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也有过这样的经验。你相信什么就会拥有什么,你期望什么,什么就会发展。我小的时候,家人都说我“学习好,长大会有出息!”当时我自己都没在意,越长大越发现自己正朝家人期望的方向努力,而且这种期望好像呼吸一样成为自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几乎不易察觉,感觉那就是自己的愿望。
 
  工作里面,很多人也对期望深有体会。假如你领导的团队里有一个你欣赏的员工,你对他满怀期望,而且他也能体会到你的期望,在工作中你就会发现他的努力程度和自我要求比其他人要高很多,他往往也是最有激情、最愿意面对挑战的那一个,而且他对团队目标的清晰程度也是最高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心态教练的工作是支持个人和团队的成长并促成目标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减少当事人的干扰,激发人生理想,充分发挥潜能的学习过程。教练所凭借的不是什么秘诀、流程和技巧,而是强大的信念。所以,成败全凭信念。
 
  教练相信、深信、坚信——追求更好是人的天性。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选择最佳的生存方式,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但为什么有些人会作出愚蠢的决定或常常作出无效的决定呢?原因往往只是由于不清楚自己的需要,或者看不到还有其他选择而已。
 
  当他们真正清楚了自己的需要,有能力看到自己更多的选择,就会为自己作出最佳的决定,走出最适合自己的路。而且教练必须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权,要相信当事人为自己所作的决定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也须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能力让自己做到最好。
 
  工作中,人们的习惯往往刚好相反。尤其是作为管理者,当你不能看人之大时,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意大利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第一次试镜时,一位名导演嫌她的长相不好,鼻子太高,而臀部太大。如果以教练的角度看,这位导演是“看人之小”了。导演要求她去做整容手术,把鼻子和臀部修整一下。罗兰大光其火,觉得人格受到侮辱,她说:“我就是长了这样一个鼻子和臀部,这是我的特色!我不但不改变它,还要让千百万观众欢迎它!”
 
  导演被震住了,他立即录用了这个不同凡响的求职者。果然,罗兰成了众人瞩目的国际红星。
 
  在罗兰的故事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个道理。企业里面的员工就像水,而企业则像一艘船,看人之大的企业是水涨船高;不能看人之大的团队,有可能浪大船翻。像罗兰的导演一样的管理者比比皆是,而像罗兰这样的幸运儿毕竟不多。要成功要活现自身价值,就要先学会像罗兰一样“看己之大”,之后才有能力“看人之大”。“看人之大”背后隐藏了很多成功的秘密,其根本原因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自我超越。所以,在21世纪这个靠团队成功的世纪,尤其要记住人际关系的金句——“你怎么看别人,别人就怎么看你!你怎么对人,别人就怎么对你!”
 

第78节:第四章 心态教练七项基本修炼(12)
   

  心态教练不但要看人之大,还要感召别人学会看己之大。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自我超越!共赢共荣! 
 
  求证真相
 
  许多人一辈子都在钓鱼,却始终不知道,他们追求的并不是鱼。
 
  ——亨利?大卫?索罗
 
  我们平常形容给人家平反或者事件揭密时,就说“真相大白”了。渴望求证真相原本就是人的一种能力,只是因为求证的过程可能会冒风险、会尴尬、会很烦琐,所以大家习惯省略了这个过程,把自己的判断和演绎拿过来直接当成真相。这样做,好处是做事简单、直接,效率快了很多,猜中的机率也很高;坏处是有可能误解别人,甚至误解自己,让人变得自以为是、没有聆听的空间。
 
  要想知道真相,首先要清楚我们自己平常是怎样操作自己的思维系统的。正常人心里时时刻刻都在自己跟自己对话——心理学上称之为“求存对话”,这个对话是保护自己免受外界伤害的。为什么我们相信一件事情?或者不相信一件事情?一定是你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你,我们才相信或不相信。然而,我们心里的声音大部分原本都不是“自己的”!那是哪里来的呢?
 
