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让你赢得更多可能做最好的心态教练-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位女士,在北京机场登机前买了一袋饼干,然后在候机区找了个位置坐下,旁边是一位正在看书的男士,当她坐下的时候那位男士很客气地向她点头示意,并挪了挪身边的东西。过了一会儿,这位女士饿了想吃点东西,于是在她和男士中间的行李上找出了一袋饼干开始吃,这时那位男士也把注意力从书上转到了饼干上,当她拿起第一块饼干时,那位男士做了一件极为让她惊讶的事情。他竟然也拿起一块饼干吃。
 
  当女士吃第二块的时候,那个男人竟然厚颜无耻的又拿了一块吃。过了一会儿,女士拿了第三块饼干,那位男士默默微笑着再拿一块。总之,只要女士吃一块,男士肯定拿一块,这样你来我往,最后袋里剩下最后一块了。这时,那个男人毫不犹豫的拿起最后这块饼干,把它掰成两半,微笑着把一半递给了女士,把另一半一口给吃了,然后礼貌的又向女士点点头起身走了。女士接过半块饼干,狠狠地瞪了对方一眼,她简直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如此无耻的人。这时,她也要上飞机了,她马上整理了一下行李,突然她发现,她的方便袋里竟然还有一包饼干,而她的方便袋跟刚才那个男人的都是一样买商品送的,此时,她恍然大悟,原来她吃的饼干是那个男人的!
 
  从中可以想象,那个女士是多么的懊悔!她当时如何看待那个男人,就会如何看待现在的自己,180度巨大的反差,让她能真正领略人内心的修为有多重要。通常,人们认为“我平时不需要对自己有什么要求,而真正开始要追求什么目标时,再要求自己也来的及!”这种想法毒害了很多人。人有什么样的信念和态度就会得到什么结果,当你的信念和心态不恰当的时候,结果一定不是最好的,甚至是很糟糕的!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历成长的痛苦、事业的挫折、判断的错误,但还无法发现造成这些的假设前提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一个人的信念系统和目标不保持平衡、一致的话,一定会出现故事中那位女士类似的情况。女士的问题出在这个平衡中的第一点,没有看清自己的信念,所以,导致结果发生。而第二点,故事中女士的目标是可达到的,就是友好、和谐的与人相处。
 
  其次要做到“动态平衡”,就要做到——行为和客观规律的平衡。每个人做事的方法有千万种,任何一种都有可能实现目标,拿到成果,然而违反客观规律的行为不但不会让你做到最好,而且有可能前功尽弃。
 
  这里指的客观规律是广义的说法,它包括法律、道德、人际关系的规律和一些自然、科学规律。举个例子:我在做教练过程中,一个学员跟我说“教练我很苦恼!我团队里的骨干都要求辞职,我培养了他们好几年,把自己的经验全教给他们,但是他们还不满意!”我就开始教练他,他很开放,最终我们挖掘到“其实他的员工离开都不是上面他说的这些,而是年底分红利的时候,他作为老板故意隐瞒了实际盈利的利润,所以,员工都纷纷要求辞职。”这个案例里很典型的就是同时破坏了两个平衡,第一,老板的行为和规律是不符的,他的行为不诚实,不符合人与人互相诚信的规律,造成行为和客观规律不平衡;第二,他的信念和目标也是不平衡的,他的信念里看他和员工是不平等的,而他的目标却想员工要平等的回报他。所以事与愿违,结果必然发生。
 

第98节:第五章 心态教练七条定律(14)
   

  在平衡定律里面,就好像人类违反自然规律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一样,每个人的行为不遵守社会的做事准则,肯定会有一种不平衡的力量会反弹回来。
 
  最后一点——就是选择和结果的平衡。人生做什么样的选择就会什么样的结果,而且当你做选择的时候,你的潜意识已经把你的一切资源输入了所选择事物的密码,你的注意力也会向这个方向转移。你做选择的决心有多大,你最终拿到的成果就有多丰盛。生活中常见的不平衡,一种是你没做此选择,而当别人拿到成果时,你又不接受自己,盲目去羡慕别人;另一种是大家一起选择,而别人比你的决心大,成果自然要好,而你却不甘心落后,执著的实质是一种嫉妒。
 
