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后期军事史-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援。25日,联军炮艇13艘驶入海口,先是拆除障碍物,继以密集炮火轰击 

大沽南北各炮台。在僧格林沁指挥下,守军以既准又狠的炮火向联军战舰猛 

烈还击。联军旗舰舰长被击毙,舰队司令贺布也受伤,“茶隼号”和“庇护 

号”被击沉,其余参战舰艇均被击伤。当天下午,联军1500多人强行登陆, 

守军凭借事先挖好的工事,火炮、抬枪、鸟枪齐发,打得联军死伤狼籍,指 

挥官勒蒙也身负重伤,最后只得狼狈退却。这次大沽战斗,英军亡89人,伤 

345人;法军参战60人,死伤14人,骄横的联军第一次受到重创。7月间, 

英、法公使终于带着被打败的联军,灰溜溜地南逃了。 

     ⑤英法联军第三次北犯。联军惨败的消息传到英、法,朝野震动,英、 

法政府决计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1860年春,两国陆续从国内和各 

殖民地调遣了2。5万陆海军部队,由英国陆军中将格兰特、法国陆军中将托 

班率领,分乘206艘舰船,第三次北犯。 

     1860年4月,联军占领舟山,随即又占领大连、烟台,封锁了渤海湾。 

清廷只顾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英、法增兵前来报复未认真加强防务。8月 

初,联军乘虚在北塘口登陆,继而攻占北塘镇、新河、军粮城、塘沽。21日, 

联军集中炮火。轰击大沽北岸炮台,守军大部牺牲。北岸炮台失守后,清政 

府下令撤走天津的全部军队,僧格林沁也逃至通州。24日,联军不费一枪一 

弹便占领了天津。清廷急令桂良、恒福为钦差大臣,赴津议和。几经谈判破 

裂,联军又连陷张家湾、八里营,进逼京城。此时,方寸已乱的咸丰皇帝急 

忙带了少数眷属臣僚,仓皇逃往热河。10月6日,联军经补充了弹药和物资, 

向德胜门、安定门逼近,随后直趋西北,攻占了圆明园。圆明园是清朝几代 

皇帝集中大批人力、物力、财力,经150多年精心建造而成的宏伟秀丽的园 

林,被称为“万园之园”。联军闯进后,先是军官们分批进去抢劫,随后下 

令允许“自由抢劫”。在无数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被狂抢后,英军头目额尔 

金在本国政府支持下,下令焚毁圆明园,把这座稀世园林变为一片瓦砾场。 

在英、法武力的威逼下,10月24日、25日,清政府与两国互换《天津条约》 

批准书,又签订了《北京条约》。11月,联军先后撤出京津地区,第二次鸦 

片战争遂告结束。 

     这次鸦片战争历时4年。腐败的清王朝采取以抚为主的错误方针,同英 

法联军时谈时打,最后只得全部满足侵略者的种种无理要求,在丧权辱国的 

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程度,带来了比 

第一次鸦片战争更为严重的后果。 



                             2。太平天国战争 



     鸦片战争后,旧的封建压迫加上新的资本主义侵略,使中国原已尖锐的 


… Page 60…

阶级矛盾和外侮日逼的民族矛盾更加激化,迫使广大群众走上反抗的道路。 

1851年1月,终于爆发了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太平天国农民 

战争。这场战争历时15年,遍及18省,不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而且勇敢地抗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武装干涉,揭开了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的序幕。在太平天国战争的影响和推动下,各族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形成了 

清代后期人民革命战争的第一个高潮。 



      (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是一个出身于广东花县农民家庭的贫苦知识分 

子。他目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国的侵略欺侮和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加 

