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0-超级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450-超级帝国-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吉思汗”,通常解释为“海洋般的统治者”,也就是说,享有普遍的统治权力。同时铁木真确定了其所统治的国名为“也客——忙豁勒——兀鲁思”,意为“大蒙古帝国”,从而使“蒙古”开始有一个部落的名称扩展成为一个民族的名称。从这些表述中能传递给我们的另一个重要信息是萨满教成为铁木真统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政教相承的统治思路也开始在游牧民族的统治中显现出强大的威力。    
    铁木真在即位的仪式上,对种族各异的追随者(后统称为蒙古人)发表了讲话,在讲话中铁木真表达了对他们的帮助与忠诚的感谢。这样的场面似乎我们今天可以在各种影视及歌曲的颁奖礼上寻找到影子,然而这些明星可能不会想到早于他们几百年的成吉思汗早已把这些感言说得精彩绝伦了。    
    在欣赏了这种凝聚力极强的演说后,追随者们也从内心表达了对这位草原英雄的尊敬和忠心。更主要的是这些大小势力的首领从此可以不再付出血与火的代价来进行“骨肉相残”并且在得到地位被承认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当丰厚的奖赏。整个大会呈现出草原上的空前团结与和谐。    
    从《蒙古秘史》史料中保存的根据忽邻勒台决议而产生的任命高级军事职务的冗长的名单来看,所有被征服的部落和氏族的代表都参加了这次忽邻勒台。并在“加冕”仪式结束后,都接受了成吉思汗分封。他每封一人,都要充分赞扬和肯定一番受封人的功绩和贡献。各位功臣都被一种上进心和荣誉感激励着。    
    1206年“成吉思汗”称谓诞生的那一刻,对世界其他几个地方的一些领袖来说意味着一个可怕的开始。这其中包括远在欧洲大陆想统治世界的精神领袖罗马教皇,中亚及东南亚的苏丹、国王们,宋太祖赵匡胤的子孙们……这些显赫自大的领袖们若知道此时这个“天赐”的成吉思汗就是日后用铁蹄和战刀发动黑色风暴的缔造者的话,那么我相信,蒙古草原上此时就会出现大批操着各种语言的联军,他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毁灭这个新生的帝国”。    
    种种的假设和联系都只是空间横向的对比,对于纵向的时间来说都是不成立的,历史在这一刻选择了成吉思汗,地球上的13世纪注定是属于成吉思汗的世纪。当1206年他在斡难河畔振臂高呼的时候,他在心底里也许早就预料到自己是13世纪的统治者,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更相信这神奇的草原力量。    
    他双目炯炯,脸上刻满坚毅的皱纹,那是大漠风沙送给他最好的礼物——它们就是用这种显而易见的方式让成吉思汗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一种凶猛的动物。他无疑是翱翔在广袤草原上空的一只志存高远的苍鹰,即使不能呼风唤雨扭转乾坤,也有能力在红日初升的霞光中梳理自己凌乱的羽毛。    
    就这样,13世纪最伟大的名字——成吉思汗在斡难河上游诞生了。从此,在欧亚大陆掀起了一股黑色风暴,这股黑色风暴席卷之威力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其可怕程度在欧洲人眼中似乎更甚于今天的原子弹和龙卷风。成吉思汗似乎切断了欧洲的历史,搅乱了教皇的精神统治,让世界的格局重新划分。面对成吉思汗的强大,欧洲人感慨良多,以至几百年后的今天仍不能忘怀。


