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家到一家 》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百家到一家 -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成化前为兵营,成化元年(1465),长沙太守钱澍赎回修葺,仍复祀贾谊,李东阳《汉长沙王太傅贾公祠记》详其事。万历八年(1580),兵备道李天植于祠内增祀屈原,又有屈贾祠之名。清康熙、乾隆两度重修,嘉庆间,巡抚左辅再修贾祠。光绪元年(1875),粮道夏献云、巡抚王文韶择地另建屈祠,此处仍为贾祠,同时大兴土木,在贾祠后增建清湘别墅、怀忠书屋、古雅楼、大观楼等,又叠石造池构成一典雅园林建筑群。惜1938年毁于长沙大火,已荡然无存。
  今贾谊祠为长沙大火后复建,仅陋室一间,建筑面积56平方米,坐东向西,砖木结构,青砖墙,小青瓦硬山顶,室内东向砖墙设龛,额题“太傅殿”,龛内供木雕描金贾谊坐像一尊,1971年像被盗,至今下落不明。贾谊祠前,太傅里小街的一侧有两眼水井,其口敛腹阔,状如壶,传为贾谊所掘,因杜甫有“长怀井依然”之绝句,后人又称此井为“长怀井”。另外,原秋风亭内置一独脚石床,亦传为贾谊所用,但此物早失。贾谊祠有“长沙最古的古迹”之誉,常年到此寻幽访古者不少。1988年7月,配合基建工程,长沙市文物考古部门发现贾谊祠遗迹和有关碑文数通,为确定贾谊故宅提供了科学依据,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修复贾谊祠、建设贾谊馆的规划正在组织实施中。


第二节 外儒内法(3)


  董仲舒
  ——公羊大师,汉代孔子
  人物介绍: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人,汉代政治家,思想家。
  学派:
  汉代儒学代表人物。
  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长达2000年。他又以研究孔子《春秋公羊传》而扬名,被誉为“公羊大师”,“汉代孔子”。
  生平:
  董仲舒出生于公元前179年,董仲舒的老家——广川,东南两面,邻近齐鲁,北靠燕代,西界三晋。自古齐鲁多儒生,燕国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这对他后来形成多内涵的思想体系产生了影响。
  董仲舒自幼就异常勤奋,数十年为一日,专心于学习。传说他读起书来常常废寝忘食,其父董太公看着十分心疼。为了让他能够停下来歇歇,他决定在后宅修筑一个花园,让董仲舒能有机会去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
  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去南方学习考察花园的建筑,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去园里玩,但他手捧竹简,只是摇摇头,然后继续看竹简,学习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研究诗文,头也顾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都携儿带女前来参观,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董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低头学习。中秋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踪影。原来他趁家人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这就是“三年不窥园”典故的由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董仲舒学通五经,义兼百家,且善于议论,善为文章,此外,他还博闻多识,知道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他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优雅的言谈举止,言中规,行中伦,智能全面,品学皆优,四方学者都尊他为师。许多人听说了他的学问都慕名来到他的家乡广川,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这一切使董仲舒获得了“汉代孔子”的美誉。
  董仲舒于是“下帷讲诵”,传道授业,今河北景县尚有“董仲舒下帷处”遗迹。弟子太多,无法一一亲传面授,便叫门下高足代劳。史书上说,董仲舒讲学,在讲堂里挂上一幅帷帘,他在里面讲,弟子在帘外听,只有资质优异,学问不错的弟子才能够登堂入室,得到他的亲自传授。其余弟子按照入学的先后和学习的深浅程度,在门下转相传授。因此有的学生慕名而来,师从一场,连见上董仲舒一面的愿望也没实现。可见他声誉之高,气派之盛!
