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从书 俄罗斯诗神-普希金的诗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从书 俄罗斯诗神-普希金的诗歌-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我熟悉的山岗、树林和田野!

  神圣的幽静底守护!我的欢欣

  和相思的见证!我就要忘却

  你们了……直到春天再度来临!

  与《歌者》不同,这首诗以浸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景色感染读者。普希金的恋人在金秋时节离他而去,诗人心中无限惆怅。往日他们在山岗上戏嘻,在森林里漫步,在田野里踏青,这些自然景物都是诗人相思和幸福的见证。而今秋风吹落了白桦与菩提树的黄叶,也吹凉了少年诗人的心。诗中没有一个愁字,但诗人笔下的秋景却渲染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心绪。恋人远去,伤心总是难免的。不过,诗人并不灰心,青春和诗情将伴随他去迎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秋天的早晨》已经表明,普希金的情诗同他的前辈一味悲伤的情调已有所差异。

  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静夜思》中以举头望月遥思故乡的天籁之声写出了难以名秋的乡愁,而普希金也借明月倾诉了他的相思:

  你为何从云层里露面,孤独的、凄清的月亮,并且透过窗扉,把一片

  暗淡的光辉照在枕上?

  你以你的阴郁的面容

  引动我悲哀的游思翱翔,引来那不顾严刻的理性,怎样都难止息的欲望,唉,爱情的无益的苦痛。

  ……

  月亮孤独,诗人寂寞。月光清冷地洒在诗人的床上,激起他痛苦的遐想。普希金或许因为失恋而彻夜难眠。他本想寄情浮云来摆脱恼人的情愫,然而他在窗外的天空中看见的却是孤寂的月亮。它在茫茫的夜空里也找不到知音。诗人问明月:你为何把暗淡的光辉照在我的枕上?莫非你和我同病相怜,需要我知道你的愁绪?而诗人不需要这忧伤的感染,他渴求以理性来解除爱情上的痛苦。普希金是一个爱得执着的诗人,更是一个爱得理智的诗人。他从不会因为失恋而忘却了他心爱的文学事业。诗歌永远是他生活中依依相伴的另一位“情侣”。每当苦闷忧伤缠绕他时,诗神总是前来驱散他心头的阴影。

  如果说,爱的苦涩得用诗歌来宣泄的话,那么,爱的欢乐则是激发诗人灵感的精神兴奋剂。普希金的《致凯恩》这首诗就产生于爱的狂喜之中,堪称“爱情欢乐颂”:

  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

  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在那喧闹的浮华生活的困扰中,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倩影。

  许多年代过去了。暴风聚雨般的激变

  驱散了往日的梦想,于是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还有你那天仙似的倩影。

  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我的日子就那样静静地消逝,没有倾心的人,没有诗的灵感,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

  如今心灵已开始苏醒;

