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安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家 安顿-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爸是怕我妈不要他,所以他不敢这么说。他们都是越说越来气。警察都注意到了。
  我觉得他们俩在表达感情上有问题,就是没有找到一种适合他们的方式。我妈对人好,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而且就是做,也是一种粗线条的,特别硬。
  而我爸是比较细腻的.不是特别男性化。两个人都是好心。我有时候想,如果他们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恐怕谁也不会选择对方,因为性格差异太大了,可是他们是在那个时代迫不得已走到一起的。有的人可以相互融合,但是他们俩是谁也不接受谁。
  月月站起来给我加上一些热茶,同时她说关于她的父母恐怕也就是这些了。总之他们之间还是无法沟通。
  我问月月:“既然你知道他们的问题所在,你为什么没有去帮助他们呢?你已经长大成人了,”月月想了想说其实她自己跟父母之间也很难说有什么沟通。
  我告诉月月,在我以往的采访中,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不屑于沟通,因为认为父母与自己不是同一代人,讲了他们也不会理解;第二,不敢沟通,因为认为自己的思想或者行为有在父母看来“出格”的地方,会招致批评和被限制;第三,纯粹的不愿沟通,因为长期缺少和父母沟通的环境与氛围。
  月月一边听一边点头。三种我都占了。
  我们不是一代人,我所接触的事情是他们那个年代里没有出现过的,比如说未婚同居,他们认为只有坏孩子才会那样。但是我觉得,如果两个人没有在一起生活过,认识之后就结婚,以后产生问题,后悔都来不及。我父母就是这样,他们是被历史的原因挤列一起的。
  我和我爸交谈很少,我是女孩子,有很多话跟父亲是不好启齿的。我妈的性格特别固执,不管你怎么说,她如果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是怎么样的,就永远会按照她的方式去做。我曾经跟她说过,其实我爸成了今天这样她也有责任,可是她一听就火了,每次说这些我们就特别不愉快。我不想看到他们最终离婚,我希望我爸5年以后回来,我们还是一个圆满的家。所以我两头劝他们。
  现在是我妈一个人生活,挺可怜的。我平时下班或者周未,总会有一个人等着我,我困难、我高兴,总有一个人跟我分享,但是我妈没有。她的苦楚不跟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说,也不跟她的朋友说,只有把这些往自己肚子里咽。一想到这些我心里就特别难受,所以我也不愿意跟她再分析什么。我真的特别绝望,我跟我妈就是说不到一起去。
  我跟以前的男朋友好的时候,受我父母影响挺深的。
  我想以后我要找老公,一定不能是老吵架的那种,一定要和谐,不管这个家庭能不能走到头儿、会不会离婚,共同在这个家里的时候一定要和谐。
  我爸出事之前,我和我哥也尝试去给他们作一个沟通的桥梁,但是我们失败了。所以到最后,我哥是赞成他们俩离婚的,说如果他们俩都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人,都会比现在生活得好。但是我不希望这样。比如别人问到父母的时候,说他们离婚了,那种感觉特别不好。我爸出事之后,我遇到新结识的朋友,偶然说到这个问题,我就特别不想谈,总是避开。
  可能是因为我家庭的原因,我在和我这个朋友好的时候,特别注意要经常沟通。如果因为一些话没有说开影响彼此的感情,我觉得特别没有必要,那样最终也会走到我父母的路上去。我和我的男朋友认识以后经常在一起,我回家晚,我妈就不高兴,她觉得我应该多陪她。实际上我理解她的那种心理,但是我又不能因为家里这些事情就没有我自己的生活,全心全意在这个残破的家和我妈身上,我最终还是要离开家的。有一次我在外面玩儿,我妈让我马上回家,5分钟之内必须回去,可是当时我就是打车也到不了。结果,我回去的时候我妈把我锁在外面了。
