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荐书栏目vol9-蔡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斗荐书栏目vol9-蔡澜-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平均消费并不便宜,如果不吃东西,傍晚时可叫杯酒,在那个大阳台中俯望维多利亚海港和周围的大厦,与朋友聊天。

    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那么一个INPLACE,让一堆不喜欢的士高嘈杂的人聚合,又没有兰桂坊那种吵架和闹事的担忧,漂亮的客人你看我看你,喝杯酒、抽抽烟,是一个好去处。

    图片说明:

    蟹盖肉多味美,绝不欺客。

    牛肉面落足材料,贵得有道理。

    玛丽、安东涅由各种法国甜点组成,卖相可爱。

    印度薄饼可当前菜享用。

    泡饭是沪、日式合璧之作,别有风味。

    “SEVVA”是饮食消闲好去处。

    椰椰咖喱

    地址:中环德己立街荣华里8号

    电话:25236911

    “椰椰咖哩”开在兰桂坊巷子里,最初是大排档式,后来把桌椅摆在外面,更受喜欢露天饮食的洋人爱戴,生意愈做愈旺。

《》  第一部分 中环(11)

    一个下午走过,遇店东站在门外:“试试看吧,看我有没有骗鬼佬。”

    这句话倒吸引了我。一向认为这一带的饮食正如他所说,除了数十年前常到的“巴黎咖啡”之外,很少涉足。反正是吃一次失望一次,不再来,也没有什么损失。

    印度师傅前来表演拉茶。这种饮品,要加些姜汁才地道,香港人不太欣赏,只要求糖和炼奶,失去原味。

    看餐牌,有马来菜和泰国菜两种选择,后者还是去九龙吃吧,要了一个叫古马咖喱羊MuttonKorma。咖喱味道偏甜,羊肉不是煮熟后再淋咖喱,而是混着烧成的,炆得软熟入味,很下饭。不如叫一块印度飞饼,撕开点咖喱,看到周围的食客很多人都点这道菜。

    接着上桌的苏门咖喱牛BeefRenuang就更精彩了。一般的咖喱只是用花生罢了,这里用开心果,更香。味道也带甜,我没有问题,不爱吃甜的人,点这两道菜,先得声明别下糖。

    马来干炒米粉用的是极细的新竹米粉来炒,配料多,汁入味,很不容易。

    有了信心,点一道泰国菜青咖喱鸡试试,发现也很正宗。

    店很小,问老板说:“又卖泰国菜,又卖马来菜,用了多少个厨子?”

    “分两班,马来和泰国各一半,加起来一共十五个人。”他说。

    哇,还要捱贵租呢。听老板的口音,是个印尼华侨:“怎么不卖印尼菜?”

    “道理就那么简单,印尼菜给客人的印象没有泰国菜和马来菜那么好,我试过,卖不成,只有改这两种。在香港,穷则变,变则通,学到很强的生存能力。我做的生意,白天卖人,晚上卖鬼。”

    “这话怎说?”我问。

    老板笑了:“中班做中环的香港白领,晚上外国游客聚集嘛。”

    图片说明:

    苏门咖喱牛BeefRendang的咖喱用开心果做料,味道更香。

    1马来菜古马咖喱羊MuttonKorma是把羊肉混着咖喱烧成的,又软又香。

    2马来菜做得好,泰国菜也到家。这道青咖喱鸡就很不错。

    3马来干炒米粉用料讲究而且丰富,值得一赞。

    4店中的印度师傅在拉茶。

    佳肴馆

    地址:中环添美道1号中信大厦101室

    电话:25015886

    十年前,“佳肴店”已是城中话题,当年经济萧条下,店东区伟民在湾仔开的中西餐厅仍每天爆满,最后一连开了六七家分店,都是他亲力亲为的成果。

    经“沙士(SARS)”一役,加上金融风暴,“佳肴店”收缩。区伟民沉寂了一时,当今东山再起,先在中信大厦开了一间小小的旗舰店,叫为“佳肴馆”,接着又到处开分店去也,实在勇气可嘉,也是香港奇迹之一。

    店没有从前的那么大,中午时卖碟头饭,客人踏了进去,还以为是什么茶餐厅,但是懂得欣赏的,会来点一些旧店做得出名的佳肴。

    士多啤梨排骨是他们首创的,排骨先炸得酥脆再去红烧,上面铺着士多啤梨片,再淋由士多啤梨和其他材料制成的酱汁,味道很特别,最受小朋友欢迎。这道菜出现之后,其他食肆纷纷抄袭,以水果入馔的作法,风行一时,但做得都没“佳肴馆”好。