  平衡定律的实质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先放下选择的原因不去谈,只谈选择之后,面对结果的心态,决定你是否平衡,而这种平衡同样需要站高一线。
 
  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面试招聘来的员工,题目是这样的: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你开着一辆红色的跑车经过一个汽车站,车站上有三个人,一个是你一生中心仪已久的女人,一个是救过你命的医生,还有一个生命垂危的老人,你的车除了司机之外只能允许一个人上车,你怎么办?……回答的结果无外乎下面几种:大部分人说让老人上车;一部分不同意见的说“让医生上车”;还有一些人说“我要心仪的女人上车”;也有一种说“我下车陪我心仪的女人,让医生开车拉着老人去抢救!”
 
  大家选择的角度有所不同,而回答完的结果也一定不同。我们不想从谁更聪明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只想看选择和结果之间是否平衡?实际上,这就是任何一个考试中的A、B、C、D四个答案,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而你的选择比答案更重要。选A“老人上车”的听到其他的结果,很容易对医生内疚、对美女遗憾、对最后的结果嫉妒又羡慕;选B“医生上车”的,很容易对老人内疚、对美女遗憾、对最后的答案佩服;选C“女人上车”的,很容易对老人和医生内疚,对最后的结果惊叹;而选D的会自豪和快乐!因为它是勇气和智慧的结晶!
 
  实质上,A、B、C、D还代表生活中四种不同的人,前三种人都是平常身边的普通人,大家只是偏好不同所以做事的选择不同,不过他们都是懒得动脑,靠自然反应的人。选A的人是真有同情心或者是假冒的伪君子;选B的人是知恩图报的人,我本善良;选C的人是及时行乐、我行我素的性情中人。不管是哪种选择,总之他们三种人容易出现行为和结果的不平衡,他们会抱怨、会不满、会指责,因为他们始终都不愿意站高一线,在挑战中追求新的更高层次的平衡。只有D才是人群中出色的一类,他们不回避自身的需要,也愿意真诚付出给别人,结果人生自然会精彩纷呈。
 
  这一章我们所说的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不是平时那种狭义的利益交换,或者互相斗气、你输我赢,也不是以机械或数学的方式找到一个“平衡点”,而是一种平和地看待生活的态度。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对《孙子兵法》颇有研究,更可贵的是他总结出一套闪光的思想,他说“一般人讲谋略都是小谋略,都是讲如何通过勾心斗角战胜别人。而真正的‘谋略’不是为了打败对方,而是为了‘求和’,大家都会赢,才叫“共赢”。其实,胜负是毫无意义的,虽胜犹败,因为你胜了就是一种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引发对方下一轮的反扑与斗争,所以,只有和平才是谋略的最高境界。”
 
  真正的谋略是你快乐的时候,别人也快乐,这样快乐可以更多。生活本来就可以更精彩的,努力和付出过程中暂时的“不平衡”,是为了能在更高层面上获得新的平衡。
 
  平衡就像稳稳地站在冲浪板上,任凭风高浪大,任凭海水打在你的脸上;
 
  平衡就像驾驶着汽艇,在浅滩和急流中自如穿行;
 
  平衡就是准确到位地完成一套复杂的动作,既像奥运会高山跳台滑雪运动员那样幽雅敏捷、勇敢无畏,又像太极大师那样稳如泰山;
 

第99节:第五章 心态教练七条定律(15)
   

  平衡是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平衡不需要取舍,平衡是两全齐美,是共荣共赢。
 
  阴阳互补
 
  立天之道日阴与阳。
 
  ——《易经》
 
  心态上的“动态平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脉相承。所谓天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阴阳互补是主要的特征,就像日出日落、四季循环、昼夜交替、阴晴雨雪等。人也是一样,阴代表阴柔之美,而阳代表的是阳刚之气,东方文化尤其强调,要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就要“能屈能伸、能文能武、能上能下、能进能退……”适者生存,这是一种生存策略,阴阳两种气场缺一不可。
 
