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7-伤寒括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477-伤寒括要-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卷上
从脉不从症四条
属性:表症宜汗。此其常也。然发热头痛。脉反沉身体疼痛。当救其里。用四逆汤。里症宜下 
。此其常也。日晡发热属阳明。脉浮者宜汗。用桂枝汤。结胸症具。宜陷胸汤下之。然脉浮大者 
不可下。下之则死。当治其表。身疼痛者。宜桂枝麻黄解之。然尺中迟者不可汗。营血不 
足故也。当调其营四者皆从脉不从症也。 

卷上
合病并病论
属性:合病者。两阳经。或三阳经齐病。不传者也。并病者。一阳经先病未尽。又过一经。而 
传者也。太阳阳明并病。若并未尽。所谓太阳症不罢。面赤佛郁。烦躁短气。是传未尽。尚有表 
症。当麻黄桂枝各半汤汗之。若并已尽所谓太阳症罢。潮热。手足汗出。便硬。谵语。当承 
气汤下之。三阳合病。皆自下利。太阳阳明合病。葛根汤。太阳少阳合病。黄芩汤。少阳阳 
明合病。调胃承气汤。 

卷上
阳厥阴厥辨
属性:阳厥者。初得病。身热头疼。以后传入三阴。大便闭。小便赤。谵渴躁乱。见诸热症而 
发厥者。热极反兼胜已之化也。热微厥亦微。宜四逆散。热深厥亦深。宜承气汤。阴厥者。初得 
病。无身热头疼。面寒肢冷。引衣蜷卧。见诸寒症而发厥者。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汤。二 
厥之脉。皆沉。阴厥沉迟而弱。指头常冷。阳厥沉而滑。指头常温。 

卷上
伤寒禁忌
属性:误投麻黄。汗多亡阳。误投承气。下多亡阴。老弱虚人。但当微利。或猪胆。或炼蜜导 
之。尺脉弱者禁下。寸脉弱者禁吐。吐蛔一症。虽有热症。大忌寒凉。误服必死。初愈勿骤进参 
。邪气得补即复。脉虚神倦者。不在禁例。宜随机活变。伤寒欲饮水为欲愈。不可禁绝。 
不可多与。初愈勿过饱。勿劳动。勿忧怒。勿行房。勿食羊肉。勿多饮酒。勿轻见 
风。 

卷上
死症歌
属性:两感伤寒不须治。阴阳毒过七朝期。黑 下厥与上竭。阳症见阴脉者危。舌卷耳聋囊更 
缩。阴阳交及摸寻衣。重 除中皆不治。唇吻青兮面黑黧。咳逆不已并脏结。溲屎遗失便难医。 
汗出虽多不至足。口张目陷更何为。喘不休与阴阳易。离经脉见死当知。结胸症具烦躁甚。 
直视摇头是死时。少阳症与阳明合。脉弦长大救时迟。汗后反加脉躁疾。须知脏厥死无疑。 

卷上
用火法
属性:服发表药。汗不得出。用薪火烧地。长久扫去。以热水洒之。取蚕沙柏叶桃叶。少加糠 
麸。 
。(白术 本川芎白芷米粉各等分为细末)扑之。汗止上床。最得力者。蚕沙桃柏叶也。糠麸 
乃助其浓耳。 

卷上
用水法
属性:水七碗。烧锅令赤。投水待沸。取起。再烧锅赤。又以水投之。如此七次。取汤一碗。 
乘热饮 
。或浸手足。或漱口。表未解。及阴症似阳者忌之。 

卷上
摘陶氏七法
属性:发狂难制。醋炭气入鼻即定。方可察其阴阳。以脉之有力无力为辨。腹痛有阴有阳。将 
凉水半碗与病患饮之。痛减者属热。痛增者属寒。更参脉来有力无力。 
寒症脉伏。或吐泻脱而无脉。以姜汁好酒各半盏。与病患服。脉出者生。不出者死。更 
覆手取之而无脉。则绝矣。 
鼻衄不止。山栀炒黑为末。吹入鼻中。外用湿纸搭于鼻冲。其血自止。吐血不止。韭汁 
磨墨呷之。如无韭汁。鸡子清亦可。赤属火。黑属水。有相制之理。 
阴毒昏愦。唇青。肢冷。甲黑。药不得入。将葱一握束紧。切去根叶。留白三寸如饼。 
将麝半分填脐内。后加葱饼。以火熨之。烂即易。约三饼可醒。先灌姜汁。后服姜附汤。未醒。 
灸关元穴三十壮。不醒者必死。 
服药即吐者。生姜汁半盏热饮。吐即止。大抵寒药热饮。热药冷冻饮料。中和之剂温饮。补 
汤须用熟。(慢火久煎)利药不嫌生。(猛火急煎) 

