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控制我].controlling.people》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要控制我].controlling.people-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时候,我就很容易发火,我以为那是“发神经”。我想了解我自己,常常想从自己的 



朋友那里得到帮助,解决问题,但是,我根本就不知道问题是什么。每当我“发神经” 



之后,都非常自责。类似下面的这些行为,会经常在我与妻子之间发生:  



    1。不和她说话,让她感到孤独和被拒绝。  



    2。表现得很冷漠,当她问我有什么问题时,我却冷淡地说:“没什么。”  



    3。有时候出门去玩,故意不告诉她去哪、什么时候回,让她在家里忐忑不安的等一 



夜。  



    4。不让她和她原来的朋友来往。  



    5。如果她问我问题,我就发火。  



    6。我总说是她的错。  



    7。我告诉她,结婚前我比现在过得舒心多了。  



    8。指责她整天不知道做些什么。  



    当我意识到我所做的一切,我心痛不已。我想要明白这都是因为什么。   



    ……  



                                                                           11 


… Page 12…

    无意识的控制者习惯将责任归咎于受害者。  



    还有一种人,以那些压制别人的家伙为榜样,他们的理解往往与问题的实质南辕北 



辙。这些人不检讨控制者的影响,反而将辱骂和暴力归咎于那些受害者――  



     “自找的”  



    “至少也有部分责任,”  



    “自己应该预料到的,”  



    “活该倒霉,”  



    甚至他们会把控制归咎于一些无形的,或不存在的东西,或干脆把它归咎于魔鬼缠 



身。  



    ……  



    在日常行为中,明显存在着相似的无意识举动,比如为了“让孩子止住哭声”而动 



手打他。  



    这样对待孩子,会破坏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使他们迷惑,让他们不知所措。我不 



断听到打孩子的事情,即使是六个月大的孩子,也可能挨打。  



    ……  



    如果你遇上这么一个人,他尽做出那些反对你的行为,让你烦恼:乱评价你,歧视 



你,或是从肉体上伤害你;你会注意到,他对你做出的这些侵害行为,就好像这都是你 



应得的一样。  



    无论是表现得很强烈,危害极大,还是一些表现轻微的无意识行为,反对他人的行 



为有一些共同特征。简单来说,它们有如下特点:  



     1。侵害者通常认为自己的强制行为是必要的,甚至是正确的。2。3。通常反对他人 



的目的在于控制住对方,结果却总是适得其反。4。5。反对他人的行为来自于对事情的曲 



解与无知。侵害者几乎都认为他们很清醒、很明白:事实并非如此。  



                                                                            12 


… Page 13…

    反对别人的时候,人们无法意识的是什么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 



我们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知道他们的无知所在,我们就可以回答以下的关键问 



题:“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控制别人?”  



    我一直无法忘记几年前我碰上的一件事:  



    有个男人变得很难相处,于是他的妻子离他而去,搬到了几个街区之外的公寓去了。 



她忍受了他愈演愈烈的恶劣行为长达 20 多年,最后选择了离家出走。她曾抱有希望, 



以为他会变好,可以变得温柔体贴、富有爱心,并且希望多年来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能 



换得与丈夫之间的亲密关系。  



    她的丈夫一直希望她回来,甚至在两年之后还耿耿于怀。在妻子的建议下,他决定 



和我谈谈。在我们谈话的过程中,我问他是否知道妻子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愿望,如果 



知道,他能改变什么来使她回心转意?  



    他说,“她只想我对她好一点。”  



    “你可能对她好一点吗?”我问。  



    “她就是因为我暴怒才走的,我怎么能对她好点呢?我就是这么个脾气。”  



    在我们接下来的谈话中,他处理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清楚了。说不出什么理由,他就 



觉得  



    如果他表现得十分狂暴与愤怒;  



    如果使劲吵闹,让妻子认为是她使他发了疯;  



    如果大肆羞辱和胁迫她,告诉她死了自己做主的心;  



    甚至干脆饱揍她一顿。  



    就能够使妻子认为离开丈夫是错的,就会乖乖的回到他的身边。  



    很明显,正是他强烈的控制欲,迫使妻子离去,这就是他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这并 



不意味着他在发神经。与所有侵害者一样,他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那些制造紧张关 



系的人,并不是在自觉的情况下伤害了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与他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13 


… Page 14…

    在前面的例子中,妻子和丈夫都渴望亲密的关系,但对于不同的人,亲密有不同的 



含义。对于什么叫亲密,如何做才能达到亲密,双方的观点恰恰相反。一个人对于建立 



亲密的关系存在错误的见解,居然还付诸于实践,这实际上消灭了建立亲密关系的可能 



性。  



    什么是行为发生的情境?  



