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思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牛思维-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
  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向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现在读这段文字,依然能感觉到当时的情景,不能不佩服司马迁的能力。垓下一战,刘邦用数百万大军围困项羽,光淮阴侯韩信一人就率领了30万人。在这样密集的攻势面前,即使楚霸王项羽也没有办法,只能发出〃奈若何〃的感叹,最后自刎而亡。)

//

***************
*蒙牛思维第四部分
***************

  与自己较劲,就是什么问题都从自身开始考虑,考虑是不是自身的问题,自己能不能做出改变?自己还需要做出什么改变?  为了做成、做好事情,强迫自己改变。而不是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去埋怨别人,指责别人,把自己择出来……


与自己较劲(1)



  原理
  与自己较劲,就是什么问题都从自身开始考虑,考虑是不是自身的问题,自己能不能做出改变?自己还需要做出什么改变?
  为了做成、做好事情,强迫自己改变。而不是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去埋怨别人,指责别人,把自己择出来。
  【阐释】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要与自己较劲谈何容易!
  而且,由于自己的本性都是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所谓习惯,就是你通常会有的做法,这些做法是让你感觉很舒服的一些做法,一般来说已经融进了个人的生活和血液。要改变习惯,就象是割一个人的肉抽一个人的血一样难受,何况是自己主动做出改变,这不啻于是一种〃自杀〃。
  于是,很多人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改变别人。
  既然改变自己非常难受,象是〃自杀〃,那出现问题的时候指责别人、希望别人做出改变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这样做的人忘记了,别人也有自己的习惯,与自己改变是一种〃自杀〃一样,你强迫别人做出改变,对别人来说,其意味就相当于是遭遇〃谋杀〃一样,他自然会奋力地抵抗、反击。除非你对对方有绝对的权威,可以征服,否则,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事情已经忘在一旁,双方互相掐起来,终究一事无成。
  改变自己与改变他人,改变自己与改变环境,改变自己与改变其他,虽然都非常的艰难,但相对来说,改变自己更具有可行性,更具有操作性。也更具有主动性,因为,你虽然不能控制别人的行为,你自己的行为还是由你自己做主的,你是完全可以与自己较劲的。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从自身开始考虑,考虑是不是自身的问题,自己能不能做出改变?自己还需要做出什么改变?
  为了做成、做好事情,强迫自己改变。而不是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去埋怨别人,指责别人,把自己择出来。
  苏格拉底说:〃让那些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首先改变自己。〃
  蒙牛有一个标语: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同时,蒙牛还说: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
  与自己较劲,就是一个自我修养的过程,就是一个使得自己由〃小人〃向君子转变的过程。完成了这个转变过程,人就成熟了,就会很从容,在和别人共事的过程中,在和别人的合作过程中,在和环境的共处过程中,你都会游刃有余。
  与自己较劲的人,是希望改善自己的人,是一个自助的人。他需要面对着自己的〃伤痛处〃痛下杀手,需要自己往自己的〃伤口〃撒盐。但是,这些〃自虐〃是不会白白承受的,天助自助者,当他们在改善自己的时候,当他们努力的时候,在一段时间之后,上天也会帮助他们,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达成自己的愿望。
  与自己较劲需要吃苦,但不是吃苦就算是与自己较劲,不是吃苦就能完成与自己较劲。苦要吃,但要吃在点上,要吃在关键处。劲要较在自己不足的地方,这样,苦才不会白吃,劲才不会白较,人才会变得完善完美。
  你会发现,随着自己的改变,世界好像也在同时做出改变来回应你。你与外界会越来越协调,并最终使得外界与你浑然一体。
  牛根生说:〃当你无数次地'与自己较劲'后,回头再看,'大数定律'的效能就显现出来,你通过改变自己而改变了世界!〃
  全球样板工厂
  2001年下半年,组建才两年的蒙牛,销售收入也才在5亿元规模的蒙牛,就在自己的管理层组建了一支考察队伍,和有关人员一起,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考察。这一考察,就考察出了一个全球样板工厂。
  这次澳大利亚、新西兰之行,考察队伍看到了一个乳业支撑一个国家的景象,看到了日处理3000吨牛奶的加工厂,这坚定了蒙牛人建设〃中国乳都〃的决心,也让他们感受到了震撼和差距,因为当时,蒙牛的日收购奶量不过是几十吨,差距上百倍。难怪参加考察的人说:自己一生从事乳业没有尽头了。
  这次考察,蒙牛初步定下了建设〃千吨工厂〃的思路。
  2002年,蒙牛人又开始了一次考察,这次去的是泰国,参观了泰国600吨规模的第一大工厂。
  在2002年2月,蒙牛人决定要建〃全球样板工厂〃;3月开始招标;5月开始动工;2002年12月,蒙牛和林格尔生产基地三期工程落成投产。
  这个基地的建成,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多项建设参数和技术参数名列第一。拥有全国乳品行业体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立体智能仓库。成为〃全球样板工厂〃。
  蒙牛除了在企业设立3年的时候建立〃全球样板工厂〃外,还上马了蒸馏车间,等等,这都是在当时看来不是急迫需要做的,也都是一些与自己较劲的产物。就是这些与自己较劲的产物,使得蒙牛获得了很多的优势,在5年内实现了200倍的增长。
  刘邦放弃秦宫享受
  汉元年十月,沛公(刘邦)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