    另一名菜是古法茶香太爷鸡,把鸡烟熏得入味,香气扑鼻,皮很好吃,肉更柔软,连我这个不太喜欢吃鸡肉的人,也感兴趣,夹多两块来送酒。

    虾酱猪颈肉蒸豆腐是用蒸五花腩的做法演变出来。五花腩把怕肥的食客都吓跑了,用了猪颈肉就能吸引上班的女士;其实猪颈那个部分,肥肉混进了瘦肉,一样腻。我们只求美味,这里用的虾酱精挑细选,很惹味。觉得太咸时,又有豆腐来中和,我最爱吃这道菜。

《》  第一部分 中环(12)

    茄子一般味淡,用肉酱来烧或炆最适宜,但如果连肉酱也嫌肥,可以叫他们的梅菜蒸茄子,再淋上蒸鱼的生抽,就完美了。

    中午去吃,还有各类点心,推荐他们的猪膶烧卖,这道点心只剩下“陆羽”和“莲香”有得卖。在这里做的,两片猪肝又大又厚,吃得过瘾。

    “佳肴馆”还是保留着一群旧店的老臣子,再加上店东区伟民亲自的监督,一些怀旧菜像鲮鱼饼、古法炆羊腩等,都有水准。

    中信大厦的四楼,区伟民还开了一间法国餐厅“逸庐”,招牌菜有威灵顿牛柳、烩羊膝等等,价廉物美,也可推荐。

    图片说明:

    1“佳肴馆”还有好些怀旧菜乡客,图为鲮鱼饼。

    2猪膶烧卖的猪肝又大又厚。

    3士多啤梨排骨以水果入馔,独辟蹊径,大收旺场,各家争相仿效。

    4古法茶香太爷鸡引得人连肉带皮全干掉。

    5虾酱猪颈肉蒸豆腐见“精”不见“肥”,最合怕肥女士心意。

    五龙粥面茶餐厅

    地址:中环租庇利街17…19号

    电话:28518861

    常去湾仔春园街吃东西,就没有走过隔一条的利东街去,原来在五十一号,有一家叫“五龙粥面世家”(现已搬至中环,名为“五龙粥面茶餐厅”)的餐厅,所做的鲜虾云吞面,得到旅游发展局举办全港第一届“美食之最大奖”的面食组冠军,今天专程去试。

    墙壁上写着“首创凤肝鱼翅水饺”,既然是“首创”,非试不可。一位相貌端庄的女士走过,大概是老板娘福婶吧,就向她要一碗试试看到底是什么味道。

    “卖完了。”福婶说:“凤肝,就是鸡肝而已,你不如来一碗普通的水饺吧。”

    好,上桌,一试,味道果然不错,绝对不普通,水饺爽脆,有咬头,馅鲜美,很久没吃过那么好的水饺了。

    至于汤,店里强调田鸡汤,就不如传统的大地鱼来得惹味,但可以吃出是不带味精的,这已经非常难得。

    再来得奖的鲜虾云吞面,已有一碗水饺汤,就来一碟干捞的。面条做得很好,碱水味也不攻鼻,但是很老实很老实地说一句,没有我想像中的好,这是我的偏见,因为面不是用猪油拌的,不可能有昔时云吞面的香味。至于云吞,可能是手下渌得过熟,太烂了。如果你去“五龙”,我建议你还是叫水饺面好过云吞面,不然来一客双拼也行,两种饺子类,可以互相比较一下。

