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的好品质;但也容易出现粗心、粗暴等缺点,具有“多血质”特征的孩子,
容易形成活泼、机敏、有同情心、爱交际等品质;但也容易出现轻浮、不踏
实、情感不深挚等不良习惯。具有“粘液质”特征的孩子,容易形成稳重、
坚毅、实于等优良品质;但也容易变得冷淡、傲慢、固执而拖拉。具有“抑
郁质”特征的孩子,容易形成细心、守纪律、富于想象力等品质;但也容易
出现多疑、怯懦、孤僻和缺乏自信心等弱点。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要认真了解、掌握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特征,并针
对不同的气质特征,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育和训练,有目的有意识地向积极的品质方面加以引导,防止消极品质


的产生和发展。就像孔子那样,“求(指冉求)也退,故进之;由(指子路)
也兼人,故退之”。

假如你的孩子“胆汁质”特征比较明显,在教育内容上就要加强细心、
稳重、冷静、温和等方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就可以多用批评、严格
管理和严格训练等手段。如果你的孩子是“抑郁质”特征比较明显,在教育
内容上就要加强自尊、自信、自强等方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就该尽
可能多采用鼓励、表扬、奖励等绝不能不看孩子的气质类型特征,只采取一
种固定的教育模式。

人的个性还表现在性格上。“性格”与人的“气质”有密切的关系,但
它又不同于气质。它主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比如,诚实、
谦虚、勇敢、善良、慷慨、虚伪、骄傲、怯懦、凶恶、吝啬等,人的性格不
同于气质,它有优劣、好坏之分。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逐步形成和表现出来
的性格特征,这关系到孩子养成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关系到孩子
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千万不能粗心大意。孩子形成某种性格特征,是有一
个过程的,开头可能不太明显。但是,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优良的性
格倾向,家长发现了,要及时给以强化,使之巩固、发展;出现不良的性格
苗头,家长要及时觉察,及早给以纠正,防微杜渐。

中国古代的教育论著《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就是说,教育工作的实质就是发展其好的品质,弥补不足的方面,纠正不良
的品行。家庭教育的品德教育不能一般化,应当因材施教。

妈妈是真傻吗?——淡选择教育机会

岚岚家住的是筒子楼,楼道、厕所、厨房五家合用。显然,打扫卫生也
应当是大家的事。

妈妈经常打扫楼道、厕所的卫生,还特意买了刷子、纸篓。岚岚看见了,
有一天对妈妈说:“妈妈,您真傻。自己掏钱买了刷子、纸篓,还经常倒手
纸、扫楼道。别人家都不干,就您积极!”妈妈听了微微一笑,只淡淡地说
了句“多干点活,这算不了什么”,就没再说什么别的。

说起来事也凑巧。第二天晚上,岚岚写作业,写着写着钢笔没有墨水了。
家里的墨水已用完,商店也早已关门,她作业还没有写完,怎么办?母女俩
正在焦急地叨念这件事,这话正好被隔壁的李阿姨听见了,她主动地把自家
的墨水送来了说:“没墨水了?甭着急,这里有。墨水我们不常用,就放在
岚岚这里得了,等我们用的时候再来灌。”妈妈和岚岚连忙道谢。

李阿姨走后,妈妈故意对岚岚说:“这个李阿姨,也真傻,拿自家的墨
水白白给别人用。。”岚岚听了妈妈的话一愣,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
说:“妈妈,这不叫傻,这叫互相帮助。”妈妈见教育岚岚的“火候”到了,
顺势说:“对。你看,李阿姨身体不太好,刘叔叔工作忙,成天早出晚归的;
王阿姨家有小宝宝,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孙爷爷年岁大,身体也不大好。。
他们各家都有困难。咱们家,你已经长大了,我和你爸爸都年轻力壮,没有
什么拖累。你说,这公共的事,咱们家的人不该多于一些?大家住在一起,
就跟一家人一样,谁家有困难,就应该多帮助,怎么能在这些小事上斤斤计
较呢?这些事,不仅妈妈要干,以后你也要学着干。”岚岚听了妈妈的话,
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是我不对。昨天,我不应该说您傻。您也