与自己较劲(2)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史记》)
  (刘邦本身是好酒色的,第一个进入函谷关后,虽然自己还没有梦想当上皇帝,但是手下人等的想法都变了,慢慢地他自己的想法也变了。刘邦的做法发生了调整,可以说是在与自己较劲。
  首先是不杀秦王子婴,与项羽坑40万秦军形成鲜明对照。
  其次,与秦国人约法三章,废除秦朝的其他苛律,规定:杀人的要抵命,伤人和偷盗的要抵罪。
  再次,在刘邦想享受一下秦皇帝的宫廷、美女时,被樊哙、张良劝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只取了人名、地名等府册。《史记》里是这样记载的: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君霸上。
  最后,秦人争相犒劳军队的时候,刘邦又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
  项羽的亚父与智囊范增曾经对项羽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1)



  原理
  如果将财散给其他人,那这些人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而如果你将财聚集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将没有人跟随你,人们就会象水一样离开。
  【阐释】
  钱财是什么?
  钱财是一种资源。作为资源,往高处说,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往低处讲说,它可以让拥有它的人们买车、买房,过上幸福的生活。
  人们为什么要聚集在你的周围?
  往高处说,人们聚集在你的周围是因为希望你可以带领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往低处说,人们聚集在你的周围是因为他们希望可以支付幸福生活所需要的资源,而这种资源,以钱财为最典型代表。
  因此,如果将财散给其他人,那其他人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而如果你将财聚集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将没有人跟随你,人们就会象水一样离开。
  其实,〃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只是前面的半句,完整的表达应该是这样的:财聚人散,人散财散;财散人聚,人聚财聚。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奇怪,你拼命想抓住一件东西,却必须首先放弃它,而你拼命抓住的东西,却往往消失得更快。这大约就是辩证法和对立统一规律吧。
  钱财也一样,拼命想抓住,一丝一毫都不放过的人,却从来就不能获得什么真正的财富。对于这种人,我们乡间有一种形容老母鸡找食的说法非常适合他们。
  在乡间,每家几乎都有一个院子,都会在院子里放养一些牲畜,而鸡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家畜。老母鸡是非常勤奋的,在冬天,往往可以看见老母鸡在院子的坪里爪子、嘴巴齐上阵,不停地在地里刨着,希望可以找到一点点食物。老乡们叫老母鸡的这种行为作〃抓抓挎挎〃,也就是一点点小利益都拼命寻找的意思。
  那些聚财的人,就犹如这老母鸡一般抓抓挎挎,他们不放过一点点的利益,却错失了更大的利益。因为他们太专注于一点点的利益,太专注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以致于没有时间去考虑更大的获利方向,也没有时间去为获得更大的利益储备资源、能力和素质。他们永远只能在小利的陷阱中挣扎,最终迷失自己。
  广东人有一种说法:人旺地旺,地旺财旺。人旺是说大家都聚集到一个地方,而如果大家都聚集到一个地方,则这个地方就〃旺〃起来,也就是发达发展起来,而地〃旺〃了,则钱财自然滚滚而来,也就是财〃旺〃了。
  在广东人的说法中,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