卷上
足太阳经症治
属性:太阳膀胱经。为诸经之首。四通八达之衢。故多传变。其经起于目内 。从头下后项。 
连风府。行身之背。终于足小指。其症头项痛。腰脊强。恶心拘急。体痛。骨节痛。发热。恶寒 
。此表症标病。脉浮紧有力。无汗为表实。寒伤营血。宜麻黄汤发表。浮缓无力。有汗为表 
虚。风伤卫气。宜桂枝汤实表散邪。身疼热甚而烦。脉浮而紧。此伤风见寒脉也。身不疼。 
热少不烦。脉浮而缓。此伤寒见风脉也。俱用大青龙汤发之。脉静为不传。脉躁盛为欲传。 
如脉浮。发热烦渴。小便不利。此太阳传本病。宜五苓散利之。小便如常者。不可利也。 
恐引邪入里。为热结膀胱。又不可下。恐表邪乘虚入里。为痞满结胸。协热下利。虽当汗者。亦 
勿太过。恐其亡阳肉 筋惕。故有汗禁麻黄。无汗禁桂枝。有汗勿再汗。汗多则小便不利。 

卷上
足阳明经症治
属性:阳明胃经。乃两阳合明于前后。腑居中土。万物所归。其经起于鼻交 中。络目循 
于面。行身之前。终于足大指。其症目痛。鼻干。不眠。头额痛。身微热。恶寒。脉洪长。 
此阳明标病。宜葛根汤解肌。身热渴饮汗出恶热。脉洪数。此阳明本病。宜白虎汤清热。潮 
热自汗谵渴。不恶寒。反恶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 黄狂闭。或手足乍冷乍温。腹满硬 
痛喘急。脉沉数。此正阳明腑病。调胃承气汤下之。自汗者勿利小便。恐津液枯竭也。 

卷上
足少阳经症治
属性:少阳胆经。胆无出入。主半表半里。其经起于目锐 。上头角。络耳中。循胸胃胁。行 
身之 
不从标本。从乎中治。只用小柴胡汤和解。别无他药。禁汗。禁吐。禁下。禁利小便。 

卷上
足太阴经症治
属性:太阴脾经。乃三阴之首。故名太阴。其经起于足大指。上行至腹。络于咽。连舌本。循 
身之前 
。口渴。发黄茵陈汤。小便赤。大便闭。是太阴本病。桂枝大黄汤。初病起。不热。不渴。 
头不痛。便怕寒。胸腹满痛。或吐泻。手足冷。小便清白。或呕呃。是本经直中寒邪。宜理 
中汤初病起。不热不渴。胸腹满痛。手足冷。气口沉细。此内伤生冷。宜治中汤。 

卷上
足少阴经症治
属性:少阴肾经。人之根蒂也。三阴交中名曰少阴。其经起于足心涌泉穴。上行贯脊。循喉。 
络舌本。下注心胸。行身之前。其症引衣蜷卧。恶寒。口躁咽干。谵语。口渴。便闭。脉沉有力 
。此热邪传入少阴本病。大承气汤急下之。初起身热。面赤足冷。本经自受夹阴伤寒。标本俱 
病也。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散寒。若阴躁欲坐泥水井中。虽欲饮而不受。面赤足冷。脉沉 
或脉虽大。按之如无。此阴极发躁。本病也。宜四逆合生脉散。退阴回阳。身热烦躁。面赤 
足冷。脉数大无力。此虚阳伏阴。标本俱病。宜加减五积散。温解表里。初病起。头不痛。 
口不渴。身不热。便厥冷蜷卧。腹痛吐泻。或战栗。面如刀刮。脉沉细。此少阴直中寒邪。 
宜四逆汤。急温之。无热恶寒。面青。小腹绞痛。足冷脉沉。蜷卧不渴。或吐利昏沉。手足 
甲青。冷过肘膝。胀满不受药。此夹阴中寒本病也。宜人参四逆汤温补之。六经之中。惟此 
经难辨。以燥渴便闭。脉沉实知其热。脉沉迟别其寒。 

卷上
足厥阴经症治
属性:厥阴肝经。三阴交尽。名曰厥阴。乃六经之尾。其脉起于足大指。上环阴器抵小腹。循 
胁上口唇。与督脉会于巅。行身前之侧。其症烦满囊拳。消渴舌卷。谵语便闭。手足乍温乍冷。 
脉沉有力。此热邪传入厥阴本病大承气汤急下之。寒热似疟。脉浮缓。此热邪在经标病。柴 
胡桂枝麻黄各半汤。不呕清便。不药自愈。初病起。不热渴。不头疼。便怕寒厥冷。或小腹 
至阴痛。或吐泻体痛。呕涎沫。唇面手足甲俱青。冷过肘膝舌卷囊缩。脉沉微。此直中本病 
茱萸四逆汤急温之。 

卷上
可汗
属性:头项体痛。或腰痛背强。或肢节痛。拘急。或洒洒恶寒。或翕翕发热。或烦热。脉浮紧 
或浮数。皆表症也。宜发其汗。 

卷上
不可汗
属性:无表症或身有汗。或口燥舌干。或口苦咽干。或咽中闭塞。或亡血虚家。或淋沥泻利。 
或阴虚劳倦。或梦遗精滑。或脐旁动气。或风温。湿温。中暑。或疮痛。或厥。或产后。或经水 
适来适断。或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眩冒。心下痞。头痛而热。脉弦细。属少阳经。 
或脉沉。或脉微弱。并不可汗。 

