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文学奖提名 周大新:第二十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矛盾文学奖提名 周大新:第二十幕-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替他的,只可能是我!

  我也要尝尝当副司令的滋味,享享统率军队的乐趣了,我不能一辈子都给栗温保当助手!

  温保大哥,这些年,我给你的已经够多!我为你付出的已经不少!你的每一步成功,都有我的心血!你想想吧,当初不是我劝你去抢盛家,会有尔后的上山造反?造反之后若不是我为你出谋划策,你最后会当好副镇守使?后来若不是我劝你投靠河南省主席,你会当上今天的警备副司令?如若没有我,你今天怕还在卧龙岗落霞村打兔子,穷愁潦倒一生!你该感激我,感谢我,报答我!可你给我的报答是什么?当你的副手,永远为你出力!这就是你给我的!我不能再傻下去,我不能让一切功劳都归于你,一切名誉都属于你,让你出人头地,让自己永远站在你身后!

  我也该往前边站站了!人是要有点野心的,在仕途上混的人如果没有野心,还不如立刻退出去!

  你甭怪我不客气、不仁义,谁都不想久居人下!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自己的地位不满意的,肖四自己也说不清楚,反正好长时间以来,他心里就开始憋气,尤其是看到栗温保有时趾高气扬不再询问自己就处理事情,看到下级单单只给栗温保送礼时,胸中的那股气就越来越难忍下去!当然,他一直不让自己的怨气、怒气在神态上有丝毫显露,他知道栗温保也不是傻瓜,一旦让他看出自己的心思,就会招来祸患。他这些年读过不少史书,已经懂得,在官场里,身居第二位的人最为身居首位的人戒备防范,故平日处事一直十分小心,时时提醒自己牢记“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的道理,提醒自己记住历史上“韩信以勇略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被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赋敌国”的教训,一切都让着栗温保。

  但现在我可以不让了!

  机会已经来到!

  只要栗温保下令撤兵,使宛城沦于敌手,那他在仕途上的生命就完结了,那时就该我肖四来唱主角了!

  仕途上的机会很多,就看你能不能看准并抓住!

  我会抓住的!连日本兵也不会想到,恰是他们的进攻,给我送来了权柄!

  要紧的是促使栗温保去下撤兵出城的决心!

  “参谋长,敌机已飞走,部队已进入阵地,我们是不是也去指挥部——”一个参谋过来低声问询。

  “好!”肖四猛地起身应了一句,双眸中闪过一丝急迫和殷切……

  地面战斗是从半后晌开始打响的。

  栗温保部署的第一道防线在城东北的盆窑至独山一带。但天黑时分,一线阵地便已相继失守,部队被迫撤进了城边二道防线,并开始准备巷战。

  栗温保的指挥部安在小西关的一家玉雕坊里。夜色严严地围定这座门窗都挂了棉被的屋子;枪声由外边传进来时,已轻得近乎燃放爆竹;墙上挂满了地图,烛光在间或响起的山炮声中跳动哆嗦。

  栗温保默坐在一张桌前,双手把玩着一个用独玉雕成的“南阳古城”——这是玉雕坊主专门送给他的一件礼物——雕品上那方形的有堞口的城墙和城门上的“南阳”二字,在烛光下闪着莹洁的光亮。

  “副司令,据各部队报告,敌人的攻势在加强,我们咋办?坚持打下去吗?”肖四这时从外间匆匆走进,低了声问。

  “如果我们继续打下去,会有几种可能?”栗温保没有扭头看肖四,只是声色不动地反问。经过这么多年政界、军界生活的磨炼,栗温保也已经养成了一种从容不迫和心绪不露的本领。

  “只有一种,那就是城破兵损。”肖四说得很干脆。“日本人不拿下这座城是不会罢休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得失会是什么?”栗温保依然平心静气。

  “我们如果不想以自杀换取‘英雄’称号的话,我们只可以得到人们的称赞,记住,只是一点称赞。上边并不会授给我们‘抗日英雄’的称号,因为中国人自古以成败论英雄,我们虽然全力抵抗但最后还是城破失败,这时人们给我们的尊敬是有限度的。好的败将在中国成不了英雄!可我们因此失去的将会很多!我们要损失我们的大部分部队,我们将从此失去我们的实力地位。一旦我们手中无了兵,我们就失去了同别人讨价还价的资本,在今天的中国,你手中无了兵,自然也就当不了官;你当不了官,也就享不到福;我们忙活到今天还享不到福,那日子还有啥过头?”