  这时在我的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

  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心中的一切又重新苏醒,有了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对生命中美的体验就更为短暂。美的形象,美的青春,美的感觉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来都是转瞬即逝的。正因如此,那难得的美妙的一瞬才使诗人刻骨铭心。普希金在这首诗中回忆了1819年他与凯恩在彼得堡的初识。那时,诗人与这位姑娘不期而遇。凯恩的美妙风韵霎那间震撼了诗人那颗多情的心。当年,凯恩只有19岁,亭亭玉立如清水芙蓉,青年诗人也风华正茂。具有浪漫气质的诗人对美无疑有一种独特的敏感。可惜凯恩当时对普希金一无所知,因而,他们之间不可能有过深的交谈。少女端庄文静的仪态更引起了诗人的神秘感和钦慕感。他觉得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女,如云霞飘然而至又飘然而去。初识是那样短暂,别离又是那么长久。彼得堡初识以后,诗人不知道,也无从打探到他倾心的少女的影踪。他大有“春归何处,寂寞无寻处”之感。普希金在这以前曾多次经历无望之恋,所以凯恩之于他又将是一朵“昙花”。可以说,诗中“昙花一现的幻影”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接下去,诗人向凯恩倾诉了离别后的思念,回忆了往昔的梦境,诉说了相思之苦,一连用五个“没有”反衬出凯恩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厄运袭来,诗人的心也仿佛处于冬眠状态。忽如一夜春风来,梦中情人又相逢,这怎能不让诗人欣喜若狂呢?它带给诗人的不仅仅是“那美妙的一瞬”更有那生命的狂喜,心灵的复苏,激动的热泪和泉涌般的灵感。《致凯恩》这首诗激情饱满,语句流畅,前后辉映,回环往复,乐感极强。诗的妙处还在于,诗人力求表现一种空前未有的喜悦,却没有单纯地写这种欢乐的心情。它先写恋人的绝伦之美,再写离别后无望的愁思、寂寞和空虚。这些为表现重逢的喜悦作了很好的铺垫,在对比中烘托气氛,抒发激情。诗的第一节好似歌剧中舒缓的咏叹调、中间的部分又如低沉的宣叙调,结尾的部分则是更为奔放的咏叹调。这种起伏交替的结构使诗歌的形象和情感显得格外多彩而丰满,难怪这首诗经俄国著名作曲家格林卡谱曲后,成为俄国最优秀的抒情歌曲并流传至今。“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已成为后世的青年情侣谈情说爱的表达范式。

  普希金是个多情的诗人,但他一向珍重的是高尚的情感,颂扬忠贞的爱情。还是在那首《月亮中》诗人写道:

  啊,情欲的激情怎能够比

  那真正的幸福和爱情

  给予的秘密的美的慰藉?

  普希金爱得深沉、爱得高尚是由于他有一种大海般的胸怀。他的著名的爱情小诗《我曾经爱过你》正是他博大心胸的写照: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

  但愿它不会再去打扰你;

  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地、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

  看过前苏联优秀影片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读者,一定还记得这样一个情节:一群天真浪漫的女战士休息时欢聚在营房里。他们深情地回忆起战前和平的好时光。当有的姑娘为爱情迟迟而来而伤心落泪时,大学生索尼娅为伙伴们朗诵起这首《我曾经爱过你》。在饱含深情的朗诵中,普希金真切而温柔的诗句给身处战争险境里的姑娘们以莫大的安慰。别林斯基说得真好:“在普希金的任何一种感情中,都常常有着某种特别高尚、柔和、温存、芳香和美丽的东西。培养青年人的感情最佳的方法就是读普希金的抒情诗。”尽管,诗人抒发的是爱的情感,但诗中却蕴含着比爱情更为深广的情怀。透过那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闪耀的是高尚品格的光辉。诗的字里行间虽然流动着忧郁,但作者并没有在忧伤中消沉。这就是普希金抒情诗的显著特征与风格。往往在经历挫折之后甚至在挫折之中诗人的内心都迸发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样的诗给读者以力量,使他们振作。下面这首诗最能体现普希金乐观的浪漫主义。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首小诗是普希金在三山村赠给友人奥西波娃的女儿的。它不仅教育青年人要克服困难、乐观向上,还道出了一个生活哲理,这就是:忆旧是一种审美。当人们成功时,回首那艰辛的过去,内心会油然地升起自豪感和幸福感,这样的回忆不是很美吗?而当人们失败时,遥想当年豪情满怀或春风得意的情景,这样的回忆不也是一种很美的精神慰藉吗?哪位老人不津津乐道自己的往昔呢?往事经过情感的观照,总是显得意味无穷。

  人们对爱情的体验是千差万别的,诗人对爱情的表现也丰富多彩。普希金的情诗除了表现喜悦和忧伤、期盼和回味之外,有的还写得十分恢谐幽默:“你是这么忧伤;告诉我,你怎么啦?”“我爱一个人,朋友!”“谁迷住你的心?”“她”“她是谁?克丽采尔?赫罗娅?丽拉?”“不,都不是!”“那你是向谁奉献了心灵?”“唉,她呀?”“你太腼腆了,我的好朋友!

