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定量,其困难亦愈来愈大。
  只要有此材料,则不难从总所得及总投资之统计中,作成一表,列出在商业循环各阶段中,边际消费倾向之值。但我们现有统计不够正确,或当收集统计时,并未充分顾到这个目的,故我们只能作很约略的估计。据我所知,关于这方面最好的数字,还推库兹涅茨氏之美国数字(第八章第四节中已经提及),但也很不确定。从这些数字以及关于国民所得之估计,能够得到的投资乘数之值,比我预料的要低、要稳定。假使把各年单独观看,则结果有点不近情理,但若把各年配成一对一对,则乘数之值似乎小于3,而常徘徊① 参阅下文第二十一章第五节。
  ① 参阅本章下文第五节中美国方面之估计。
  于2。5 左右。由此,边际消费倾向之值,似乎不超过60%至70%。这个数字,在经济繁荣时期固然还说得过去,但在经济衰颓时期则低得出奇,有点不近情理。可能解释之一,也许是美国公司财政在不景气时期仍非常保守。换句话说,如果因为不修补设备,以致投资降落甚大,但设备之折损基金仍照常提出,则结果将阻止边际消费倾向之上升;如果没有这种情形,边际消费倾向之值,势必上升。我恐怕这个因素,很加深了最近美国经济衰颓之程度。
  但在另一方面,统计资料可能过于夸大投资之降落程度。据说1932 年之投资量,较之1929 减少75%以上,而净“资本形成”则减少95%以上,这恐怕不免言之过甚。如果这些估计稍为改变一下,乘数之值就会改变很大。
  Ⅵ设有不自愿失业存在,则劳力之边际负效用,一定小于边际产物之效用,也许小得很多。盖一人若失业已久,则作若干劳动,不仅没有负效用,也许还有正效用。如果我们接受这一点,则由此可以推出:举债支出(loanexpenditure)①虽然“浪费”,但结果倒可以使社会致富。如果政治家因为受经典学派经济学之熏染大深,想不出更好办法,则建造金字塔,甚至地震、战事等天灾人祸,都可以增加财富。
  有件很奇怪的事情:人们依据常识,想摆脱经典学派之谬论,往往宁可选择全部“浪费”的举债支出,而不选择部分浪费的举债支出,盖后者既不全属浪费,自不免要讲生意经(business prin-ciples)。例如人们比较肯接受用举债来办理失业救济,但设政府要举债兴办改良事业,而此改良物之收益小于现行利率,人们就不太肯接受了。所有办法之中,人们最肯接受者,莫过于在地上挖窟窿,号称采金,但开采金矿,对于世界之真正财富,毫无增加,且反引起劳力之负效用。
  设财政部以旧瓶装满钞票,然后以此旧瓶,选择适宜深度,埋于废弃不用的煤矿中,再用垃圾把煤矿塞满,然后把产钞区域之开采权租与私人,出租以后,即不再问闻,让私人企业把这些钞票再挖出来,如果能够这样办,失业问题就没有了;而且影响所及,社会之真实所得与资本财富,大概要比现在大许多,当然大兴土木要比较合理些,但设有政治上或实际上困难,使政府不能从事于此,则以上所提对策,也聊胜于无。
  这个办法与现实世界中所谓采金完全相仿。经验告诉我们,当黄金之埋藏深度适于开采时,则世界之真实财富急剧增加,但当可采之金甚少时,则财富或停留不进,或竟下降。故金矿对于文明非常重要,非常有贡献。恰如从事战争,乃是政治家认为大量举债支出之唯一正当用途;故借口采金,在地上挖窟窿,乃是银行家认为不违健全财政原则之唯一活动。金矿与战争都对人类进步有贡献因为没有更好办法。有一个小枝节可以在此一提:在经济衰退时期中,金价(用劳力和实物来衡量)趋于上升,这个趋势可以帮助经济复兴,因为经济上值得开采的金矿,其矿床可以由是加深,其矿质可以由是减低。
  金之供给增加,也许可以促使利率下降。在此以外,如果我们不能用其① 以上所谓投资量,乃用投资品工业中之就业量衡量。设就业量增加时,劳力之报酬递减,则若以劳力计算,投资增加一倍,用物品(假使可以的话)计算,将不到一倍。
  他办法,既增加就业,又增加有用财富,则开采金矿是非常切实的投资形式。
  其理有二:第一,采金有赌博性质,故从事采金者不太注意现行利率。第二,采金固使黄金增加,但黄金与其他物品不同,其量虽增,其边际效用却不减。