是在帮助别人,以后我也帮您干。”

从那以后,岚岚真的变了,由一个什么都不爱干,什么都不会干的孩子,
变得勤快起来了,学着自己洗袜子,洗内衣,抢着干家务活,还经常帮助妈
妈打扫楼道的卫生,邻居们谁见了谁夸。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北京市去年推选出的百名好家长
之一。这个故事,不仅表明岚岚的妈妈具有相当强的教育意识,是一位教育
孩子的有心人;而且,也说明她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

岚岚对妈妈善良美好的心灵和乐于助人的优秀品德不太理解,还表现出
了斤斤计较的思想意识,与妈妈的思想境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妈妈没有立
刻给予严厉地批评。她知道,对于思想认识问题,采用简单批评的方式方法,
是不会奏效的,弄不好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适得其反。采用空空洞洞他讲
大道理的办法,是不能以理服人的。她耐心地等待“教育机会”。“教育机
会”终于来到了——邻居李阿姨主动送墨水。她紧紧抓住,采取“以子之矛
攻子之盾”的方法,促使岚岚从切身体验中认识互相帮助不是“傻”,而是
人们共同追求的一种美德。在此基础上,妈妈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
结合生活实际,入情入理地引导岚岚参加互相帮助的实践,使岚岚的思想认
识得到了提高。应当说妈妈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很值得做父母的借鉴。

岚岚妈妈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当年唐太宗教育太子的经验——遇物则
诲。所谓“遇物则诲”,就是利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件或情景,结合实
际对孩子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比如,唐太宗在吃饭时,就对太子进行粮食
来之不易的教育;在和太子一起骑马的时候,就教育太子说马应当有劳有逸;
在太子在大树下乘凉时,就指着树干说木头要锯得直,就要依照绳墨,同样
的道理,将来做皇帝,只有听从大臣的劝谏,才能圣明;在乘船时,就结合
船与水的关系,教育太子理解皇帝和百姓的关系:水能浮起船,也能把船给
掀翻。同样的道理,百姓可以拥戴皇帝,也可以把皇帝给推翻。唐太宗对太
子进行的教育无非是安民治国的道理,但他的“遇物则海”的教育方法,是
符合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科学规律的,很令人回味。

“父亲高尚的宽客容救了我”——谈宽容的奇效

印度民族英雄甘地成年以后,在回顾自己成长的过程时,曾经发出了这
样的感慨:“是我父亲那崇高的宽容挽救了我。”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

甘地从年轻时就投身于反英独立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甘地领导
印度人民获得了独立,被誉为“印度独立之父”,在印度人民心目中有非常
高的威望。

他的成长,最初是得益于父亲的教导。甘地出生在一个小藩王国的宰相
之家。他在家最小,上有三个兄长和一个姐姐。幼年的甘地性格不大开朗,
却对父母十分顺从,对周围的事物也十分敏感,自尊心很强,好面子,一旦
被人奚落,马上就会哭鼻子。如果受到体罚,他在精神上所感到的痛苦远远
比肉体更为强烈。

甘地的叔叔很喜欢抽烟。在叔叔的影响下,少年时他对抽烟发生了兴趣。
起初,他只是出于小孩子的好奇心,模仿大人的样子试着抽;后来,越抽烟
瘾越大,想戒也戒不掉了。由最初拣叔叔扔掉的烟蒂抽,渐渐发展到偷哥哥
和家臣们的钱买烟抽的地步。有一天,家里人终于发现了他抽烟和偷窃的行


为。他感到非常羞耻,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觉得无脸见人,无地自容,
以致为此想过自杀,打算以死来摆脱自己心灵上的无限痛苦。

经过十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他终于不堪忍受内心烦恼与痛苦的折
磨,下决心鼓起勇气正视现实,把自己迄今为止的整个堕落的过程,详详细
细地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交给了正卧病在床父亲,渴望得到父亲的批评、
指责、训斥,以便精神上得到解脱。

