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再古代3》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笑再古代3-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会儿,贾祯伸伸懒腰,醒了过来,见到杜联,又问他科试、籍续、官阶,杜又一一回
答。问完便举茶送客。
隔了几天,贾祯对人说:“我出外主考次数太多,门生也记不清楚了。前次曾见到两个
杜联,姓名、科甲、籍续、官阶都相同,我怎么记得许多啊!” 


一字千金

甲午中日战争时,卫汝贵因为贻误军机而被处死在京城菜市口,而刘坤一却拥兵在山海
关内,不敢出战。京城读书人特地写了一副对联:“卫达三呼冤赴菜市,刘坤一托病卧榆关
(山海关,在河北临榆县)。”
刘坤一听说后非常憎恶,还害怕它流传到皇宫去,便向幕友商讨办法。幕友说:“这很
容易,我为你改一改,不过您要酬谢我三千两银子。”刘坤一答应了。幕友将对联改为:
“卫达三呼冤赴菜市,刘坤一拼命出榆关。”
刘坤一大喜,即刻刊印数千份,派人带到京城散发。并按诺言酬谢幕友。当时军队中为
此流传“一字千金”的说法。


以此类推

我国自从《时务报》(维新派学会报刊)出版后,各种报纸闻风诞生。以地方命名报纸
的风气普遍推行,听说江西有《新豫章》,直隶(现河北)有《直说》。
有人以此类推说:“山东应有《齐论》、《鲁论》,广东应有《广告》,河南应有《豫
告》,甘肃应有《甘言》,福建应有《福音》。”
《新小说》记者听了急忙争辩道:“《新小说》(梁启超主编的小说月刊)不是新疆人
出版的!”


误解蒙学

有个不识字的人,喜欢谈论时事,对人说:“我近来对不识字很为遗憾,急于要读书,
不知有什么好书?”
别人告诉他:“学识字,当然先读蒙学教科书(启蒙的初级书籍)。”
那人叹了口气道:“就算是旧学家,也没听说有学习蒙古语言文字的。我是新学家,你
为啥要我降低身份来学习它?”


半生不熟

有个西洋人,学习中国话半生不熟,就应聘到学堂去做老师。一天,学生进入他的房
屋,忘记脱帽的礼节,那西洋人便操着中国话吃吃地说:“我们外国的规矩是到人家房里,
帽子不能摆在头上的。你以后无论到谁的屋里,帽子都不要摆在头上!”


和尚打辫

人人都知道,发辫无用而累赘。可是有个人忽然发表奇谈怪论道:“我们各有工作,终
日劳动,何必用这累赘东西?只是和尚,终日无事,也不工作,叫他们蓄起头发,打起辫子,
也不碍事。不晓得当初制定制度时为什么不考虑到这一点?!”


禁烟妙法

有个人发表奇特的建议道:“假如我有百万金钱,就要寻求一种妙药,搀和到鸦片里
面,人吸了一两个月后,就要中毒而死。我一定到处开设鸦片烟馆,减价招徕顾客。一两
个月后,此处吸烟人死光了,再转移到别处,不过一年,吸烟人全部死光了,鸦片也就根绝
了。”


独特谦称

世人谦称自己的儿女为“小犬”,这都是来源于三国魏武帝曹操说的“刘景升儿子像豚
犬”的典故。某君谦称子女很独特,叫“小牛、小马”。别人问他原故,他答道:“中国衰
落了,国人都是牛马,这些孩子还小,不称小牛、小马称什么?”


两袖清风

近看京剧《文昭关》,见扮演伍子胥的演员穿着马蹄袖(满州人服装,衣袖狭窄,形似
马蹄),不晓得是什么含意?
有人说:“这就叫两袖清风。”(原指清的官吏,但这里含有讽刺当时汉人甘心做满清
奴才的意思。)
还有,世俗称不贪污的官吏为“清官”,贪污的官吏为“赃官”。有个日本人每见到中
国官吏,必定说:“这是清官。”
问他怎么知道,他答道:“清朝政府的官吏,哪一个不是清官?”


