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战役到抗美援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台湾战役到抗美援朝-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能性日益担心。”于是杜鲁门紧急决定,必须
和麦克阿瑟进行当面磋商,以便从麦克阿瑟那
里得到关于中国出兵的第一手材料和判断。
    1O月15日,杜鲁门由华盛顿乘飞机经过
30个小时的飞行,飞抵太平洋上的威克岛,与
麦克阿瑟当面会谈。杜鲁门问:“中国进行干涉
的可能性怎样?”
    “可能性极为微小。中国在满洲约有30万
军队,其中不超过10万至12.5万人部署在鸭
绿江边,但只有5万至6万人能够渡江作战,他
们没有空军,如果中国人试图前进到平壤,那将
会出现一场最大规模的屠杀。”麦克阿瑟毫不含
糊地回答。他向杜鲁门断言保证:“朝鲜战局是
赢定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去进攻,我认为到感恩
节,正规抵抗在整个朝鲜就会终止。”
    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的会谈,使美国政府认
为侵朝战争已近尾声。于是杜鲁门亲自授予麦
克阿瑟一枚像叶勋章,以示对麦克阿瑟在朝鲜
所谓卓越功绩的表彰后,于10月16日返回美
国旧金山。17日杜鲁门得意地向全国发表广播
演说:“我们在美国国内的人们对我们自己的
陆、海、空军和陆战队战士们的卓越成就特别感
到自豪。联合国要求我国为联合国提供第一位
司令官也是我们莫大的光荣。我们有这么一位
合适的人选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真是全世界
的幸运,这个人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
——一个非常伟大的战士。”
    就在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为暂时的胜利兴高
采烈的同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
的领导下,正紧张地为出国作战加速准备工作。
    17日上午,彭德怀指示参谋长解方带作战
参谋龚杰随朴宪永过鸭绿江到达新义州李委员
长处,商谈彭德怀司令员和志愿军渡江后进一
步展开行动的具体安排。下午,彭德怀与高岗乘
飞机返回沈阳与东北局、东北军区等领导同志
进一步研究志愿军出国作战的装备器材,被服
和医院的保障问题。
    但此时,彭、高突然又接到了邓华和洪学智
的来电称:
        昨日渡江部署会议结束后,经过
    讨论许多同志表示,现在部队高射炮
    太少,又无空军支援,敌人可集中大量
    飞机、大炮、坦克,毫不顾虑地向我阵
    地进行大规模攻击。而朝鲜多为山地
    水田,天寒地冻,工事更不好挖,如敌
    大举进攻,则阵地很难坚持。大家认
    为,各项准备工作也不充分,政治思想
    未普遍深入动员,建议渡过冬季明春
    再出动为宜……。
    彭德怀和高岗接到来电后,感到此事有关
战略全局,问题重大。正好这时又接到了毛泽东
17日下午5时发来的急电,令他俩于18日乘
飞机火速回京。这县因为周恩来定于18日自莫
斯科回北京,所以毛泽东电告彭、高:“对出兵时
间,以待周18日回京向中央报告后确定为宜。”
并要求彭、高紧急回京参加中央会商。
    18日清晨,彭德怀与高岗乘飞机返回北
京,当面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渡江部队的情况
和邓、洪17日来电内容。
    此时敌进甚速,平壤告急。就在当日晚召开
的中央会议上,当周恩来和彭德怀各自汇报了
情况后,毛泽东主席最终决断说:“现在敌人已
围攻平壤,再过几天敌人就进到鸭绿江了。我们
不论有天大的困难,志愿军渡江援朝不能再变,
时间也不能再推迟,仍按原计划渡江。”随后毛
泽东又指示彭德怀先以电话通知邓华、洪学智
等,要求志愿军各部队严格保密,严密伪装,立
即进行政治动员,补足食品弹药,召开誓师大
会,立即准备出国作战。
    彭德怀奉毛泽东指示,以毛泽东的名义,给
邓、洪、韩、解及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发出
了特急绝密电报。电文如下:
        邓、洪、韩、解并告贺副司令:四个
    军及三个炮兵师决定按预定计划进入
    朝北作战。自明(19日)晚从安东和辑
    安线开始渡鸭绿江。为严格保守秘密,
    渡江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晨4时即
    停止,5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
    查,为取得经验,第一晚(19晚)准备
    渡两个至三个师,第二晚再增加或减
    少,再行斟酌情形。余由高岗、德怀面
    告。
                        毛泽东
                    10月18日21时
    同一天,为加强和统一志愿军司令部的指
挥机构,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决定:“彭德怀的临
时指挥所与团部(即原东北边防军司令部)合
并,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彭德怀为司令员
兼政治委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
解方为参谋长。”
    当此紧张时刻,一个统一的精干的中国人
民志愿军总部正式成立了。同时志愿军各路渡
江部队亦开始向鸭绿江边急速开进。中华人民
共和国伟大的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就此揭开了。
    10月19日清晨,彭德怀、高岗由北京乘飞
机火速赶回安东。当天黄昏时分彭德怀仅带了
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乘一辆吉普
车,在渡江部队的先头,开始跨过鸭绿江大桥。
在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朝鲜战场上,我党我军
的一代名将——彭德怀又开始导演二次世界大
战以来最为威武雄壮的一幕战争活剧。
    这场战争,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经过3年
的浴血奋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实现了朝
鲜停战,保卫了世界和平和祖国人民的安宁!
    [取材自徐焰《金门之战》(《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社》1992年2月版);李健《金陵秋梦》(《中
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12月版);李健《新
中国六次反侵略战争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
版社》1992年1月版)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