  “如果撤走不打,那我们的得失会是什么?”栗温保翻转了一下手中的玉雕,仍旧慢了声问。

  “我们得到的将会很多,因为我们手中的兵没有失去,有了兵我们就可以东山再起,可以再谋另一个城市的警备司令。我们失去的只是人们对我们的一点尊敬,可‘尊敬’这东西值啥?有些教书匠可受人尊敬,不照样吃苦受穷?再说,‘尊敬’是什么?不就是见了你笑容满面、称颂不已、送酒送肉表示心意?而一个人只要做了官,这些都可以得到!依我看,受人尊敬和让人惧怕差不多是一回事,一个人尊敬你了,他会听你的话;一个人惧怕你了,他也会听你的话,从这一点上说,这两种人类的感情形式在效果上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不必为失去人们的一点尊敬而犹豫不决!”

  “那依你之见,我们是该撤了?”栗温保的眼皮耷拉下来,盖住了双眸。

  “当然还是副司令下决心!”

  “好吧,我同意!你去起草命令!”

  片刻后,肖四拿了一纸命令过来说:“副司令,请你签个名!”

  栗温保这时已起身披了呢子大衣,一边向门口走一边说:“你签就行,我去二团看看!命令签后立即送往各团!”说罢,便闪出了门去。

  门外一片漆黑。枪声无了墙的隔离,骤然变得密集而清脆。偶有一颗曳光弹飞起,将黑暗划成两半。栗温保翻身上马,在几个随从的护卫下,过小东关沿河街向位于医圣祠方向的二团驰去。快到二团团部时,他猛勒住马,转对身边的一个贴身随从低声叮嘱:“待一会你到各团,把他们收到的撤退命令全部收回到你手中保管!”听到那随从应一声后,他才又仰脸向天,喃声说了一句:“我既要保存实力,也要人们的尊敬!肖四,得请你原谅我了……”

  枪声更显尖利……

 

21  
周大新  
 

  卓远贴着墙根,以一个五十多岁人能有的最快速度,向着魏公桥方向走。他是天黑之后离家出来的,他想到一线阵地看看,看看战斗的真实发展状况,看看士兵们的战斗士气。他想,自己既然办着报纸,既然要在报纸上反映这场守城战斗,就不应该少了这前沿阵地的亲自采访。

  街上除了来往调动的守城士兵和前送弹药、后送伤员的人员之外,便是不时飞动着的枪   
弹。枪弹在街道上行走时,带着一股人的嗖嗖声,听了让人脊背发麻。越接近前沿,人越稀少,枪声也越响。卓远在墙根蹲了一会,看见几个人挑了冒着热气的水桶和篮子向前走,他估计这是送饭送水的炊事员,随着他们便会找到正在作战的部队,便紧忙跟了上去。

  炊事员们把他带到的是一个营部。一位方脸的营长在看了卓远的记者证件之后,一边大口吞咽着炊事员刚送来的包子,一边指着自己指挥所的后墙说:“看看,那就是敝人的决心!”卓远借着烛光朝墙上看去,只见那墙上写着五个字:“贾一柏之墓”。“这是我们营长割破指头写的!”一个精瘦的士兵说,“我们已经干掉了至少一百零二个日本兵,日他娘,他们休想从我们营的阵地上打开缺口!”“嘀铃铃。”这当儿电话铃响了。贾营长一边嚼着包子一边拿起了话筒。

  卓远注意到营长脸上的咬肌骤然停止嚼动,并随之“啪”一下,把口中嚼了但还没咽下去的包子吐到了地上,跟着就见他对了话筒吼:“我能顶住,凭什么叫我撤?凭什么?”

  话筒里的声音听不清,但贾营长的脸是变得铁青了,又过了片刻,便见他把话筒“啪”地扔下,一屁股坐在一个弹药箱上。

  “营长,咋着回事?”那个精瘦的士兵最先上前开口问。

  “唉,”那营长抬头长长叹了一口气,“上头让我们交替掩护向城西撤退,南阳城完了,完了!”

  “为什么要撤?”一旁的卓远闻言,惊骇地上前抓了那营长的胳膊。

  “我也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营长颓然地摊开双手,“我还没有弹尽粮绝,我还有力量抵抗,可为啥让我撤呀?”一霎之后,营长转向他的手下人说道:“通知一、三连,用火力掩护二连悄悄后撤,全营立刻做好行动准备!”跟着,转向呆立在那儿的卓远道:“你也快走吧,要不了多久,这儿就要被敌人占了!快走吧!”