  房屋之值,定于其效用,故多建一屋,房租即将下降,故除非利率同时减低,否则继续投资于房屋建筑之利益,亦将逐渐减低。采金没有这种缺点;只有当工资单位(用黄金计算)提高时,采金才受了牵制,但只有当就业状况已大为改善时,工资单位(用金来衡量)才会提高。而且,设为较不持久之物品,则以后提出使用者成本与补充成本时,可以产生不利反应:采金也没有这种缺点。
  上古埃及可称双重幸运,因为埃及有两种活动(建筑金字塔与搜索贵金属),其产物不能作人类消费之用,故不会嫌其太多。一定是由于这个原故,上古埃及才如此之宫。中古则造教堂,做道场。造两个金字塔,做两场道场,其利倍于一个金字塔,一场道场。但在伦敦约克间造两条铁路则不然。现在我们变得合理了,我们把自己训练得象一个谨慎的理财家,为后世建造房屋时,会审慎考虑到加于后世的财政负担,所以我们已经没有简便方法,可以逃避失业之痛苦。私人致富之道,应用于国家行为上,失业乃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第四编 投资引诱第十一章 资本之边际效率Ⅰ设一资本资产之寿命为n 年,在此n 年中,该资产可以生产产物,由此产物之价值中减去为取得此产物所付出之开支,则得一组年金,以Q1,Q2,? 。
  Qn。表示之。我们可称此组年金为投资之未来收益(prospective yields)。
  当一人购买一投资品或资本财产时,实即购买取得此组未来收益之权利。
  与投资之未来收益相对立者, 则为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suppllyprice)。所谓供给价格,并不是实际在市场上购买该资产所付之市场价格,而是适足引诱厂家增产该资产一新单位所需之价格,故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有时被称为该资产之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从一种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与其供给价格之关系,可得该类资本之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ofcapi-tal)。说得更精确些,我之所谓资本之边际效率,乃等于一贴现率,用此贴现率将该资本资产之未来收益折为现值,则该现值恰等于该资本资产之供给价格。用同样方法,可得各类资本资产之边际效率,其中最大者,可视为一般资本(capital in general)之边际效率。
  读者应注意,此处所谓资本之边际效率,乃就资本资产之预期收益及其当前供给价格来下定义的,故资本之边际效率,乃以钱投资于新产资产,所可预期取得之酬报率(rateof return),而与历史陈迹即在该资产寿命告终以后,回顾既往,原投资成本所得之酬报率无关。
  在任何一时期中,设对某类资本之投资增加,则该类资本之边际效率,因投资之增加而减少。其故,一部分是因为当该类资本之供给增加时,其未来收益下降;一部分则因为当该类资本之产量增大时,其生产设备所受之压力加大,故其供给价格提高。短时期内之所以能达到均衡,主要是靠第二类因素,但时间愈长,则第一类因素之重要性愈大。故可为每类资本建立一表,表中列示:若欲使其边际效率降至某特定数,则在一时期中,对该类资本之投资须增加若干。以此类表格总加起来,则得一总表,总表指示二者之关系:
  其一为总投资量,其二为与该总投资量相应并由其建立的一般资本之边际效率。我人称此总表为投资需求表(investmentde-mand-schedul ),或资本之边际效率表(scheduleofthemarginalefficiencyofcapital)。
  当前之实际投资量,一定会达到一点,使得各类资本之边际效率,皆不超过现行利率。这个道理应当很明显。换言之,投资量一定会达到投资需求表上之一点,在该点上,一般资本之边际效率适等于市场利率。①同一事实,可以换一种说法。设Qr 为一资产在r 时之未来收益,又设dr为r 时之一镑,按当前利率折现后之值,则ΣQrdr 为投资之需求价格。投资量一定会达到一点,使得ΣQrdr 等于该投资之供给价格(定义见上)。设Σ① 更一般他说来,总需求之比例的改变与投资之比例的改变所成之比例为财富增加时, 减低,但也减低,故此分数可增可减,须视消费之增减比 例小于或大子所得之增减比例。