  他请问,究竟你为什么如此难受?

  是谁在阻挠?丈夫?父亲?当然啦……”“都不是。”“那怎么?”“我不是她的他!”

  《她》这是两个朋友关于“心灵秘密”的对话。朋友甲看到朋友乙满脸愁去,却不解愁缘何在。经过你问我答之后才得知忧愁源于单相思。这首诗在技巧上采用了类似中国相声艺术抖包袱的手法,谜底的揭开便给读者带来了愉快的笑声。诗歌运用一问一答的方式,通俗易懂,生活味浓。从这一诗歌小品中也崭露出诗人卓越的喜剧才华。

  普希金一生中有许许多多亲密朋友,他们在诗人遭遇困难时给予过多方面的帮助和关怀。因而友谊也是普希金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是他咏唱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他众多的朋友中奶妈阿丽娜·罗季昂诺夫娜无疑是最亲密的一个,她从诗人童年起就一直陪伴着他。普希金为她写过几首诗,怀念这位慈爱的老妈妈。最著名的有《冬天的黄昏》、《给奶妈》。前一首表现了诗人与奶妈在米哈依洛夫斯克村相依为伴的情景;冬天的傍晚,北风呼啸,阴暗渐渐笼罩了天空,雪花漫天飞舞,诗人在读书,奶妈在纺车前劳作,为了解除奶妈的疲劳与寂寞,诗人提议小饮一杯,还请她唱支山歌,诗人亲切地称奶妈为“我不幸青春的好友伴”,表达诗人内心对老人由衷地感激和信任之情。后一首诗《给奶妈》则是诗人对已故去的奶妈的深切缅怀:

  我冷酷的岁月的伴侣,我年迈的老妈妈,亲人!

  你独自在荒野松林里,久久地,久久地等我来临。

  从这些亲切而悲伤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诗人与劳动人民亲密无间的关系。

  《给普希钦》则表现了诗人与老同学,十二月党人的深厚友谊。当诗人被禁于普斯科夫的庄园时,“珍贵的友人”和“最早的知交”普欣来看他,以那清脆的马铃声给诗人带来了难得的欢乐。后来,普欣被流放西伯利亚,诗人想方设法把他的诗《致西伯利亚》带给了他,诗人要用自己的歌声温暖友人的心。

  《十月十九日》是诗人写得最动情的“友谊颂”。10月19日是皇村中学开学的日子,诗人及其同学在毕业后每逢这一天都要聚会相庆,这已成为他们的一个传统。由于诗人被逐出彼得堡,他无法与京城的老同学老朋友欢聚一堂,便只能在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怀念。诗人通过想象展现了友人重逢的场面:涅瓦河畔的同学们举杯相邀,共叙离情,他们一定会提起普希金的名字。满月的秋夜触发了普希金对中学时代的回溯。诗人回忆起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他追悼他们班的吉它歌手,又寄语远涉重洋的航海家,更思念远在西伯利亚的革命党人。遥想当年,同学们一起“谈谈席勒、谈谈名誉、谈谈恋爱”,旧日的友情唤起诗人多少美好的回忆。普希金对真挚的情谊将永久长存深信不疑:

  朋友啊,我们的联系是美丽的!

  它自由、无忧、坚定而永恒,它象灵魂一样的不可分离,在友好的缪斯荫护下交互滋生。

  无论命运使我们怎样遭劫,无论幸福把我们向哪儿导引,我们不会改变:整个的世界

  对我们都是异域,除了皇村。

  普希金写出友谊的真正内涵:无论是成功还是失意,都不忘朋友,同甘共苦才算真正的兄弟。这首诗兼有颂诗和叙事诗的风格,把抒情与怀旧融为一体,格调高昂,气势酣畅。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大自然是抒情诗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之一。普希金一生有很长时间居住乡村、山野或海边,他是真正的自然之子,更能同自然对话、与它勾通心灵。普希金虽然是写景壮物的大师,但他描绘和歌咏自然的诗作总是充满着作者的感情,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几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