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思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牛思维-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顾客的忠诚,赢得了对企业产品、服务的信赖。
  以〃放长线钓大鱼〃来比喻蒙牛的〃送去主义〃,显然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嫌疑。蒙牛的〃送去主义〃含有报恩、感谢的意思,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蒙牛正是舍弃了短期利益而强调长期利益,放弃短期利益而把线拉长去〃钓〃长期利益这条〃大鱼〃。
  蒙牛变〃卖〃为〃赠〃
  产品同质化的今天,顾客很难区分出产品的差别,因此,企业就要在其他方面作文章,让顾客感受到你的存在,不仅如此,最好还要把〃顾客就是上帝〃这种意识,切切实实地让顾客感受到。
  2002年的年末,三件喜事〃砸〃在了蒙牛的身上:〃全球样板工厂〃落成投产,摩根、鼎晖、英联加盟蒙牛,荣获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
  高兴之余的蒙牛并没有忘记消费者,他们想到了这些正是消费者〃货币支持〃的结果。他们要对消费者真诚地道声:谢谢。
  当然,这些落实到了具体的行动上:在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之际,蒙牛做出〃一厘钱精神,千万元奉献〃的承诺,蒙牛从每根雪糕、每袋牛奶的销售收入中各提取一厘钱,累计1000万元,分期分批捐给奥组委;非典疫情袭来,蒙牛率先向国家卫生部捐款100万元,之后陆续向全国30多座城市捐款、捐奶达1200万元;2003年教师节,蒙牛发起了〃向人民教师送健康〃活动,向120万名教师赠送了价值3000多万元的产品。
  2003年11月23日,蒙牛举办了主题为〃给企业安装一颗感恩的心〃的盛大的感恩节。公司邀请了奶农代表100人、员工亲属300
  人、消费者代表100人、各分公司优秀员工50人及其他各界朋友,分别代表了奶农、员工亲属、消费者、员工等,同时颁发了相应的奖项。
  万向,向客户介绍自家产品缺点
  万向美国总裁倪频本着为客户负责的态度,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不仅强调产品的优点,本身具备的特点,还把产品具有的不足之处,明确的向客户提出。
  但是,倪频的这种负责的态度并不是马上就能让客户接受的,倪频说:〃有一次,我发现有一经销商大量地采购了我们的产品。当我了解情况后,觉得这个经销商订货时有点盲目,缺乏对市场的了解。我亲自给这位经销商打电话,让他根据市场情况有节奏地预订我们的货,不要一次订得太多,以免造成库存。没想到这位年近七旬的经销商接到电话后大怒,他认为我这个年龄不及他一半的人这样劝他是对他能力的怀疑、对他的侮辱。他认为他过的桥比我走的路还多。〃
  美国人的固执与傲慢在这件事情上,让倪频有了切身的感受。但是,倪频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电话沟通不行,倪频又将自己的意见以信件的形式传真给那位美国老头。
  但是,这位固执的老头还是不接受倪频的建议。一年半过去,这位客户来电话,说自己错了,由于没有听倪频的劝说,现造成了大量库存,问能否帮他。倪频二话没说,收回了他库存的货,换了新货给他。
  又过了一年多,这位客户突然打电话给倪频,说一位来自中国的万向竞争对手,去他那里推销与万向货一样但价格便宜30%的产品,就在那位竞争对手从中国赶到他公司的时候,他躲了出去,并约倪频到另一个城市谈生意,说要将那个城市与他合作几十年的客户让给倪频。当时,那位美国老头握着倪频的手说:〃小兄弟,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告诉你,你在我心中是多么重要,我有多么感激你。〃

//


送去主义(2)



  没有比这位70多岁老人的话更让倪频欣慰的了,这是客户对倪频的最好回报,也是对万向坚持〃为客户负责〃的最好回报。

//


举贤避亲(1)



