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之战失利揭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门之战失利揭晓-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捷报声中,叶飞说:“此役必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
成立,此刻,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国民党残兵败将
总人数仍有200多万人,分为7个主力集团,主
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
台湾及东部沿海地区已成为国民党最主要的战
略基地。国民党海空军的200多艘舰艇和300
余架作战飞机也部署于此。
    早在1949年5月,我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
总攻的前一天,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就指示
三野总部:“解放上海之后即可迅速进兵东南,
提早入闽。”所以,我10兵团在解放了上海之
后,很快就撤出上海,集结于苏州、常熟、嘉兴一
带作短暂休整,进行紧张的入闽作战准备。
    一时间,东南沿海成了整个世界为之关注的热点。
    在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之前,中央军委尚
未将解放台湾问题纳入行动计划。南京城解放
之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根据国民党兵力
部署的现实,决定立即研究解放台湾的问题。中
央军委研究后认为,解放台湾,首先需要解决二
大问题:一是迅速建立一支近期可以使用的空
军;二是扫清屏护台湾的外围,占领攻台出发阵
地。
    7月10日,毛泽东致信周恩来,认为:“我
们必须准备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
……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
更大。我军空军要压倒敌人空军,短期内(例如
一年)是不可能的。但仍可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
远方学习六至八月,同时购买飞机组成一支攻
击部队……”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空军司令员刘
亚楼提出了一个比毛泽东原设想更大的计划:
通过向苏联人购买作战飞机和突击培训飞行
员。一年内建成一支较国民党空军略占优势、拥
有300-500架作战飞机的人民空军部队。这一
计划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
    解放台湾前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扫清屏
护台湾的外围,占领攻台出发阵地。为此,第三
野战军陈毅司令员将其属下的15个军、60多
万人的4个兵团进行了战略划分:将第24军调
往山东攻击由美军和国民党联合驻守的青岛;
第7兵团准备解放舟山群岛;第8兵团警备宁
沪杭地区并进行剿匪;最强的主力第9兵团在
苏南休整训练准备用于以后的渡海攻台;第10
兵团则负责进军福建,占领攻台出发阵地。我
10兵团向福建沿海挺进后,捷报频传:
    8月17日,解放福州,歼灭国民党2个军9
个师共3万9千人。福州解放后,国民党军的一
个团逃到闽江口的马祖岛据守。
    9月中旬,我10兵团28军,几乎未经激烈
战斗,就轻松地解放了福建沿海最大的岛屿平
潭岛以及大、小练岛、南日岛、湄州岛,歼灭守岛
国民党部队9000余人。
    10月15日,我10兵团开始渡海攻击厦
门,经过两天两夜浴血奋战,于10月17日上午
9时,全歼了国民党厦门的守军Z7000余人,为
我军渡海作战写下了成功的第一页。
    厦门大捷对1O兵团特别是叶飞司令员是
一次巨大的鼓舞,叶飞司令员应厦门市委的请
求;命令10兵团兵团部由同安渡海进驻厦门,
协助厦门市委主持接管工作,并命令兵团后勤
部在10月底以前,筹措大米400万斤,柴草
600万斤,以保证部队和厦门市民的生活供应,
攻击金门的战斗交由第28军前指执行。
    素有“小叶挺”之称的叶飞司令员,由于被
繁杂锁碎的地方工作牵制了大部分精力,而未
能像过去历次战役一样,亲自分析、检查、准备,
而且被胜利喜悦激励着的叶飞司令,竟以如下
不切实际的理由说服了对这一决定有担心的韦
国清政委的疑问:“你太多虑了,我的大政委,厦
门是敌人有永久性设防工事的要塞,守军是号
称‘小白崇禧’的汤伯恩集团,兵力充足,有海空
军支援,已被我军攻克;而金门岛弹丸之地,又
没有什么坚固工事,守军名义上是一个兵团,实
际上不过20000残兵败将,说实话,要不是蒋介
石严令固守,李良荣早在我军攻克厦门之际就
弃岛南逃了。我用一个主力军加29军的两个主
力团攻金,已是富富有余了。再说原作战部署本
来就是由28军攻金的嘛,没有必要再改变部
署,我还是那句话:此役必胜!”