  我这个人特别随我妈,性格倔。一看把我锁在外面了,就走了。那天住在了我男朋友的单位。后来我租了一间平房,就算是搬出来了。房子特别小,比这儿还校我也有了失去家庭的感觉。虽然是和男朋友在一起,但是跟过去不一样,从买菜、做饭到支撑这个家,都是挺不容易的,我开始能体谅我妈的心情。
  月月凝视我,好像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我问她,有没有了解过她搬家以后她妈妈的心情,她低下头,表情有些暗淡下来。
  我妈给我写了一封信。我妈呼我,说让我回家取信,但是她不想见我。我不敢面对我妈,我觉得她也不愿意面对我。我让我的一个好朋友去取的信,然后在电话里给我念,还没有念完,我们俩就都泣不成声了。我妈在信里说她知道有一天我会长大,会离开这个家,但是没想到我是这么走的,而且我突然间一下长大了、独立了,她也觉得特别难过,因为在这之前我在家里一直是一个小孩子……我妈跟我很少在嘴上沟通,很多有感情的话用嘴说是挺尴尬的,所以很多话我更愿意写出来,对我妈也是这样,我妈对我也是这样。我对我妈的感情也是没法说出来的,母亲节的时候,我给她写了一封信。可能你觉得奇怪,一家人,还要写信。可是我妈和我好像都习惯了这样。我妈后来给我爸写过一封信,我看过一部分,写的是从他们相识到今天,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妈早些让我爸知道她心里的这些想法,他们俩也不至于有今天。
  月月又停下来,看着我。假如我不发问,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我们的谈话已经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在月月看来,这两个小时“限不能比前面20多年部漫长”,因为叙述的艰难,使得我们的思维也变得有些沉滞和疲惫。
  月月说,她在准备结婚,她妈妈很喜欢她现在的男朋友,他们已经一起准备移民国外。嗯,还有什么呢?我觉得我说得特别乱,你还是看我写的东西吧。
  我现在马上就要有自己真正的家了,可是我一想起来我妈一个人在那套大房子里,就觉得她特别可怜……而且,我有了自己这个小家之后,再回到原来的家里,总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好像那里已经没有我任何东西了,就连一点儿记忆都没有。
  月月的眼睛里充满了眼泪,她低下头去,好一会儿没有抬起来。同时她把桌子上的一些本子和纸推给我。
  过了一会儿,她有些平静了,说:“我说的不好,主要是我不习惯说这些,我还是给你发传真吧,有什么问题,你可以问我,我给你写……”抱着月月郑重交给我的这些对她来说极其宝贵的记录,我的心里也沉甸甸的。走出大楼,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雨了,雨水转瞬之间就打湿了我手中的文件夹,密密的水珠迅速地连成一片。一辆出租车在我身边停下来,我说了一个地址。
  车飞跑在三环路上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说出的是妈妈家的地址,此时,我已经快到家门口了。
  附录:
  因为叙述的不清晰,月月的口述实录只保留了最主要的情节和细节,其间我不断的提示、分析和我们共同的诸多感慨在整理的过程中逐一删去了,为的是不违背口述实录本身不提供价值判断的原则。
  但是作为对一个人面对一个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或者一种无可规避的命运时的精神和心态的记录,月月给我的信和她所提供的随笔都是对我记录的一切的最好的补充。
  信件及随笔中有关的姓名。电话。具体地点和与个人无关的内容也逐一略去,落款的名字与口述实录中的名字统一“使用“月月”。
  1998年7月28日传真:
  安老师:
  您好!想来想去,不知称呼您什么好,我不知是叫您阿姨好,还是叫您姐姐更合适一些。我妈妈也是出版社的编辑,许多来谈稿子的人都称她“x老师”,我想,您们是同行,这样称呼您可能比较稳妥些。
  我是在《北京青年报》周未版的“口述实录”栏目中认识您的。当时,那个题目为《纯真是一份易逝的情怀》中的女主人公——松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以后,我一直很留意这个栏目,但并未奢望能有朝一日加入其中。
