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地之灯-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便亲吻少年的额头。晚安,简生。
  月光之下,记忆与时间都得以凝固。
  他不知道,除此之外,生命中还有什么更为美好。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发生。
  16
  他已经长久没有跟母亲联系。直到十八岁生日那天,接到母亲的电话。在电话里面,母亲说,简生,回家来吧。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给你做了晚饭。
  简生皱了皱眉,没有说话。
  母亲在电话那头传出乞求的语气,简生,我们是母子……今天是你的生日,请你回来,好么。
  简生略有犹豫,还是答应了。
  他从淮的家里走出来。已经记不得有多久,他没走出过淮居住的校园。城市依旧是喧闹的,他独自走一大圈,回到家里。
  桌上摆了新鲜的饭菜。客厅里的电视在没有开灯的房间里闪着变幻不定的荧光。一个接一个的广告。母亲刚好从楼顶上下来,看见他,便带着笑容对他说,我刚刚浇完花。你种的茉莉和栀子,全都开得很好。
  母亲不知为何,笑容非常疲惫,看起来令人揪心。她轻轻对简生说,来,坐下来吃饭吧。
  她从厨房里端出一个漂亮的圆形纸盒。里面是生日蛋糕。剪掉红色的塑带,揭开纸盖,闻到香甜四溢的奶油气味。颜色鲜亮诱人。上面用樱汁酱写着,简生,生日快乐。很贵的一个蛋糕。母亲絮絮叨叨地说,这是我提前订好的,下午刚刚取回来。
  简生看着母亲的脸,细细的皱纹盘绕在额上,仿佛是光阴粗糙的舌苔,舔噬着命运辛酸的味觉。带着疲惫的愉悦,却因了富有岁月的质感,看起来更加令人于心不忍。
  一切都过去。再也不需要相互苛求,中伤。那些彼此都将自己对命运的怨悔发泄给亲人的日子,终将被原谅。那一刻简生发现自己一旦面对温情就将难过。他的成长当中,还从来没有认真对待过自己的生日,甚至在十二岁之前他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简生切下一块蛋糕,给母亲,然后自己也切下一块,安静地吃。
  母子之间依然没有对话。盲目的进食使得心智愚钝,他渐渐觉得不再那么难过。
  吃完蛋糕晚餐,简生帮母亲洗好碗,扫了地,上楼看冬天的夜景。他诧异地看到楼顶的花园没有荒。不知道母亲在自己离开的日子里,花了多少时间照料。简生再次像过去那样,用铲子疏通花圃的排水洞。修剪花草。站在栏杆边俯看城市华灯初上。下楼回书房看了几篇散文。清理了一下画具,丢掉几管干瘪的颜料。忙碌了两下再走出房间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十一点了。
  他来到主卧室门口,门关着。他站在门口,不知道母亲是不是已经睡了。他站在那里犹豫不决。是否应该敲开门,对母亲说一声晚安。这么长久的隔膜之后,他们已经变得陌生人一样生分。
  最后他还是没有敲门,犹豫之后,走回了自己的房间。房间里的卧具全是干净的,带着洗涤剂的气味,以及规整的折痕。是这么郑重其事地准备好,迎接他的回来。他心中忽然一阵心酸。
  他关上灯,准备睡觉。躺下去不久,敲门声却响了起来。母亲在门后面试探性地问,简生,你睡了吗。
  简生说,进来,门没有锁。然后他从床上坐起来。母亲走进房间来,坐在他的床边。
  简生,这些日子,在老师家你过的好么。
  一切都好,生活很安静。
  简生,你想过回学校读书么。
  ……我会回学校的,但是我想要考美院。我这个样子,也是没有办法考普通大学的。老师也对我很有信心。只要这么坚持画下去,我想我考上一所顶尖美院是没有问题的。
  那就好,你有明确的路可走,让老师多帮你。
  恩。她一直都在帮我。
  简生。母亲忽然声音有些哽咽。你已经十八岁。我想,也许是应该送给你一份财产的时候。
  简生心里有所震惊。为什么?我不需要任何财产。他说道。
  简生,你听我说——母亲伸出手轻轻抚摸简生的头,简生有些不解地望着母亲,这应是母亲第二次抚摸他。而第一次,还是十二岁夏天的乡下,第一次见到母亲的那个傍晚——我给你这把钥匙,你千万保管好。在新加坡的花旗银行,有你的保险柜。那些财产,供你自立所用。
  少年诧异之极,他问,为什么,有什么事吗?
