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精神领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男人的精神领地-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这不用责怪,在她们大脑进化中,确实少了一个“定位仪”。    
    女人方向感虽然不强,但她们大脑左右半球的连接神经却较男性发达──女人的语言能力远比男性强。而且,女人可以毫不费力地同时做两件事,而且两件事都会做得很好。她们可以一边织毛衣,一边拉家常,一边倾听婴儿的哭声……    
    女人特别注意细节。    
    她们可以遗忘来访客人所托嘱的大事,但能记住客人纽扣的颜色及皮鞋的样式。所以,不妨提醒一下第一次上门的女婿,在丈母娘面前一定得修好边幅。    
    女人喜欢购物。    
    她们逛商场的专注力与持久力是男人根本无法相比的。泡一天商场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购物是她们欲望满足和发泄不满的方式。男人除了容忍之外,一定要善于找好购物的替身,专门为她们安排购物的“娘子军”,才可乘势逃之夭夭,免除“陪逛”之苦。    
    女人喜欢交谈。    
    由于“语言脑”特别发达,交谈成为她们与外界沟通的第一需要。女性的交谈,不讲究地点和时间,不像男人一定要在茶楼或者办公室。哪怕在街上相遇,“会谈”也至少一个小时。千万别以为,她们谈论什么国家大事,其主题大凡都是孩子和男人。孩子在女人心中,重量是男人的两倍。    
    女人喜欢打扮。    
    打扮是女性身体语言的延伸。女人有丰富的表情:高兴时,可以手舞足蹈;悲痛时,可以嚎啕大哭。西班牙人奥斯罗在《两性之间的争吵》中说“女性每天会用语言、手势、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动作表达20,000个交流符号,而男人7,000个交流信息已经嫌多了。”应该说,女人是天生的演员。    
    女人特别能忍耐。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维持在较高水平时,雌激素会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而这种“减压装置”,男人就十分缺乏。有专家说,女性的嚎啕大哭是对男人的“情绪讹诈”,这不一定正确。但另一种解释是:女人的哭泣是发泄不满和压抑,排泄体内的有害物质,换回心理的平衡,这恐怕多少有些道理。    
    千万别认为,掉眼泪是软弱的表现。其实,男人如到伤心处,不妨学学女人的方法。    
    所以,当男人面对这些“性别差异”时,千万不要用拳头说话。只有懂得了女人进化的特点,才可能减少面对“河东狮吼”的尴尬。    
    