    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将会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的行为——不管他的目的 



是“建立亲密关系”还是“做点好事”——会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既然所有的压制 



行为都有逆向的性质,它们可以被认为发生于逆向情境中。  



    首先让我们自己真正了解情境的重要性。举个例子,如果你只看到我大声喊叫,面 



红耳赤,东张西望;我的行为就会显得很奇怪,难以解释。但如果你知道了这一行为发 



生的情境——我正在观看足球比赛——我的行为就不再是无法解释的了。在这个例子我 



们可以看到,了解情境或拓宽视野能够很好地解释我的行为。  



    除非我们知道行为发生的情境,不然连普通的行为也无法解释。一旦我们了解行为 



发生的情境,我们就能够对行为做出解释,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存在 



着逆向关系。  



    知道了反对他人行为发生的情境,我们就可以开始解释他们的行为了。  



                         第三章 行为的目的 



目的很好,结果却不一定好  



    我们已经知道,习惯性反对别人的行为,经常发生于逆向情境中。大多数控制欲太 



强的人,无论有意识或无意识,所采取的强制性行为,都是为满足某种特殊需求的,这 



种需求很可能违背他们原本良好的目的。  



    由于受到误导,他们会采用破坏性的行为来满足需求,其实多数时候他们根本就不 



知道需求是什么。结果当然是破坏性行为,无法实现所谓的需求,这样就陷入了恶性循 



环。  



   无视别人存在的行为,即使目的很好,结果总是不好  



                                                                            14 


… Page 15…

    虽然很多控制者的目的,是想正确地对待别人,并希望别人也如此对待自己。可多 



数情况下,他们良好的目的总是没法实现,因此付出的努力总是付诸东流。  



    有个古老的故事,叫做“米勒的女儿”。讲的是一个叫米勒的人,和魔鬼进行了一 



场交易:用自己的一部分地产(后花园)以及上面的东西换终生的富贵。他极爽快的就同 



意了这笔交易,因为他觉得只是损失后花园和一棵苹果树而已。但是他“考虑”得太不 



全面,他女儿当时正好在后花园玩耍,因此女儿也被魔鬼带走了。  



    当妻子告诉他这个噩耗时,为时已晚。米勒和妻子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折磨。他们的 



女儿非常痛苦,经受了各种折磨,才逃脱魔鬼的控制。  



    米勒想得到更多的财富,这个目的并不坏,但是他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在魔鬼掠走他女儿之前,他就已经“失去”了女儿。正因为他没真 



正把女儿当回事,所以当有情况时,也想不起女儿来。如果他真把妻女放在心上,在做 



这件事情之前,至少应该和她们商量一下。这样他就会知道,女儿当时还呆在后花园中, 



也就不会和魔鬼进行这样的交易。或者,他女儿知道了他的打算,就可以提前离开后花 



园了。  



    但米勒没有这么做。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像米勒一样,做事的目的很好, 



就是不考虑别人,这样仍然会事与愿违。这个古老的寓言,今天仍然具有实际意义。  



    我在写米勒的故事时,就经历了一次“米勒事件”:  



     一个态度和蔼的电工,来我家检修电器。我很明白地告诉他:“我正在书房工作, 



如果有什么问题,请先和我打个招呼。”  



    而他根本没有认真理解我说的意思。就这样,无意识的控制行为发生了:  



    当时我正在对书稿做一些编辑工作,突然,屏幕“啪”的一声关了——停电了!所 



有数据都丢失了。周围没有声响,也没有什么人来向我说明发生了什么事。一阵死寂之 



后,我飞快跑出屋外,想弄明白怎么回事。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他是不是触电了?”  



    他很好,他正在工作!  



    是他切断了整座屋子的电源。如果他问问我,就一定不会这么做,但他就像米勒一 



样,不考虑我的存在,似乎就没我这人似的。  



                                                                           15 


… Page 16…

    我告诉他我正在工作,他却置若罔闻?非得我是一个将军或者法官,他才能上心 



吗?  



    我把米勒的故事告诉了这个电工。他非常真诚地对我说:“今天,您给我上了重要 



的一课,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原本并不想搅乱您的工作。”  



    与撕碎妻子书的那个人不同,这个电工向我道歉,并决定以后改正。他本来就不想 



打断我的工作,只是确实不明白我的意思。  



    不去理解或考虑别人,这样的人做事情常常适得其反,即使他本来的目的是想帮助 



别人。  



                   第四章 失控是怎么回事? 



失控的时候,他们该何去何从?  



    有一些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思议的,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却变得可以理解和忍 



受,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人的行为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有些人在灾难发 



生时可能会呼喊、诅咒,有些人则变得十分易怒,对周围的人大声叫嚷:“该死的!给 



我止血带!快点!”  



    变故之后的失控是可以理解的  



    事情发生的场景,可以说明行为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某种情况,“他因 



为恐惧而失去控制”;或者是另一种情况,“她因内心痛苦而无法控制自己。”如果知 



道一个人暂时失控的原因,我们就不会在意他的疯狂举动,我们不会顶撞或离开,而是 



温和地处理这样的情形。  



    设想你是一场惨剧的目击者,或者突然有人告诉你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在经历了如 



此大的打击后,你可能会不自觉地抓住身边的某样东西,例如一把椅子或是一张桌子。 



你也可能坐立不安或者失去思维能力——你失控了。  



    通常,当人们无法控制自己时,他们总是试图尽可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他们已 



经失去了理智,在这个时候,他们会尽力去抓住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