  母亲笑容悲漠,她说,不,什么事都没有。这只是你的生日礼物。你长大了,这些本来就是为你而准备的财产,我只是想在你这个生日交给你。简生,你要懂得好好去生活。不管遇到什么事,要记得不可轻生。
  她说,要记得不可轻生。这句话刺中少年的软肋。
  简生回答母亲,我现在和淮一起生活很幸福,我很珍惜。你不用担心。
  这就好。母亲说。
  晚安,简生。母亲站起来,走出房间。
  在房间门口,她忽然转过身来,定定地看着他。简生,你可以原谅我和你父亲么。
  他听到母亲说的话,胸口阵阵锐痛。简生抬起头,眼睛注视着空洞的方向。他低低地回答,我们本来就是亲人,没有相欠,谈不上原谅。我是你们的儿子,我只希望你们都幸福就好。若要说原谅,我也希望你能够原谅我。我曾经说过,你是母亲,我本应该爱你。
  母亲没有说话,转身离去。
  一切再次遁入寂静。他在黑暗中长长地呼吸。他知道,一切都过去了。就在刚才,彼此终于能够原谅。
  这十八岁生日的夜晚,简生又再次梦见了童年时代的生活。
  那仲夏的月光照亮了一泊泊梦境一般的湖,水面如镜,闪烁丝帛般的柔润光泽。在婆婆摇扇子的吱吱呀呀声音中渐渐入睡。
  到了冬天,大片的水域已经凝结成冰湖。在月色之下呈现金属般的暗蓝色泽。芦苇穗子随风摇晃,像是挥别那些悲郁的岁月……
  此夜过于短暂,来不及将逝去岁月里面的美好一一回顾便已经消失了。天又亮了。简生醒来,望着白色的天花板以及边缘镶嵌的榉木浮雕,淮不在身边,他心里一阵怅然。没有将辛香的花朵折下来盛满洁白的瓷盘,淮不会在清香中睡醒。少年要回去,他想念她。
  母亲在餐桌上备好了早饭。她从厨房里面端出牛奶,看见简生起床。她说,简生,吃饭么?
  简生刚洗完脸,本来准备走,但是他知道母亲这样做早饭是难得的事情,于是他说,好的,我吃早饭。
  他喝牛奶,剥鸡蛋。母亲坐在简生的对面,凝视着少年已经轮廓分明,线条刚硬的脸。与多年之前的父亲一模一样俊朗。这是她的骨肉,被年轻而残忍的父亲遗弃在路上,又被人捡走的无辜生命。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该离去的已经离去,不该消失地却也消失。
  吃完饭,少年放下碗筷,说,妈,我回去了。
  母亲苦笑着。这个孩子在他的家里对母亲说,他要回去了。终究,少年心里没有承认这个就是他应该回去的家。
  母亲不便说什么。她平静地回答,好的,回去之后,跟老师好好画画。她絮叨的语气,仿佛是在卑微地安慰自己一样。
  少年站起身出门,母亲又连忙过去,靠近他,为他理理衣领。她念叨着,生生,要乖,跟老师一起,要好好生活,自己照顾好自己……明白……?母亲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很轻很轻,有着令人揪心的颤抖。
  少年只觉得难以忍受这番颇带惜别之意的场面。他点点头,转身走出了家门。
  17
  少年不久后回到学校继续上学。学校对他来说已经是在陌生不过的地方了。那些桌椅和课本,仿佛早就不是他的世界。他既然打算报考美院,成绩也就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了。淮给他找了这个美院里面参加考生试卷评审的老教授,专门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辅导。
  那天上课,教授照例是让画一组静物。简生在画的过程当中,画面的大关系处理得很好,其他物体的色彩也都抓得很准,然而唯独放在三角构图顶点的那只玻璃杯他无论如何也画不好。简生反复修改,但怎么也不对劲。高光处钛白的覆盖能力有限,画面越来越灰。他胸口的伤阵阵发痛,如同有什么不祥的预兆。疼痛使得他的注意力涣散,整只玻璃杯的连形状都越来越走样,那颜色更是越改越灰,已经无法再下笔。
  教授反复说,不行,重画。不行,重画。到后来,老师扔给他一摞纸,命他一直画,直到把酒杯画好为止,直到记得住这种角度的玻璃杯的画法为止。
