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时方妙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92-时方妙用-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日两服。神效。一子肿。宜五皮散。加白术子嗽。宜二陈汤。加阿胶麦冬桑白皮五味子干 
姜细辛。子悬宜四物汤。去川芎。加黄芩白术甘草。子泻宜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加黄芩 
砂仁。 
一临产交骨不开。宜四物。去芍地。加发炭三钱。龟板五钱。水煎服。如血水大下而不 
产者。是血干而胎滞。气虚推送无力。宜当归补血汤。加人参肉桂各一钱。甚者。去桂。加 
附子三钱。此法时医不讲。 
一产后血晕。用醋炭熏鼻。老酒和童便饮之。不可放倒。如气血脱而晕者。必唇口手 
足厥冷。以当归补血汤。加参附干姜。以回其阳。甚者。必用通脉四逆汤。如认作血晕治之。 
则 
一胎衣不下。用归身五钱。川芎三钱。水煎服。或血入衣中。胀而不下。宜清酒送下失 
笑散。 
一产后发热。有外感者。照常法治之。如无外感。用当归补血汤。 
一血块痛。宜四物。倍当归。去地黄。加牛膝桃仁肉桂青皮醋炒大黄下之。 
一产后泄泻。不可利水。只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一产后大便不通。宜八珍汤。加桃仁杏仁。 
一子宫下坠。乃劳力所伤也。宜补中益气汤。加附子。玉门不闭。治同。 
一产后。瘀血不行腹痛者。宜当归四钱。川芎二钱。炮姜炙草各一钱。桃仁七枚。名生 
化汤 
一产后感风成痉。口噤。角弓反张。无汗者名刚痉。宜荆芥穗一两。以童便煎灌之。或 
桂枝汤。加葛根三钱。有汗。为柔痉。宜桂枝。加栝蒌根三钱。二痉属虚者。以十全大补汤。 
加 
一产后喘促。口鼻起黑气。为瘀血入肺。不治。或用人参一两。苏木三钱。水煎顿服。 
若厥冷自汗。必用通脉四逆汤。进二三剂。厥回脉复。可治。 

卷四
妇人杂病
属性:一经水不调属虚者。乃冲任之血不足。宜服归脾汤二十剂。再以海螵蛸四两。茜草一两。 
以 
一经水不调属实者。自有实症实脉可验。宜四物汤。加醋炒大黄香附桃仁丹皮青皮红花 
之类。 
一经水不调因郁而致者。宜加味逍遥散。 
一妇人肥而不妊。乃子宫脂满。宜四物汤。去地黄。加香附半夏贝母。以益母膏为丸。 
如瘦 
一妇人带病。皆由中土亏损。带脉不能收引。以致十二经脉。因而内陷也。宜六君子汤。 
加炮姜以补脾。甚者。以补中益气汤。以提之。或以椿根皮黄柏牡蛎粉醋糊为丸。间服以涩 
之。 
伤寒(伤寒以六经为主。太阳阳明少阳为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为三阴。病症百出无常。 
总范 
一百 
病 
敢 

卷四
太阳
属性:(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 
何谓太阳经症。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一脉缓自汗恶风。为虚邪。宜桂枝汤。○如 
八九 
不 
邪未 
而竭 
枣。 
二汤 
按此二法。治表中之表也。○时法。冬月以加味香苏饮代上二方。三时感胃。以九味羌 
活 
何谓太阳腑症。曰表邪不去。必入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一太阳症。其人口渴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为膀胱蓄水症。宜五苓散。 
一太阳症。其人如狂。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脉沉。为膀胱蓄血症。(古用抵当汤丸。今 
畏其 
按此二法治表中之里也 
何谓太阳变症。曰汗下失宜从阴从阳之不一也。 
一不应下而下之。续得下利清谷身疼痛。宜四逆汤。以救清谷之里。又以桂枝汤。以救 
身疼 
一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一大汗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太过。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 
汤主 
一太阳病。发汗太过。动其营血。而卫邪反内伏。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 
振欲 
阳 
一阳盛于内。误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十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一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 
欲 
一伤寒不大便六七日。(为里症)头痛有热(为表症。)外不解。由于内不通也。下之。 
里和而 
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加疟状。日晡所发热。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与大承气 
汤。 
一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一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停者。沉滞不起也。阴阳者。尺寸也。)先振栗汗出乃解。 
但 
汗 
以上言汗下失宜。热炽而伤其阴阴伤则从阳明阳化之症多以大肠阳明递相传也。 
何谓发汗利水。为治太阳两大门。曰邪伤太阳病在寒水之经也。驱其水气以外出。则为 
汗逐 
太阳为寒水之经。邪之初伤。必须发汗。麻黄汤。发皮肤之汗。桂枝汤。发经络之汗。 
葛根 
发汗 
渴 
雷 
散之 
大陷 
甚于 
宜小 
出不 
强。 
以桂 

