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法国文学简史(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法国文学简史(下)-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类是自然主义特征明显的。代表是《人面兽心》、《土地》、《莫雷教士的过失》。象《人面兽心》,其主要人物都有野兽一般的贪欲、嗜血性和狂暴残忍性。其情节是:丈夫风闻妻子与某富翁有染,就设计把这个富翁骗上火车,在火车过隧道时杀害了他。杀人后的丈夫,神经出现迷乱,竟听任妻子在火车上与司机公开调情而不加干涉。这个司机有“杀人狂”的病症,竟在和这个妻子调情的时候,突然杀死了她。附带于这个主要情节的事件是:另一个丈夫为了得到妻子1000法郎的财产,用毒药谋杀了妻子;火车上一个年轻的姑娘出于吃醋,想谋杀那司机和新结识的情妇,设法让火车出轨而伤害了几十个旅客。小说中的人物行为都是由不可理喻的动物性本能在支配。其自然主义特点主要表现于从病理学角度去描写人物。《土地》中写了许多肮脏丑陋的东西,如儿子放火烧死父亲,姐弟发生性关系,农民用放屁比赛取乐,姐姐为了不让怀孕的妹妹生下孩子分去家产竟帮助丈夫强奸妹妹使其堕胎……这是“真的就是好的”这种理论的产物。后来的法朗士评论《土地》时说,在左拉之前,还没有谁堆起过如此高的丑恶垃圾。 《莫雷教士的过失》则表现出自然主义小说的“文献式”特点,竟然用200页的篇幅专门描写一个花园。这能说明的,恐怕只是作者深细入微,纤毫毕见的观察力。

  第二类是现实主义精神较强烈的。代表是《卢贡家族的命运》、《萌芽》。前者是系列小说的第一部,原企图表明遗传因素对后代的重大影响:富农女儿弗格先后与园丁卢贡和酒精中毒者马卡尔生了三个子女,这三个子女分别接受三位父母的遗传,又继续影响到卢贡——马卡尔家族的第三代、第四代以至第五代。可是在小说中实际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富有社会内容的情节,即拿破仑第三政变时革命与反革命两派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卢贡家族的第二代皮埃尔以及他的两个儿子都站在反革命政变一方,作了丑恶的表演,而皮埃尔的外甥及其女友则站在反对政变的共和军一方,在起义中献出了生命。拿破仑第三的不得人心,其拥护者的可憎面目,都在小说中得到无情的揭露。小说的意义大大超过了遗传问题。《萌芽》是在八十年代工人运动又趋高涨的形势下写成的,它表现了左拉对社会问题更浓厚的兴趣,正如他在写作提纲中所说,这部小说写的是“雇佣劳动的崛起”和“资本与劳动的斗争”。小说以一个矿区为背景,描写了法国产业工人的生活和斗争,以一次大规模的罢工和军警的血腥镇压为高潮,在法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产业工人的“群团形象”并展示了劳资之间的大规模冲突,是左拉现实主义精神最强的作品。

  第三类是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平分秋色的。代表是《小酒店》。这部小说叙述卢贡——马卡尔家族第三代一个女性绮尔维丝的故事。绮尔维丝被情夫郎第耶抛弃,与诚实的青年工人古波结婚,两人勤劳和睦,家庭衣食不愁。不幸古波一次从屋顶上摔下来,死里逃生,成为残废,终日无所事事,混迹于游手好闲之徒中,渐渐染上酒瘾。这时绮尔维丝的情夫郎第耶又与她重修旧好。绮尔维丝靠浆洗供养起两个不事生产的男子,生活十分艰难,慢慢地染上酒瘾。后来双双酒精中毒,发疯死去。如左拉自己在写作计划中表明的,这部小说的意图是:即从生物学、病理学的角度去描写“民众的风尚、罪过、堕落、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畸形”,也指出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由于现代社会工人所处的环境和条件”。

  也即小说作者有生物学和社会学两个视角。而小说所描写的劳动者非人的生活状况,本身就是对“现代社会”的讽刺和控诉。

  3。“写群团的能手”及左拉的地位

  左拉的风格与特色,从创作方法上说,是在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兼有现实主义以及早期的浪漫主义成份;从技巧与表面来说,则是以场景壮阔,气魄宏大,文体粗犷而著称。他是法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写群团的能手”。