咬文嚼字

有个佛山人,终日繁忙地写作,以出卖文章谋生。
朋友劝他不要太辛苦,当时已在吃饭,这人便指桌上饭菜说:“我也要放松放松,可没
办法呀,都是为了它们。”
那位劝告的朋友笑道:“想不到先生吃饭,原来是咬文嚼字。”(双关语,原意是在字
面上的功夫,这里指靠卖文谋生。)


神号鬼哭

一位作者正擎起笔撰写小说,忽然听到有人说朝廷已将科举废除,皇帝诏书已通知天
下,大家都看见了。这位作者便急忙索要报纸,一看果然如此。他便掷笔叹道:“从今以
后神要号叫,鬼要哭泣了。”
有人道:“这不过哭煞酸溜溜的秀才罢了,关神鬼屁事?”
作者答道:“你没看见那些考科举的读书人吗?他们风尘仆仆跪求文昌帝君(迷信传
说,指主宰文章命运的神,唐宋以来学校普遍设祠堂祭祀)、魁斗星君(文章之神),今
后谁再来祭祀他们?他们不是要痛苦地号叫吗?还有,你没听到科举考场因果报应的说法吗?
科举一废止,那些含冤于地下的鬼魂就再也不能借科举报仇了,他们不是要哭泣吗?”


6、古代笑话——综合一集【37则】

送 匾 

一个人自夸能科举高中,说:“我夜晚做梦,有人吹着鼓乐来
给我送匾。”他的朋友说:“我也梦见有人给你送匾,上写四
字:岂有此理。” 



发 抖 

某人生长在富贵之家,花钱买了个五品官,但不知民间疾苦。一年冬天,
他外出巡视。见一乞丐站在寒风中发抖。他觉得很奇怪,就问随从: “
这个人身子怎么老是在动弹?”随从道:“因为天冷衣薄而发抖。”
此人更觉奇怪,说:“难道抖抖就不冷了吗?” 



一个富翁买了桶酒;在桶盖上巾了封条。他的仆人
在桶底上钻了个洞;每天偷酒喝。富翁发现封条完整无
缺;可是酒大一天天减少;惊奇不已。有人建议他检查一
下桶底;看看是否有破绽;富翁答道:〃你真是个傻瓜;是
上面的酒少了;下面的酒一点儿也没少。〃 。。。 




有个人应请赴宴;主人斟酒时;每次只斟半杯。那人
便对主人说:〃府上有把锯子;请借我一用。〃主人问道:
〃借来何用?〃客人指着酒杯说:〃这酒杯上半截既然盛不
得酒;就该锯去;留着有什么用?〃 



合 资 出 酒 

  两个朋友准备合资酿酒,甲对乙说:“你出米,我出水。”乙说:“
米可以由我来出,酿成酒后,怎么分利呢?”甲说:“我决不让你吃亏,
出酒后,我只要水,其余的都归你。” 



射 谜 

  吴门张幼于,使才好奇,日有闯食者,佯作一谜粘门云:“射中许
入”。谜云:“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好。”无有中者;王百
谷射云:“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甘罗十二为丞相,小不小;闭了
门儿独自吞,羞不羞;开了门儿大家吃,好不好。”张大笑。 



岂 不 更 快

有一人奉命去送紧急公文,上司特别地给了他一匹快马。但他却 只是跟
在马的后面跑。路人问他:“既然如此紧急,为什么不骑马?” 他说:
“六只脚一起走,岂不比四只脚快?” 



甘 愿 一 死

  有个皇帝最爱弹琴,可他弹得实在蹩脚,满朝文武和后妃都不堪忍受
他的琴声。皇帝找遍整个宫廷,竟找不到一个知音。
  他传旨从监狱里拉来一个死囚。皇帝许诺说:“只要你说寡人的琴弹
得好,朕可免你一死。”不料,皇帝的琴刚刚弹了一半,死囚叫道:“陛
下,求求您别弹了,我甘愿一死!”



拾了草绳 

  某人犯了偷窃罪,被官府锁上枷销示众。有人问他:“犯了什
么大罪?”他长叹道:“一个人倒起霉来,走路都撞板。昨天我偶
然见到街上有条草绳,心想以后会有用,便随手拾起来。。。。。。。”
问者道:“拾了一条草绳也判这么重?”只听犯人继续说:“哪知
草绳那端,还绑着一条牛呐!



 
盐 豆 家 当

  一位富商非常吝啬。他把盐腌的豆子放进瓶里,每次吃饭时就用筷
子夹几粒下饭。这天他正在吃饭,忽然,有人告诉他:“您儿子正在饭
店里大鱼大肉吃饭呢!”富商听了,骂道:“我辛辛苦苦地为谁节省呢
?”然后把瓶子里的盐豆倒出一把,全塞进嘴里,边嚼边说:“我也败
败家吧!” 



有其父必有其子 

  有一个人心高气傲从不肯让人。一天,他走在街上,对面走来
一人没给他让路。他当然不肯让,于是两个人就这样面对面地僵持
着。过了很久,这人的父亲来找他,着急地问他:“你怎么在这儿
站着,家里人等你买米回去做饭呢!”“我不能走,这个人不给我
让路!”“那你去买米,我替你在这儿站着,看最后谁给谁让路!”