  有“博学君子”、“汉代孔子”之美誉的董仲舒在西汉景帝时担任博士官,在朝廷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武帝时诏举贤良文学之士以备咨询问对,董仲舒的三篇对策写得十分精彩,列群儒之首,充分展示了他卓越的政治才华和高深的学术造诣,颇得汉武帝的赞赏,董仲舒提出的三篇对策都被武帝采纳,成为汉代治国安邦的三大文教政策,颁行全国。
  汉武帝虽赏识董仲舒之才,却并未重用董仲舒其人,三大文教政策出台之后,汉武帝只委派他做了江都王刘非和胶东王刘端的国相,董仲舒在政治上也与孔孟一样不得志。汉朝自吴楚七国之乱后,诸侯王一直是被打击、被削弱的对象,又实行“左官法”,歧视在侯国为官的人。诸侯国相,虽是中央署置,但也不及朝官备受亲近。董仲舒以一代鸿儒、景帝朝的博士,论才力,论资历,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用。
  但是董仲舒还是不远千里地去了。江都王国在今天的扬州,南临大江,北近淮河,傍带干沟(古运河),东望于海,颇得水陆鱼盐之利,水陆交通极为方便。其地原为吴王刘濞所有,刘濞曾因之以兴叛乱。易王刘非是景帝之子,武帝的同父异母兄弟。景帝时初封汝南王,吴楚七国乱时,佐军有功,改封江都王。其人有才气,好勇力,广治宫室,素来骄奢。迁居东南大邦后,又广招四方豪杰,常有非分之想。作为一个中央派来的诸侯相,董仲舒既要维护中央王朝的利益,又不能开罪于自己的主子,实是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但他正心正己,威重自生,又“以礼义匡正,王敬重焉”。当时易王意高气盛,对董仲舒说:越王勾践依靠文种、泄庸、范蠡之谋,灭掉了不可一世的吴王夫差,三子称得上“吴之三仁”。并说:“(齐)桓公决疑于管仲,吾将决疑于君。”齐桓、越王皆春秋二霸,易王的意思是想重用董仲舒来谋取东南霸业。董仲舒却委婉地规劝易王提倡仁义,反对诈力,暗示其霸不可称、中央不可违。
  董仲舒时刻以“兼善天下”为己任,在江都兴礼乐,致教化,调阴阳,所作所为,一切都以利民安邦为本,经他治理的江都,是武帝初年屈指可数的几个以教化治世而又颇有成就的二千石之一。由于年代久远,董仲舒在江都的事迹已不可详考,现在记载较多的是祈雨止雨的事。
  后来匈奴进犯,易王刘非主动请战抗击匈奴,而当时汉武帝实行的是居国食税,不复治民的政策,以免诸侯王形成实力后与中央抗衡。刘非请战想要据兵耀武,让汉武帝很恼火。汉武帝不仅没有答应他的要求,反而连累董仲舒丢官降职,被贬为中大夫。
  董仲舒回朝后结合在诸侯国做官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到诸侯国桀骜不驯,是破坏“大一统”的最大潜在威胁。于是他起草了一份揭露诸侯王骄奢跋扈,预言朝廷如果不治理,将会有灾异的文书,准备上呈给汉武帝。
  但他当时只是写了草稿,还没来得及修改,以告发人隐私著称的酷吏主父偃就来拜访他了。主父偃看到这份草稿,就偷偷带走了,后来经他一番歪曲注解,认为是讥讽汉武帝,并上奏给汉武帝。武帝把这份书稿交给儒生们讨论,董仲舒的弟子吕步舒不知道是自己老师的手稿,认为这书稿会迷惑百姓,汉武帝听后下令将董仲舒逮捕法办,“罪至不道”,按律当死。幸好汉武帝爱惜他的才华,逮捕他不久后又下诏赦免他的罪行,让他仍然担任中大夫的职位。


第二节 外儒内法(4)


  董仲舒虚惊一场,总算有惊无险,但是死的恐惧让他再也不敢随便地预言什么灾异的事情了。然而几年之后,胶西于王、赵敬肃王、常山宪王都多次触犯刑法,滥行淫威,甚至杀人全家,毒死朝廷派去的二千石长官;淮南王、衡山王竟然谋反,胶东王和江都王都知道这事,还私下打造兵器,准备起兵响应。事发之后,汉武帝想起当初董仲舒的忠言,于是选派他的弟子吕步舒持尚方宝剑处理淮南王案件。那件事情发生在董仲舒预言灾异后的第七年,可见他当时预告的准确性。
  董仲舒的主要研究是《春秋公羊传》,而当时的丞相公孙弘正好也是学习《公羊传》的,与他是学友。史说汉武帝曾令董仲舒与瑕丘江公辩论《公羊》、《谷梁》两种学说哪一种更好。董仲舒善于论文,文笔又很好,而江公口才不行。加上当时公孙弘为丞相,在整理辩论稿时,袒护董仲舒,使公羊学大获全胜。汉武帝于是更器重公羊学家,还诏告天下让太子学习《公羊》。从此公羊学在汉代获得了独尊的地位。