卷上
可下
属性:蒸蒸发热。便闭。或潮热腹满痛。或潮热谵语。或阳明自汗。胃燥谵闭。或阳明无汗。 
小便不利。懊 。必发黄。或脉滑谵语。或潮热。手足腋下汗出。谵闭。或目中不了了。便闭。 
或 
下利脐腹硬痛。或痞满燥实。 黄狂闭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汗吐下后。微烦。小便数。大 
便难。或转失气。或小腹满痛。小便利。大便黑为蓄血。皆可下也。 

卷上
不可下
属性:脉虽沉。有表症。或恶风寒。或头背项腰。强痛拘急。或呕吐。或腹胀。时满时减。或 
不转失气。或腹胀可按。或有动气。或腹如雷鸣。或阳明面赤。或咽中闭塞。或夹阴面赤。或硬 
在心下。或小便清白。或内伤或房劳。或胎前。或产后。或崩漏。或经水适来适断。或脉虚 
。或脉浮大。或紧皆不可下。 

卷上
可吐
属性:病在膈上。或胸满多痰。或食在胃口。或胸满微烦。或胸中懊 或胸中痛欲按。或寸口 
脉滑。或寒气在胸烦满。或寸脉沉伏。或干霍乱。心腹刺痛。皆宜吐之。 

卷上
不可吐
属性:邪在膈下。或膈上寒干呕者。宜温忌吐。或老弱。或素虚。或阴虚。或房劳。或胎前产 
后。经水适来适断。或脉虚细。皆不可吐。 

卷上
可温
属性:直中阴经。或无热恶寒。或呕吐不止。或冷痛泄泻。或战栗蜷卧。面如刀括。或四肢逆冷 
。或夹阴面青。或下后利不止,或舌卷囊缩。厥冷。或胃寒呃逆脉沉迟无力者。悉当温之 

卷上
不可温
属性:燥渴咽干。或身热。小便赤。或喜饮冷。或大便闭或脉数大有力。皆不可温。 

卷上
急下
属性:(五症) 
急者病势危笃不可稍缓也。少阴舌干口燥。恐热消肾水。大承气汤急下之。少阴自利纯 
清水。心下硬痛。燥渴。大承气汤急下之。阳明汗多热甚。恐胃汁干。大承气汤急下之。目睛不明 
。肾水已竭。热而便闭大承气汤急下之。阳明腹满痛为土实。急用大承气汤下之。 

卷上
急温
属性:(二症) 
少阴。内寒已甚。阳气欲绝。急用四逆汤。少阴。膈上有寒饮。干呕不可吐者。急用四 
逆汤温之。 

卷上
发热
属性:(发热者无休止也潮热者时热时止如潮之有汛也烦热者虚而烦躁发热也) 
太阳发热。头痛。项强。腰脊痛身痛。骨节痛。恶寒无汗。脉紧。(麻黄汤)恶风有汗脉 
浮。(枝桂汤)发热。烦渴。小便不利。太阳传本病。(五苓散)阳明发热。目痛。鼻干。不眠。微 
恶寒。头额痛。脉洪长。(葛根汤)表里俱热。口渴。脉洪数。(白虎汤)谵狂渴闭。恶热。脉沉 
数。(承气汤)少阳发热。耳聋。胁痛。寒热呕。口苦。头角痛。脉弦数。(小柴胡汤)三阴惟 
少阴有表热。但脉沉。足冷。(麻黄附子细辛汤)下利厥。里寒外热。(人参四逆汤)汗后。发 
热脉躁疾。下利。热不止。皆死。 

卷上
恶寒
属性:(寒邪客于荣卫故恶寒身虽热不欲去衣被也虽里症悉具而微恶寒亦表未解当先解 
其外俟不恶寒方可攻里) 
太阳发热。恶寒。(麻黄汤)少阴无热。恶寒。(四逆汤)汗后。恶寒。(桂枝芍药汤)阳明 
背微恶寒。口渴。心烦。(白虎加人参汤)少阴口中和。背恶寒。(附子汤)少阴恶寒。厥冷自利。 
烦躁脉不至者死。 

卷上
恶风
属性:(邪风伤 卫故恶风悉属于阳三阴经症并无恶风也) 
太阳无汗。恶风。(麻黄汤)有汗。恶风。(桂枝汤)汗后不解。表里俱热。时时恶风。烦 
渴。(白虎加人参汤)汗多亡阳。恶风。(桂枝术附汤)风湿相搏。骨节痛。短气。小便不利。自汗 
。恶风。(甘草附子汤) 

卷上
潮热
属性:(一日一发属阳明症如潮之有信旺于未申故日晡乃发) 
阳明潮热。大便硬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与。先与小承气。转失气者。燥粪也。可与 
大承气。不转失气者。初硬后心溏。慎勿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