第二部分 终结草原的战国时代第六章 政制统领 军制保障

    当年合不勒汗在金朝都城大殿中的表现,到了成吉思汗这一代早已成为了陈年往事。那个当年被认为是未开化的野蛮人,虽说是成吉思汗的祖先,可在成吉思汗身上却已找不到他祖先当年的“风采”了。成吉思汗知道再用那种有意无意的“风采”去展示自己或麻痹那些金人乃至其他的君王已经不合时宜了,与他的“天可汗”的地位和实力是不匹配的。他现在要做的是怎样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从而使整个蒙古帝国走向他心中理想的强大。    
    成吉思汗当时颁布的札撒对蒙古帝国是非常重要的改革文件,作为正式法令对领导权、军队建制、社会习俗和律令都重新规定,规范了各阶层人的行为准则。这个札撒可以说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是真正至高无上的,不可抵触的。    
    这个札撒在政治制度方面规定,最高权力集中于汗,全蒙古只能有一个在位的君王一个汗的称号,若汗死,只能由成吉思汗的后裔继位,但必须经贵族议会的推举。就是这“贵族议会推举”,使蒙古帝国在中华几千年封建政治制度统治过程中闪出了短暂的“不和谐”光芒。甚至蒙古帝国的这种“贵族议会推举”被现在的一些研究者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选举体制。    
    成吉思汗还设立了一个对他来说很有创意的新职务,即大断事官(也可札鲁忽赤),来监督与协调新扩大的行政体制的活动。这个官职大概是和汉王朝的宰相差不多。在这个重要位置上,对于人选的选择应该是慎之又慎的。不仅要有超凡的能力更要对成吉思汗有绝对的忠心。成吉思汗并没有选择他的儿子来担任,而是选择了被他家所收养的塔塔儿弃婴失吉忽秃忽来担任这一职务。    
    大断事官的职责多种多样。根据成吉思汗发布的命令,他将划分并分配属民,即决定怎样把属民分配给各军事单位与汗室。正如他的头衔所显示的那样,失吉忽秃忽具有帝国最高的法律权威;他将审判所有的恶人,而且被授予掌握犯人生杀的大权。同时,他被指令制定并维护一部“青册”,在那里面,所有的司法决议,包括成吉思汗本人的法律训言(札撒)都被保存起来以备用作将来司法判决时的判例。所有有关部众分配的事例也记载在里面。    
    同时成吉思汗扩建自己的护卫军——怯薛组织,并赋予它管理国务的职能。成吉思汗的宗室、外戚按照“各分地土、共享富贵”的原则,在各自封地内行使统治权力。他们对帝国政治生活的参与,主要表现为出席诸王大会,决定立汗、征伐等大事,平时并不亲自参加大蒙古帝国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而大断事官和怯薛成员作为大汗的亲信家臣,恰恰在后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军事方面的建制和管理,札撒编制了军政同一的千户军。规定家有男子15岁以上70岁以下,尽签为兵,十夫长、百夫长和千户长就是这些士兵的军政长官,所有人都只能留在指定的千户、百户、十户内,迁移者要被处死,收留他的人也要被处死。    
    千户、万户的名号代替了原来的氏族、部落的名号,变成了有编制的军队,而不是随时可以分裂,随时可以投奔他部的松散的部落联盟。开国有功者为千户,分封所得的牧地范围,世袭管理。千户既是行政的,也是军事的组织,他们要生死在一起,在战斗中若不是整个军团退却,部分退却者一律处死,若有人被俘,同伴没有去救也要处死。    
    札撒的其他方面,也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一下,从另一些角度看看这个札撒。札撒规定的刑法非常严厉,对杀人者、通奸者、盗窃者处死刑;抓了别人的逃犯不归还其主人的、经商而第三次破产的人也是处死;对汗出恶语的人,用土填嘴,然后杀死。几乎对所有的犯罪都处死刑。札撒还规定,女奴的子女也有财产继承的权力。从这点看实际上多少改变了旧有的奴隶制度。    
    这还不算真正具有进步性,这其中更值得我们现代人重视的是,成吉思汗的札撒中,还包含有爱护草原、爱护河流湖泊,严禁破坏、污染的内容。将生态保护纳入法律体系,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也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的。    
    另外,在掌印、狩猎、马匹等牲畜的管理与经营、官帐的建筑、军务的管理、军需的供应等方面,成吉思汗都以法定规,从而推动蒙古民族从没有法律的野蛮状态跨入法制社会的文明状态,并在短短的数十年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当时曾到蒙古草原传教的欧洲传教士对这个札撒惊异的描述道:成吉思汗发布的训言,目的是在蒙古人中保持和平,规定十分严厉,以致没有人偷别人的东西,也不伤害其他人……他制定了许多好的法令,以确保和平。    
    在分析这个札撒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强调成吉思汗所创制度的作用,而应当把眼光投向大蒙古国历史的全进程,乃至此后元王朝对漠北的继续控制。千户百户等制度的实施开始了草原氏族制瓦解、不同部族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成吉思汗也是深知这个道理的,假如大蒙古国在征服中原后很快将统治重心南移,假如漠北草原没有保持50余年的帝国核心地位,那么草原上部族融合的趋势就可能中止甚至逆转。蒙古就可能成为漠北历史上又一个昙花一现的统治民族,继续走着被成吉思汗所灭的那些大汗的老路。    
    大蒙古国统治的意义在于蒙古贵族在这段时间里不仅继续巩固、强化了千户百户等新的制度体系,而且充分利用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资源——包括物质财富、劳动力等为漠北草原服务,使这一荒远的亚洲腹地进入一个超正常繁荣的黄金时期,也让蒙古人看到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希望。    
    波斯史家志费尼在言及当时草原生活变化的幅度时说:“蒙古人的境遇已从赤贫如洗变成丰衣足食。”这种持续稳定而繁荣的局面,大大促进了蒙古族消化草原各部族的进程,使蒙古族的真正形成更加的稳固和坚韧。