上科场失意,决心走上反抗的道路。1843年,他与冯云山共同创立了“拜上 

帝会”的秘密组织。此后,他们长途跋涉到广西桂平县紫荆山等地宣传和组 

织群众,两年多后即吸收了二三千会众,并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领导集团。 

     1850年夏天,广西发生大饥荒,天地会组织纷纷暴动。洪秀全认为起义 

时机日益成熟,便于7月发布总动员令,号召各地会众到桂平县金田村“团 

营”,即集中结营组军。同年底,前来“团营”的达2万余人。洪秀全等人 

抓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1851年1月11日,“拜上帝会”在金田村正式 

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 国”,公开举起了反清夺权的义旗。 

     金田起义后的第三天,洪秀全即挥师东向,夺占广西浔江边的大湟江口 

 (今江口镇)。不久,又接受了天地会部众2000余人,声势更加壮大。咸丰 

皇帝得知后,下令“聚集精兵全力围剿”,企图乘太平军立足未稳,一举将 

其歼灭。太平军向东南方向发展受阻,在桂平、武宣、象州转战大半年之久。 

9月,在平南县官村大败清军,乘胜占领了永安州城。在这里,洪秀全下诏 

分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 

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皆受东王节制。这样,太平天国政权便初具规模。 

    这时,清廷命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率军4万余人围攻永安。太平军于1852 

年4月冒雨突围,在龙察岭大峒山谷地以重兵设伏,杀清总兵4人及兵丁二 

三千人。随后,北上攻打桂林未克,即改向湖南进军,先破兴安、全州,继 

占道州。在道州,一边进行休整,一边就下一步的进军方向进行了讨论,最 

后决定循江而东,避实就虚,进军湘鄂,“专意金陵”。明确了战略进攻方 

向后,太平军即于8月放弃道州东进,过湘水西上,12月占领益阳、岳州, 

随即水陆并进,直趋武昌。武昌城虽然内有4千余清军固守,外有向荣所率 

的万余援军,但最终还是于1853年1月被太平军攻破。这时,太平军已成为 

一支由陆营、水营、土营组成的能攻克坚城的50万人的军队。 

    经过短期休整后,太平军于2月撤出武汉,顺江东下,接连攻克九江、 

安庆、池州、铜陵、芜湖等重镇,不到一个月就长驱1200多里,直抵金陵城 

下。金陵时称江宁,是江南的名城大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平军兵 

临城下,守城清军一片恐慌。在完成了对金陵的包围后,太平军,于3月19 

日用火药炸塌仪凤门附近城墙,攻入城内,杀死两江总督陆建瀛、江宁将军 

祥厚等。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以两江总督衙门为天王府,改金陵为天 

京,定为都城,从而建立起了与清廷相对峙的太平天国政权。自金田起义至 

定都天京,太平军在两年又三个月中转战6省,所向无敌,实现了“专意金 

陵”的决策。这一段是其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大发展时期。在向武昌进军 

之前,太平军“略城堡,舍要害”,弃地不守是必要的;但由武昌东下后, 


… Page 61…

  对所得各地一概弃之不守,不注意保持对长江上游要害城镇的控制,则是战 

  略指导上的一个很大失策。 



        (2)北伐之战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等企图在拱卫京都的同时,迅速攻克北京, 

  夺取皖、赣、湘、鄂等要地,一举消灭清王朝,因而在军事上采取了同时分 

  兵北伐与西征的方略。 

       1853年5月上旬,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和春官正丞相 

  吉文元奉命率领一支由2万多人组成的劲旅,由浦口开始北伐。根据洪秀全 

   “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无贪攻城夺地糜时日”的要求,北伐军一路长驱北 

  进,由安徽入河南,攻破归德 (今商丘),西逼开封。由于沿途大量捻党和 

  贫苦群众参军,军势更盛。7月初,主力渡过黄河,进围怀庆府(今沁阳), 

  与清军相持两月。后撤围入山西,进至平阳(今临汾)、洪洞一带。清廷急 

  忙调兵遗将,企图将北伐军消灭于山西南部地区。谁知北伐军自洪洞转而向 