  由于公孙弘的缘故,董仲舒又做了西胶王刘端的丞相。刘端,也是武帝的同父异母兄弟。其为人行为怪僻,阴狠险毒。如做他的相国,要是奉朝令行事,他就暗中寻找过失加以陷害,甚至毒死对方;要是与他同流合污,又难逃朝廷的惩罚。因而没人敢去做他的相国,董仲舒去了之后害怕日久惹祸,便在公元前121年托病弃官回家。
  据说他回家后不过问家里的事情,只是潜心著书立说,授徒讲学。朝廷有大事皇帝还下诏向他垂询,甚至有的刑事案件也派使者和延尉张汤前往董宅询问他的意见。董仲舒引经据典,一一作答,皆有条理,共断决大案要案232件,后人编为《春秋董仲舒决狱》一书,成为汉晋之间司法断案参考的经典文献。
  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因为年老,寿终于家。他死后葬于京师长安西郊,有一次汉武帝路过其墓地,为了表达对这位具有卓越才华且忠心耿耿的老臣的敬意,特地下马步行,自此以后文士路过此地“莫不下马”,董仲舒的墓地由此又称“下马陵”。
  董仲舒一生从教数十年,通过授徒讲学为汉王朝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其弟子中,既有叱咤于汉代政治舞台的卿相大夫,如官至梁相的“兰陵褚大”、官至长史的“温吕步舒”,也有见于文坛的学者教育家,如被称为“守学不失师法”的赢公。赢公一边从政一边讲学,曾授徒东海孟卿和鲁眭孟,使二者成为当世名儒,而孟卿再传董学于戴德、戴圣叔侄二人,成就《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直接影响作用于西汉及其以后的官学、私学和科举。鲁眭孟授徒颜安乐和严彭祖,使二者成为知名学者,所以说董仲舒无愧于“汉代孔子”的盛名。
  董仲舒的思想:
  董仲舒的思想博大精深,体系庞大,内涵丰富,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这些方面:
  “天”的学说。在董仲舒哲学体系中,“天”是最高的哲学概念,主要指神灵之天,是有意志、知觉,能主宰人世命运的人格神。董仲舒把道德属性赋予天,使其神秘化、伦理化。同时,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建立了一个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宇宙图式。董仲舒还给天体加上了道德的属性,自然现象成为神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甚至日月星辰、雨露风霜也成了天的情感和意识的体现。
  天人感应说。董仲舒天人感应说有两个要点:一是神学的灾异谴告说,被认为是天对君。二是“天人同类”、“天人相副”说。上述两点往往交错或一道出现。天人感应说牵强附会,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有碍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和社会。他宣扬这一学说,也包含着限制君权、维护封建地主阶级长远利益的目的。
  人性论。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董仲舒提出了他的人性理论。他认为人是宇宙的缩影,是天的副本。人的性情禀受于天。他还指出,人与禽兽不同,具有先天的善质,但这种善质是潜在的,要经过教育才能转化为人道之善。董仲舒将性划分为“三品”,认为“圣人之性”是善性,“斗筲之性”是下愚者,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才可以名性。他认为被统治者的大多数属于“中民之性”,需要统治者加强道德教育。
  董仲舒的伦理学说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他认为道德是“天意”、“天志”的表现。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出发,并明确指出人性包括“性”与“情”两个方面。他认为,性表现于外则为仁,可以产生善;情表现于外则为贪,可以产生恶。因此,必须以性控制情,“损其欲以辍其情以应天”。董仲舒继承了先秦时期孔子、孟子的义利观,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