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移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危险的移动-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曲远征调离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到分支机构去了,她不再做文秘工作,而是升任为这个分支机构的北美贸易部主任,在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设立了办公机构,经常往返于美国和中国大陆、香港之间。
  陆明和曲远征的婚礼是在加利福尼亚举行的,他的大学同学都不知道他们结婚的消息,中国大陆的报纸不可能发表这样的消息,倒是台湾和香港、澳门的报纸以大字标题报道了这件事。
  当然,这时候的陆明早已经不是中国文化大学那个孩子气的小伙子了。这个风流倜傥、出入于中国政府各权力部门和世界著名公司总部的人,淡忘了大学生活,淡忘了他的青春经历,好像他的生命不是从过去走过来的,而是从做公司总裁突然开始的。他当然也就记不得他曾经用整个生命热爱过的那个纪小佩,记不得中国文化大学那些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抱着不同理想和抱负的同学了。
  和纪小佩住同一宿舍的苗丽在追逐陆明不得的情况下,毕业前夕选择在中关村创业的电脑公司老板作为终身依托。
  老板是南方人,三年前从大学教师岗位辞职来到北京闯天下,尝尽了酸甜苦辣,现在事业有成,已是小有名气的成功人士。苗丽是从电视访谈节目中知道他的。老板比从电视上看要矮一些,有些谢顶,但是,整个人非常富有活力。两个人一见如故,关系迅速升温。
  小老板身材矮小,性欲却超常旺盛,做起事来就像土匪,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经常把苗丽折腾得伤痕累累。苗丽给纪小佩看过大腿上的青紫和乳房上清晰的咬痕……苗丽炫耀的意味大于控诉。纪小佩淡淡地说:“世界上真的是什么人都有。”
  好在小老板不是土匪的时候知疼知热,把苗丽伺候得很好,苗丽也就满足了。走出中国文化大学校门那一天,苗丽已经有了两个月身孕,反应异常厉害,不断呕吐,纪小佩把她送到小老板家里。
 小老板拉住纪小佩的手,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一再表示感谢,诚挚地留她吃饭。纪小佩谢绝了。这一天距离苗丽和小老板结婚还有四十三天。
  举行婚礼那天,苗丽披金戴银,光彩夺目,婚庆公司的庞大车队从三环路上呼啸而过;在著名酒店前,摄像师大事张扬着摆阵势进行拍摄,俨然在从事让张艺谋都自愧不如的事业。小老板故作矜持,表情有些僵硬,大大降低了摄像师所要达到的境界,但豪华场面弥补了不足,尤其是到了金碧辉煌的宴会厅以后。业务纯熟的司仪把婚礼主持得无懈可击,苗丽享受到了皇后般的礼遇,接受商界成功人士的祝福。她手捧鲜花,灿烂地笑着,沉醉在让人艳羡的氛围之中。
  苗丽向所有大学同学发了邀请,但是现在她只关心与她关系最好的和最不好的人来没来。陆明没来,他出差到香港去了。苗丽知道,陆明正在把他的过去变为真正的过去,即使在北京也不会来参加同学的婚礼。尽管这样,她仍然为陆明没有看到她此时此刻的辉煌而惋惜。她是多么想让陆明为没有接受她的爱情而后悔呀!
  小老板终于在来宾中找到了纪小佩,携着苗丽走了过来。站在纪小佩面前,他张嘴笑着,露出红红的口腔,由不得想说一句不得体的话,被苗丽在身后戳了一下。苗丽向小老板介绍金超,小老板连忙诺诺。苗丽关照金超、纪小佩几句,就像蝴蝶一样和小老板一道掠过去了。
  小老板低声问苗丽:“真的是他丈夫噻?”
  苗丽说:“我干吗要骗你?”
  小老板啧啧连声,嘴上没说,心里却想:有人专门把花儿往牛粪上插。
  苗丽警告小老板:“甭胡想啊!”
  小老板嘻笑着,贴在苗丽的耳边说了一句只有夫妻才能说的猥亵话,苗丽拧了他一下,说:“你敢!”