    店里还有一味出名的菜,那就是炸鲮鱼球了。五颗鲮鱼球,每一粒都有小孩拳头般大,炸后皮脆,中间软熟。蘸着蚬蚧酱吃,是下酒的好餸。

    贪心,来一客鱼皮,很脆,不错。

    再来一碟猪皮萝卜,才卖几块钱,吃起来比鱼皮美味。

    店中选择极多,连上海炒面、越南牛河、云南米线也卖。中午时刻,许多顾客只叫一碟客饭,点云吞面的人少,真是浪费了吃得奖名菜的机会。

    走出门口,遇到老板福伯和他的千金,非常友善,本来应该尽讲些好话,但是性格使然,有什么说什么,请福伯原谅。

    1炸鲮鱼球大件,抵食,好味,非尝不可。

    2鱼皮做得又脆又爽口。

    3便宜的猪皮萝卜经巧手一弄,又成了美味。

    4这里的水饺做得最出色,别处难求。

    兰芳园

    地址:中环结志街2号

    电话:25443895

    有些老地方;忘记介绍,在中环结志街的“兰芝园”就是其中之一。

    从早上七点就经营。一直开到下午六时,别以为只有外面那几个位子,其实大牌档只当为招徕,它已躲进店里,有冷气,而且坐得相当舒适。

    一坐下,你就会发现很多游客。台湾来的少女尤其多,在旅游书中介绍了又介绍,在大牌档吃东西,实在是香港特色,应该加以发扬光大。

    卖的招牌菜有“传统旧式加央西多士”,一份十四块,如果不喜欢加央的味道,有“驰名厚身多士”,才卖八大洋。

    天气热,客人多叫一杯放了很多冰块的“冻咸柠七”或“够姜七”。游客看到名字摸不着头脑,老香港当然知道那个“七”字代表“七喜7up”,而“够姜”是广东话的“够胆”,其实是姜片加七喜,咸柠檬是店里自己腌制的,和其他茶餐厅用现成品不同。

    但最受欢迎的饮品还是这家人的丝袜奶茶。所谓丝袜,不过是绒布做成,漏斗形的白布袋,用来隔渣,南洋人一早就用这种布袋冲咖啡,也许是那边传过来的做法。

    任何时段走进“兰芳园”都有不同的食物供应。早餐最多人叫的是“火腿通粉餐肉煎双蛋”,配料极为丰富,一客卖二十三元,如果你不爱吃通粉,可换为“出前一丁”,则加二元。

    中午有碟头饭,像免治牛肉、叉烧煎蛋、葱油鸡扒、卤水肋骨等等,加茶或咖啡,三十七元。

    下午茶有鸡扒汤米、美式热狗、沙嗲牛肉等。我最爱吃的倒是这里做的捞面,用“出前一丁”来捞,众配搭之中,猪扒做得最出色,嫌单调可加多几片午餐肉。最丰富的是“心多多捞丁”,一共有鸡翼、五香肉丁和煎蛋三种配菜。如果你心再多,那么添牛(月展)和牛肉好了。

    五十多年的老字号,它是能够保持水准的成果,它就在摆花街尾,从威灵顿街一直走进去就会发现。

    也许你也每天经过这家仅存的大牌档。再歇一歇脚吧,不会令你失望的。

    图片说明:

    丝袜奶茶是这里最受欢迎的饮品。

    加央西多士乃该店传统招牌食品。

    心多多捞丁配菜丰富,嫌未够喉,可再加料。

    冻咸柠廿的咸柠檬是自家腌制,味道当然还胜例牌货。

    厚多士只卖八元;大件兼好食。

《》  第一部分 上环湾仔(1)

    OLALA

    地址:湾仔电气街1号

    电话:22940450

    这家Olala的店东叫肥仔,没有人记得他的真名,连店里的伙计也叫他做肥仔。

    肥仔留着短发,永不剃须,脸圆圆,看起来年轻,也已五十七了。从不摆架子,和法国人绝对不同,但做正宗的法国菜。

    “与其说是间法国餐厅,不如说是街边小档的Brasserie。”肥仔说。

    的确,Olala的海鲜和在巴黎街角卖的一模一样。生蚝、蟹和蚬,吃起来,不是一般食肆用本地货可比。

    有海鲜一定有鱼汤,用的是一些小杂鱼,也由法国进口,去骨打磨,熬出很浓郁的鲜汤,不逊法国厨子做的,你试过就知我没说错。

    并非每一种食材都来自法国,像火腿,肥仔就采用更贵价的西班牙货,他代理伊比利亚火腿,已经二十六年。

    熏鳗鱼用的就是本地鳗,自家制,做得没有荷兰的那么软,较硬,也较生,鳗鱼选最肥的,可以叫一碟来下酒。

    最普通的housewine,用法国的ExcellenceDeTutiuc,非常喝得过,比其他餐厅的housewine高级,一瓶只卖二百八。要喝更好的,叫同一间厂生产的HommageASt.Vincent,但是半瓶已要四百五了。肥仔对法国佳酿的认识丰富,可以信得过。

    这家人做得不错的菜,还有油鸭腿、炆牛肉、白酒羊肉、胡椒牛扒,也做生的TartarSteak。厨房是家庭式的,可以要求肥仔让你参观。

    他说:“厨师都是由洗碗或楼面服务员升上来,由我自己训练。聪明的,一学就会,做些普通法国菜,不是难事。”

    客人一坐下来,就看到桌上有一块牛油,还有一个小陶钵,里面装的是肉酱,用来搽面包,比较特别。

    肥仔自己爱吃爱喝,所有的病,像血压、胆固醇、血糖、脂肪肝等,都超标,年前还吃出毛病,进了医院,但他说不要紧,这是轻微的代价。

    “有没有法国人给你奖状呢?”我问。

    肥仔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