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柒0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娱乐柒0年代-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欢迎访问:   txtsk
第一部分:主题英雄·美人(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好几代中国人一直都在英雄的陪伴下成长。  由于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偶像,所以,只要看一看那个时代的英雄和美人,我们就能够看到其中所折射的时代文化的巨大变迁。


第一部分:主题那个年代的精神偶像(图)

  自70年代人出生以来,这三十多年中,从社会道德的楷模到个人爱慕的对象,从学习其精神到模仿其造型,从全民崇拜到一盘散沙,偶像的定义渐渐从高大全的英雄蜕变为享食了人间烟火的真实之人,也在某种意义上从精神落实到了实际。  但无论如何,有这样一群人曾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他们广为人知,并成为许多人效仿的对象,他们的某种特质曾经或正在影响着这个社会的无数人,我们曾经或者仍然在以疯狂或理性的方式喜爱、学习、怀念着他们……


第一部分:主题革命激情岁月的余韵1970…1979(图)

  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中国仍然是革命的年代。战争、内乱、贫穷、封闭和孤立,是建国以来整整30年时间的基本特征。50年代初产生的影响最深远的英雄群体,莫过于开赴朝鲜“抗美援朝”的中国志愿军。从小说、电影,一直到小学语文课本,一切都充斥着“雄赳赳、气昂昂”的英雄礼赞。即使到了70年代人的童年时光,《英雄赞歌》的歌声余韵还在,小学课本里那篇赞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仍然伴随着我们,在崇拜和模仿英雄的环境中成长。  雷锋,同样是一名军人,更是70年代人少年时代无法磨灭的记忆。  1963年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全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运动。在70年代人的雷锋教育中,雷锋精神已经被简化为一种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代表性符号,雷锋的精神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学习雷锋也就是意味着帮助他人,做好事决不留名——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我们这些天真烂漫的少年,心里总希望自己能天天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甚至故意在黑夜里“偷偷摸摸”地做些好人好事。  实际上雷锋精神最初的含义并不止这些,雷锋被誉为“毛主席的好战士”,是一位把国家利益视为最高利益的人。“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公而忘私、艰苦朴素,这都是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最受称赞的道德品质。  这些品德都是掷地有声的钢铁意志,而我们今天回头看来,其中稍微有点“浪漫色彩”的只有保尔·柯察金。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1942年被介绍到中国后,从1952年至1995年的44年间,共印刷出版57次,发行250多万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在中国上映时也像小说一样轰动一时。保尔手握铁锨、头戴布琼尼军帽、大衣被风吹起的形象为无数的青年人狂爱,那种狂热劲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保尔坚强的意志,保尔与冬尼娅小布尔乔亚式的恋情也曾成为当时青年人渴求的时尚——但这也是一段注定被英雄放弃的爱情。  究其根源,当时正处于共和国初建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年轻的新中国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决定了这将是一个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号召的年代。艰苦朴素、舍己为人、自力更生、献身国家是这一时期英雄们的共同特征,突出反映了共和国早期建设者的共同优秀品质。   雷锋、保尔·柯察金、“铁人”王进喜、焦裕禄、邱少云是这一时期现实英雄的代表。他们身上无私奉献、为国家牺牲小我、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了几代人,成为几代中国人学习的榜样,并成为那个历史时代的精神标志。  就在同一个年代,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试爆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也随后发射升空,使得整个世界接连为之震惊。可是,由于当时社会宣传的倾向,那些科学家们反而没有成为深入人心的大众英雄。  70年代中后期,“文革”结束,中国国门缓缓开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知识分子开始受到重视。终于,一直在默默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陈景润,成了那个年代最受崇敬的英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亿万青少年的远大志向。那是个崭新的时代,是中国开始拨乱反正,提倡科学、尊重人才的时代。


第一部分:主题1980…1989精神解放后的多元选择(1)…(图)

  严格来讲,陈景润的影响是起自70年代末,但贯穿了整个80年代。当时刚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社会萌生了对科学的崇敬。因此,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陈景润就成为国人民族振兴愿望的一个投射对象。一篇《哥德巴赫猜想》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不知多少70年代人在少年时期骄傲地说过:我长大了要当陈景润那样的数学家!  而同一时期,人们心里除了英雄模范,也开始出现一个柔美的名字:邓丽君。她差不多是大陆第一个完全来自民间的、非官方确立的娱乐偶像。邓丽君的一头卷发、鲜艳衣裙强力冲击着70年代年轻少男少女的心。《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恰似你的温柔》、《小城故事》等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几乎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邓丽君的歌曲更是一种具有颠覆效果的符号。她那清甜圆润、缠绵柔情的歌声,让大陆听惯了激昂高亢的革命歌曲的年轻人耳目一新。长期以来,整个社会的歌曲都是以表达集体主义、革命主义情感为要义的;人们从邓丽君那里知道,还有这种可以倾诉个人情感、带着微微颓废和忧伤的旋律存在。温柔与忆旧,是很多人生命情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港台流行歌曲迎合了当时人们对于集体主义的厌倦,以及对个体生活的向往,无疑,它也同时遭到了权威们的大面积抨击,被斥为“靡靡之音”。但无论如何,邓丽君算得上是人们心目中第一个“美人”。


第一部分:主题1980…1989精神解放后的多元选择(2)…(图)