  东,复入河南,经涉县、武安、临名关、攻入直隶,占领任县、赵州(今赵 

  县)等地。北伐军原想经保定进攻北京,因清廷急派重兵屯驻涿州(今涿县), 

  即改向天津进攻,于10月29日占领天津西南的静海、独流。由于清廷援军 

  赶到,北伐军未能实现攻占天津的计划,便在静海、独流驻扎下来;一边报 

  告天京,请求增援;一边筑城挖壕,就地坚守,从此由原来的主动作战转入 

  了防御。当时,由钦差大臣胜保率领的2万余清军,已分别对静海、独流形 

  成包围,并依仗优势的武器和充足的给养,企图一举消灭北伐军。林凤祥、 

  李开芳率军顽强抵抗,使清军久攻不下。清廷又令僧格林沁移军前线,加上 

  胜保军计3万余众,合力围攻。这时,天气转冷,陷入重围的北伐军久等援 

  军不至,粮尽衣单,兵力大受损耗,处境非常危急,只得于1854年2月突围 

  南走,在阜城又被包围。这时清廷命胜保率万余清军赴山东堵击北伐援军, 

  一时减轻了对阜城的压力,使北伐军得以在此坚守两个月之久。 

       1854年2月,天京终于派出了由夏官又副丞相曾立昌等率领的7500人 

  的北伐援军。3月,援军攻占距阜城仅200余里的山东临清城。但由于当时 

  领导层某些成员贪生怕死,援军非但没有继续北上,反而向南撤退,结果在 

  清军的追击和地主武装的袭击下,反倒先于北伐军覆灭了。 

       1854年5月,北伐军由阜城向东突围,占领东光县的连镇。为牵制清军, 

  李开芳率600余人再次由连镇突围,进入山东境内,占领高唐。留守连镇的 

  六七千太平军,在数倍清军的严密围困下,忍着饥饿和寒冷,坚持斗争了三 

  个月。1855年3月,营地被攻破,太平军大部阵亡。林凤祥因伤被俘,押送 

  北京,慷慨就义。连镇既陷,清军全力进攻高唐。李开芳率部突围,进至茌 

  平县冯官屯。僧格林沁引运河水灌屯,营垒被攻破,北伐军将士大部战死。 

  李开芳被俘,解送北京,被凌迟处死。北伐终于失败了。 

       北伐军及其援军的覆没,是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以来所遭到的最严重的 

  挫折。在天国政权刚刚建立,当务之急是要打破清军对天京的围困,形成以 

  天京为中心的巩固的根据地的情况下,洪秀全匆忙抽出太平军主力北伐,远 

  离后方作战,终致失败,这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在战略上的重大失策。所以, 

                                                                           ① 

  李秀成说:“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但是, 



① 转引自《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80 年》,解放军出版社1987 年版,第148 页。 


… Page 62…

北伐军孤军远战,历时两年,纵横6省,深入到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不仅 

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扩大了太平天国的影响,推动了北方人民的反抗斗争, 

而且牵制了数万清军,减轻了天京周围和西征战场的军事压力。 



      (3)西征之战及回救天京 

     为夺取和控制武汉、九江、安庆等长江上游的要地,以屏蔽天京,太平 

军在开始北伐的同时,即于1853年6月初,派遣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 

丞相赖汉英等,率步军二三万、战船千余艘,由天京溯江西征。 

    西征军出师后,先克重镇安庆,继围南昌,与清军相持3个月,被迫于 

9月撤离。南昌撤围后,西征军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国宗石祥祯统领,西取 

湖北;一路由胡以晃和检点曾天养统领,向皖北进攻。 

     石祥祯所率太平军先占九江、半壁山,然后集中兵力,一举攻克进入湖 

北的水陆门户田家镇,乘胜连下蕲州、黄州 (今黄冈),第二次攻占武汉。 

随后,为集中兵力于安徽战场,主力转向皖北。 

    胡以晃、曾天养所率太平军在进军皖北过程中,于11月攻占桐城、舒城; 

12月又攻占安徽省城庐州(今合肥市)。此后,皖北即成为天京的西部屏障 

和粮饷来源。1854年1月,太平军以胜利之师向湖北进军,在黄州以北的堵 

城大败清军,杀湖广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