽掣 
因热侵筋络,故动作较疾而收引甚急,慢惊之四肢抽掣因筋络空虚,故动作较缓而牵引微搐;急惊之两目扇 
动因肝热生风,故其势迅疾,或上插或闪闪作动,慢惊之两目扇动因肝虚生风,故其势较缓,或斜睨或正 
圆直视;急惊之喉中鸣响因热痰阻滞,故热甚上潮则梗塞欲绝,慢惊之喉中鸣响因津液化涎,故其声如锯而 
无痰可豁;急惊四肢作冷因热深厥深,故必有壮热而口气秽浊,慢惊四肢作冷因阳气衰微,故多面青额 
汗而身体微温;急惊溏泄因协热下利,故泻下多臭秽而色黄,慢惊溏泄因脾损火衰,故泻 
下多完谷而色青。此就其病理方面,可知其虚实之迥异也。至于病至身冷汗粘,神识全蒙,是内伤至极, 
真阳外越,属不治之证矣。 
x三、慢惊症状x 
慢惊风之症状,初起多因吐泻之后,发热不退,睡卧不宁,渐见头昏脑胀,四肢抽掣,继则神昏气喘, 
眼翻惊搐,或乍寒乍热,或二便青白,甚至口噤切牙,角弓反张,腹中气响,喉内痰 
鸣,虽口唇开裂出血而口中气冷,目光昏暗,重者面青额汗,四肢冰冷,或摇头吐舌,或眼合不开, 
或睡则露睛。若见身冷粘汗,直卧如尸,喘嗽头软,背直口噤,头摇唇缩,气粗痰响,面 
无润泽之色者,多属不救。此慢惊风症状之一斑也。 
x四、慢惊治法x 
慢惊初起,证状尚未尽显者,仅见吐泻,时作惊状,治应和脾镇肝为主,宜惺惺散。或吐泻不止, 
脾困不食,津液化涎,痰声漉漉者,宜汤氏醒脾散,惟全蝎、蜈蚣、冰、麝、金石之药, 
则宜慎用,其有势急不得不然者,则一用即止。随用四君子汤、理中汤之类为调治。痰声不降,虚实参半者, 
先用滚痰丸以治其标,次则仍以四君子汤加减,为之调治。慢惊病进,现虚寒或假热之证象者,宜逐寒荡惊 
汤,甚者加进加味理中地黄汤。慢惊不已,脾土虚寒,阳气衰微者,宜六君子汤加炮姜、木香,或加附子以 
回阳。痰盛者,宜青州白丸子。元气亏损,驯至昏愦者,可急灸百会穴,或用海藏返魂丹。然近世小儿禀赋日 
薄,体质日脆,倘遇慢惊,每多不救,故与其临病惊惶,毋宁慎之于吐 
泻方起之时,或感冒初起之时,谋诸良医,谨其医药之为愈也。 
x附方x 
(一)惺惺散 治小儿吐泻脾弱,内虚生惊。 
人参 茯苓 木香 天麻 扁豆 全蝎(炙) 陈仓米(炒。各等分) 
锉散,每服二钱,加生姜、大枣,清水煎服。 
(二)醒脾散 治吐泻不止,痰作惊风,脾困不食。 
白术 人参 甘草(炙) 陈皮 茯苓 全蝎(各五钱) 半夏曲 木 
香(各一分) 白附子(炮,四个) 天南星(一个) 陈仓米(一百粒) 
研为末,每服一钱,加生姜、大枣,清水煎服。 
(三)四君子汤 见第三章第五节。 
(四)理中汤 见第一章第四节。 
(五)礞石滚痰丸 见本章第二节。 
(六)逐寒荡惊汤 凡因风热不退,及吐泻而成者,总属阴虚阳越,必成慢惊,非感风寒可比,故不 
宜发散。治当培元固本,引火归元,先用辛热冲开寒痰,再进温补。 
伏龙肝(三两) 丁香(十粒) 炮姜 胡椒 肉桂(各一钱) 
研匀,水煎一小杯灌下。 
(七)加味理中地黄汤 助气,补血,却病,回阳。治小儿精神已亏,气血大坏,形状野狼狈,瘦弱至极。 
熟地黄(五钱) 白术(土炒,二钱) 党参 当归 炙黄 破故纸 
酸枣仁 枸杞子(各二钱) 炮姜 萸肉 炙甘草 玉桂(各一钱) 
加生姜三片,红枣三枚,胡桃肉二个,用灶心土二两煎水煮药,加附子五分,煎水掺入。泄泻不止,一 
二剂后去当归加丁香六分,大热不退加白芍一钱。 
(八)六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不能运化,胸满腹胀,大便溏泄等证。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制。各二钱) 炙甘草 陈皮(各一钱) 加生姜 大枣 
(九)青州白丸子 治风痰壅盛,呕吐涎沫,口眼 斜,手足瘫痪,妇人血风,小儿惊风,痰盛泄泻。 
半夏(七两) 天南星(三两) 白附子(二两) 川乌头(去皮脐,五钱) 
生研为末,生绢袋盛之,于井水内摆出粉,以尽为度,如法晒露,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姜汤 
送下。惊风每服四五丸,薄荷汤送下。 
(十)灸百会穴法 治中风,偏风,口噤,言语謇涩,角弓反张,半身不遂,头风脑痛。 
百会穴∶属督脉经,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直两耳尖,凹可容豆,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针 
可二分,灸可七壮(衬以姜片,用陈蕲艾绒小团灼于其上,或针入二分,用艾绒烧灼针尾处)。 
(十一)返魂丹 治小儿癫痫,潮发螈 ,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牙关紧急,及诸病久虚,生风多睡者。 
乌犀 水银 天麻 槟榔 僵蚕 硫黄 白附子 川乌 独活 干蝎 萆 肉桂 当归 细辛 防风 天 
南星 阿胶 藿香 乌蛇 沉香 槐胶 羌活 白花蛇 麻黄 半夏 羚羊角 陈皮 天竺黄 木香 人 
参干姜 茯苓 蔓荆子 晚蚕沙 败龟版 本 桑螵蛸 白芷 何首乌 虎骨 缩砂仁 白术 枳 
壳丁香 浓朴 蝉壳 川芎 附子 石斛 肉豆蔻 龙脑 雄 
黄朱砂 腻粉 麝香 乌鸡 狐肝 
按∶此方为药队之奇兵,以多而杂相制取胜者也。 



