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的1000个细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城市的1000个细节-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31 */
  大街上的健美裤     

  138

  我流浪到广州时已到1994年底,刚从火车站冒出头就大吃了一惊,我后来多次给人说起广州的第一印象,那就是街上的健美裤,就好像是政府组织人力每人发了一条,苗条的,五短的,拖拉的,粗壮的,总之每个女人都穿着一条似的。

  健美裤一下就淹没了我的视觉,以至于过了几年,我还在狠劲地想着这事,也许,它就是跃入商品时代的一件滑稽道具?也许它还会持续引发关于性或别的什么东西的松紧度问题?总之我以为这是一个巨大的美学难题。

  139

  广州市内建筑物上繁体字很多,又大多是一些官员的字,我在任何别的城市也没发现有比广州的大楼上更粗鲁大个的字。这都不算,最绝的是拿到字的要是厂家,不但要在大楼上做了字,常常还要当街弄一个大广告牌,像一个牌楼似的神气地树着,题字人的名字做得十分显眼,无疑是在给人炫耀:这就是我家大爷。

  大爷们常常就把中(港)、中(台)题成了中外合资。

  140

  广州好些环线路段的公车比上海还要挤,挤的程度可以用几个标准来说明,一是除非发生意外一般是挤不上去的;二是上车根本没法买票;三是售票员只凶巴巴地专吼操普通话的外来户。外地人实在太多了,本地人都很冒火,他们与售票员表现出同是广州土著的默契是,他们即使站在售票员身边也不用买票。作为交换,他们要站在别处,就帮助售票员吼外地人快买快买。

  外地人也可常常不买。为什么?因为好些时候没有任何人可以移动,所以买票比上车轻松不了多少,好像跟考上大学就不需再学习有点近似。

  141

  广东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东得名之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州自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近年发现的秦代造船遗址,加之越秀山上的那座镇海楼,足证广州从古到今,航运一直都很发达。

  142

  外来的商船、商人、侵略者,从不同层面也带来了外来的新思想。只是这些思想因沉潜、发酵与接受人的理解不同,而成就为不同的行动,我就是在这个道理上理解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与孙中山的区别的。

  143

  我曾在火车站呆过几个通宵(这个习惯至今还有,每隔一段时间,不去火车站露宿或游荡一晚就不自在),连续两夜,我都看到一群七八岁的小孩,半夜三更就出来了,提着蛇皮口袋,专摸横七竖八睡满一广场的外地民工,有些民工也并没有睡着,已很习惯他们几乎不加掩饰的强盗行为了。这些小孩(我居然用的是强盗)将每一个人的衣兜和随身带着的包裹都要抖开来,也来不及细细分辨,见着有用的就往蛇皮口袋里装。

  144

  我一直跟着这群至少有30多个小孩,最后,他们都集中到了广场的一侧。正疑惑着,几个值勤的民警就骂骂咧咧地让他们把偷来的东西全都翻倒出来,有用的就丢一边,遇着身份证什么的就随手一丢。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走上去质问,几个民警顿时将手中的电棒噼哩啪啦地亮出来,将我围住。我并没有着慌,就若无其事地提出要他们解释一下。其中一个好像知道有点不妙,就问我是不是记者,我故意不答(我身上刚好还有一张没退的假记者证),他就电棒朝远处一指,你到那里去采访吧!

  我果真就朝他所指的方向走过去,不久,我就看到了一家赫然写着某电视台的工作车,后来看电视知道这就是广州最先开办零点直击节目的电视单位,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广州媒体的成见就固定到了现在。



/* 32 */
  保姆为什么需要体检上岗     

  145

  继续说纸媒,一位记者偶然发现儿童医院的幼婴患近视的原因:保姆为了省事,为了怕孩子哭,乱跑,就每日里把电视开着,声音特别大,孩子一下就被吸引过去了,而且一盯就不转眼,慢慢地就视力下降了。这个记者趁热打铁地四处找专家采访,随后就追踪出了保姆至少是15种以上病毒的携带者。广州保姆从此体检上岗。

  146

  关于保姆的新闻并没有结束,我都快要离开了,还看到一条,一个记者采访到了一家辞退保姆的原因,“主人偶尔中途回来一看,她居然拉了冰箱门,把双脚放在里边凉快!”

