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战事珍闻全记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志愿军战事珍闻全记录-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间有限,另一名参谋表示完全赞同,于是腊斯克拿起一支红色铅笔,干净利落地在朝鲜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直线。巧合地是,这条线和1905年日俄分割在这个国家势力范围的那条线完全一致,同样是北纬38度线!    
    就这样,朝鲜被人为地分成了两半,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的命运就在这两个从未去过朝鲜的美国参谋手里改变了。他们仅仅用了30分钟的时间,就让南北朝鲜骨肉分离了50多年!    
    第二天,腊斯克的方案很快在三部协调委员会上通过。并得到哈里·杜鲁门总统的批准。关键的问题是苏联能否接受这条由美国人划定的分界线?    
    使美国感到意外的是,一贯善于讨价还价的斯 大林没有对这条线表示异议。于是,一条没有任何政治、军事含义的纬度线竟变成了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分裂朝鲜的三八线就这样定下来了。    
    美国人对此后悔不迭,美国海军曾提出将分界线向北移动到39度线,这样中国大连就在美国的势力范围之内了。如果早知道斯大林并不反对,还不如尝试一下这个方案。当然,美国在远东使用军队优先考虑的顺序此时已经确定:在日本投降后,占领日本第一,占领朝鲜第二,占领中国第三。


第一部分:冷战泛浊浪 东亚无宁日北纬三十八度线(2)