第五章·诸惊论治

第四节·类惊概要

属性:类惊者何?所以别于急慢惊风也。类惊本无此名,本书亦非欲特创此名,增添诸惊之治法。所以然者, 
为便于分统系以资归纳计耳。急慢惊风,既各有其特殊之治法,而小儿以神经之怯弱不易镇静,虽小恙亦辄现 
惊象,其状似惊而实非惊风者。固尚有种种,若一一列其名而举之,则治法至繁杂无取,若归于急慢惊 
风一类中,则治法究尚有差别,故统于惊风一章而别为类惊一节,庶几纲张目举,统系既合,检查亦易也。 
兹将小儿病之易作惊风之状者,逐一述其证治如下∶ 
x一、因热成惊x 
小儿腠理未固,感冒风寒,便易发热。初起之时,邪易入易出,轻加发散,即可无事,甚者虽频作惊惕, 
睡中惊醒,固为热重使然,并非惊风所致。故治法宜发表解肌,清热安神,用宣化 
汤最妥。兼有他因,则宜从其他因合治之。 
x二、因痰成惊x 
小儿感冒风寒,肺气失宣,痰浊阻滞,最易蒸热。因痰热之交病,小儿往往咳嗽惊惕,发热面红,考其主 
因为风寒入肺,治宜宣肺祛邪。又因痰气不降,治宜化痰降气。初起之时,辛湿疏透,最为合度。化热之后, 
辛凉消化,亦属正治。大便坚者,可下则酌下之,小便赤者,可利则酌利之,方用宣化祛痰汤最妥。 
兼有他因,亦宜从其他因合治之。 
x三、因食成惊x 
小儿恣意口腹,食积不化,亦易成惊。盖肠胃通畅,则清气 
可升而浊气下行,自无熏蒸成热之弊。若食积不化,肠胃不清, 
则浊气阻塞,郁而化热,肺胃受其熏灼,精神为之不宁,惊惕之状遂见。其证腹多胀满或痛,大便或坚结不 
行,或泻多渣滓。舌苔黄腻,脉象紧实,治宜宣化消积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