  而这家的空调一般是不允许保姆一个人在时开的。

  147

  广州当地出产专栏作家,自从一个人取了4个字的名字出了名,随后就冒出了一大批4个字以及4个字以上的。其中,有一个6位字的我一看脑袋就发昏,他的文章从头到尾只一个腔调:在每次又发现了一个外来民工格格不入的“糗事”后,必上升到文明高度深揭猛批,最后是对来广州的所有外来人严正呼吁:请爱护我们这座伟大的国际大都会!

  我留意了一下,自从出现广州国际大都会提法,这个“标准”就开始在全国泛滥开了。

  148

  一位打工一年、家有妻室儿女的民工,由于没领到一分钱的工钱,最后只能用一个常人想都不敢想的笨办法———爬上了飞机起落架。当然,他并没有成功。但是,就是这个被发现时“全身颤栗、脸色煞白”的人又把四个字以上的作家吓了“一大跳”,口诛笔伐一通,随即在文末代政府发布“公告”:以后不准找不到事的民工再来广州!

  149

  离火车站不远是广交会,附近的几座大楼的业务几乎相同,全是各类辞书、托福教材之类邮寄类读物的编辑室,每天发往全国各地信件无数,滥发信件的风气就是这样开辟出来的。同时也诞生出一些别的商机,比如,有人专门挨门挨户地推销全国各地邮编地名录,有人等着要把成件成件的货品送到邮局,这后一条,就派生出了速递业务。

  再继续往下推,于是有了广州私人承包专列的业务。

  150

  想到白云山附近去转转,必须要经过三元里,就在我过桥洞时突然被一伙人强行拉住,要求我刺青,我什么话也没说,就使劲地把自己的脸部肌肉咬成一团,脸上顿时就出现了三处被刀砍过又愈合了的伤痕,然后就恨恨地走过去了。

  这事我得说说,我为着使自己凶点儿,练这个动作已有多年,一般都能吓着人,当然,我的脸部基础很好,那是因为在四川上学期间长智齿被庸医所误,最后被拉了几刀,又因感染半天不得封口所致。

  151

  白云山半山腰有一眼泉,题记说是张道陵发现的。青城山半山腰也有泉及同样意思的文字说明,也就是说,还是张道陵发现的。我就不知这张道陵到底是不是矿泉水一行的祖师了。一个对比是,广州那眼泉现场卖水,3元一瓶,不准尝,不讲价。我后来跟很多人说过这事,他们都说我骗人,可骗没骗人我最清楚,那是一个什么年代?到处都是没有商标的矿泉水卖,何况是在这么好的一个去处?

  152

  白云山(后来与广州的网友也在这里聚会过一次,很是亲切)有一处亚洲最大的天然鸟场,鸟儿多极了,孔雀跟别的鸟儿没有任何界限,都秃着尾巴,一身泥污,见了人也懒洋洋的,当然见了别的鸟也是。我观察它们的神态,似乎是看什么都不顺眼,但又无可奈何。一群小孩朝它们的秃尾巴屙尿,也没什么反应。

  我走过的鸟场也不少,但凡是要跟游人合影收钱的孔雀,就一定长得干干净净的,比如北京香山公园。



/* 33 */
  街头骗子     

  153

  我突然想在广州找一份工作,就往市图书馆外的人才市场挤去。很快,一个人头窜动的摊子把我吸引住了。

  这是一个招聘各类电视人才的摊位,排了很久的队,聊了一下,方知他们的赚钱方针是:买断电视台一年的某个时段,分作两百个十二秒卖给企业做广告,每家年收费8888,这样,就需要很多很多的项目主管和主持人。

  我只跟老板谈了3分钟,他就让我晚上“不要走了”。结果,让我往旁边坐去,我一看,旁边已有3个人,估计也是晚上“不要走了”的。

  154

  晚上十来个人一起吃饭,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省,好些人对这么丰厚的职位和年薪都拿不准,不停地问这问那,老板随意对答,并细致到问谁是哪个省的,就随口报出那个省的各级官员的名字,加一些掌故。这个把戏玩过了,又要大家猜他的衬衣,有猜80元的,有猜800元的,我猜是8元一件,而且是一件只穿一天。结果,老板回宾馆时就只有我一个人跟着了。

  “你知道为什么只叫你过来吗?”

