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在想的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时候就在想的事-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豆。而且,记忆十分清晰。所以,当翻开南海出版公司推出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时,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欢喜。

  仔细想了想,《窗边的小豆豆》魅力何在?为什么会深深地有一种莫名其妙地被吸  
引的感觉呢?

  其实,吸引我的第一个原因是黑柳彻子写出孩子的真实和原貌,准确地说是写出了孩子心灵的真实和原貌,而这种真实和原貌在其他教育方面的书籍里,几乎少见,可在现实生活里,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又都似曾相识过。

  什么是孩子心灵的真实和原貌呢?那就是小豆豆站在窗前跟小燕子说话,久久向窗外张望等宣传艺人,反反复复开关书桌的那些被作为退学理由的行为,反应了一个孩子心灵的真实,这种真实以一种特殊的原始形态展示着:强烈的好奇心,由好奇心引导出来的痴迷态度和沉浸感,由沉浸唤醒的内在学习激情和力量。但在强调统一划齐的学校教育里,课堂教学的种种规定不允许一个孩子跟随好奇心的引导,也不允许一个孩子长时间地沉浸在某种喜好的事物里。孩子这种天然的原始的学习能力不但得不到鼓励,相反会认定为有学习障碍。就像黑柳彻子在《小时候就在想的事》“我是LD”一文中描述的那样,凡是在课堂上异想天开,或牵着好奇心的手,跟着感觉走的孩子都被判为“LD”(有学习障碍)。比如:爱因斯坦,比如爱迪生等等……

  吸引我的第二个原因是黑柳彻子细腻地描绘出:一个得到成人尊重和信任的孩子,怎样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古今中外的教育一直在探索如何开发人的潜能,使每个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而小豆豆遇到的小林校长,则以对孩子的最大尊重和信任,以倾听孩子的方式,开启了孩子心灵的四重门——好奇心,自信心,自尊心和同情心。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育诗话。

  如果把《窗边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我们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遇到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我们成人自身的问题。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经常做一些违反孩子自然成长规律的事,或拔苗助长,或对孩子自身生长出来的各种学习愿望进行乱砍乱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无在意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一点差错,我们就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然后,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以完全对立的态度阻挡孩子独立观察、思考和用整个生命去触摸世界。

  我相信,每个读过《窗边的小豆豆》的孩子,都会梦想身边有一所巴学园一样的学校,在那里能遇到像小林先生一样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校长,这是一个教育梦想,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实现的教育梦想。 
 
 
教育童话:“窗边”的风景独好 
 


 
俞国良  

连载:小时候就在想的事   出版社:   作者:俞国良  
 

  古往今来,“窗边”作为文人墨客孕育灵感和构造意境的一道风景,为人津津乐道,并成就了无数不朽的史诗和巨著。然而,当我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新经典文库,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第1 版)后,“窗边”在我心中被赋予了另一种含义,即如该书作者黑柳彻子所言:这个词给人一种被排除在外围,而不是处于主体地位上的感觉。这种感觉唤醒了我沉睡多年的孩时生活,同时更勾起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与成长的进一步思考!

  童年意味着什么?

  《窗边的小豆豆》告诉我,童年的美好在于可爱、纯真与质朴。在阅读过程中,我经常情不自禁为小豆豆的纯真可爱且又勇敢不比的冒险击掌——她飞身跳入只盖有报纸的粪坑,与自己的小狗洛基相互扮狼而损伤耳朵,历尽困难帮助生理有缺陷的泰明爬树看风景……,这样的趣事在书中俯拾皆是,于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跃然纸上,使人产生温暖般的感动。我知道,这种感动源自一颗被唤醒的“童心”。“也许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童年的影子。”因此,可以说童年意味着快乐。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应把快乐还给孩子,把孩子从单纯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

  学校意味着什么?