  卓远记不得自己是怎样被忙乱的士兵们推出指挥所的,也不记得自己是怎样往回走的,他只记得有一队队的士兵从自己眼前跑过,只记得当他返回到自己家门口时,看见自己刚才站立过的魏公桥方向燃起了大火,火光冲天而起,火头噼啪着在天空骄狂地摇晃着,半个南阳城被火光照亮,就在那火光中,他听到了男人、女人们的哭喊声。

  是那冲天的火光和人们的哭喊声让卓远恢复了冷静,他对奔过来向他询问守城情况的女婿立世和女儿容容说:“城已经破了!快回去把你爹抬进地洞,多往洞里拿点吃的、喝的,从现在起,我们只能在洞里生活了!”

  待女儿、女婿去后,他才拉了妻子的手,一步一步向后院的那个地洞走——那是女婿立世专门为他俩挖的藏身之地。

  过了有两顿饭工夫,默坐在地洞里的卓远,便隐隐听到了日语声。

  黎明时分,南阳全城沦陷,满街都是日本战马的嘶叫。坐在洞中的卓远,缓缓拿起毛笔,借着从洞口漏进来的一点火光,在洞壁上重重写道:“身为男儿当自羞,刻骨铭心记此仇……”

  达志忍着剧疼,身靠洞壁紧张地听着洞外的动静。因这个地洞当初挖筑时,留的隐蔽的通风口较多,所以坐在洞中,对外边的声音听得颇清。

  枪炮声是在天亮之后彻底停息的,代之而起的是砸门声、日军的哇哇吼叫声和本城人的哭喊声。这一切声音都表明:一场抢劫开始了!

  儿子、儿媳甚至小昌盛都和他一样,双眼瞪大紧张地谛听着外边的响动,每个人眼里都弥漫着恐惧,一种等待不祥后果的恐惧。

  但愿他们注意不到我的院子、我的工厂,但愿他们不来这个地方。达志在心里绝望地祷告,但他自己心里也明白,没有人会理会他的祷告,一切全依日本人的兴趣了。

  第一个白天就在这种恐惧中一点一点挨过,天黑之后,一家人稍稍有些轻松,默默地啃了几口干粮,喝了点水。立世还轻轻地打开洞口,悄悄爬出去把尿罐倒了,且慢慢爬到院门口看了看,回来说,街上燃着一堆一堆的火,隔百十步远便有一个日军岗哨。

  这一夜,全家人都多少合了一会儿眼。

  第二天头晌,达志腿上伤口的疼痛加剧,当立世用盐水给他洗时,他几乎疼昏过去。不过,即使在疼得要昏的那一刻,他的耳朵也没有忘记捕捉外边的动静。还好,院子里仍很平静,这使达志心中的那个希望增加了:也许日本兵真的注意不到自家的织丝厂。

  灾难是半后晌来到的,酷爱用丝绸做和服的大和民族,不会忘记寻找织丝厂的!一阵哇哇的人声和嗵嗵的脚步声响到院里时,达志正在打盹,他的睡意被惊走之后,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是中国人的怯怯的话音:“这就是织绸缎的尚吉利织丝厂!”

  “哦,好的,好的,我这个人很喜欢绸缎,我夫人尤其喜欢用中国的绸缎做和服!”这个说着生硬汉语的显然是日本人。

  达志和儿子、儿媳交换了一个惊慌的眼神。

  “可是,这厂里已经没有人了。”还是那个中国人的声音。

  “没有人不要紧,只要能找到绸缎就行!”那个日本人说到这里,忽地转用日语哇哇叫了一阵,随后,便听到十来个人的脚步声在各个屋子里跑,达志能猜出:那日语大约是给日本兵下的寻找命令。

  “没有,房子都是空的。”依旧是那个中国人的声音。达志极力想辨别这声音自己是否熟悉,可惜辨不清。

  “一个织丝厂不会没有绸缎,根据我在华北的经验,我知道中国人总爱把自己的东西埋到地下;他们通常并不把自己的东西带走,他们担心带了东西走在这兵荒马乱的日子里会遭人抢劫!好吧,让我们来挖挖试试,也许我的判断会被证实!你的,去找镐头!”日本人的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