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怪遇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国怪遇记-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何道理?”    
    “陛下,自古以来,德不称才,必然误事。唐僧虽然学问甚好,可是他见解荒谬,言论悖恶,令人发指。尤其最近更明目张胆,散布流言,动摇民心,隔沙漠与突厥相唱和,如果再给以高位,岂不使忠贞之士寒心?”    
    “朕不信唐僧会作出此事。”    
    “现有录音为证,请陛下垂听。”    
    唐太宗听了录音之后,气得御脸发青。加上茅厕里的臭味,从录音带上四散传开,唐太宗更浑身发抖,大叫曰:    
    “反啦,反啦,该贼秃竟敢如此无理。”    
    从此再也不提一字并肩王之事。可怜唐僧左盼右盼,又教孙悟空打听行情,也打听不出啥消息。日子一久,亲友们看他没啥前途,一个个懊恨不迭,骂了一顿山门,作鸟兽散去。只留下唐僧一人,付不出房租,只好收拾收拾行李,搬到华山,找了一个山洞,暂住去也。    
    正是———    
    打狗脱回来讲学,共赴国难,献上录音兼录味妙计;    
    唐三藏上厕拉屎,言多必失,只好气死又气活搬家。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部分第二回 致训记(1)

    话说唐僧一行四人,在华山找了一个山洞住下。房租虽然不必操心,可是生活却无着落。最初《大唐日报》还请唐僧翻译一点佛经,每月尚可收入几两银子稿费,勉强有得饭吃。后来《大唐日报》社社长冯道,听说唐僧已经吃不开啦,太宗皇帝还在金銮殿上发过他的脾气,就不敢再登他的稿啦,恐怕太宗皇帝看见,龙心不悦,影响他社长饭碗。唐僧特地进了两次长安城,听了柏杨先生指点,给冯社长送了两条三五牌夷烟,两瓶白兰地夷酒,冯社长把礼物照收,可是仍一直不提写稿之事。唐僧是个忠厚之人,无可奈何,回到华山,日子更是难过。这一天,太阳已到半山,师徒们还未进餐,唐僧忍耐不住,唤了声曰:    
    “徒弟。”    
    悟空正在山凹里靠着一棵柳树捉蚤子哩,听见师父呼唤,一个箭步,跳到跟前。    
    “不知师父叫我,有何吩咐?”    
    “徒弟啊,想我们从西天回国,实指望献上经卷,得成正果。不料弄到今天这种下场,吃也没得吃,穿也没得穿,又背了一个专唱反调罪名,好不羞煞人也。我的意思,把你们兄弟三人,唤到跟前,共同商量,再不想点办法,饿都要饿死矣。”    
    “那么请师父稍候,等我前去寻找。”    
    悟空说毕,下得山来。到了八戒悟净常去的一家茶馆,左看右看,不见人影,又到弹子房去找,也无踪迹,心中着慌。当下使了一个隐身之法,跳上云头,大声叫曰:    
    “八戒,八戒!悟净,悟净!”    
    想那大圣火眼金睛,铁喉钢嗓,视界远达八十万里,声音能传太空三界,可是喊了半天,却听不见八戒悟净回话,只好按落云头,叹口气曰:    
    “年头不对啦。想当年俺老孙在太上老君丹炉里,饿了七七四十九天,肚皮连瘪都没瘪。料不到追随师父回到大唐,只不过吃了几个月稀饭,罡气即行不足,要不他们定会听见我的喊声。哎呀,说不定那笨货看师父垮成这个样子,溜走了也。沙和尚头脑有点不清,也可能回流沙河吃人去啦。这便如何是好?师父得知,气都气疯。”    
    那大圣正在自言自语,低头猛走,不知不觉,穿过一个树林,忽听“当当当当”,远处传来几声钟响,心中暗想曰:“这里既无学堂,何来上课之声?难道是什么未曾打死的妖精,前来吃唐僧肉不成?待我前去一探究竟。”    
    走到村头,只见一老头扶杖而来,白发银须,风采不凡。悟空上前唱了一个大喏。老头正在低头走路,听得有人唱喏,猛抬头,看见大圣黄毛碧眼,口红如火,不禁大喜,急忙叫曰:    
    “彼得大人何时驾到,怎不先行打个电报,以便排队迎接?”    
    悟空恼曰:“满口胡言,我什么时候改名彼得?”    