  这之后,我的哥哥告诉我有个叫安顿的女记者写了一本《绝对隐私》,让我有机会看看,可一直没抽出空来逛书店,也就没太放在心上。98年7月20日是我和男友相识5个月的纪念日,我们在地铁里的一个书摊上发现了这本书,便买了下来。
  于是那天傍晚,我们俩就在中央电视台与军博之间的街心花园里,共同读完了书中的第一个故事。当我为慧娟发出第一声叹息的时候,我便很难再从书中的状态里自拔出来了,我一直沉浸在书中那些做口述的人们的情感之中,为他们曾付出的真情而感动不已,同时也为他们受到的伤害而感到一种无名的哀愁。同时,我也一直在联系着与自己有关的遭遇。
  每看完一篇,我就会加重一种感觉——我想见安顿,想向她倾诉,想进入书中人们的遭遇之中去。这种感觉非常强烈。
  我很难启齿去讲述我的故事,是关于我的家庭的。简单讲是这样的:我父母是老三届的高中同窗,因为当时的历史和家庭原因,他们一起去xx插队,并在67年左右结婚,69年在当地生下了我哥。这期间,他们同甘共苦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76年唐山大地震,那年就有了我。没过几年,一家四口就办回了北京。
  回京后与我爷爷。
  奶奶他们住,当时我的姑姑、叔叔们都在爷爷家吃、住,我妈妈当时还没有落实工作,一直为一大家子人做家务(说白了,就是当保姆),等我们一家有了房子,父母也落实了工作之后,那应该也是80年代了。
  我妈妈是个特别要强的女人,开始是在xx的食堂里给人家打饭,后来又参加了电大考试,取得了大专文凭,考进了××出版社。就在她上学期间,因为种种原因,我爸爸在单位里又有了一个女人。从那以后,我一直就是在他们的争吵中长大的,而且这个女人的名字一直伴随我成长到现在。这以后的十多年的事,我可以向您细说。97年10月23日,我爸爸因为经济问题被判了五年。…………直到现在我们家还因为我爸及那女人的事弄得乱槽糟的。这里边有许多事情,希望见到您再细说。
  ……我以前交朋友很多,但都没想过结婚或者是不大认真的去爱对方,总认为先交着再说,烦其自然。因为那时我由于家里的问题,十分不相信婚姻,但自从认识他后,我就变了,他很单纯,也很温柔,是个有责任心的男孩。真的想有一天会嫁给他,但仍是担心他以后会像我爸爸,会像您采访的许多人一样婚后再爱上别人。
  ……我妈家的电话是……您实在找不到我的情况下再打这个电话,我不想让我妈知道我这么做,尽管她也在看那本书,尽管她也特别想约您见面。可我不想让她知道我说什么。
  顺祝平安
  月月
  98·7·23
  1988年8月25日传真:
  安老师:
  您好!24日晚上,我呼过您,但未收到回电,不知您出差是否已经归京?
  近日在9月份的《青年文摘》上,见到了您写的《回家》这篇文章,庆幸您在高空之上的偶遇,也为您给“他”买的那件毛衣而感动。我也十分爱我与我男朋友的小家,但一想到我从前那个温馨的家,而现在只剩下我妈妈一个人守在那个三室一厅的家里,我心里真的很不是滋味。
  从去年10月23日,我爸爸被捕之后,我见过他三回。
  爸爸老了许多,也变了许多,但唯一不变的是对妈妈和那个女人的犹豫不决我给我父母双方做工作,可他们之间多的却是恩恩怨怨。我已无力补起原先的家的完整,却又不忍心见它一点点在拆散。
  每次探完爸爸回家,我都会沉浸在一种情绪中,无力挣脱,也不愿沉迷,真想与我周围的人一样拥有正常的情绪,可我太敏感,去我男朋友家,见到他父母,我都会心酸落泪。
  ……如果没有现在的分离,我又怎会忘却父母曾对我的责骂,而只记得他们对我的宠爱?!我爱我现在的小家,也怀念我以前的家。
  你说人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情感?
  对不起,说的大多了!留待见面时再说吧!
  祝:好!
  月月致
  98·8·25
  1998年10月19H传真:
  10月7日:
  安顿:
  你好!昨天的见面,我感到很抱歉,本来想好的要做出的口述,不知为什么,在现实中显得十分无味、繁拙。但愿没有耽搁你的时间。
  小的时候,偶尔在夜幕中看见搂群中的万家灯火,那时候我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