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艺术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艺术史-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义、超现实主义在新的历史阶段仍在延续,而在当代,又有抽象表现主义、 

荒诞派、波普艺术等新流派产生,并且还演变出偶发艺术,集合艺术、观念 

艺术等五花八门的流派,更形成了令人眼花瞭乱的多元风格。可以毫不夸张 

地说,在当代,凡属艺术发达的国家和民族,已经不存在一种艺术思潮、一 

种艺术流派、一种艺术风格独霸天下与独领风骚的局面了,一般都是多种艺 

术流派并存,它们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在竞争中,各领风骚。 

     第三个特点是民间、民族艺术的大发展。这是当代艺术发展中同以往艺 

术相比的突出特征。这个特征是与当代民族意识的认识和觉醒、民族解放运 

动的发展相联系的。前苏联从十月革命后便十分重视发展民族艺术;中国强 

调发展具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拉丁美洲、非洲的大部分地区,曾经是欧洲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为了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一直展开了反殖 

民统治的斗争。拉丁美洲各国在19世纪相继独立。在殖民统治时期,拉丁本 

土的印加文化等几乎断绝。非洲的民族运动在当代继续发展,在本世纪 60 

年代也先后获得解放。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直到 70 

年代还相当强烈。随着民族意识的抬头,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民族的传统 

文化也自然地受到格外的重视,获得发展的机会。另外,现代派艺术的发展 


… Page 7…

越来越走向抽象化、喻意化,甚至连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也一一混淆了,这 

往往脱离群众,失掉观众,激起许多人追忆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也把目光 

投向民间的、民族的艺术,掀起创造民族新艺术的热潮。所以,民族艺术在 

当代的复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现代派艺术的一种反拨。在日本,这种情 

况的表现就很突出。 

     当代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艺术的发展影响巨大。它不仅给艺术提 

供了新的物质材料和新的表现手段,而且更启迪了艺术的新的思维方式,促 

进艺术观念的发展,在绘画上,电脑绘画的成果就不仅是个新的手段的问题, 

而且引起了绘画的观念的变化。电子乐器的发明,它除了能模拟各种音乐的 

音色外,还能创造人类闻所未闻的新音色,这无疑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高 

科技在舞台表演上的运用,能够创造以往人工无法实现的幻境。高科技和艺 

术结合,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的手段,也促使了新的艺术品种的产生。如电 

子绘画,电子音乐便是例证。这也是当代艺术发展道路上的新特点。 


… Page 8…

                      2。当代东、西方艺术的比较 



    任何比较的内容都要确定事物之间互相联系和互相区别两个侧重点。这 

不仅表现在艺术思想内容、形式和创作方法等各个方面,也表现在与艺术有 

关的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的各个层次上。 

     当代东、西方艺术的差异鲜明了,这是许多人都能看到的事实。实际上, 

它们之间不仅有差异,而且有联系,然而两者的联系却往往为人所忽略。其 

实,千奇百怪的西方现代艺术所以发展到如此形态,自然与西方的经济、政 

治、文化传统有关,同时也与东方的哲学、艺术的影响有关。特别是印度、 

中国的文化,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更为突出。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早 

已传到西方,在西方早就出现了“汉风”。西方人理解的所谓“汉风”的“理 

性”,既成了欧洲启蒙运动的一部分,也是影响欧洲文学艺术变化与发展的 

动力之一,影响遍及欧洲的诗歌、戏剧、音乐、舞蹈和绘画等领域。进入20 

世纪,法国、美国都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国学会”和“汉学学会”。有人统 

计,仅美国、德国、法国与英国的博士论文,研究中国内容的,1905年到1962 

年为4736篇,而1971年到1974年,仅两年的时间里,就多达1971篇。这 

种“汉风”潮对欧美的反浪漫主义、反传统艺术流派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欧美的现代派艺术思潮是受文学上的现代派思潮的推动而发展的,而现代派 

文学的先驱庞德就说他的创作都是“处在中国诗决定性的影响之下”的。西 

方现代戏剧,如瓦克坦戈夫的质朴戏剧、惹奈的怪诞剧、布莱希特的史诗戏 

剧等,也曾从中国戏曲里获得灵感,布莱希特的“离间效果”理论,开创了 

西方戏剧表演的一大流派。他的这个概念首先是在《生活与文学》一文里提 

出来的,正是在这篇文章的手稿上,他用铅笔注释道:“这篇文章,谈论了 

对 1935年春梅兰芳剧团在莫斯科演出后的观感。”法国著名评论家基亚在 

50年代的文章里就写道:“过去的文学艺术,曾长期地囿于雅典、罗马和耶 

路撒冷的世界里,现在它已面向亚洲和非洲的文化了。”以印度的佛教文化、 

中国的《易经》为代表的古代哲学思想,对西方艺术的影响,更不是艺术表 

现形式,而是艺术思潮的因素了。挺有意思的现象是,当西方的艺术强调再 

现的理论盛行时,中国的艺术非常重视表现,讲究不拘泥于形似,而重神似。 

当西方从东方吸取营养,涌现强调表现、重视抽象的新潮头时,我国当代艺 

术却又特别重视再现,重视具象。总之,东方的艺术影响过西方,西方的艺 

术也影响过东方,东西方的艺术,从本质上说,中间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 

沟,相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着时强时弱、时断时续的联系。 

    但是,东、西方的艺术又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和艺术思潮等 

的条件下发展的,因此,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显示出不同的风格。 

     首先,当代东、西方艺术的哲学基础不同。 

     哲学以主客观世界作为它的对象,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 

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不但为艺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对艺术 

