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大道无形,大爱也是无形的,出色的心态教练要开启“四两拨千斤”的大智慧,需要拥有博大的爱心。
 
  心态张力如何创造?
 
  创造心态张力的两个基点在于:明确的目标和真实的现状,而真实的现状还包括固有的心智模式。这个过程好像拉开一张弓,明确的目标如弓的一端,现状的位置如弓的另一端,两端都很牢固,一用力才能把弓拉开。换个角度说,目标在前,现状和目前的心智模式在后,看到二者的差距,人才有动力调整心态,迈步向前。(如图)
 
  (图例)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果。要得到不一样的成果,首先要有不一样的态度。拥有有效的心态才能有效地做事。过去,我们习惯于在行为上去做调整,但是当影响行为的态度或信念没有彻底改变的时候,行为的调整都是有限的。所以心态的调整的意义就在于,选择更有利于目标的心态,并贯彻到行为上以取得成果。
 

第61节:第三章 心态教练五步策略(19)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
 
  学员对教练说:有件事我很困惑,我的妻子每天都陷入焦虑中,而且在我耳边唠唠叨叨,很烦人!
 
  教练:这种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学员:最近一年。
 
  教练:最近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学员:近一年我们的工作压力特别大,我就对她要求很高!
 
  教练:高要求一个人没问题!你是怎么高要求的呢?
 
  学员:当她做错了,我说她她不听时我就没好气,是有些情绪,这是我的不对,我下次一定改!
 
  教练:“下次改”是一个外在的行为,而这次你不从中去学习的话,内在心态和信念就没有改变!
 
  学员:……
 
  教练:你们之间有没有相处很好的时候?
 
  学员:有啊!在最初我们结婚的时候就相处很好的!
 
  教练:那个时候她是不是也一样焦虑、唠叨呢?
 
  学员:有!很少!
 
  教练:那时侯你怎么办?
 
  学员:我会听她说话、陪着她、和她沟通,但那样我很累,很浪费时间。
 
  教练:如果按你现在的方式会怎么样?
 
  学员:按现在的方式,我会不理她,但她会不高兴,也搞得我很烦。
 
  教练:那你们结婚的目的是什么?
 
  学员:当然是幸福、快乐!
 
  教练:现在做到了吗?
 
  学员:有时能做到,有时做不到!
 
  教练:什么时候能做到?什么时候做不到?
 
  学员:愿意有耐心跟她沟通的时候就能做到,我不愿意理她就做不到!
 
  教练:很明显通过刚才你说的话来看,你做到或做不到都是你的选择,没什么好困惑的!人生的路像是一个菜单,你有选择权,但是无论你点了哪道菜,你都要为此买单。现在你有两个选择——要么你陪她与她沟通,但你会很累,之后也会幸福快乐;要么你不理她,但你会很烦,她会更加焦虑、唠叨。你想选择哪一个呢?
 
  学员(“扑通”地坐在椅子上):我明白了!
 
  ……
 
  案例中的这个学员显然是目标不清晰。两人结婚是为了在一起生活的幸福、快乐,而这是需要创造的。教练问他结婚的目的的时候,其实是为了清晰目标。同时,也运用挖掘心智模式使其意识到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自己不愿意努力的结果是两个人在一起很烦,自己还对结果不满意。目标明确了,现状看清了,两个支点就固定住了!教练的一句启迪性的回应“人生是一个菜单,无论你点了哪道菜,你都要买单”意在使对方做出选择。选择是一把创造张力的钥匙,每个人拿回了选择权其实就拿到了力量,这一点不容忽视。案例最后学员的选择令自己心态张力产生了——他坐下了,从他的动作得知,他清楚的知道怎么去做了。整个过程穿插运用了立体式聆听、360度区分、启发性发问和建设性回应,而且还有很到位的全方位互动,最后心态张力被成功的创造出来。
 
  我们再来看一个企业管理中的案例。
 
  一个企业家来找心态教练。
 
  他说自己有一个部下,一个公司的总经理不太听他的,原因是这个总经理最近一年来进步很大,想用自己的方式领导公司,并且认为以前自己总是被老板管着,在老板划的圈子里生活,没有活出“自己”!现在自己想换一种做法,希望老板能理解。
 
  企业家:他一个月就炒了三个人,而且上半年还被客户投诉两次……你说他这个样子,我能不管吗?!
 