秃 字

  一个秀才遇见一个和尚,秀才想出和尚的丑,便问和尚:“师
傅,秃驴的秃字怎么写?”和尚说:“就是秀才的秀字,屁股略为
弯弯掉转就是了。” 



过 节

  要过逾越节了。一对新婚夫妇不懂繁琐的节日礼仪,于是
丈夫叫妻子去偷看邻居铁匠家是怎么过的。妻子走近窗口,看
到铁匠正在用煤铲打老婆呢!妻子回家后,丈夫问她看见了什
么,她始终不肯说。最后,丈夫气急了,拿起煤铲打她。她哭
着说:“既然你都知道,还派我去干什么?” 




斋 蚊 子

  一和尚要用血斋蚊子。当蚊子很多时,和尚痛痒难忍,于是
用手左右乱打。在旁的人问:“你要喂蚊子,怎么又动手打它们
?”和尚说:“它们吃过了又吃,所以要打它们。”



秀才的故事

一秀才带书童赶考。途中帽子掉了。书童说:帽子落地(第)了。
秀才忙说:不准说落地,要说及地。
书童帮秀才把帽子捡起来牢牢系在秀才头上,然后说:
这次再也不会及地了。



吝啬

一对地主夫妇,出名地吝啬。一天男的进城去,走着走着想上厕所,但转念一想:这
么好的肥料可不能便宜了别人。于是一直憋着。后来实在憋不住了,找个厕所就上。
可是也除了放几个屁之外,什么也没有拉出来。于是心中得意不已。回到家里,向老
婆讲述自已的经历。谁知老婆一听大怒:你这个败家子,哪有你这样过日子的,省下
这几个屁来吹灯该多好!



歪诗

从前有个秀才号“西坡”,每每以苏轼自诩。时值大旱,太首设香案求雨,
命其作诗一首,以记此盛况。
秀才作诗曰:“太守祈雨泽,万民感恩德。昨夜推窗看,见月。”
太守大怒,将其发配云阳。
其舅送之。豳别,秀才见舅瞎一目,于是赠诗:“发配到云阳,见舅如见娘。
岍人齐下泪,三行”。
至配所,官喜其诗,指夫人为题,令其吟诗。秀才曰:“环佩叮当响,夫人
出后堂。三寸小金莲,横量。”
官恼,令其自嘲。秀才乃长叹一声:“古人号东坡,我今号西坡。若将俩人
比,差多”。



茶棚


一个秀才到一间茶棚喝茶,棚里有个尼姑因为经书上一个字不认得,便去请
教秀才:「请问这位监生,这个字怎念?」
秀才一听别人喊他监生,有意炫耀一下才学,便道:「这位和尚,要知哀与
衰,监生与秀才,顶儿相同,肚里不同。」
尼姑一听他竟叫自己和尚,颇不以为然的说:「要知齐与斋,尼姑与和尚,
袈裟相同,胯下不同。」
茶棚中一个端茶的小姑娘听了不禁噗哧笑了出来,两人一齐回头道:「大嫂,
您笑什麽?」
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娘听他们叫自己大嫂,便很生气的说:「要知好与好,姑
娘与大嫂,全身相同,圈儿不同。」

注:1。古时监生是用钱买的,秀才是要考试的,但是帽子一样。2。我猜
可能以前在「好」上打个圈以辨明读音,原文上无标示,请知道的版友注解
一下。



无功受禄


晋朝某皇帝得太子,赐群臣汤饼宴,有位大官起立曰:"贺陛下祠嗣之有人,
愧吾等无功而受禄。"
帝正色曰:"卿何语!此事岂可使卿等有功?"



小和尚

有个小和尚,三更半夜拿根长竹竿跑到院子里,对著夜空又挥又打,闹得不可开交。
终於,惊动了老和尚。老和尚喝问道∶「三更半夜不睡觉,你在搞什麽鬼?」小和尚
诚惶诚恐鼓起勇气的回答∶「师傅,我想要天上的星星,可是,不管我怎麽努力的挥
打,始终就是打不下来……」老和尚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破口大骂道∶「你这个大笨
蛋,连这麽简单的问题也不知道,真是蠢得不可原谅。站在那种地方怎麽打得到…。
你不会爬到屋顶上。」



夫妻吵架

一天深夜,有一对夫妻在吵架…。
夫:好了,别再闹了,三更半夜会吵到邻居。
妻强辩道:一夜五更,半夜明明是两更半,为何说三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