  如果说巴尔扎克是雕塑家,他的笔下塑造了一个个眉目分明,令人过目不忘的典型人物,那么,左拉就是建筑师,他的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群体行动大场景的描写。他不是雕塑家,不太擅长刻画单个的人物形象,却象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一样,善于驾驭众多人物同时活动的场面。比如象《萌芽》中,用史诗笔调描写了工人夜间的集会和罢工。一路上灯笼火把,成群结队,森林里的火光映照出一张张情绪激烈的面孔。罢工队伍从一个矿区开到另一个矿区,如席卷群山的滚滚洪流。一路上几千条嗓子齐声高呼:“消灭资产阶级!我们要面包!”后来又不约而同地简化为更雄壮的“面包!包面!”工人所到之处,填塞矿井,捣毁店铺,挤死工贼。大批军警开来,工人们又与军警展开殊死搏斗。

  这几个场景,作者用了好几万字来辅写。《三名城》三部曲的《鲁尔德》中,写了一场4万个教徒的火炬游行,在圣泉洞的四野里,重重叠叠的灯,重重叠叠的幢幡宝盖,重重叠叠的善男信女,圣歌响彻云霄,神甫、祭司的面孔此起彼伏。拥挤、混乱、欢乐、痛苦。左拉从四面八方写来,一杆笔忽东忽西,有条不紊。《巴黎》中写议会场面,有如哄哄闹闹的马戏院。议长的威风,部长们的尴尬,质询人的汹汹气势,旁听席上的惊愕,记者们的玩世不恭,无聊的闲谈,古怪的议论……在全场各处一齐涌现,令人如同置身于一片嘈杂混乱之中。《金钱》中的交易所,一张张面孔都是满脸流汗流油,惊喜的,悲哀的,蠢蠢欲动的,稳坐钓鱼台的,恰如一群赌徒在吆五喝六。《小酒店》开篇就写喧嚣的洗衣场,接着是绮尔维丝结婚,接着是古波生日大摆筵席,十多个人同吃12磅重的肥鹅……左拉几乎每一部小说,都描写了一连串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具有不同性质和作用的群团活动。可以说在法国文坛上,没有谁比他写过更多的宏大场景。除了自然主义特征外,“写群团”是他的艺术世界中表现得十分鲜明突出的特色。在这些场景中,左拉真实地再现了十九世纪后期法国的众多社会生活画面。

  左拉的创作和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世纪之交数十年的法国、欧洲、乃至世界的文学。法朗士在左拉墓前发表的演说中,把左拉与托尔斯泰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当时世界文坛上两位最伟大的大师。前苏联文学家鲍戈斯洛夫斯基主编的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史》中说:“左拉为二十世纪文学开拓出了最大的前景。”就影响而言,这个地位,左拉是当之无愧的。

  三、从龚古尔兄弟到“五人宣言”

  如前所述,十九世纪法国的自然主义思潮是起于五六十年代。它在创作上的最早标志是龚古尔兄弟的小说。到七、八十年代,由于“梅塘集团”的出现,自然主义思潮发展为自然主义运动。从八十年代末的“五人宣言”起,自然主义作为运动逐渐走向低落,又回到思潮的状态而扩散它的影响。

  1。龚古尔兄弟

  爱德蒙·德·龚古尔 (1822——1896)和于勒·德·龚古尔(1830——1870)兄弟是自然主义小说的前驱。他们的性格、气质差异很大,爱德蒙内向,易伤感,好沉思,于勒热情奔放。但他们从小亲密无间,都爱好文学艺术。他们未成年父母即去世,由于继承了丰厚的遗产,使他们不仅生活优裕,而且有条件进行艺术的探索。五十年代年,龚古尔兄弟开始联名发表作品。早期作品多写法国十八世纪的历史和贵妇名媛的传记,已显示出着力发掘文献资料的特点。

  他们的重要作品大都是六十年创作的。有写独身文人并肯定独身必要的《夏尔·德马依》(1860),写修道院爱情的《修女洛菲梅》(1861),写兄弟阋墙的《勒内·莫普兰》(1864),写侍女堕落的《翟米尼·拉赛特》 (1865),写厌世隐居的《赛尔维夫人》(1869)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翟米尼·拉赛特》,他们自己也宣称这部小说是“为后来在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等等名义下写出的一切作品提供了范例的典型的书”。