  原理
  举贤避亲,不让自己的亲属进入自己的企业,即使他贤能也不行!
  【阐释】
  举贤避亲在古代是我们国家选择人才的标准之一,《后汉书·蔡邕传》中说:〃初,朝议以州郡想党,人情比周,乃制婚姻家之家机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至是复有三互法,禁忌转密,选用艰难,幽冀二州,久缺不补。〃
  这话的意思就是: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有血缘关系或者婚姻亲属关系的人,不得在同一部门或者地区为官。
  对于举贤不避亲的危害,古人也有很深刻的论述:举才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以才不及务,奸无所惩。若此道不改,求以治乱,难矣。
  如果大家都有襟带关系,就可能出现作奸犯科却不能进行惩罚的情况,自然没有办法进行管理,更谈不上什么稳定繁荣了。由此可见,建立任职回避制度的确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很多人可能有疑问,你要的不是〃贤〃吗?只要是〃贤〃,你管他是不是〃亲〃,何必分他是不是〃亲〃。特别是现在,人才难得,为了表明自己对人才的渴求和不拘一格,很多企业提出了〃举贤不避亲,荐人不避仇〃的观念,只要是人才,都接纳,都欢迎。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暂时的人才,却可能会破坏整个企业的管理制度,扰乱企业的管理环境,最终使得非亲非故的人才不愿意进来,导致企业破败了局。
  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实行〃举贤避亲〃,主要是为了避免企业〃家族化〃,因为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家族化〃存在很多弊端。
  如果企业举贤而不避亲,往往使得相互之间的角色模糊。家族成员是企业的员工、总经理等,同时,又是董事长的侄子、总经理的侄女等,公司内部关系非常混乱。
  另外,其他员工在与〃这些员工〃共事时,往往会有很多的〃顾虑〃,既担心自己的贡献得不到认可,同时害怕得罪〃这些员工〃而导致上司的批评等,这会严重打击其他员工的积极性。这给企业带来的后果,在短期内或许不是很明显,但是从长期来看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是〃亲〃,当违反了企业的规章制度的时候,往往有情面的存在,甚至还有说情的存在,惩罚起来变得非常的艰难,并可能导致制度的失效和管理的混乱,公司的管理掺进了很多非经济的因素,企业最终不能正常运转。
  民营企业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俞飞说:〃家族化经营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家族观念根深蒂固,使得引入优秀人才比较困难。而企业又要发展壮大,急需人才加盟,此时只有从家族内部挖掘,结果家族中一些资质平平、能力一般的人进入高层。尽管这些人不比其他员工的贡献大,甚至还要小,他也会因自己的特殊关系而争权夺利、不干实事、颐指气使、自封〃元老〃、养尊处优并要获得超额利益,这对执行企业的管理与激励机制打击很大,会严重影响到非家族成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因此,必须坚定〃举贤避亲〃的选才原则,必须坚决杜绝〃举贤不避亲〃甚至〃惟亲是举〃、〃任人唯亲〃的情况,如果等到企业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这时再来制止就晚了。因为,你的核心员工或者说那些关键员工早就被〃这些员工〃〃吓〃跑了。
  当然,从举贤不避亲到任人唯亲,再到举贤避亲,直至任人唯贤,这些观念的转变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为你是牛根生亲戚,所以你不能作接班人
  牛根生说:〃在用人上,我们的观念是有德有才,破格录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至于德重要还是才重要,我认为,如果才气很大、德性不好,对企业的破坏性可能就非常大。一个人智力有问题,是次品;一个人的灵魂有问题,就是危险品。〃
  基于上面的用人标准,蒙牛在用人上始终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只要是伊利过来的技术骨干就一定重用。一位在伊利每月只拿1500元左右的普通的科长,到了蒙牛现在已是拿年薪10万的中层领导。在伊利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到蒙牛可能就会是生产线上的班长。正是蒙牛这种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使其在创业的关键时期用伊利的人才挺过了难关。
  但是,蒙牛始终贯彻执行的用人标准还包括:举贤避亲。2004年,与牛根生有亲戚关系的小李,凭借自己的实力,被主管奶源的老总推荐作为液态奶事业部的接班人。
  可是,看到推荐报告,牛根生未加任何考虑就驳回了,理由只有一个:小李与自己有亲戚关系。牛根生在这件事上坚持了原则,为其他的部下做出了榜样。
  〃举贤避亲〃万科的招牌
  在万科的人力资源制度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举贤避亲〃:新职员在入职时,如果有亲友在万科工作需要申报;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万科没有亲属关系的求职者;亲戚之间不能在同一个公司任职。
  这条制度来源于一个故事。万科初创时,就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亲属不共事。作为万科的创始人,王石首先不用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在1989年那个特殊时期,王石离开公司去外地学习一年。回来后发现,他的一位表妹在公司上班。虽说这位表妹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是公司需要的人才,但王石硬是以铁石心肠劝说表妹离开了万科。王石说服她的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有本事,去哪里都能施展;如果你没本事,凭什么在我这儿混?表妹走了,后来在其他公司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王石的率先垂范和严格的规范制度,保证了万科人际关系的简单澄明。