  学生们都已经纷纷完成了作业走人了,简生还是坐在那里画,越画越糟糕,老师也越看越挑剔……画纸上已经密密匝匝画了很多只酒杯,老师一律说不对,还是不对。简生讨厌“背”画,他认为这简直就是对绘画的侮辱,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笔触。到后来他已经画得要疯了,教授仍然铁着脸让他继续。
  他捂着胸口对老师说,我不舒服。那个老教授说,那就去休息十分钟,然后再来画。
  简生以前在淮那里画画的时候,每当他找不到感觉,淮都会彻底让他停下来休息,转移注意力,而次日一来他总是感觉很顺手。可是这为了考专业的强化训练却完全不是这般轻松,与考一门数学或者物理并无两样,有符合评卷老师眼光的理论绘画规则必须遵循。
  那位老师在他耳边不无骄傲地说,每年为了考美院,都有好几个学生要在这里画哭。但是熬过了之后考上美院,没有一个不笑逐颜开的。我对你严格,是对你负责。
  最后简生终于妥协,按照老师的说法给玻璃杯打高光,勉强交差。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一路上想着还有十几个速写和一张限时的素描大调子要完成,他只感到又累又困,胸口的伤越来越痛,心情沮丧到极点。
  他拦下一辆出租车,赶回淮的家里。一路上他只觉得胸口哽得发慌,十分疼痛。他下车就快步冲上楼梯,慌张地敲门。
  淮打开家门,反常地伸出手抚着他肩膀。欲言又止。
  他奇怪地望过去,便赫然看到一直都呆在新加坡的舅舅此时坐在沙发上。神色凝重。
  简生只觉得心跳狂乱。他紧张而局促,感到嗓子中哽咽着酸涩,就这样他看着舅舅将一个大的信封递到自己手上。舅舅说,简生,你母亲让我找到你,把这个交给你。请你自己打开它。
  简生疑惑而颤抖地打开来,看到一份公证遗嘱,两份以舅舅的名义开户的存折,一封厚厚的信,还有一只小钥匙,与生日当晚母亲交给他的那只一模一样。
  他只觉得胸口刺痛,微微晕眩。他未曾料到,十八岁那晚,竟然是最后一次见到母亲。
  在走私腐败专案调查中,包括母亲在内的一系列相关的企业人,军政要员,海关官员等等都因走私和贪污受贿等行为被提起公诉。母亲的几乎全部企产和私产都已经被没收或者公开拍卖。东窗事发那段时间,所有牵连人都拼命活动,一直还在抱有平复这场风波的希望,或者尝试逃脱。母亲因为害怕简生受到刺激,在结局已定之前,从未曾告诉他。结果一切枉然。她必须要接受自己的宿命。
  在那叠厚厚的信纸里,简生饱含疼痛地读到母亲的遗言。
  简生:
  我原以为事情最终会平息,一切难关都会度过,也不想让你的心境再受到任何打扰,于是一直以来对你隐瞒。然而事与愿违,终究有些事情我们无法避免。妈妈的确是不会有勇气面对后半生的牢狱生活的。只是希望,你能够好好的生活下去。
  简生,妈妈自认不是一个好母亲,不论是生下你之后对你的抛弃还是重新找回你之后对你的抚养不善:毕竟,妈妈在性格上本来就不是安宁的人,在几十年当中的波折经历中我一直都未能获得某种安和并且没有抱怨的心境,这种对于命运的不甘和怨恨,甚至央及你的成长。在把你带回身边之后,固执而愚蠢地认为我已经有经济能力和条件提供给你,弥补你童年的缺失,因此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要你按照我的意志来成长。而今反省起来,我的确是将自己未曾实现过的目标强加给你来实现……生于那个时代的父母,大都有这种不幸。然而这更是我身为一个女子,身为母亲,最大的悲哀。
  在把你带回到城市之后的日子,在和你共同度过的生活当中,尽管妈妈经常不自觉地对你表示出一些长辈不应该有的怒燥,但是,平心而论,生生,你让妈妈体验了做母亲的快乐和骄傲。在今天这末路上回忆起来,这短短几年,你的存在的确是妈妈一生最终的,也是唯一的满足和骄傲。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拥有一条血脉,一份生命延续在自己的子女身上,是在挣扎在这尘世中为父为母的人们的唯一快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