  Qrdr 而小于供给价格,则当前对该资产无投资。
  故投资引诱(inducement to invest),一部分定于投资需求表,一部分定于利率。至于决定投资量之因素,实际上如何复杂,则须至本编终了时方能得窥全貌。但我要求读者立刻注意一点,即仅知一资产之未来收益以及该资产之边际效率,尚无从得知利率为何,或该资产之现值为何。我们必须从其他方面决定利率, 然后以该资产之未来收益按该利率还原(capitalising),而求得该资产之现值。
  Ⅱ上述“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定义,与通常用法有何关系呢?资产之边际生产力(Marginal Productivity),或边际报酬(Yield),或边际效率(Efficiency),或边际效用(Utility),都是我们常用而熟悉的名词。
  但欲在经济文献中,找出很明白的一段,说明经济学家用此等名词时,通常究竟是什么意义,却不是易事。
  至少有三点模糊不明之处,须加辨别。第一是物质与价值之别。我们到底是讨论产物之物质增量呢?还是讨论产物之价值增量呢?前者是由于在某一段时间内,资本之使用量增加一物质单位(physical unit)而引起的,后者是因为资本之使用量增加一价值单位所引起的。但前者有“什么是资本之物质单位”这种种困难;我相信这些困难是无法解决的,而且是不必须的。
  当然我们可以说,设十人所耕之上地面积不变,而增用若干机器,则所产麦子必增;但如果要把这种说法,化成算术比例,则除非引进价值观念,否则无法了解。然而许多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大都着眼于资本之物质生产力,至于何谓资本之物质生产力,则又往往不加说明。
  第二是绝对数与比例数之别。所谓资本之边际效率,是一个绝对量呢,还是一个比例呢?通常以为资本之边际效率之维度(dimension),与利率之维度相同,由此推论,以及由上下文观之,似乎资本之边际效率必须是一个比例。然而这个比例之两项是什么,往往缺乏明白说明。
  第三是一项与多项之别。我们要明辨二者:其一是增用资本少许,在目前情形下,可以取得的价值增量,其二是莅该新添资本资产之整个寿命中,所可预期取得的一列价值增量;此即Q1 与整个Q1,Q2,? 。Qn,列数之别。
  此点分别不明,恒为混乱与误解之源。这就引起预期(expectation)在经济理论中之地位问题。大多数讨论资本之边际效率者,似乎除了Q1 以外,对于整个列数之其他各项,全不注意;然而这种办法是不通的除非是静态理论,盖在静止状态下,诸Q 皆相等。分配论中常说:资本在目前得到的报酬,等于其边际生产力(不论边际生产力之定义如何),这种说法,只有在静止状态下才对。资本之目前收益之总和,与资本之边际效率,并无直接关系;而在生产边际上,资本之目前收益(即产物之供给价格中所含的资本报酬),乃等于该资本之边际使用者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亦与边际效率无密切联系。
  上面说过,队在对于这个问题,极少有清楚说明。但我相信,我以上所下定义,与马歇尔用此名词之意义相当接近。马歇尔本人有时用资本之“边际净效率”一词,有时则称之为“资本之边际效用”。以下引文,由其《经济学原理》(第6 版,第519…520 页)选出,乃该书中对此问题最有关系、最紧凑的几段。为表达马歇尔氏要旨,我把原书中不相连接的几句连接在一起。
  “今设有一工厂,可以增用价值100 镑之机器,而不增加其他开支;增用该机器以后,该工厂每年净产量之值(即除去该机器本身之折损以外),增加3 镑。设投资者以其资本尽先投于利益优厚之处,设经此程序达到均衡以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