//


举贤避亲(2)



  万科人力资源总监解冻说:〃我们的下属公司曾经有一个职员申报时说在万科没有亲朋好友,但后来我们发现,他的哥哥是我们一家分公司的部门经理,这样的情况发现以后立即辞退。
  在西方公司,夫妻、父子在一家公司都没有问题,他们的文化就是这样,你是你我是我,分得非常清楚。但是东方公司更重视情
  感,我们不希望一个人在公司办事快是因为他有关系。
  到了今天,万科的文化已经决定了大家都喜欢简单。在万科内部,大家是工作伙伴,不是大家庭,我们更强调职业纪律感。〃
  在贯彻〃举贤避亲〃原则的同时,万科同时贯彻〃任人唯贤〃的原则。你的经验、学历、资历在万科只不过作为定级的一个参考方面,而作为职员定级的主要标准还是要看个人能力、为公司所做的贡献以及日常表现。在这种原则下,即使那些并没有什么资历的年轻人,但只要你的实际工作能力强,万科就会提供更广泛的机会。
  万科的用人原则,使得员工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调动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为公司做出了贡献。

//


〃天才〃源自〃系统〃(1)



  原理
  人是环境的产物,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使得天才脱颖而出。一个坏的环境,足以毁灭天才的幼苗。
  要想员工成为〃天才〃,成为〃千里马〃,就要给员工准备一个好的环境和系统。
  【阐释】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意思是说: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不缺少天才,我们缺少的是培植天才的土壤,希望大家都来作土壤。
  千里马如果一直在马厩里,没有环境和机会让它发挥,千里马也不成其为千里马,终究只能被当作驽马看待,不能一展抱负和能力。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熊猫的祖先熊,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必须离开原来生存的地方,迁徙到其他的环境中去。一部分熊离开原来的地方,来到了中国的四川,那里气候温暖,肉食动物少,熊只能吃竹叶为生,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的熊猫。另一部分熊,离开原来的地方,进入到了北极,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化,它们学会了游泳,能够冬眠,奔跑快,力量大,牙齿锋利,它们就是现在的北极熊。
  企业也是一个环境,员工应聘到一个企业,是想在企业中生存,是希望融入企业的。他会主动去适应这个环境,在内因外因论看来,内因已经具备了,只要企业环境这个外因适合,员工就会发生质变。
  系统好,凡夫变天才;系统不好,天才变凡夫。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促进人才的形成,能把不是人才的人培养成人才;错误的企业文化把人才变成〃庸才〃。
  张艺谋的影片《英雄》中提到剑术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手中有剑,心中无剑〃,是用剑伤人;第二重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是剑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