  苗丽回过头又看了纪小佩一眼,纪小佩也正在看她。
  苗丽丝毫也不怀疑,纪小佩羡慕着她的命运。她相信她的婚礼将会成为所有参加婚礼的人的美好记忆,会成为女人们判断幸福的坐标。如果金超不能够给纪小佩同等水平的幸福,纪小佩就会如何如何……不知为什么,这种想象使苗丽很快慰。在整个婚礼期间,她就像贪馋某种小食品一样,管不住自己,过一会儿就要用手指把这种想象衔一块儿放进嘴里,品磨一下那绵长的滋味。
  苗丽完全不知道,纪小佩现在想的是:生活的力量太可怕了,它会莫名其妙地毁掉一个人。
  在觥筹交错之中,金超和纪小佩开玩笑说:“到时候我也要给你举办一个同样的婚礼……”
  纪小佩说:“你饶了我!”
 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研究接收金超和夏昕的主任办公会,是在夏乃尊随从邱小康到莫斯科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之前召开的。夏乃尊本想抽时间见一下金超,但是,有关管理部门临时要求对夏乃尊这个级别的出国人员进行为期三天的集训,实在安排不开时间了,他也就没有见到金超。吴运韬歉意地对他说:“你看,你也没看一下这个小伙子……”
  夏乃尊挥挥手,说:“不是已经决定接收了么?再说,你看行就行了。等办完手续,就 让他来上班吧。”
  夏乃尊在莫斯科期间,金超又到东方文化出版中心来过两次,见过在家的中心领导,见过人事处处长韩思成。韩思成是一个长期搞人事工作的老同志,和几任领导打过交道,为人本分,深谙处事之道。韩思成很快帮助金超办好了手续,金超就到东方文化出版中心报到上班来了。
  夏昕是和金超前后脚来到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这个目前在东方文化出版中心学历最高的人,中等身材,面目清秀,身上有一种文绉绉的气质。从经历上说,夏昕比金超丰富一些:夏昕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在这里读了小学和中学,高考的时候,他本来报的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而且也达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不知道为什么,却阴差阳错地被录取到了西安的一所法律大学,不情愿地学习开了法律。好在夏昕刚一接触法学课程就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后来报考研究生,仍然选择的是法律。
  夏昕很少夸夸其谈,尤其不会过多谈论关于自己的事情,所以金超也就无从了解他为什么放弃学了六年的法律专业,到东方文化出版中心这么个地方来。在人群中,夏昕身上有一种独特的亲和力,人们爱跟他交往。他和人交谈的时候总是看着对方的眼睛,目光专注,既坦诚又挑剔。
  金超第一次见到夏昕的时候还有些拘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不过他很快就发现夏昕很好相处,夏昕是北京人,但是说话没有老北京人那种油滑味道,这使得金超自然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金超觉得有很多话要说,遇到夏昕,就像突然遇到倾诉对象一样,什么都想说———这已经和他四年前初到北京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
  有人以为夏昕是夏乃尊调来的,其实夏乃尊根本不认识他———夏昕是自己到东方文化出版中心求职见到夏乃尊的,情形几乎和金超找到吴运韬一样。夏乃尊觉得夏昕不错,就决定把他接收下来。
  金超和夏昕分别被安排在王莹琪的第二编辑室和师林平的第一编辑室。
  韩思成带金超来到三楼,在楼道里就叫:“莹琪!莹琪!”随着应答声,一个面容开朗的中年妇女从一间办公室走出来。“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金超,今天向你报到来了。来,金超,这是你们编辑室主任,王莹琪。”
  “欢迎欢迎欢迎。”王莹琪握住金超的手。她看出金超有些羞涩。
  韩思成开玩笑说:“你现在是兵强马壮呀!”
  “别这样,老韩,你饶了我。”
  “这怎么了?兵强马壮不好?东方文化出版中心这碗饭吃得好还是不好,全指望你们呢!”
  “你就不怕别人把我吃了?”