  我笑笑,说了个半截话:“我虽然没有干过……”。

  “哈哈!我一看你就是老手,从头到尾只有你一个人没有把骗子两个字说出口。”

  我笑了笑,就问他收费的地方联系好了没有。他说好了,并给我讲明了怎么分成。

  就在正式“录取”要交报名费的那一天(实际已收了好几个人的费),我借故出来了,就在半路,拦住了还有好几个要去交费的人。

  这就是我在广州准备做骗子而又终于又半途而废的经历。

  155

  工作很快又找到了,过程是这样的,混门票进了人才市场,看一个小伙子交了30元钱将信将疑地得到了工作人员抄给他的一个小纸片片,于是凑上去给他商量一起去。赶到那家公司,小伙子一屁股就坐了下去,老板十分不快,愿理不理地说“我们早就不要人了”,小伙子还辩解是劳务市场的人收了钱要他来的,说着还把那张小纸片片拿给老板,我赶紧过去将他从沙发上拉起来就往外拖。走了几步,我又退回来,扭了门,只支个脸进去说:有人来总是好事儿。

  结果,老板就让我留下了。

  我从进入劳务市场,就对自己说,已饿了一天了,必须要在一个小时之内美美地吃一顿,结果,基本上没有超时。

  156

  这位老板是做广告的,我跟他解释了自己的工作能力,他也不勉强,就给我分些奇奇怪怪的工作做。这个我很在行,什么分析广州赛马会的特点,老板的个性爱好,设定让他10秒钟内对你感兴趣的步骤,等等。总之是要设计得天衣无缝了,才去敲门拉广告。

  157

  我的临时老板告诉我,在广州挣钱,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要对钱怀有刻骨的仇恨;一种是要对钱有与生俱来的发疯般的喜爱。这两样我都没有。老板说,那你就基本跟这个社会脱节了,好歹你都得养成其中的一种习惯。

  158

  我曾在成都一个小区发现很多断腿,而在广州的石牌,我有次在一个饭馆里吃饭,居然发现了有5个人的手都有问题,有的是手臂断了,有的是指头被截得少一只或短一大截,一问,都是曾在鞋厂里做工的,手被整个吞没了是因为受了伤被截肢的,手指受损是因为每天要接触强腐蚀的粘胶,长年浸在里边,看着手指就一点点被烂空了……

  我听得差不多要窒息了,吃了饭就转身往他们说的石井镇走,我想去那里看看他们说的一家挨一家的做鞋的工厂。

  159

  到石井镇要从挨火车站不远的公交汽车总站去赶,车不知拐了多少弯,有一阵子,完全像是在阳台搭成的凉棚下走似的———这情况在许多城中村都差不多,没有规划,随意修房,可以互相朝对方的房间里吐痰,一齐把脏东西往下扔,于是走着走着,可能就踩着了一只避孕套。

  160

  我很快就找到了石井镇,随便走了走,看准了其中一家鞋厂,就往门卫室去,要保安把人事处的人给我找来。

  处长来了,我赶忙拿出一封信,说是他的一个同学给他写来的,要他帮忙照顾照顾我的工作。处长接信十分吃惊,问我这个同学是哪个地方的。我也装着十分吃惊的样子,不是武汉大学吗?你不是武汉大学的吗?那处长尴尬地笑笑:我不是。我就装出十分尴尬的样子:是吗?怎么会弄错了呢?他还给我说了,找你绝对没有问题,说你同学时就是一个很喜欢帮忙的人……

  这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多久,我就“将错就错”地让他把我“收下了”,并按我的意思,到最艰苦的一线去“糊大底”。



/* 34 */
  被抓走的女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