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经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当代经济史-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产率的提高,战后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生产大发展时期。如在战后 

的20多年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超过过去200多年生产的产品 

的总和。1950—1970年,西方发达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9%,比1870 

年到1913年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2。6%和1913年到1950年时期的年平均增 

长率1。9%都高得多。与此同时,战后科学技术革命还有力地推动世界各国 

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范围内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 

趋势是: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的比重由上 

升到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扩大。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以及 

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意味着象农业、工业这样的物质生产经济部门的比重 

越来越低,非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服务经济部门的比重越来越高。上述的过 

程是由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其他一系列客观因素决定的。如第一产业 

比重的下降,其条件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以便腾出更多的劳 

动力从事其他活动;农业商品率大幅度提高,可保证日益增多的非农业人口 

必要的需求;有发达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有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以 

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过程和工艺。第三产业比重的提高也是物质生产部门 

发展和效率提高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发达国家已基本上完成了 

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和“工业化”过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第 

二产业的比重仍在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约为三分之一左右。战后在科学 

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西方发达国家的比重均占50 

%以上。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为60%左右,中等收 

入国家为50%左右,低收入国家为35%左右。战后三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大 

大加快,这是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的结果,而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状况,特别 

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则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和科技现代化发展的水平。 

     第二,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还表现在,它引起社会生产关系 

的变化。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集中的发展和垄断 

的加强。由于大垄断组织更有条件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提高了资本 


… Page 8…

的有机构成和改善企业的管理,导致劳动生产率的迅速增长。而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使垄断组织能获得为数可观的超额垄断利润,从而扩大了垄断组织 

的资本积累,为兼并更多的企业提供了可能,这就导致资本和生产集中的进 

一步发展。战后生产集中的发展和垄断的加强,不仅表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各国之内,而且表现在超越一国的范围,具有世界性的特点,跨国公司的 

迅速发展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战后科学技术革命也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由科 

学技术革命推动的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 

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其突出表现为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以及 

出现许多有待解决的新问题。这就迫使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承担起更多的 

经济职能,加强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参与和调节。随着国家对再生产过程调 

节的加强及其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重大乃至决定性的作用,一般垄断资本主义 

就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 

出现,但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中,才在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中完成了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确立了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 

     其次,科学技术革命也对世界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很长的时间中,国际上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90年代初,随着苏联 

的解体,美苏两极的格局也宣告结束。其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是苏联 

经济和科技发展大大落后于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结果。在逐步形成的多极 

格局中,已不是单纯的军事力量的较量,而是综合国力的竞赛。在综合国力 

的竞赛中,经济实力,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未 

来的世界中,各国经济发展的快慢、经济实力的强弱和科技水平的高低,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国的国际地位以及世界的政治格局。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 

战以前,但其迅速而广泛的发展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在 50 

年代之后。 

     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的社会化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社会财富 

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这就不能不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 

趋尖锐化。这种情况迫使垄断资本不得不借助国家去干预经济生活,直接参 

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使垄断资本同国家的 

结合成为客观的必要,而且由于少数垄断组织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也有足 

够的力量控制国家,以致垄断资本同国家的结合成为可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之后,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 

兴起,生产高度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以更高速度向前发展。在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垄断资本主义基本 

矛盾的加深,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速发展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革命 

要求对科技研究和文化教育巨大的资金投入,这往往超出个别垄断资本家所 


… Page 9…

  能承受的能力,只能由国家去承担;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要求建立一 

  些新兴工业部门,改造传统的工业部门,相应建设现代化生产基础设施、公 

  共生活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其中不少建设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风险 

  大,垄断资本家一般不愿意投资或者无力投资,其任务又落在国家身上;科 

  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使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与有限的消费需求之间的矛盾加 

  剧,从而使市场问题更加尖锐,经济危机频繁,这就要求资产阶级国家加强 

  对经济生活的调节和组织;战后科学技术革命进一步推动生产与资本国际化 

  的发展,商品与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日益加强,与此同时,国际垄断资本之 

  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面对国际上激烈的竞争,单个私人垄断资本光靠自 

  己的力量难以取胜,还必须依靠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国有垄断企业的扩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垄断企业都有了不同程 

  度的发展,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加以建立:一是通过政府实行国有化的途 

  径,二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投资进行新建。在一些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有企业成分的比重是:1981年法国国有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 

  %,职工占就业人口的21。5%,国家投资占工业投资的50%。1979年意大 

  利国有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7%,职工占就业人口的25。4%,国家投 

  资占工业投资总额的47。1%;联邦德国分别为12%、10。5%和12。7%。① 

  在奥地利的国有成分中,就业人数占全部工人和职员人数的将近30%,生产 

  的工业品约占1/3。但在美国,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较小,如1982年,除邮 

  电、公路全部属于国有外,铁路和电力的国有部分仅占25%,在国有企业中 

  就业的人数仅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5%。第二,国家财政预算不断扩大。战 

  后由资产阶级国家控制的财政资本迅速增长,并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的重要组 

  成部分。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到1989年,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 

  央政府控制的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和其他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27。3%,其中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54%, 

  联邦德国为29。23%,法国达40。87%,意大利达38。16%,英国为35。75% 

   (1988年数字)。第三,国家掌握了大量的金融资本。战后,各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基本上都把中央银行收归国有,并建立了各种专门信贷机构,形成了 

  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的货币信贷体系,从而把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神经中枢 

  的银行体系掌握在国家手中。这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方面。 

  国家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总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奥地利、意大利、法国、 

  联邦德国高达1/2至4/5以上。第四,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规模和程度显著 

  超过了战前。资产阶级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这些手段 

  包括财政、税收、货币、金融、行政和法律等。如国家通过财政预算,对国 

  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调节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支 



① 参见《世界经济》,1983 年第12 期。 


… Page 10…

  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约为10%左右,而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则有了很大的提高。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该组织 

  24个成员国的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69年的31。7%提高到 

  1988年的39。8%。国家支出可以分为国家投资和国家消费两部分。70年代 

  中期,国家投资在各国投资总额中的比重:英国为43%,意大利为36%, 

  日本为30%,法国为25%,联邦德国为17%。国家投资包括用于国营企业 

  和生产基础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的投资。国家投资表明政府是以大投资者的 

  身份干预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国家消费,这是政府用于军事订货和购买 

  各项政府活动所需要的货物和劳务的支出。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采购 

  支出一般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在这里,政府是以大消费者的身份干预 

  商品的流通过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战争和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 

  济还带有某种暂时和局部的性质;而在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 

  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则已成为经常化和稳定化。 

       总的说来,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资本主义已经从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 

  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缓解了资本主义的一些 

  矛盾。与此同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也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 

  70年代中期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长期存在的“滞胀”现象,这是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反映。 

       ④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是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生产力的迅速 

  发展又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和资本主义集中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随着生产 

  社会化超越国界向国际范围加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趋势也急剧加 

  强。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贸易迅速发展和资本输出特别是私人直接投资的规模空前扩 

  大。战后随着各国生产的发展及其国际化,世界贸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无 

  论从贸易量的绝对规模,还是相对生产增长的速度方面,都显著地超过了战 

  前。1950年到1990年,世界出口额从579亿美元增加到33320亿美元,40 

                                              ① 

  年中增加了57。6倍,年平均增长10。7%。战后时期国际贸易量的增长速度 

  大大超过了生产的增长速度。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更为迅速。在五六十 

  年代,其出口总额约每年增长一倍。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比战前大大加快。从 196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