第三篇  走出丛林生命十字架

    人,第一怕黑暗,第二怕陌生。    
    ——阿颂    
    如果我们承认婚姻是生命的一种形式,那么,婚姻就遵循“发生─发展─死亡”的生命法则。    
    如果我们承认婚姻是生命的一种形式,那么,维系婚姻生命只能是婚姻的两极:亚当与夏娃的重新调整。    
    在婚姻链条的两端,包含了生与死的联系,爱与恨的联系。只要我们承认婚姻是一种鲜活的生命,那么生命就会不断运动与变化。    
    人们常赞誉美满的结合,却从不赞美痛苦的离异,为什么呢?    
    脱 轨    
    人类的离异和动物的离开有着本质的区别。离异的悲哀,更多体现了人类情感的社会性:    
    ──离异带来失落感    
    这是人自找的麻烦。俗话说,离异会带来对过去的回忆,对过去的依恋,对过去的评价。在回忆、依恋和评价中,但凡美好的东西被毁灭以后,就会产生深深的遗憾。沉重的十字架,使离异的男人和女人在离异后的很长时间里,摆脱不了感情上的羁绊。    
    ──离异终止了生命的连接    
    弗洛伊德说,“离异是终止了自己生命的延伸。”如果离异之后再婚,又有了新的生命,新旧子女间就产生了“生命连接的错位”,这也是离异再婚家庭摆脱不了的痛苦。    
    一旦婚姻链条被打断之后,这种血缘延伸的家庭秩序就被破坏。    
    男人不愿离婚。    
    江湖顺口溜说:“家里红旗不倒,外边彩旗飘飘。”离婚包含了男人无法弥补的损失。日本人渡边淳一在《男人这东西》中说:“离婚并非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个人关系,而是双方家庭之间的社会契约。尤其是具有显赫背景的女性。”    
    女人也不愿离婚。    
    离婚中断了情感上的亲子关系。女人把孩子看成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可以说,一些在不幸婚姻里挣扎而不愿离婚的女性,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孩子。    
    再 婚    
    离异的沉重代价──男人和女人背上了生命的十字架。    
    离异后的男女总要寻找新的配偶,而新的配偶在男女的心里都不再是天生的“绿宝石”。    
    在婚姻问题上,人有点像猴子:得到的东西是不好的,失去的东西是最好的;属于别人的东西是最好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不好的。再生的“绿宝石”,永远没有天然的晶莹剔透。    
    当然,另一种情况是:当男女双方真的无法继续面对彼此的“明天”时,选择离婚,也许是最正确的抉择。    
    那么,什么是“真的无法过下去”?    
    其一,一方有人格上的缺陷;    
    其二,一方有品德上的缺陷;    
    其三,一方有性功能的缺陷;    
    如果真到了各奔东西、天涯一方时,男人和女人也不要以为天快塌了。婚姻如此,万事亦然。旅途总不都是坦途和鲜花。    
    每读新闻,为情而跳河、为离婚而跳楼、为失恋而吸毒者大有人在。    
    一个人活着,应该有一种眼光。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除了南方有北方。这不仅是思维方式,而是一种胸怀。    
    不必把自己做过的每一件事,尤其是错事看得过重。过多的内疚,会泯灭通向未来的勇气。    
    过多的包袱,就会有过多的犹豫;过多的犹豫,就会有过多的失误,从而形成“雪球趋势”。以此循环,永远摆脱不了生命的怪圈……    
    


第三篇  走出丛林心灵的雨季

    传统的价值观造成了心理上的平庸和消极,使人处于“人与不才”之间,形成一种“东方式的嫉妒”。    
    ——郑晓红    
    人类早在一九六九年就登上了月球,随着尼尔·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土地的脚步声,我们终于发现,只有我们这颗蓝色的星球上才孕育出高智能的人类,生命是何等的尊严与可贵。    
    我们的眼光也扩大了:地球之外还有更精彩的世界,人类是伟大而渺小的生灵。    
    我们的眼光更深邃了: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地球村”应该是所有地球生物的美好家园。    
    当世界变得更加绚丽而五光十色时,既显得自信,又显得孤独。    
    融入心灵    
          