  龚古尔兄弟没有明确标榜自己为自然主义作家,但他们的作品已比较全面地体现了自然主义的特点。比如:注重文献性,以治史的方法从事文学创作;注重实录性,人物大都有实在的原型,许多材料都是绝对真实的第一手材料;注重科学性,从生物学角度去剖析人;注重写“低等阶级”,而且热衷于宣染他们的愚昧、粗野。此外,还讲求情节跳跃、时序颠倒、线索庞杂的所谓“艺术文笔”。这样的小说在当时法国文坛上是非常标新立异的,他们也自命为具有独创性的作家。正因为如此,尽管他们的创作成就不算很高,仍作为开风气之先的著名作家而在文学史上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位置。

  龚古尔兄弟终生未娶,以遗产为基金设立了“龚古尔文学奖”,规定“奖励青年,奖励具有独创性的才能,奖励思想和形式上的新的大胆的倾向”。迄今法国每年都颁发千百种名目的文学奖,“龚古尔奖”仍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种。

  2。“梅塘集团”

  这是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文学集团。七十年代末,左拉的 《小酒店》出版,轰动一时。左拉因此成为当时法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作家。

  于是,一群青年作家聚集在左拉的周围,经常在左拉的梅塘别墅举行集会,奉行自然主义的主张,史称“梅塘集团”。主要成员六人,除左拉以外的另五人是:保尔·阿莱克丁,昂利·塞阿,莱昂·埃尼克,于斯曼,莫泊桑。他们于1880年发表的小说集《梅塘之夜》,被看作这个集团发起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和标志,法国的自然主义思潮也在这一时期达于极盛。“梅塘集团”活跃了将近十年,于八十年代中叶因成员之间文学主张的分歧而解体。

  3。“五人宣言”

  这是左拉的 《土地》(1887)出版以后引起的一场文坛风潮。由于这部小说对农民生活的描写流于丑陋,引起了批评界的攻击。有五个曾经信奉自然主义的青年作家也联名发表宣言反对左拉和自然主义。法国文学史上称为“五人宣言”。宣言措辞非常激烈,指责《土地》的描写“淫秽”、“肮脏”,“不仅观察浅薄,而用情节陈腐,叙事一般化又缺乏性格;但记录淫秽之处,则深入唯恐不及。作品堕落到令人相信是一部下流的玩笑集子……”,甚至声称“我们坚决反对这个文学上的骗子”。这个宣言把对自然主义和左拉的攻击推到了高潮,也引起了更激烈的争论。尽管不少人支持左拉,为他辩护,但这个宣言对自然主义和左拉本人都是沉重打击。左拉

  后来写《三名城》和《四福音书》风格变化,且多次表示要在作品中加入“哲学”,是与“五人宣言”有直接关系的。整个自然主义思潮和运动也由此转入低落。

  4.于斯曼及其他

  法国十九世纪后期自然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的作家还有于斯曼、米尔博、德卡夫、勒纳尔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作为梅塘集团成员之一的于斯曼。

  于斯曼(1848——1907)的文学活动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自然主义的拥护者;后期发展为现代派的先锋。他在 《梅塘之夜》中发表的小说是中篇《背上背包》,记叙自己在普法战争中的行伍生活。以后写了

  《玛特,一个妓女的故事》、《华达尔姐妹》、《同居生活》、《浮沉》等。这些作品多涉及饮食男女,表现出无动于衷的“黑色幽默”,观察精细,形象逼真。语言浓墨重彩,有佛兰德画派的特色。他最重要的作品是《逆流》(1884),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德艾散特表现了只有远离自然和现实才能追寻到真正文明的思想,客观冷静的笔调中带有神秘意味,标志作者由自然主义向现代主义演变。此后,他作品的神秘、象征色彩日益浓厚。

  于斯曼也是杰出的艺术批评家,有独具慧眼的鉴赏力,法国现当代的一些绘画大师如德如、塞尚、萨洛等尚未成名时,于斯曼就给他们以很高评价。

  四、巴黎公社文学

  巴黎公社文学与自然主义文学没有内在联系,但它诞生和延续的二十多年,正是自然主义兴盛的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它写下了法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一章,也是继英国宪章派文学之后欧洲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二个高潮。

  1。崭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