  毫无疑问,学校是培养和教化人的场所。惟其如此,学校应该对所有学生都肩负起责任,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这样,对个性极强,或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就应采取独特的教育方法,这里书中的学校——“巴学园”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对于勒令退学的小豆豆,巴学园敞开了大门,不仅愉快地接纳了她,而且还给她和同伴足够的快乐。在巴学园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而决定上什么;孩子们可以在大厅的地上画画,可以光着身子在泳池里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使小豆豆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待人,怎样做人。巴学园作为一所学校成功在于,当别的孩子说,这个学校是破学校时,孩子们一起喊:这是一所好学校。

  教师意味着什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爱心的施予者。当小豆豆与巴学园校长初次见面时,在校长办公室,她一口气对校长讲述了长达4小时关于自己的故事,而校长小林宗作先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孔,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时不时发出由衷的感叹,此情此景,没有一颗爱心是无法想像的!如该书作者承认的那样,倘若在童年她没有遇到小林老师,那么,她的人生轨迹不会如此绚丽多彩,成为日本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作家,是巴学园更是小林校长改变了她的一生。在巴学园,孩子们听得最多的是诸如“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之类的鼓励,而这些话最容易让孩子获得自信。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掌握了因材施教的教师才是最有创造力的老师。

  差生意味着什么?

  在一般人看来,小豆豆是个问题学生,因为她曾经退学。退学的原因是她看见学校书桌的盖子和家里的不一样,便反反复复地开关盖子,还因为每次上课的时候,小豆豆站在窗前与过往的艺人打招呼,有时对窗外的小贩大叫或跟树上的鸟儿说话。显然小豆豆无法接受学校的规矩纪律和守则,老师更受不了小豆豆的好奇和顽皮,于是要小豆豆退学。然而,在巴学园,怪怪的小豆豆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看来,在每一个差生的背后,都有一段被冤屈的历史,差生的自卑和自信是逐步形成的,不断失败的孩子会越来越差,不断成功的孩子会越来越好,这更是一种伤悲与快乐的积淀,而清除这些“积淀物”则需要依靠正确的办学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及与社会科技发展同步的教育体制。

  教育与成长又意味着什么?

  成人对童年的记忆大都是源于孩时的乐趣,遗憾的是成人对孩子的乐趣的驱逐也是毫不留情的。代之而来的是名目繁多的课程、作业、考试、练习等等。书中的小林校长曾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在这种理念下的巴学园,是一个快乐、自由的学校,在这里你可以自己选课上,可以自己选同桌同学,外出郊游孩子自己生火野炊,夜里组织孩子做场捉鬼的游戏,老师弹着钢琴孩子可以随着韵律随意舞蹈……巴学园强调要提供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教育,而不是用特殊的教育内容、规划和要求去选择孩子。教育与成长应是自由与天真的大合唱。诚如小林校长的看法: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日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它们得意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综上所述,与其说《窗边的小豆豆》是基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不如说是对一种成功教育方法的实例展示。孩子从小豆豆身上,看到的就是自己,而成人们则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个教育与成长的老话题,却带给了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一部教师与家长的参考书,却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真可谓“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波波  

连载:小时候就在想的事   出版社:   作者:波波  
 

  我真的很佩服日本那个黑柳彻子。她那本《窗边的小豆豆》不知你看过没有,不声不响地上市,销量却大得很,长期停留在各个书店或网站的排行榜上。现在又出了一本《小时候就在想的事》(南海出版公司),算是“小豆豆”的续集吧,仍然是记录她童年故事的。

  回忆童年的文字也是很多的了,但黑柳彻子跟人家不一样的是,她似乎不仅记得小时候发生了什么,还记得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这个可太不容易了。《小时候就在想的事》  
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想起小时候、还是窗边的小豆豆、我爱着的人们、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想起小时候”是回忆了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一些事,然后是接着对“小豆豆”时期进行了一些补充,“我爱着的人们”主要写写亲情,关于外祖父、妈妈、哥哥等等的回忆。

  最后一部分“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写的不是幸福生活,恰恰相反,记录了她担任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所见到的种种不幸的生活——科索沃的老师教天真的学生辨识伪装成易拉罐饮料的地雷,50厘米长的坟墓埋葬了夭折的婴儿,难民营里的小姑娘问作者有没有带巧克力,卢旺达大屠杀幸存下来的孤儿为父母的死感到自责,还有海地那个12岁的小姑娘在廉价出卖自己,以换得家人明天的食物……真正的幸福是什么,见过了那么多悲剧,黑柳彻子说,幸福就是“能够和家人在一起相视而笑的家庭”。

  如果说《窗边的小豆豆》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尽力与成年人进行沟通,那么《小时候就在想的事》就是站到了大人的立场上,努力地理解孩子。我觉得它是值得阅读的,它不是简单的教化,而是在传递着一种价值观——人与人能够沟通的前提,是有共同的价值观,或者至少能够理解对方的价值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