    8月15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立即发出盟军总司令关于受降的总字第1号命令,其中确定以北纬38度线为界,命令朝鲜地域的日军在三八线以北者向苏军投降,在三八线以南者向美军投降。斯大林此时曾提出,把北海道北半部包括在苏联军队受降的区域内,遭到了杜鲁门的断然拒绝。    
    几乎在同时,苏军仍马不停蹄地向朝鲜北部进发,于22日占领平壤,23日南下至三八线以南的开城,逼近汉城。总字第1号命令发布后,苏军撤出开城,北撤到三八线以北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进攻朝鲜的苏联红军得到了朝鲜抗日部队的有力配合,他们的领导人是年轻的金日成将军。    
    从9月8日开始,美军第24军军长霍奇少将率第6、第7、第40步兵师在朝鲜南部的仁川、釜山登陆,在经过不停顿的机械化行军后,疲于奔命的美军终于到达那条纬度线,占领朝鲜三八线以南地区。    
    战争的硝烟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渐渐散去,朝鲜半岛沉浸在祖国解放的喜悦之中,朝鲜大地上洋溢着喜庆热闹的场面。但是,朝鲜人民欢庆的却是一个在大国政治交易下形成的分裂的国家。当然,他们此时并不理解这条分割祖国的三八线的真正含义。    
    连美国人自己都承认,“这条横穿朝鲜的刻板的纬度线,是任意武断的,有悖于‘自然’的国界”。“事实上,这是一条不顾实际情况臆造出来的分界线。”这条长约300公里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它根本没有考虑政治上的界限、地理上的特点以及水路与陆路贸易需要。38度线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了高高的山脉,穿过181条小路、l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全天候公路、8条高级公路和6条南北铁路线。当时无人知晓,这条线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依旧需要士兵生命的地方,38度线注定是一条血线。    
    就这样,美国和苏联为了各自的利益将朝鲜以三八线为界,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在三八线以北,苏军崔可夫将军宣布:“朝鲜已成为自由民主国家”,“苏联将在朝鲜一切反日民主政党广泛合作的基础上,帮助朝鲜人民建立自己的民主政府”。    
    在三八线以南,美国占领军司令霍奇将军宣布:美军在朝鲜的政策为“维持现状”。美军进入南朝鲜后,立即解散该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人民委员会,复活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机构。1945年9月19日,美国占领军在原日本总督的基础上成立南朝鲜军政府,把日本殖民统治的原有体制和行政机构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现在,突然有了两个朝鲜,美国的态度悄悄地发生了变化。1946年6月,美国总统特使埃德温·保莱在巡视朝鲜之后,于22日在给杜鲁门的报告中说:“尽管朝鲜是一个小国,从我们的整个军事力量来看,我们在这里担负的责任并不大。但是,这个地方却是一个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而我们在亚洲的整个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就在这个地方将测验出来,究竟民主竞争制度是不是适宜于用来代替失败了的封建主义,或者其他某种制度——如共产主义,更重要的是,哪种制度更强些。”在收到这份报告后,杜鲁门随即做出了反应,他于1946年7月怒气冲冲地宣布说,朝鲜是“一个意识形态战场,我们在亚洲的整个成功都决定于此”。美国开始戴着意识形态的眼镜来看待朝鲜问题了。    
    朝鲜人民独立的愿望和日益增长的民族情绪,使美国原计划在它的操纵下对朝鲜实行所谓的国际托管已经难以实施。在这种形势下,美国调整政策,决心起用南朝鲜的右派政客,抢在苏联前面建立亲美政权。    
    1945年12月,美苏英达成协议:由美苏两国占领军司令部的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同朝鲜各民主政党和社会组织协商,协助组成临时朝鲜民主政府,在此之前,以5年托管期为限。这个协议公布后,引起了渴望祖国独立的广大朝鲜人民的失望和不满,南朝鲜右派政治势力在美国鼓动下组成“反托管委员会”,强烈呼吁“朝鲜完全独立”,大肆传播“是苏联而不是美国在坚持托管”。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白宫也对参加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国务卿贝尔纳斯大为光火,当面申斥他在会议上对苏“妥协”太多,委屈的贝尔纳斯这才意识到,原来他没有吃透总统要在朝鲜建立亲美政权的意图。斯大林意识到上了美国人的当,他召见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责问美国为什么要出尔反尔,倒打一耙,让苏联人背上“国际托管”的黑锅?美国政府装聋作哑,但暗地里加快了扶植亲美政权的步子。    
    1947年10月,由于双方无法合作,美苏联合委员会不欢而散。在随即召开的第二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操纵表决机器,决定设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在全朝鲜进行议会选举,然后成立全国政府。1948年1月,美国军政府为造成既成事实,自行宣布5月9日举行大选。临时委员会当然要看美国的眼色行事,被迫作出了同意军政府要求的决议。    
    不知是天理难容,还是别的什么原因,5月9日正赶上日蚀,美国军政府和以李承晚为首的右翼集团认为不是个好兆头,便把投票日子改为10日。这天南朝鲜境内戒备森严,几万名军警特务如临大敌,胁迫居民投票。面对白色恐怖,仍有几十个政党和团体拒绝参加这场闹剧,只有30%的选民投了票。选出的国民议会炮制了一部“宪法”,把李承晚捧上了“大韩民国总统”的宝座。8月15日,李承晚领衔的“大韩民国”政府,在汉城粉墨登场。麦克阿瑟特地从东京飞来祝贺,他大言不惭:“我愿做我能做的一切来帮助和保卫朝鲜人民。我将像保卫美国或加利福尼亚免遭侵略一样去保卫他们……一个人为的障碍把你们的国家分割开来了,这个障碍必将予以拆除。”这番话令李承晚感动得老泪纵横,更加增强了他抱紧美国这条粗腿,武力统一北方的决心。    
    不久,经过美国的软硬兼施,第三届联合国大会不顾苏联等国家的反对,于1948年12月通过非法决议。给“大韩民国”政府贴上了“联合国承认”的标签。    
    至此,美国一手导演的分裂朝鲜半岛的闹剧宣告完成。


第一部分:冷战泛浊浪 东亚无宁日北纬三十八度线(3)