  80年代还是一个经济复苏的时代,人们需要奋斗精神的鼓舞。战无不胜的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张海迪身残志不残的精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张海迪这个光辉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上到处传扬。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而不向命运屈服的姑娘,这位“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的勇士,从5岁起高位截瘫,胸以下都失去了知觉,但几十年来,她学医救人、写小说、画油画、拍电视、唱歌、读硕士……一系列常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张海迪做到了。聪慧的头脑,灿烂的笑容,坚韧与激情——张海迪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升学、就业、理想、前途等困难和矛盾,正是许许多多青年人所真实面临着的。因此张海迪作为英雄形象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她鼓舞了整整几代中国青年去努力、去奋斗,去战胜困境。此外,英雄的作用不再像昔日那样一呼百应,全民崇拜,从这一时期开始,偶像已经走向多元化。  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的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成为整个80年代中国社会奋斗激情的集中体现,女排精神可以概括为“拼搏”二字。在中国刚刚开始试探着向世界打开国门的时刻,在中国人陡然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差距而变得失落和彷徨时,女排的奋力拼搏和辉煌成就,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实力、拼搏、一往无前、永不言败,这让众多中国人猛然醒悟:原来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追赶别人、超越别人!鲁光采写的关于女排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被选入中学课文,女排精神又成为一个熠熠生辉的符号,它带给国人的精神激励和示范效应已远远超越了体育范畴,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80年代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发生激烈震荡的年代,也是社会心态开始走向理性和成熟的时代。仿佛一夜之间,万物复苏,蓬勃生长。英雄形象也如同雨后春笋,从社会的各行各业冒出来,令人应接不暇。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偶像,可以清晰地分为三种类别:  一种是传统的社会道德楷模。他们当中有身残志坚的“中国保尔”张海迪,救火牺牲的少年英雄赖宁,还有为救掉进粪坑的大爷而牺牲的张华。这些英雄人物,以他们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继续成为大众景仰和学习的对象。  另一类则是在各行各业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人士。在体育界,中国女排以“五连冠”为中国人找回了自信和骄傲,成为万众仰慕的焦点;在文学界,顾城、北岛、舒婷等诗人成为无数文学青年心目中的英雄。同时,来自港台的金庸、三毛、琼瑶也在内地产生了一大批“迷”和拥趸。  还有一类是在这一时期大量涌入内地的港台娱乐明星,他们使国人形成了早期的明星崇拜。1983年香港无线的《射雕英雄传》让国人记住了那个“侠之大者”——“郭靖”黄日华,也同时记住了娇俏美丽的“蓉儿”翁美玲;一部《上海滩》奠定了周润发的天王地位和赵雅芝古典美人的经典形象等等。   与六七十年代相比,80年代的“英雄”概念更加宽泛:它越出了传统学习型偶像的范围,增加了“爱慕型”的英雄—例如周润发,至今仍是许多女子心目中的梦中情人。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去的英雄人物是生产型偶像,而现在出现了消费型的偶像—娱乐明星。英雄和美人,开始相得益彰。


第一部分:主题1990…1999叛逆时代的文化符号(图)

  整个90年代,是我们这代人的青春期,从崇拜到怀疑,有一点叛逆,有一点迷惘。  90年代早期,在思想解放浪潮下,社会文化的叛逆者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对象。罗大佑和崔健是早期的叛逆者,他们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以“愤怒青年”的形象对现实社会发出了批判的声音,表达对时代的清醒思考,因此很快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偶像。在今天看来,崔健在《一无所有》里表达的情绪恰恰吻合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态——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旧的观念正被一步步打破,而新的观念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那代人的精神好像被洗劫一空,“一无所有”是当时青年茫然无助的最好写照。崔健的音乐和歌曲唱出了在极速变化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彷徨、对真实和人性解放的渴望。他们是整整一代青年人的精神偶像,是我们在充满向往与迷惘的成长岁月中难以磨灭的印记。绝大多数30多岁的人,今天去唱卡拉OK时仍然必点这两个人的歌曲。   由于这一时期价值观更加多元化,特别是由于宣传英雄模范的“假、大、空”模式令人反感,因此,尽管这10年里树立了众多英雄人物,但大浪淘沙,逝者如斯,几乎所有的模范人物都没有留下令人由衷钦佩的痕迹。这一时期每个偶像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往往是“各领风骚两三年”,“城头变换大王旗”。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文化进入了一个颠覆传统与精英主义、消解一切深度和意义的“无厘头”时代。在这个时代,周星驰和王朔成为叛逆的英雄,他们以嘲弄一切正经事物、调侃一切权威和正统的游戏态度成为了青年的新偶像。  英雄不再是那个英雄,美人又是否依旧?从邓丽君到王菲,时代走了一个对角线。少女时代的王菲从翻唱邓式情歌出道,今天却以另类之美崛起。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代歌后邓丽君在华人地区红极一时,我们说她对于中国的意义早已经超越了歌手和流行音乐的范畴,从某种程度上讲,她改变了中国整整几代人的观念,她和她的音乐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而我们眼前的王菲,似乎正是接过了邓丽君手中的这面旗帜,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王菲和她不断变化的音乐始终站在时尚的前沿,她的独立、她的个性、她的感情取舍,无不冲击着我们的观念。崔健说:“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而王菲用她特立独行的音乐和处世方式跟随并引导着这个时代的某种变化,从而成为我们心目中另一位标志性的偶像。


第一部分:主题2000年之后缺乏英雄的时代

  在媚俗的大众文化和商业利益的推动下,“消费型”的娱乐偶像成为这个时期的主流。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严重失序,惟利是图、自私自利、低级庸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