  教练:你平常是怎么管呢?
 
  企业家:他那间公司所有的事情都是我说了算,他照着做就行,就这么简单。
 
  教练:那总经理不成了被你操纵的木偶了吗?
 
  企业家:……那他不听我的还是我的公司吗?
 
  教练:你是什么职位?
 
  企业家:董事长啊!
 
  教练:你的董事长当的怎么样?
 
  企业家:我习惯到前面去指挥,不喜欢在他们背后去支持。
 
  教练:那么,你这样管理企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企业家:每年业绩做到了,看到公司在赚钱,每个人都听我的、仰慕我!我很有成就感!所以,我要亲自做成就感才更大!过去我也试过放手让他们管,我没事干了,倒觉得空虚,没有感觉了!
 

第62节:第三章 心态教练五步策略(20)
   

  教练:你要留意,其实你不愿意改变自己管理方式的立场,是因为你放不下自己的利益!
 
  企业家:在这件事情上,我还会有什么利益?
 
  教练:你的利益就是你的“成就感”、每个人都听你的、仰慕你啊!如果你愿意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和员工的立场,看到人才的成长,企业的更大发展,你不是有更大的“成就感”吗?
 
  企业家:其实,我现在也知道,只是他对我这种说话的方式,我心里很不满意的……但是我怎么能放心呢?
 
  教练:你留意到你的模式是很喜欢从个人的小我去看问题,没有站在企业家的大我上看问题。所以,你不信任人才,也不喜欢培养人才!更不懂得授权!你就是企业的“瓶颈”。
 
  企业家:……的确,我的企业虽然一直赚钱,但是总销售额每年没有明显的递增,反而人员和成本在增加。
 
  教练:那怎么办?
 
  企业家:我是要改变! 
 
  教练:具体怎么改呢?
 
  企业家:我愿意放下小我,其实我还有很多企业选项、决策的大事情需要做,只是那些太有挑战、太麻烦!我需要经常找那些合作伙伴谈,心里其实一直在逃避,而管现在的业务我很轻车熟路,所以,不愿意放下!我知道怎么做了!
 
  ……
 
  几乎每个案例中都会涉及到被教练者的“利益”和“立场”。每个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立场,都是放不下自己的既得利益;反过来讲,每选择一种立场其实都会获得另一种“利益”。如果能将这个关系区分出来,则很容易教练到对方,令被教练者创造出心态的张力。
 
  我们这里指的“利益”是很广义的,不仅指钱和物质,也包括内心的感受等等所有被教练者想要的东西。正因为心中有得到的欲望,所以人往往就会失去客观、中立和理性,从自我的角度看问题,或者被内心的信念影响走入迷团、不能自拔。作为心态教练,能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清每个人是否把自己的“利益”和“立场”摆正,就很容易发现对方的心态或者心智模式是否有效,因此,把这一切呈现给被教练者本人面对,当他发现并看清这些给他带来的影响时,心中的张力瞬间就产生了!
 