(2)粟裕提醒三点事项
    进攻金门的任务由我28军82师全部、84
师251团、29军85师253团及87师259团共
6个团的兵力担任。
    28军是1947年4月由原八路军山东渤海
军区的地方武装升级组建的华东野战军第10
纵队发展起来的。
    29军原是1945年11月由原新四军苏中
地方武装建立起来的第7纵队,1947年初升为
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主力北撤山东后留在苏
中敌后进行游击战争。
    在解放战争中,28军脱颖而出,以善守称
著;29军以前缺乏打大仗的锻炼,在进攻上海
时,三野的首长有意将其布列于主攻方向,使其
积累一些经验。总的说来,这两个军的官兵已具
备了攻坚作战的能力,但这两个军和全军其他
部队一样,没有两栖作战的训练,而且,被胜利
激励着的部队也没有对两栖作战的困难进行充
分的论证,更为严重的是,指战员们根本不了解
潮汐、船舶等因素在两栖作战中的影响力。
    国民党驻守金门岛的是第22兵团第5军
和第25军以及刚从台湾调来的第201师,拥有
8个团2万人。其中,第5军原是国民党的“五
大主力”之一,不过,第5军的老部队已在淮海
战役中全军覆没,现在的第5军是其残余及征
招新兵而重新组建的,且在厦门战役中,其166
师已基本被歼,剩下的第5军军部和第200师
约30000余人据守在小金门。第25军是一个屡
战屡败的部队,早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该军即
被歼于碾庄,后在福建重新建军,又在我进攻福
州的战斗中基本被重歼,残部逃到金门时仅缩
编成一个团,之后,国民党空军又将机场警卫部
队偏成40、45两个师,与原25军残部一起重新
成立了25军。
    刚刚从台湾调至金门的第201师是原青年
军部队,是抗日战争末期蒋介石以“十万青年十
万军”为口号组织起来的,其待遇、装备均较其
他部队优越,被蒋介石视为心腹嫡系。
    此外,金门岛还有一支装甲部队,即国民党
战车第3团第1营,该营于1949年初组建,其
主要成员均是从双堆集包围圈和华北战场上逃
回的装甲兵人员,该营拥有重15吨,配置一门
37毫米炮的美制M5A1坦克21辆,是反登陆
作战强有力的力量。
    战前分析,国民党在大金门岛和小金门岛
各驻军17000和3000人,其中,新兵又占多数,
只有201师和战车营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当
时,金门岛上虽然抢修了一些防御工事,但这些
工事防御能力并不强大,多是成一线配置的野
战土木工事。
    28军前指受命攻金后开始了渡海作战准
备工作。然而,由于国民党从大陆沿海撤退时,
对渔民的船只大肆破坏和掠夺,所剩渔船寥寥
无几。这使我军准备渡海作战船只发生困难。直
到10月24日才搜集到集中一次可肮渡3个团
约8000人的船只,这离10月18日下达的进攻
金门作战的部署命令的总攻时间——10月20
日已推迟了4天。
    10月18日下达了作站部署命令,其时,兵
团包括叶飞司令员在内的不少领导到达厦门才
4天时间,命令要求:以我28军82师全部、84
师251团、29军85师253团及87师259团共
6个团的兵力分两个梯队进攻,以迅雷不及掩
耳的动作直插小金门。这一命令所要求准备的
船只实际上直到真正发起总攻时也未完成。
    由于无法筹措到一次性渡运6个团部队的
船只,第28军前指作出了如下一个过于理想化
的预想:第1梯队登陆3个团,纵使有部分损
失,船只返回时第2梯队、第3梯队还可以再航
渡3个团,这样总共可有6个团大约13000人
登陆。
    这预想未料到这些新筹措的船只的船员大
多是外地人内航道不熟,又未经统一施训,故
指挥调度十分困难。也未考虑敌情和海情的变
化,敌人随时可能的增援,更未考虑国民党海、
空军较为强大的作战能力。况且,在厦门之战结
束时,金门守军已经得到了胡琏兵团18军的增
援,岛上国民党总兵力已达30000人。
    国民党总部不仅命令胡琏兵团18军增援
金门岛,而且还不断派兵增援,这一态势已为
10兵团领导所觉察。当解放金门的计划上报到
主管华东野战军作战事宜的粟裕副司令那里
时,粟裕曾特别强调了如下三点:(1)以原敌25
军108师12000人计算,只要增敌1个团也不
打;(2)没有一次载运6个团的船只不打;(3)要
求苏北或山东沿海挑选6000名久经考验的船
工,船工不到不打。然而,过于轻敌的28军领导
和10兵团领导却轻率地认为,只要能在大规模
增援之敌还未立稳脚跟前攻占小金门,就能赢
得战役的胜利。叶飞司令员在胡琏兵团已到达
金门岛时仍以为胡琏兵团还在海上徘徊,认为
此刻发起登陆进攻是一个战机,如有延误,金门
的情况很可能发生变化。于是,在未审核28军
作战命令的情况下,召集兵团作战处长、情报处
长和福建省有关人员仅凭28军的一纸电报进
行研究,仓促地批准了第28军于24日晚攻击
金门的战斗。
(3)第一梯队仓促登陆
    一场并没有经过细致研究,又缺乏渡海船
只的两栖作战就这祥在24日晚7时开始了。28
军第1梯队登船完毕后,军前指曾一度犹豫,再
次向兵团请示:是否按原计划行动?而怀着捕捉
战机的兵团领导传来不容变更的指示:决心不
变!