卷四
阳明
属性:(主里。外候肌肉。内候胃中。) 
何谓阳明经症。曰身热目痛。鼻干不得眠。反恶热是也。有未罢太阳已罢太阳之辨。 
若兼见头痛恶寒是太阳症未罢。自汗脉缓。宜桂枝汤。项背KT KT 者。桂枝加葛根 
汤主之。无 
若无头痛恶寒但见壮热口渴。是已罢太阳。为阳明经之本症。宜白虎汤主之。 
何谓阳明腑症。曰潮热谵语。手足腋下 然汗出。腹满大便硬是也。有太阳阳明。少阳 
阳明 
本太阳症。治之失法。亡其津液。致太阳之热。乘胃燥而转属阳明。其症小便数。大便 
硬。 
本少阳病。治之失法。亡其津液。致少阳之邪。乘胃燥而转属阳明。为大便结燥。伤寒 
论谓 
遂 
归于 
愚按阳明在经。未离太阳宜汗之。既离太阳。宜清之。在腑。审其轻重下之。若在经腑 
之界 
口干口 
是开 
出于 
以为 

卷四
少阳
属性:(主半表半里) 
何谓少阳经症。曰口苦咽干目眩是也。有虚火实火之辨。 
寒热往来于外。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为虚火症。宜小柴胡汤。 
寒热往来于外。心中痞硬。郁郁微烦。呕不止。为实火症。宜大柴胡汤。 
何谓少阳腑症。曰少阳主寒热属于半表则为经。属于半里则为腑。其症虽无寒热往来于 
外。 
因呕而痞不痛者。半夏泻心汤。胸中有热而欲呕胃中有邪气而腹中痛。宜黄连汤。邪已 
入里。 
则胆火下攻于脾而自利。宜黄芩汤。胆火上逆于胃而为呕。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以上四方。 
寒热攻补并用。仍不离少阳和解法。 

卷四
传经发明
属性:按宋元以后医书。皆谓邪从三阳传入。俱是热症。唯有下之一法。论中四逆白通理中等 
方。 
俱为 
不然 
有 
非也。有谓递次传入三阴尽无寒症者。 
亦非 
何则。人 
今试譬之 
寒。第觉 
寒。寒性 
谓误药而变 
凡汗下失宜。过之。则伤正而虚其阳。不及。则热炽而伤其阴。虚其阳。则从少阴阴化 
之症 
化热 
疼痛 
阴化 
里寒外 
阳从阴 

卷四
太阴
属性:(为湿土纯阴之脏也。病入太阴。从阴化者多。从阳化者少) 
何谓太阴之邪从阴化。伤寒论云。腹满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温。时腹自痛是也宜理 
中汤 
何谓太阴之邪从阳化。伤寒论云。发汗复不解腹痛。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是也。又曰。 
腹满 
而痛。)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卷四
少阴
属性:(肾中水火同具邪伤其经或从水化而为寒。或从火化而为热。二症俱以脉沉细但欲寐为 
何谓少阴之邪从水化而为寒。曰脉沉细而微但欲寐。背恶寒口中和腹痛下利清谷。小便 
白是 
少阴病寒邪始伤是当无热。而反发热。为太阳之 阳外呈。脉沉。为少阴之生气不升。 
恐阴 
太阳 
以上交阴阳法。 
少阴病。自始得以至于二三日。俱无里症。可知太阳之表热。非汗不解。而又恐伤汗以 
伤肾 
汤。 
以上微发汗法。 
手足厥冷吐利小便复利。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宜四逆汤。 
里寒外热。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利止脉不出。汗出而厥。宜通脉四逆汤。少阴下 
利。 
微续 
汗下后。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 
利。 
武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中和。其背寒者。(太阳之阳虚。不与少阴之君火相合)当灸 
之。 
○ 
痛 
( 
辄 
云 
少阴病吐利。(神机不能交会于中土。)手足逆冷。(中上气虚。不能达于四肢。)烦躁欲 
死者 
吴 
以上用温剂法。 
何谓少阴之邪从火化而为热。曰脉沉细而数。仍欲寐而内烦外躁。或不卧口中热下利清 
水小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朱苓汤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 
下利便脓血。桃花汤主之。 
以上皆以补正为救阴法。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舌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柯注云。热淫于内。因而转 
属阳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柯注云。得病六七日。当解不解。 
津 
心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柯注云。是土燥 
火炎 
以上皆以攻邪为救阴法。 