第三部分 征服欧亚 拉近世界征服欧亚 拉近世界

    驻马听·吹    
    白 朴    
    裂石穿云,玉管宜横清更洁,    
    霜天沙漠,鹧鸪风里欲偏斜。    
    凤凰台上暮云遮,梅花惊作黄昏雪。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第三部分 征服欧亚 拉近世界第一章 花剌子模的杀身之祸

    草原部落的统一对成吉思汗来说是他人生中里程碑式的事件。这是对他多年的苦难与征战的最好回报。人心思定,统一安定下来的成吉思汗并没有像人们传说中那样大的野心。虽然“天可汗”的称谓足可以让他再接再厉继续征战,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成吉思汗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对客观形势正确的认识。    
    他心里清楚现在的草原需要的是迅速的恢复和友好安宁的周边环境。此时蒙古民族的强大统一对周边地区可以说是一个威胁,其周边的其他势力是不会不知道的,但却又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无暇顾及这个潜在的威胁。    
    西夏自恃没有完全的实力来消灭这个正如日中天的马背民族,于是就和成吉思汗玩起了胶皮糖的游戏,使成吉思汗来了个六征西夏,这自然是后话。按理说此时最惶恐不安的应该是和草原民族打了几辈子交道的金国,他们利用草原部落之间矛盾而采用打拉的手段已经是炉火纯青,但此时金国的实力远不如前了,最主要他们内部高层的你争我夺,特别是皇位之争已经让他们元气大伤,再也没有精力去管“别人”的事了。作为汉民族的代表南宋,此时恐怕除了江南温和的暖风再没有什么可以提起他们兴趣的了。至于中亚以及更遥远的欧洲,更是不会想到这小小的草原部落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    
    就在这其他人无暇顾及,自己休养生息、积聚实力的几年中,一个突发事件打破了这个相对的安静。成吉思汗的商队被杀了,凶手叫花剌子模。于是,成吉思汗及其他的子孙就是以这个叫花剌子模的国家为突破口。一场席卷13世纪的最大黑色风暴开始了。    
    应该说这个风暴是被逼出来的。蒙古西征花剌子模并非成吉思汗的本意,更不是由成吉思汗挑起的。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先生在《翻开看世界历史》一书中曾客观地分析了成吉思汗西征与经商的关系。    
    他说:“成吉思汗在占领朝鲜、唐古特之后,本想停止扩张。他并没有打算攻占西方诸国,而且想要同花剌子模沙拉和平相处。但是沙拉的一个督统杀了蒙古商人。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仍然是希望和平相处,派使团要求处理杀死蒙古商人的督统。沙拉不但没有同意成吉思汗的要求,反而杀害了使团团长,其余的成员被剃光胡须押出国境。成吉思汗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无理行径,做好准备后于1219年进攻并摧毁了花剌子模。”“沙拉杀了成吉思汗的使者,这是血仇,所以成吉思汗攻打花剌子模,报了仇。”    
    当时的历史正是像尼赫鲁先生书中描述的那样,成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