  韩思成又小声说了一句什么。随后,韩思成和王莹琪带金超和编辑室的同志都见了面,王莹琪一一做了介绍:“咱们二编室一共五个人,加上你是六个。这里已经有四个了,还有一个就是跟你在一个办公室的郑九一,他到部机关去了,中午回来。”
  编辑室的同志们都非常热情,七手八脚为金超张罗办公和住的地方。李天佐———就是金超第一次来时见到的那个“大背头”———也过来帮忙。金超现在才知道他是师林平那个编辑室的普通编辑。
  金超还看到一个年纪和他相仿、脸色蜡黄的人在楼道里晃了一下,那个人显然很关注金超的到来,但是他没有和金超打招呼,一闪身就不见了。
  金超很快就有了办公桌椅。和其他年轻员工一样,金超也住在地下室。王莹琪带他来的时候,这里已经安顿好了木板床和三斗桌,塑料台灯还挂着商标标牌。搬家中心的车随后就到了,搬进来五六个大纸箱子,里面都是书。纪小佩特意为他买了一个带滑轮的箱子,装被褥和换洗衣物。
  王莹琪说:“你先收拾一下,工作上的事情,咱们下午再说。”
  金超大致收拾了一下,就来到他的办公室。他现在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充满了新奇的感觉。他热爱这个地方。他坐在散发着油漆味道的椅子上,看着办公桌上的稿纸、信封,觉得一切都好。
  应当给家里写一封信了。
  中午,郑九一回来了。
  郑九一长得肥肥胖胖,才三十多岁就已经有了重下巴,圆粗的手指上布满小窝;他那双由于疲倦似乎从来没有睁开过的眼睛隐藏着一种探询的光泽;他很少笑,即使笑起来也没有声音,而且转瞬即逝。
  “听说你要来。”郑九一从眼睛后面看着金超,简短地说。
  金超说:“今后还要你多多关照。”
  “你客气了。”
  郑九一是去年从Z部机关调到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和机关司、局长们都很熟,能够拿到赚钱的项目或者带补贴款的书稿。这样的书尽管在社会上没有市场,但是丰厚的补贴足以保证中心留下相当的利润。郑九一内心极有算计,善于在领导人中间周旋,和中心的领导的关系都很好。早就有将郑九一提拔为编辑室主任的传言。金超很想和这个人聊聊。郑九一在处理从Z部某司带来的文稿,一句话不说。金超后来才知道,这个人就是这种性格,不说不想说的话,即使和你聊天,他也不说不想说的话。
  金超去看夏昕,见到了第一编辑室主任师林平———昨天在楼道里闪一下身没有露面的人。
  师林平个子很高,由于身子淡薄显得有些驼背。长年的胃病弄得他面容晦暗,嘴唇没有血色,像肝炎病人。他的目光游移,隐含着挑剔的成分,好像不太情愿看到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这个人对身边发生的任何变动都极为警觉,金超和夏昕的到来使他原本就不轻松的神 经进一步绷紧起来,似乎有一种危险正在迫近。
  师林平不愿交谈,金超也没多说什么,但是他牢牢地记住了“师林平”这个名字,他觉得这个名字有些怪。
  夏乃尊刚一回来,金超就去请示工作。
  夏乃尊身高一百八十公分,有些驼背,看上去就像一只长脚鹭鸶;花白的头发整齐地梳向一边,身上有一种儒雅的气质。大鸟一样的眼睛乌黑明亮,神情专注,就像非常喜爱眼前的人一样。他不苟言笑,儒雅气质背后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东西。隔过宽大的写字台,金超事先准备好的一套客气话一句也说不出来,只好尽量作出恭顺的表情。在什么场合和怎样控制自己的表情,对于金超已不是什么问题。
  夏乃尊坐下来时金超仍旧站着。夏乃尊端详金超,好像在琢磨此人是不是确实像吴运韬说的那样优秀?他问了一些这种场合经常问到的问题,金超回答得很好。金超抹了一下前额,不像刚才那样紧张了。
  “我们出版中心的工作是这样,”夏乃尊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选题。所谓好的选题就是既有社会效益又要有经济效益。要和作者交朋友,了解他们……”
  金超频频点头。吴运韬也这样说过,但用的是叮咛和嘱咐的语气。
  “你刚来,要适应工作有一个过程,好好向老同志学习……”夏乃尊说到王莹琪,说到郑九一,评价都很高,他说二编室是效益最好的部门,他希望金超也成为东方文化出版中心最好的员工。
  金超说:“您放心。”
  夏乃尊脸上露出笑容,说:“去吧。”
  “夏主任,那我就走了。”
  金超退行两步,转身离开。来到楼道,他才发现后背已经有了汗渍。回到编辑室,他忐忑地回味和夏乃尊的谈话,认为没有在夏乃尊心里为自己加分,相反,很可能还减了分,没有让夏乃尊对他刮目相看。
  金超为此忐忑不安。
  “是我不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