卷四
厥阴
属性:(为风木之脏。从热化者多。从寒化者少。以木中有火故也。) 
何谓厥阴症。伤寒论云。厥阴之为病。消渴。(火盛。)气上撞心。(气逆即火逆)心中 
疼 
热。 
臭。 
则 
症 
相 
即 
转属厥阴。为病危。厥阴病衰。转属少阳。为欲愈。 
一乌梅丸。为厥阴症之总方。吐蛔久利尤隹。一病初起。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宜当归 
四逆 
后必 
一脉结(脉缓时一止日结。活人云阴盛则结。)代。(一脏气败。其脉动而中止。不能自 
还。 
虚 
生 
按前言表症。而手足厥逆。此言里症。而脉结代。虽为厥阴寒化。终不用姜附大热之品。 
以 
厥 
皆所以下无形之邪也。若以承气下之。利不止矣。 
一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热也。白头翁汤主之。 
以上治热化之法。 
一厥者必发热。热与厥相应。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此四症。是厥阴伤寒之定局。 
先热 
少而 
一乘脾乘肺二症宜辨。一曰伤寒腹满。(经云。诸腹胀大皆属于热。此由肝火也。)谵语 
(经 
一曰伤寒发热。啬啬恶寒。(肺主皮毛。此症因无头痛项强。知其非太阳病。为肺虚。) 
渴欲 
此 
其 
一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此亦肝乘脾也。)先与小建中汤。(平肝以补 
脾。) 
所 
一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清入胃。必作 
利也 
水在 
发散 

卷四太阳方
桂枝汤
属性:桂枝 白芍(各三钱) 甘草(二钱炙) 生姜(三钱切片。) 大枣(四枚) 
水二杯。煎八分。温服服后。少顷 粥一杯。以助药力。温覆微似汗。若一服病止。不 
必再 

卷四太阳方
麻黄汤
属性:麻黄(三钱去根节。) 桂枝(二钱) 杏仁(去皮尖。二十三枚。) 甘草(一钱) 
水三杯。先煮麻黄至二杯。吹去上沫。纳诸药。煎八分。温服。不须 粥。余将息如前 
法。 

卷四太阳方
大青龙汤
属性:麻黄(六钱去根节) 桂枝(二钱) 甘草(二钱炙。) 杏仁(去皮尖。十二枚。) 生 
姜(三钱切片。) 大枣(四枚) 石膏(碎。以棉裹。四钱五分) 
水四杯。先煮麻黄至二杯半。去上沫。纳诸药。再煮八分。温服。温覆取微似汗。汗出 
多者 

卷四太阳方
小青龙汤
属性:麻黄(去根节) 白芍 干姜(不炒。)甘草 桂枝(各二钱) 半夏(三钱) 五味 
子(一钱) 细辛 
水三杯半。先煮麻黄至二杯半。去沫。纳诸药。煎八分。温服。○若渴者。去半夏。加 
栝蒌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钱五分。)○小便不利。小腹痛满。去麻黄。加茯 
钱。) 
○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二十一枚。○按论云。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芫花。今芫花 
不常 

卷四太阳方
桂枝二麻黄一汤
属性:x桂枝麻黄各半汤。x 
按近传伤寒论有分两。理宜两汤各煎听用。如各半汤。则各取其半而合服之。如二一汤。 
则取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而服之。犹水陆之师。各有节制。两军相为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