  在心态教练理论中,阴代表——爱,阳代表——目标。多年教练的实践让我对这个观点体验尤其深刻,很多时候一些教练执著于追求成果的时候,表现的非常阳刚。而阴柔之美就是要在挑战的同时,关心和体贴对方的需求,能从大爱的角度支持和推动每个人的成长,能放下浮躁的心去听到和看到更多的东西。就像炎热的天气太久了就会发生旱灾,下点雨才能风调雨顺一样;而雨下久了也不行,需要多些好天气,不然也会出现洪涝灾害。
 
  《易经》的八卦中有“乾和坤”两卦,它们也是一种互补和平衡的关系。“乾卦”指天,代表阳刚、主宰、领导、刚强、果断、蓬勃向上、无限伸展等;“坤卦”指地,代表阴柔、服从、谨慎、细致、知足、平和等。天地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在阴阳的平衡变换中推动出世界发展的轨迹。非常著名的《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作者吉姆?柯林斯借用中国的太极图来说明卓越企业的“恪守”与“改变”。(如图)卓越的企业“恪守”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目标;“改变”的是具体的小目标、策略和运营模式。同样是一种发展的平衡。
 
  (图例)
 
  凡事都有两面,只看一面就容易走向偏激。一个寓言中,谣言和赞美赛跑,每次总是谣言获胜,什么原因呢?一调查发现,观众特别支持谣言,而很少有人支持赞美。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人都不喜欢赞美别人,而是喜欢挑剔别人的毛病。所以,要创造一个积极、关爱、共赢的环境同样需要“动态的平衡”。
 
  企业的用人机制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也需要遵循平衡定律,才能达到合理的搭配,互补与融合。
 
  例如,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和CEO鲍尔默就是很好的互补关系,而且他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众所周知,比尔?盖茨是一个计算机天才,为人精明、缜密、理性,做事精打细算,据说比尔?盖茨只要看一眼程序代码就知道里面有什么错误;而鲍尔默则是只要看一眼产品就能预测到市场行情的营销大师,他激情、活力四射、极具感染力,做事大刀阔斧。当微软还只有30名员工的时候,他们就因为扩大队伍还是节约开支争的面红耳赤,发展的过程中在策略上他们也是各不相让、又互相包容,他们在互相关系的“动态平衡”中频频创造奇迹。盖茨后来回忆说“我们两个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和磨合,鲍尔默在微软的扩展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而鲍尔默则以拒绝出售公司股票而出名,在微软股票涨到最高峰的时候,一位华尔街的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抛售股票,他回答:“事情的真相是我热爱这家公司,我和盖茨的关系就像‘婚姻’,彼此都在证明自己的忠贞。”
 
  第六定律——卓越定律
 
  你的工作才是你生命的终极魅力所在。
 
  ——巴勃罗?毕加索
 
  因为优秀很难卓越
 
  一次跟几位教练一起吃饭,其中一个教练说了这样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活法,定位决定地位”,我觉得很有道理,就像优秀的人他定位自己就是优秀的,“优秀”就像一个标签一样贴在他的心里,他无论做事还是思考,总会让自己的表现优秀,因此,他的最好成绩也只能是“优秀”,因为“优秀”障碍了他成为“卓越”。
 
  那么,卓越的人是怎么样的呢?
 
  《从优秀到卓越》一书是这样描写第5级经理人的——“他们抛开自我的需要,投身到建立卓越公司的宏伟目标中。第5级经理人不是没有自我和自身利益,实际上他们个个都胸怀大志——但是他们的雄心壮志都是将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他们不喜欢抛头露面,从不炫耀自己,同时他们又表现出不惜一切代价要使公司走向卓越的坚强意志,谦逊 意志=第5级经理人。”
 

第100节:第五章 心态教练七条定律(16)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就是一个典型的卓越领导人。林肯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带领美利坚民族向着恢复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的伟大目标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