  通常人们会相信一件事情,无外乎以下这些情况:
 
  因为传说,就信以为真;
 
  因为经典所载,就信以为真;
 
  因为合乎传统,就信以为真;
 
  因为轰动一时、流传广远,就信以为真;
 
  因为合乎逻辑,就信以为真;
 
  因为符合哲理,就信以为真;
 
  因为引证常识,就信以为真;
 
  因为符合先入为主的观念,就信以为真;
 
  因为权威人士所言,就信以为真;
 
  ……
 
  你也许会说:“天啊!你说的这些我都不信,我还怎么思考问题?我凭什么去判断呢?”
 
  运用判断、假设、推理或引证等方式,每个人天生都会。这些并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以上这些想法和真相不能同时被人看到,它们属于不同思维空间,必须要有“转换按扭”。如果想找到真相,就必须先放下这些。因为过去的经验和知识都可能成为我们心中的干扰。“放下”就是让自己“倾空”,变成一张白纸,记录当下那一刻客观真实的信息,而非从主观判断出发。作为心态教练不仅要能从被教练者讲述的事实中听到情绪、出发点和假设,还需要有能力从事实中区分出真相,并求证真相。
 
  每天看电视里的《新闻报道》,他们坚持“用事实说话,靠数据说话”,我们以此才能了解真实的世界。而作为教练光看到事实还不行,还要像《焦点访谈》一样“挖掘事实背后的真相”,因为事实并不等于真相!找到真相才能推动文明和进步。所以,心态教练也更关心事实背后的真相。
 
  从前,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妇上山干活去了,把孩子放在家里。当她从地里回来的时候,打开门看到的景象,一下子让她惊呆了!她的孩子不见了,他们家的狗正在坐在炕上,嘴里充满了鲜血……
 
  女人愤怒之极,她把狗给打死了!
 
  然而,随后她发现有血滴沿着门口一直沿伸到山上,她感到更加恐怖,是不是孩子被狼……想到这里,痛苦至极。突然,她听到炕洞里面有个声音,顺着声音找过去,最后她发现了自己的孩子很安全地趴在那里。原来在她离开家的时候,一只狼冲了进来,要叼走她的孩子。狗在奋勇搏斗中咬伤了狼,狼逃跑了,狗满嘴是血依然在炕上守卫着小主人……
 
  狗的悲剧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事实都不能与真相之间划等号。
 
  在上面的故事里,我们听到的事实是孩子不见了,他们家的狗正在坐在炕上,嘴里充满了鲜血……于是农妇合情合理地推断出——狗野性大发把孩子吃掉了!于是,干掉了狗!
 
  作为心态教练则不能轻易掉进“合情合理”的假设陷阱里,只有求证真相,才是惟一的出路。如果说“合情合理”能接受的话,心态教练就等于接受了被教练者的旧习惯,改变、突破、超越都无从谈起。有位资深教练调侃地说“心态教练就是要不合情、不合理!从不合情、不合理中发现新的可能性!”
 

第79节:第四章 心态教练七项基本修炼(13)
   

  探求真相时,还要注意区分被个人情绪加工过的事实。
 
  我做教练过程中,发生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案例。
 
  一对夫妇拥有一家小企业。管理中,两人合作不好引发了矛盾,夫妇二人同时来找我教练。
 
  妻子边流眼泪边说她老公如何伤害了自己。
 
  妻子:他(指她老公)不信任我,让我很受伤害。你比如说,他让我去管理财务,我管的很好了,他无故就插手进来,根本不顾及我的感受。3年多了,他经常这样做,我真受不了了!
 
  老公在描述同样一件事情时也显现得很激动。
 
  老公:她办事让我不放心!因为我每次交给她的工作,她经常中途就撂挑子不干了,害得我不得不中途插手进来,我也不愿意管,管了就要重新理清头绪以免把事情办砸锅。
 
  这个时候教练马上叫“停!”
 