父亲一口气看完甘地的笔记,知道了过去所发生的一切。看得出,父亲
为儿子的行为心情非常沉痛。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父亲竟然一句也没
有责备他,只是久久地凝视着他,两行眼泪就像是断了线的珠子滚滚而下。
面对此情此景,甘地深受刺激,他感到这比父亲打他还痛苦。他更加悔恨自
己,觉得实在是对不起父亲的热切期望和谆谆教导。

自那以后,他痛改前非,弃旧图新,彻底地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抽烟
的嗜好戒掉了,再也没有偷过别人的钱。他发奋读书学习,走上了正路。事
隔多年,父亲当时的表情他都记忆犹新。他始终没有忘掉那段不平常的经历,
每当他回想起那段经历时,都非常感激父亲宽容的态度。他感到很幸运,始
终认为是父亲那高尚的宽容态度挽救了他。

甘地的这种体验是有道理的、也是很深刻的。从甘地的变化中,我们可
以清楚地看到,在一定的情况下,宽容不失为一种效果很好的教养态度和教
育手段。

为什么宽容会产生如此奇效呢?宽容是对人的过失和错误不予追究,给
以原谅,反映对犯有过失和错误的人的深刻理解和极大信任。当一个人不慎
犯有过失或错误,并且造成了损失和不良的后果,他已经有深刻的认识,内
心感到后悔、内疚、痛苦,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恰恰是理解和信任。如果给予
理解和信任,不但不会使犯有过失或错误的人原谅、放任自己,反而会更加
激励人痛改前非,将功补过。这就是理解和信任的力量。

做父母的由于望子成龙,往往有“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情绪,容不得孩
子行为上有过失。犯一点儿小的错误,就不依不饶。不管孩子是有意无意,
是偶犯还是恶习不改,是思想认识问题还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能力所致,
是明知故犯还是好心做了错事。甚至孩子偶尔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也不问主
客观原因,不管孩子的态度如何,一气之下就是一通批评、训斥、责备,有
的还拳脚相加。这样做,未免有些太粗鲁了。这样对待孩子,其中也有可能
有教育的因素,但一般地讲,恐怕主要还是为了出气、解气,不见得有理想
的效果。

当然,孩子有毛病,有过失,犯有错误,做了不该做的事,家长为此生
气是可以理解的。要批评、处罚,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我们教育孩子的
动机和目的是要促使其纠正过失、改正错误,这就不能不首先看一看孩子的
态度。他对过失、错误是满不在乎呢,还是很重视呢?是反以错为荣呢,还
是感到羞耻、后悔、害怕、痛苦?孩子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家长如何对待孩
子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过失或错误已经有了认识,并且主动承认、检讨了,
家长还是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脑就是训斥、责骂甚至是打骂,一点儿也不
原谅,这对孩子要求改正错误、纠正过失的愿望是很大的打击,对他积极的
态度是严重的挫伤。这样处理,孩子很容易由此产生这样的思想情绪:“已
经认错了还不行?我就这样了,反正认错和不认错都是一个样。”以后再有


错误或过失,他肯定不会再主动认错,更不会主动改错,以致会以说谎来掩
盖自己的错误或过失,那就危险了。

宽容是一种感化,是“以情动情”,是用理解、信任唤起人的良知,是
对犯错误的人要求改正的积极性给予的一种强化。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
放任和姑息。在特定的情况下,宽容对犯有错误或过失的人来说,也是一种
刺激。这种刺激并不亚于批评、处罚,有时甚至超过批评、处罚。因为宽容
使犯有错误或过失的人,在心理上失去了应有的平衡,会促使人开展更加激
烈的思想斗争,主动进行思想转化。

成功地运用宽容的教育方法,是一种教育艺术,需要家长具备理智的心
理品质。所谓理智,就是能够自觉地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感情和态度,
能够克制无益的感情冲动而不是感情用事。在孩子思想行为上出现过失、错
误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尽管家长很生气,但如果孩子的行为确实是属于无意,
或是不属于习惯性的品质问题。或者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