  所以,创造心态张力关键是需要支点,它们就是“目标”和“现状”,“理想”和“现实”,“生命蓝图”和“心智模式”,“清晰的目标”和“面对真相”等等,上面这些不同的概念说的都是一回事,就是两点间的差距。同时,把选择权还给对方则是心态张力启动的钥匙,当教练把这些做到位时,被教练者的心态张力一定会产生,而你也一定可以成功地教练到对方。正如有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制订行动方案
 
  当你处在确实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心态下,在未达到目标前,决不轻言放弃,荣耀就会来临。
 
  ——贝尔
 
  这是教练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关系到是否能拿到成果的关键一步。如果说前四步都还是关注心态的话,那么这一步已经开始实际的行动了。
 
  心态教练是成果的催化剂
 
  不能取得高绩效的领导者不算是真正的履行了领导的职责。
 
  ——杰克?韦尔奇
 
  催化剂在化学实验中经常用于加速化学反应,因为心态教练会帮助团队和个人加速成果的实现和业绩的增长,所以,我们经常把心态教练形象的比作催化剂。
 
  心态教练如何才能催化成果和业绩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鲶鱼的故事。挪威人很喜欢吃沙丁鱼,而且喜欢吃鲜活的,可是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死,一死掉就买不上价钱了,所以有经验的商人就摸索出一个窍门,在运输沙丁鱼的过程中,鱼槽里面放入一条鲶鱼,因为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它专门吃沙丁鱼,当这些沙丁鱼受到威胁时非常警觉,拼命游来游去躲避袭击。这样一来,沙丁鱼就能活蹦乱跳地被卖到顾客手中。
 
  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的三泽公司,生产出来大量的机器设备卖不出去,企业主通过分析发现,他们公司的员工与同行相比,缺乏激情和活力,面对市场有很多畏难情绪,而且公司中个人销售业绩的最高水平甚至低于业内的平均水平,很多人不相信他们的产品能买出去。为了实现业绩,企业主采取对策,就是在业内高薪聘来一些销售的顶尖高手,同时颁布一个末位淘汰的制度,就是每个月销售额最后两名自动被解雇。此举一出,“鲶鱼效应”顿时发挥作用,三泽公司的业绩迅速大幅提升,很快发展成为知名企业。
 

第63节:第三章 心态教练五步策略(21)
   

  心态教练要催化成果,首先就需要支持被教练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并跟进和检视其成果,直至达成。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制订计划的习惯,都是在凭感觉做事,因此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资源,也错过了很多的时机。根据这一点,心态教练要求被教练者制订的行动计划要符合——SMART系统。
 
  SMART系统是教练常用的行动计划醒目系统,其中的目标、行动、成果均要符合以下几点:
 
  S——Specific(精确的):包括目标、方向、成果,都要非常精确。
 
  以戒烟为例,说明精确的(Specific)目标:
 
  如果对方说的目标是:“我要戒烟!”
 
  教练要问:“怎样才算戒掉了烟?”
 
  M——Measurable(量度得到的):有数据、有标准、有量化的方案、有可以量度的单位。“我要赚一百万人民币、我想结识三个好朋友、我想减肥十斤……”这都是可以量度的;什么是量度不到的?例如“我要在逆境中成长”。这是不能量度的。因为逆境只是一种状态,人们很容易会将目标与状态混淆在一起,因而不能达到目标。
 
  A——As If Now(如果现在就得到):不以现在的角度仰望目标,往往是不会真实反映出当事人自己真正的渴求。“我希望将来能够有一百万”,这并不是现在式,每一天都可以有一个“将来”,这个“将来”似乎是永无止境的,是不会出现的。
 
  “我希望将来能够有一百万”,这只是一个愿望而不是目标。这句话应该改写为:“在2006年1月18日,我有一百万现金资产”。
 
  R——Realistic(实际可行的):计划是有根据的,不是异想天开,也不是天马行空;是面对现实既有挑战,又有可能实现的。比如,如果你现在的年薪是十五万,而你要在明年增至年薪一百万,这个目标是否可行呢?除非你用极端的方法吧!或者是上天特别照顾你中了彩票,否则实现的可行性是很低的。所以在订立目标时要注意可行性,不能太过盲目夸大;如果你现在的年薪为七十万,而想于2006年增至一百万,这是一个较为可行的目标。可能性不等于有信心,只要有可能又实际的目标就值得去努力。
 
  T——Timed(时间性的,何时可做到):目标是有时限的梦想,没有时限的目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