  教练:“等一下!有没有发现你们分别在描述同一件事情时,居然有两种版本?那么,那一个版本是真的呢?我现在不想帮你们评判是非对错,如果你们想解决问题就先把各自的情绪放下!不然,抱怨不会中止!”
 
  过了一会儿,二人的情绪都平静下来,开始交流真相。而且两个人惊奇的发现真相其实很简单——就是“他们急于把企业做大,忽略了关心对方!”但是双方都借助工作来向对方发泄情绪,而且他们还不自知。说到这里,双方都觉得很惭愧,其实他们都看到是自己没有留意到这一点,还执著于改变对方,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问题越积累越大,也非常可怕。临走时他们感慨地说“人啊!自省该有多么重要!”
 
  的确,认清自己、认清真相永远都非常重要!“求证真相”是很值得自豪的教练精神,它正如邓小平理论中的“实事求是”一样,是检视人们心态的惟一标准。一切正确的思想往往是殊途同归。因此,我根据自己的教练实践,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来解释心态教练的过程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教练的情绪资本
 
  人的情感是无法压抑的。
 
  ——米歇尔?奥布莱恩博士
 
  情绪资本影响世界
 
  被欧洲管理协会评为21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大师之一的著名学者凯文?汤母森,在他的新书《情绪资本》中剖析:情绪资本包括“外在情绪资本”,就是存在于顾客与外部利益相关人士身上的感受,比如品牌价值、商誉等;另一部分则是“内部情绪资本”,存在于企业内部员工身上的忠诚与感受等。
 
  过去大家认为情绪只是影响一时的,终将过去的。情绪资本的概念则强调情绪是累积的,并形成资本,成为影响企业的优势。因此,如何与员工沟通,如何与顾客建立关系营销,如何营造积极的气氛创建共同的语言和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环节。
 
  可口可乐在上个世纪的一次“败笔”,就能说明存在于顾客中的“外部情绪资本”的力量。1985年,在可口可乐诞生100年的时候,新任CEO罗伯特?戈伊兹塔改变了可口可乐原来的配方,他的新配方让可口可乐更甜了,酸味则减少了。几天之内,可口可乐大批忠实的拥护者毫不留情的指出——“这不像我们所认为的口味”。人们不断拨打800电话,报纸纷纷发表社论,抨击改变配方的做法。他们在45个城市的展销会上,新配方遭到强烈抗议。可口可乐专门找来心理医生,接听800电话,心理医生说“他们听上去就象失去家人一样!”投诉的信件也像雪片一样飞来,传递一个响亮的信息:“想夺走我的可口可乐,没门!”可口可乐多年树立起来的高大形象,在那一时刻受到重创。
 
  为什么情绪的力量如此巨大呢?
 
  我跟许多在市场营销一线工作的资深人士探讨这个话题,他们给我的答案中不约而同地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消费者是感性的!什么是感性?就是带有情绪色彩的!因为没有谁是真正按着理性的思维去消费的、去生活的,除非不消费,只要是消费就是感性的!尽管大家说“现在的消费者理性多了!”也是在感性基础上的理性!比如:你买东西,首先就是自己喜欢的,喜欢就是一种情绪!现代的市场是完全由顾客决定的,顾客根据什么决定?是否喜欢啊!是否愿意买账!除非你有能力教育消费者喜欢上你的产品,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第80节:第四章 心态教练七项基本修炼(14)
   

  不但企业有情绪资本,个人也有情绪资本。喜欢你的人多就说明你的情绪资本雄厚,同时也说明你有个人品牌,现代很多的明星都是在打造个人品牌,他们打造个人品牌的过程就是在积累情绪资本,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他、爱戴他,因此,爱屋及乌会接受他以及和他有关的更多的产品。
 
  所以,从社会和经济的层面我们就会更加了解现代人的价值取向,也因此会更加重视情绪资本的力量,善用情绪资本、经营情绪资本、管理情绪资本、积累情绪资本,让它为我们的成功和发展服务。
 
  情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