    24日深夜潮涨之时,由28军82师244
团、84师251团和29军85师253团组成的进
攻金门第一梯队分别从莲河、大橙岛、后村等地
启航,原计划中的82师指挥所因船少而未参加
第一梯队的登陆作战,由于渡海前各部队没有
进行协同演练,所以,登陆船队一离开码头,即
与上级指挥所失去联系,而且在航渡中遭到国
民党炮火拦截时,登陆船队间又缺乏协同作战
的经验,一些船只已在航渡中被打散。
    尽管如此,我第一梯队的3支登陆部队在
25日凌晨2点分别登陆成功。左翼244团在金
门岛蜂腰部北岸琼林、兰厝间登陆成功,抓获国
民党官兵100余人,占领了敌十多个碉堡;中路
的251团先头营在金门岛西北部的安歧以北、
林厝以东顺利登陆后,后续营的登陆却遭到敌
炮火的猛烈袭击,伤亡近三分之一;右翼253团
在西北角的古宁头、林厝间顺利登陆后,随即向
敌发起进攻,于拂晓前攻占了古宁头滩头阵地。
    我第一梯队登陆是较为顺利的,但除了右
翼的253团3营巩固了团的登陆场外(后来的
事实表明,253团3营巩固的登陆场,为整个登
陆部队后来坚持3昼夜的抗击创造了极为基本
的条件),3支登陆部队没有统一的指挥,在“有
几个人打几个人的仗,不等待,不犹豫,向里猛
插”的战术思想支配下,兵分几路向纵深处猛插
狠打,在突破了敌第一道防线之后,于拂晓前攻
至西山、观音亭山、湖尾、湖南高地及安歧、埔头
一带,之后,又乘胜向敌第二道防线发起了猛烈
的进攻。
    第一梯队登陆成功之前,28军前指已分别
安排了3名军部参谋负责组织船队返航。临行
前,28军副军长握着3位参谋的手说:“你们别
无其他任务,你们的任务就是组织和督促船队
抵滩登陆后迅速返航,切记!切记!一定要迅速
返航!”
    可是,登陆部队成功登陆之后,船队却没有
返航。
    原来,第一梯队船只登陆时,在早晨2点钟
左右,是涨潮的最高峰,国民党军原先设在海滩
的障碍物多被潮水覆盖,许多船只冲到障碍物
的上面,船底被挂住了,部队被迫在障碍物中下
水,而船只却一时难以动弹,加上当时敌人的火
力较猛,船工们纷纷躲避,各船抵滩也有先有
后,3位参谋的叫喊声被巨大的枪炮声淹没了,
只有等待我军攻占了滩头阵地后,才能将到处
藏身的船工召回返航。可谁也没有想到,我军还
未站稳滩头,大海就已开始退潮,而且退得极
快,当三位参谋发现退潮时,潮水已经退到10
米开外。
    这几十艘返航的船只在离开金门岛时,就
遭到敌滩头的排炮袭击,不少船只被击沉、击
伤,后来,船队又遇到了国民党海军军舰的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