发展起着指导的作用,同时也以艺术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内容。哲学的流派 

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而言,不出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两家。当代 

东、西方遵循不同的哲学体系。东方现在或曾经长期实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的国家,一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艺术理论的基础和艺术创作的指导思 

想。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依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认 

为艺术与政治、宗教、文学一样,都是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里反映的产物, 


… Page 9…

但是艺术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从审美的角度把握客观现实 

的一种方式,是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创造性的反映。其特殊性就是运用 

形象思维,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典型,来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 

面貌和本质特征。因此,强调艺术的理性内涵,强调客观地精确地反映,强 

调艺术形式的为群众所接受,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特别是教化的作用,便 

是极为顺理成章的结论。近半个世纪的东方当代艺术的发展道路就是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现实主义流派受到特别尊重,具象艺术的 

受到提携,艺术传统的受到提倡,都与遵循的哲学基础有着无可辩驳的联系。 

     与东方艺术指导思想不同的是西方艺术主要遵循的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哲 

学。形形色色的当代西方哲学与当代西方艺术联系的密切程度,可以说是超 

过以往任何社会意识之间的联系。当代西方艺术理论和思想根源的哲学极为 

复杂而多样。从严格意义上说,叔本华并不属现代人物,但是他的唯意志主 

义哲学理论在当代西方艺术的影响却极为深广。例如他认为人生即痛苦,而 

艺术则是摆脱痛苦的手段,几乎化为了当代西方艺术的基调。尼采直接继承 

了叔本华的理论,但他一反悲观主义的论调,采取了更加强烈的和激进的态 

度,形成了“超人”哲学,他从他的理论出发,坚定反对传统的艺术观念, 

否定已往的文明,为形形色色反传统艺术流派的出现提供了精神武器。柏格 

森的生命哲学,其基点是反理性主义的。他认为人的认识有两种方式:一种 

是围着事物转,因而它是相对的、外在的,这是理智方式;另一种是进入事 

物的内部,因而它是绝对的,内在的,这是直觉的方式。要实现直觉就必须 

超越理智,这就成了现代派艺术家不可更易的信条。现代派艺术的第一个真 

正流派野兽主义的大师马蒂斯说:“人们必须毕生能够像孩子那样看见世界, 

因为丧失这种视觉能力就意味着同时丧失每个独创性的表现……对于艺术家 

没有比画一朵玫瑰更困难,因为他必须忘掉在他以前所画过的一切玫瑰,才 

能创造。”这种思想的来源便是柏格森了。此外,科林伍德的“艺术即表现”, 

胡塞尔的“本质即直觉”,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 

人在情境中有充分选择的自由,他既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倡导者,又是存在主 

义的戏剧家,他的剧作也是宣传存在主义哲学的手段。60年代又有结构主 

义,它是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存在主义而成为西方有代表性的哲学思潮。这 

种哲学思潮的基本特点是不大重视因果说明,只是试图重建现实现象下面深 

厚结构体系。从混乱中找出顺序。影响当代西方艺术的种种哲学,名称虽不 

同,但大体属于唯心主义的范畴。哲学的多元,形成艺术流派的多元化。西 

方当代艺术的重表现,重抽象,重主观,强调表现潜意识等等,同它的哲学 

基础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 

     其次,东、西方艺术表现的形式、手段也有差别。艺术形式、手段的差 

异是与艺术思潮、艺术的表现的内容及创作方法等等相联系的,也与文化传 

统有关。在当代,如前所述,东方侧重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西方侧重现代 

派的艺术流派,这势必使东、西方艺术表现的形式和方法也各有自己的特点。 

一般说来,东方较多地运用传统的手法,而西方爱尝试新的表现手段。如在 

音乐创作中,东方很看重对节奏的掌握,调式的运用,而西方现代音乐则有 

无调式、无标题等等。现实主义要求客观地、精确地再现对象的形象,并通 

过形象的塑造去表达深刻的主旨,一般以写实的手法为多;西方现代艺术强 

调表现自我,表现人的直觉等等,因此大量地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凡此种 

种与艺术思潮等是分不开的。 


… Page 10…

     文化传统的不同也是差别的一个根源。例如造型艺术,西方美术的发展 

轨迹以形体块面的造型为主,线的运用是从属于块面的。而东方美术,特别 

是中国的美术,形体是用线描来体现的。不止绘画,还以体积为其表现手段 

的雕塑,线的作用也起主导作用。形体块面在中国雕塑里显得概括深沉,线 

条的运用是完成造形任务的主要手段。又如西方绘画、雕塑、建筑等等,一 

般按物理学的观念,将长、宽、深称为“三维空间”,采用焦点透视法予以 

表现。中国美术也强调“空间”,但却不是物理学的空间概念,而是置身天 

地间的诗意般的空间概念。强调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意象,与此 

相应的就采用散点透示法。这些都是因文化传统不同形成的区别。 

     再次,东、西方的艺术都强调创造。但在具体实施上却有极大的差别。 

东方的创造、创新,一般侧重于在充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革 

新创造主要在建树一种新的独特的风格;或给作品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新的 

表现内容;或是改造的形式,以便适合表现新的题材和主题等,从整体来说, 

并不抛弃传统的积淀。而西方的创造、创新,往往不顾惜传统的模式,相反, 

还千方百计地要反传统的模式,以形成一种与传统模式从内容到形式都不相 

同的新的东西。如当代西方产生于60年代的观念艺术就是如此。按传统的造 

型观念,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最后的作品总是有物质形态的,但英国的 

亚金项,美国的柯史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