    当我们以极大兴趣关注身外的世界时,我们更应以极大兴趣走进我们的心灵。    
    人类很少了解自己,很少全面了解自己,更少公正了解自己。当我们摆脱了贫困,当我们挣脱了精神的桎梏,当我们无须为一日三餐而竭尽脑力与体力的时候,过剩的精力,成就我们“精神创造”的基石;当我们可以自由表白真实的思想、可自由呼吸天地之灵气时,我们中国已经进入最为安定与昌盛的时代,更应该静下心来耕耘我们的“精神家园”。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当一个刚刚摆脱贫困又处于急剧转型期的社会,自然免不了会有孩子学步的样子,走起路来并不十分平稳:    
    ──当金钱成为人们贵贱与成败的惟一标准时,我们就放纵了身体而萎缩了精神;    
    ──当“物欲横流”演化成一种时尚时,“法拉利”的胜利就是“凡高”的贬值。我们从不拒绝物质文明,而支撑物质文明的基石,恰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力。    
    ──为什么当“成功者”在拥有一切之后,在香车宝马与深宅大院里发现一个最为简单的法则──上帝“公平论”:赢得了财富,丢失了心灵。    
    人类对自身的陌生化与对心灵的疏远化是上帝对人的惩罚。    
    古人说,其为圣者,忠孝常不能两全。德国诗人歌德说:“人像一个蒙昧物,不知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我们对世界知之甚少,对自己知之更少。”    
    我们“搬家”搬掉的恰恰是人与人的沟通、相容与和谐。儿时看《红楼梦》,看不懂“元妃省亲”的那一回:为什么元妃会面对奶奶和爸妈泪流满面地说:“你们把我送到那见不到人的地方。”元妃何故说出此言?俗人以为,身为贵妃,享尽荣华,该为何等幸事。然元妃却备感凄苦,其声切切。心灵之痛,可见一斑。世间事,总有惊人的相似:古有“深闺怨妇”的诉说,今有“富姐夜阑”的孤独。    
    面对阳光    
    为了不成为最终的“麦田守望者”,我们的心灵应该从田野中走出来,从高楼大宅中走出来,从残夜孤灯里走出来,从霓虹灯的光环中走出来,与自然亲近,与人们亲近,与佝偻的老人亲近,与儿童的笑声亲近……    
    清纯为什么是美丽的,因为清纯是一泓溪水;童心为什么是美丽的,因为童心没有世俗与偏见;盲人的眼睛为什么是美丽的,因为它看不见冷酷与邪念……    
    人类,从原始时代开始,其本质就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    
    但凡我们眼光转向高等的哺乳类动物时,就不难发现:大象群可以集体哺育失去母亲的小象,它们的族群才得以生存、繁衍与壮大;狮子也会收留离群的幼狮,使它们的基因得以延伸。在动物的生命平台上,展现了群居种族的本能。    
    人的生命不仅短暂,而且不可逆转。或者说,人生就是“只过一次”的过程。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是对“只过一次”的觉醒与顿悟。    
    争取物质文明与精神健康的生活是人的最根本的权利。建设我们圣洁的“精神家园”是建设人类社会的重要标志。人以及人性化的管理第一次写进了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关心人的生活、关心人的成长、关心人的需要无疑是一个开放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关心人的心灵、关心人的心理健康,是社会肌体健康标准的一次飞跃。健康已不仅仅是医院的职责,生活已不仅仅是吃饭与睡觉。人应该成为生活的中心、社会的中心。    
    悲哀需要诉说,孤独需要交流,不幸需要互助,人格需要平等,生命需要尊严等等,这是当今现代社会的人性宣言。    
    心灵,应该面对灿烂的阳光。    
    


第三篇  走出丛林人生的“好望角”

    阿拉伯的一个古诗人说:“地上的天堂是在圣贤的经书上,马背上,女人的胸脯上。”这句话倒是老实的供状。    
    ——鲁迅    
    时间,是人生的天秤。    
    上帝赐予穷人和富人,位高者和卑贱者同等的时间,上帝是公平的。那“真想再活500年”,也只能在歌中唱唱而已,现实中,百岁者也寥若星辰。     
    在短暂的生命历程里,高贵与平庸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漩涡。    
    把握现在    
    聪明的人,不停留在“昨天”,也不总幻想“明天”。    
    把握住现在,感叹也罢,惋惜也罢,日子总是要过的。时间不因回忆而增加长度,时间也不因幻想而增加厚度。时间是公平的,正像“上帝”是公平的一样。富人、穷人、男人、女人,在时间的面前人人平等。面对来去匆匆的人生,要把握好人生的“好望角”。    
    对于过去,不要太多的回忆。回忆会带来伤感,回忆会消磨意志。谁都知道,年轻人想未来,老年人想过去,回忆是衰老的象征。    
    对于未来,不要太多去想象,去描绘。未来是人们最喜欢听的神话,是精神的兴奋剂。小青年之所以活得很好,他们并不夸饰未来。成就感很强的人最悲伤,他们总以为,昨天的经验加上今天的奋斗,一定有一个光辉的明天。实际上,生活从来不是数学上的加减法。    
    最重要的是把握今天,一步一个脚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要事小而不为,大事总是从小事做起。不要嫌走得慢,走得慢比不走要好。不要羡慕别人,羡慕是自卑的体现。走自己的路,不东张西望,不要回头。不要先问结果,要先问努力。不要先问收获,要先问耕耘。徘徊不要太久,机会是为有心人发放的“通行证”。    
    徘徊,是生命流动的喘息,是对机遇的等待。徘徊,应是歌唱中的休止符;机遇应是重放的《大风歌》。    
    人生有欢乐,也有痛苦。生命有流动,也有停止。    
    我们所说的徘徊,不是一味的哀叹,一味的怨天尤人。真正意义上的徘徊,是每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