    “你老人家既不是彼得大人,准是约翰大人。”    
    “你儿子才是约翰大人。”    
    “我儿子如是约翰大人,早阔起来啦,”老头曰,“岂肯在这华山底下,当一名乡约地保?你老人家如不是约翰大人,让我再猜上一猜,准是保罗大人,这一次再错不了矣。”    
    “好老头,气死我也。”    
    “看,我猜对了吧。请你老人家暂在此地稍候,等我去到庙堂,请大家前来恭迎。”    
    悟空急曰:“你一定认错人啦。”    
    “哪里话来,小老儿今年九十有九,啥世面没有见过。你老人家明明是车迟国人氏,坐着夷船夷机,嘟嘟嘟嘟,莅临我国大唐,来传你们通天之教,我怎会不知。”    
    “什么通天之教?我只听说佛教为尊。”    
    老头从路旁茶棚搬出一把椅子,让悟空坐了,然后开口曰:“豪都油都。”    
    “你说的啥话?”悟空大惊曰。    
    “我说的乃车迟国之话,是我儿子教的,你老人家怎能不懂,不过谦虚为怀罢了。我儿子乃本村执事,最信你们的通天之教。我女儿芳名金玉奴,本来啥都不信,去年跟突厥国一个擦皮鞋小子,不知道怎么搞上的,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娃娃。那夷人丧尽天良,竟脚底抹油,一去不回,害得我女儿天天流泪。后来听说通天教要选一百个童男童女去车迟国朝圣,她就也信了通天之教,还望保罗大人做主,给她也补一个名字。”    
    “你倒生得好女儿。”    
    “哪里,哪里,学堂虽没念好,倒是略有几分姿色。”    
    “我还有事要办,就此告辞。”    
    “大人何往?”    
    “前去华山看看唐僧。”    
    “保罗大人呀,”老者曰,“千万不可去看那唐僧!提起此人,你一定不知他的底细。去年从天竺回国时,万岁爷要封他一字并肩王,好不光彩,可是他的道行不够,邪性未退。有一天万岁爷金殿赐宴,他看皇后娘娘美貌非凡,就动了凡心,假装酒杯掉到地下,弯腰去捡,却伸手捏了一下皇后娘娘的玉脚,被皇后娘娘一高跟鞋踢落了两颗门牙。从此官也垮啦,佛教也完啦。说不定哪一天把那贼秃拉去杀头,你老人家沾他怎的?”    
    悟空一听老头血口喷人,心中大怒,暗暗把金箍棒取到手中,正要把他打成肉酱,只听钟声又响。老头曰:“保罗大人在上,且听小的一言。你们车迟国之人,真是民主风度,不拿一点官崽架子。刚才也是两位车迟国通天教士,一个方头大耳,一个一脸霉气,被我儿子拦住,他们连车都不坐,竟自己走路。真是教人敬佩呀敬佩。”    
    悟空听了,暗吃一惊,偷偷把金箍棒塞回耳朵。    
    “老头,”悟空曰,“你说那两人长相,可是如此如此,那般那般?”    
    老者照实又说了一遍,悟空呼地跳起,叫曰:“你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去看看他们讲道之法,拜托你千万不可声张,本保罗大人自有妙用。”    
    “领法旨。”


第一部分第二回 致训记(2)

    二人走不多时,只见前面有一座大殿,金碧辉煌,完全车迟样式。门口写着七个大字,曰:“华山村通天庙堂”。另外还有两张小条,一张小条上写着:“教主在此,诸神退位。”一张小条上写着:“车迟国朝圣团报名处。”悟空蹑脚蹑手,走到窗口,往里一看,只见黑压压坐满了人,也有老来也有少,也有二八女多娇,一个个呆如木鸡,正在恭听台上的人讲话哩。讲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师弟猪八戒。    
    “各位教友,”只听猪八戒曰,“通天教乃天下第一等神圣之教,苏格拉底曰:‘通天教乃救世之教也。’车迟文称通天教为‘琼克劳斯笨桃乐丝黛’,信教之后,有一种‘格拉莱齐’的感觉。柏杨先生也有言曰:‘通天要通得上,需要三艾斯。一、艾斯扑肉母,二、艾斯吃老开,三、艾斯尔迈训。’有此三艾斯,人神才能化合为一。人就是神,神就是人,好不美哉!懂了这一套,才能去车迟朝圣。”    
    本来大家有的已经睡着啦,一听说要去车迟国,立刻精神大振,没精神的变得有了精神,打呼的也不打呼,弯腰的也直起了脊梁。    