    美国选中的李承晚已是75岁高龄的灰发老人,曾就读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哈佛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他的美国教育背景令美国人十分欣赏。李承晚声称自己是个“无畏的爱国者、一个毫不妥协的反共分子”,并且因为从事反日活动而遭到过日本人的拷打。他于1904年流亡美国,并成为一名基督教徒,甚至还和一位奥地利女郎结了婚,李承晚的一生有37年是在美国度过的,以至于他刚回到朝鲜只能说“夏威夷腔调的朝鲜话”。虽然他年事已高,但对于权力的憧憬和向往并不亚于年轻人。美国人对于他的评价是:“激动好斗的独裁者。”另一些人对他的说法则更为尖刻:“这是个阴险狡猾的危险人物,他不合潮流,稀里糊涂地撞进这个时代,运用陈腐观点和民主机制达到荒谬绝伦的专制目的。”美国精心挑选的“李总统”在以后的日子里给美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麻烦,也成为南朝鲜历史上一位最为声名狼藉的“独裁总统”。    
    北部朝鲜于1947年2月经过选举正式产生了朝鲜人民会议,并成立以金日成为首的北朝鲜人民委员会。金日成是个威名远扬的抗日人民领袖。他自幼受到父母的反日和爱国主义教育,在烽火漫天的岁月,金日成于1926年10月组建了朝鲜第一个共产主义革命组织——打倒帝国主义联盟;1932年,他组织朝鲜游击队,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坚持抗日武装斗争,并正式组建了朝鲜的第一支人民武装力量——朝鲜人民革命军;4年后,他又亲手组建了祖国光复会这个朝鲜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在他的领导下,朝鲜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完成了光复祖国的历史性事业。因此推举他领导人民委员会,可谓众望所归。为了粉碎美国在南方制造分裂政权的阴谋,在金日成的倡议下,1948年4月,南北朝鲜56个政党和社会团体的代表云集平壤召开联席会议,反对南朝鲜进行单独“选举”,表示绝不承认南朝鲜单独选举的结果,要求撤走外国在朝鲜的驻军。经过积极的准备,南北朝鲜一起进行了最高人民会议的选举,投票者占全部选民的85。2%。1948年9月2日,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平壤开幕,通过了国家宪法,金日成被选为内阁首相、国家元首。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至此,在远东的朝鲜半岛上,同一国家和民族,出现了两个意识形态绝然敌对的政权。两个政府都宣称自己对全国有管辖权。在北朝鲜金日成背后的是苏联,在南朝鲜李承晚背后的是美国和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    
    就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朝鲜陷入了南北分裂的格局。    
    没有人,包括苏联人和美国人会认为这样的一个朝鲜半岛会相安无事。“战争是早晚的事,”美国驻南朝鲜大使约翰·穆乔说,“说不定就在哪天早上。”    
    1948年底,为了迫使美国从南朝鲜撤军,苏联首先从北朝鲜撤军。美国则拖到1949年6月的最后一天才从朝鲜撤出最后一批美军部队,但仍留下大批美军顾问团,任务是完成对南朝鲜军队的训练。美苏撤军之后,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起来。整个1949年,朝鲜半岛都处于暴风雨前夕的平静中。    
    就在这一年,震惊世界的一件大事在东亚大陆上发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在东方取得了胜利,美苏主宰的雅尔塔体系第一次在远东被打破!1949年国共北平谈判破裂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渡过长江,席卷大陆,曾被美国大力扶持并寄予厚望的国民党政府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崩溃了,其残部撤退台湾。到1950年5月,人民解放军已经解放了除西藏外的整个大陆,以及海南岛、舟山群岛等沿海大部分岛屿。蒋介石政权困守台湾孤岛,惶惶不可终日。    
    受到沉重打击的美国难以接受这一事实。但最坏的还在后头,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宣布新中国将执行“一边倒”政策,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一边。随即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就这样,日趋强大的苏联和五亿人口的新中国携手结盟,完全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山姆大叔”无法抑制自己的失望,它原想“等待尘埃落定”,却等来了中苏同盟条约,只能酸溜溜地看着中苏开始共度蜜月,垂头丧气地承认对华政策的彻底失败。毛泽东以胜利者的姿态发表《别了,司徒雷登》,美国的在华残存势力只好收拾铺盖回家,从此告别中国大陆,而国内各种政治力量也陷入了“为何失去中国”的争吵。    
    中苏同盟和美国在远东对立的战略格局终于形成,夹在两大集团对抗夹缝中的正是多灾多难的朝鲜。    
    风雨欲来的朝鲜半岛,战鼓声已隐约可闻。


第一部分:冷战泛浊浪 东亚无宁日美国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