    “凡去车迟朝圣的年轻男女,”猪八戒曰,“一律自费,这年头有钱的大爷都可以去天竺买橡园,难道不能去车迟朝圣哉?只要有我老猪———嗨,只要有我打狗脱乔治在,不要说一百个童男童女,就是两百个童男童女,都去得成。好啦,马死脱维廉,快下去收捐款,有心去车迟国的信徒,努力猛捐可也。”    
    沙和尚随即拿下破帽,从夹道上挤进听众群中,有捐一钱两钱的,有捐三两五两的,刚才那位老头一人就捐了十两。一会儿工夫,破帽已经装满。只听八戒闭目合睛,祷告念曰:    
    “各位的捐款,我们全部奉献教主,求他赐福给我们:保佑愿去车迟国朝圣的,都能去车迟国朝圣。”    
    “阿门。”大家喊曰。    
    “保佑愿天天有红包送上手的,都能天天有红包送上手。”    
    “阿门。”    
    “保佑愿退税、走私、套汇的,都能退税、走私、套汇。”    
    “阿门。”    
    “保佑愿做大唐假钞票的,都能做假钞票。”    
    “阿门。”    
    阿门已毕,大家一哄而散。猪八戒、沙和尚背着钱袋,喜滋滋,兴昂昂,和众执事一一握手,喊了一声“白白”,扬长而去。悟空紧跟在后,到了郊外没人之处,跳起拦住去路。    
    “好大胆的佛门弟子,传起通天教啦。”    
    八戒、沙僧一听有人掀他们底牌,又惊又怕。放下包袱,八戒捣出五齿耙,沙僧掏出降魔杖,正要动手,一看原来是悟空。    
    “该死的猢狲,”八戒骂曰,“吓死我也。”    
    “兄弟,听说你发了点小财。”    
    “哪里的话,不过几钱几分银子,怎说发财。”    
    “你这笨货,敬酒不吃罚酒吃。你二人不守清规,去通天庙堂捣鬼,敛了不少不义之财,我天生的千里眼顺风耳,怎的不知?也罢,跟我前去拜见师父,由他评理。”    
    “哥啊,息怒,”八戒曰,“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你也别乱叫啦,悟净把银子拿出,我们每人拿四分之一如何?”    
    “为啥如此?”    
    “兄长有所不知。自从师父回国,门路没有走对,派系没有摸清,既拿不出博士文凭,也拿不出吏部尚书邀请回国讲学聘书,公私两败,还像一个愣头青一样,以为要当王哩。到华山之后,三餐不济,前途渺茫。是我和沙和尚心生一计,冒充通天教士,到得通天庙堂,致起训词。”    
    “你们二人,长得这般嘴脸,怎能冒充教士?”    
    “这你就差劲啦,”八戒笑曰,“我们都是佛门弟子,岂肯乱打诳语。是我和悟净饿得发慌,左窥右看,想偷点东西充饥。想不到被一个窄脸的家伙看见,奔上前来,拉着我就嘻嘻叫曰:‘豪都油都’,我就瞪眼啦。”    
    “‘豪都油都’是车迟国人见面之礼,窄脸家伙一定把你当成车迟国来的夷人矣。”    
    八戒拍掌笑曰:“哥啊,真不愧是齐天大圣,猜了一个正着。那窄脸家伙正在庙堂门口东张西望,迎接车迟国大人哩,一见我和悟净长相不凡,就误认了亲,把我叫成‘乔治大人’,把三弟叫成‘维廉大人’。是我灵机一动:这年头,大唐国官民人等,见了夷人都会撒尿的,我何不将计就计,骗他几文。悟净且打开来看,一共多少银两?”    
    当下把钱袋打开,碎银子堆了一地,算了又算,一共四百两银子。八戒曰:    
    “师兄,老猪做事,向来光明正大,不欺暗室。四百两银子,你我一人一百两,送一百两给师父送终。我们还追随他干啥,散伙为妙。师兄回花果山为王,悟净回流沙河为怪,老猪回高家庄找我的浑家。”    
    悟空一瞧,呆子又要散伙,掏出金箍棒,迎风一晃,有两丈多长,喝曰:    
    “我打你这个不长进的东西,动不动就想散伙,非活活打死不可。悟净快把他按住,这次饶你不得。”    
    八戒慌了手脚,把银子统统丢到地上,跪下磕头曰:“千万打不得!你那瘟棒只要捞一下,我的猪命便休了矣。一切凭师兄吩咐,永不敢再动凡心。”    
    “依我之意,银子全交给师父,也好果腹。二位贤弟意下如何?”    
    “当然是好。”    
    “那么我们回山去也。”    
    师兄弟三人高高兴兴向华山而去。走到途中,悟空忽然停下,叫曰:“哎呀,大事不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